APP下载

以合作学习为指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021-11-30计海强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分数探究思维

计海强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镇下冯小学,甘肃 正宁 745306)

引言

教师以合作学习为指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有机的吸纳小组的学习方法,深化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实践探究思维,助力学生主体性的落实。因而,本文对于以合作学习为指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实践路径产生了以下见解:

一、以合作学习为指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实践意义

(一)推动小学数学的进一步改革

在各个学校的学生校本课堂教学的研究进程之中,由于合作教学理念的引入,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样态更是让人刮目相看:自主学习有深度,小组讨论有秩序,表达是真的,课堂有温度,交互有深度。一切教学改革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要去形式、留实质,应该立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深化学生数学学习力

教师将合作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上,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在小组之中吸收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扬长避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升,深化各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三)深化合作教学的内涵

教师把实践教学引导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状态,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中心,能够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双增长。这种小组合作的数学教学能够成为学生不断形成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实践探究力的推动力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思考;使得小组实践指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向学生思维的发展;指向学生丰厚的积淀。

二、以合作学习为指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实践路径

(一)开展小组实践,深化教师教学认识

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有助于推动教师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比的意义》知识内容时,紧紧围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性格等,科学合理分组;其次,选出有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为小组成员分配活动任务。再次,活动中,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完成探究活动——认识生活中的比、用学具创造比、探究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等活动。最后,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整节课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有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师讲解《鸡兔同笼》一课时,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鼓励各个小组内部或者外部通过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逐一的列表法到取中列表法的调整,再到假设的算术法,结合图形理解算理。让学生深度探讨,沟通方法找关联。最后,在探究中让各个小组学会调整的策略,并沟通列表、画图之间的联系,从之歌问题拓展到车辆问题,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

在我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交流期间,教师带来观摩课《百分数的意义》,基于小组合作教育视域之下,通过“数学魔术”让课堂迅速活跃起来,为小组合作创设了“谁投篮赢了?”这一情境,深刻、全面地认识了百分数,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粗心”似乎总是和他们如影随形。为此教师在小组合作视域之下通过深度剖析计算病理,从科学的角度打破教学“粗心”的论调,作“计算学习病理剖析与教学对策”的讲座分享。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其他教师们通过融入合作教学的优势,透过现象看本质,并针对学生的存在的“病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

(二)基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随着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教育理念对于实践教学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教师基于小组合作之中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总结,进行思维导图的实践创作,综合小组学生总体的学习思路,有助于各个学生都能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程之中涉及的实践问题,深化自身的数学学习素养。

教师执教二年级的《几时几分》时,通过绘本首先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境,复习整时,引入新知;再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新知,认识钟面,认识“分”并进一步认识“时”与“分”的关系,最后通过综合练习,形成技能。精美的绘本和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听得更加认真,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执教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时,通过介绍角、找角、画角、判断角的大小四个部分让学生们认识了角。基于小组合作教学理念之下,通过绘本、学具等充分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使得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创建活跃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发展性思维。

基于小组合作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在开展《生活中遇到的对称》时,用一首回文诗及一系列生活中的对称进入数学课堂,引导小组学生对于这些对称性问题进行总结,并留下数学中典型的最短路径问题模型“将军饮马”这个悬念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使课堂充满数学味、语文味、生活味……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个性与审美的发展。在讲解《年月日》时,带领小组学生由古入今,利用前人的智慧结合历法的修订,将知识前因后果,在各个小组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中,循循道来。教师引导小组学生在收集整理中发展规律,在汇报小结中推知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完美地展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两者密不可分。在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的有机转换的学习之中,教师从简单的一个分数四分之一出发,鼓励小组学生一起寻找四分之一,创造四分之一,对比四分之一,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之为教,并不在于全盘授受,而在于相机诱导,将学生的知化为智,在宽松平和的氛围中,感受到整体可以从一到多,并为分数对应量、对应分率埋下伏笔。

教师执教的二年级《1000 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儿歌《数鸭子》将学生们带入数字的世界,启发引导各个小组在拨一拨计数器的实践操作中感知数的组成,再估一估一千张纸的厚度和一千根小棒的粗细中培养数感,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不同的分数探究主题,积极引导各个小组围绕主题探究图形,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提炼、概括,建立单位“1”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和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说理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大胆说理,让学习真正发生。以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在教师统筹引导学生逐步对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有了完整的认识,思维和能力获得了提升。

教师执教的《平行与相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小组合作,通过“分、议、找、画”等活动,认识平行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适时渗透数学文化,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数学发展,体会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执教的《方向与位置》立足真实的情境,逐步建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已有东西南北四个基准方向的基础上,认识四个新方向,实现方向感的建立与应用。

(三)落实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随着“双减”教育不断的贯彻落实,各个数学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就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放大学习兴趣带来的实践教学效果。

教师执教《买衣服》一课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买卖情景导入新课,引发各个小组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看一看”“认一认”100 元、50 元、20 元、10 元等,并找到这些大面额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借助“摆一摆”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大面额人民币之间可以相互兑换,体会应用大面额人民币时不同的方法付款,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付款的方式。探索新知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归纳概括等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体验了大面额人民币付款的便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执教《去图书馆》一课时,描述路线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内的内容,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作用。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力求为各个小组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构筑探究平台,将学科内容与本地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你能画一画故宫的位置吗?你能为游客规划一下游览故宫的路线吗?鼓励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小组的实践方案,并以游戏闯关、层层递进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实践,鼓励小组代表上台讲解本组的实践方案,努力使学生能够做到“会思考、真理解、能应用”,达到了“课已结,而趣未尽”的效果。

教师执教的《七的乘法口诀》为学生呈现了一堂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精彩课例。新颖的授课方式让人眼前一亮,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记忆乘法口诀的环节中,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通过游戏PK 等形式,让各个小组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在学生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在平板上上传答案,教师投屏展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课堂环节。整堂课体现着信息技术为学而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基于合作教育视域之下,教师执教《分数与除法》时,课始并没有“分数与除法”的大标题,而是写上了“‘算’法”,是从计算的角度出发,再一次挖掘分数的含义,重视数形结合、以此类推等数学思想的渗透。通过1÷4=1/4;2÷4=2/4;3÷4=3/4;4÷4=4/4;5÷4=5/4 等式子,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计算题目的比赛,在不断观察、猜测的过程中感受分数各个部分与除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关系,发展思维;学生在理解并建立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后,又从具体到抽象,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关系,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背景之下,教师需要不断深化自身的教育教学认识,关注小组合作教学对于实践课堂产生的积极影响,将合作实践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之中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思辨性思维。

猜你喜欢

分数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分数的由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