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综述

2021-11-30卢璇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学者公民思政

卢璇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3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知网数据平台,以“高校思政课实践研究”为主题搜索,有相关文献1007 篇,本文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综述并进行归纳式探讨。

(一)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

国内学者基于一些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经验,从不同视角对教学形式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总结来说,国内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李松林等学者从课堂教学和校园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课上课下的、学期中和假期中的实践教学;显性地和隐性的实践教学。上文中汤丽谨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阐述,也是大多数高校所采取的实践教学形式分类。阎占定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为四大类,即语言表达、音像图书、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并对每一种分类展开了详实具体的探讨。柳礼泉从六个角度系统阐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即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融入相关案例、校园特色文化,依托社会实践和基地教育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活动。

(二)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功能的研究

上文阐述了部分学者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观点,其研究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因此也使得不同形式的教学形式发挥出了不同的教学功能。有部分学者根据教学功能的发挥对标教学目标来评估教学形式的效力,目前为止,学界有关高校思政课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见解一致。从理论上讲,学生通过实践环节获得高级心理机能,学生只有在社会中躬行实践活动,才能有机会将心理图式内化于心。思政课的是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凭借课堂灌输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令学生认同思政理论知识甚至信服思政课传达的信仰理念。只有通过社会情境场域内的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切实体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才能让学生认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践行思政课的有效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有部分学者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对学生深入和了解社会起到辅助作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阎占定等学者曾提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还能让学生在躬身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探索发现能力、辨别分析能力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大部分学者的态度是认为,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围绕理论教学内容展开,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外化。部分学者从实施场域的角度,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汤俪瑾正是此种观点的支持者,她通过区分实践课实施的地点将课外实践细化为校内的课外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闫占定将思想素质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的主体。他认为通过界定以上教学内容,既能够在学生体验和理论知识的拓展方面帮助到学生,又能满足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要求,同时又符合思政课教学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但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内容各不相同,由此实践教学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曹砚辉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是同种教学过程,他在文章中强调,从广义上分析,实践教学应该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导向,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开放空间环境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活动。

(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一贯的实施难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职业类院校,以往思政教学资源的缺乏、思政课程非实用性课程这两大现实情况,导致了学校和学生忽视了统计思政课实践课的学习效果;其次,学院的有效管理缺位,在以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的思政教育当作专业课程教师的职责,而专业课教师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严重缺位,缺乏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同联动;最后,在实际教学上,基于教材的逻辑展开教学,基于环节设计展开实践,造成条块分割、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评不严谨等现实问题。学者们基于现存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一是应设立专门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机构及管理部门,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长效机制。二是以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三是为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开展,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并且制定并完善保障机制。四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科学考察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汪鑫兰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除了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长效运行机制之外,在当前信息环境下,还应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构建例如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虚拟手段等新的教学形态,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提供了更多可供探索的可能。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表述,但在国民教育中,涵盖了一部分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公民教育等,美国前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赴中国考察交流时说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美国的公民教育,美国学校思想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政治社会(公民)化技术。

(一)关于公民实践教育方式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公民实践教育的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观点。Rogof,B.支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仿真模拟真实情景,让学习者生动且直观感受到教学过程,并进行线上研讨,互相促进形成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合作学习小组。Darcia Narvaez主张将公民的道德培养与广泛的实践锻炼结合起来。GOOdlad 也认可公民的道德教育要与实践教育结合,但是他更主张公民在社会公共环境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他认为非此不足以找到自我培养的目标。

Talcott Parsons 强调实践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占比更大,他认为实践教育等同于认知社会,是公民社会化的过程。他认为公民教育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认知社会,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到社会的系统中,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认识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的期待、并将个人的价值观融合于社会价值观之中,由此完成自身人格的社会化。

(二)关于公民实践教育功能的研究

John Dewey 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含一切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教育。公民教育不应该通过灌输实现,而是要通过学校、社会生活间接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训练,实现“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教学目的。James Younis 通过有效研究得到结论,那些在青少年时期就积极参与提升道德素养实践活动的人,比那些没有积极参与的人更关心社会,也更愿意参与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他们在帮助他人等公益活动上表现积极。以Vygotsky 为代表的前苏联维列鲁心理学派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均是来源于对外部实践活动的内化,这种内化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等形式来实现。

(三)对公民实践教育现状的分析

国外的公民实践教育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意外,更多的是有趣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和社会,更好地实践自己的公民角色。因此,实践教育的引导更偏向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事务,在实践中逐步认同公民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念。美国教育体系中的“课外教育计划”,在实施中不断完善,现在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的必修环节,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内化青少年的人格品质以及提高青少年对社会的关注度,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国外大学开展公民教育的途径同样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大致包括四类。一,依托社区开展公民教育,让学生加入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公共活动中;二,依托政府资源,创造机会形成实践教育联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政府办公部门,实地了解国家的政策从制定到有效实施再到评估反馈的全流程;三,利用企业及社会组织帮助学生践行公民角色。例如组织专家或成功人士举行讲座会谈、组织学生参观知名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企业文化与氛围。最后,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形成网络公民的实践教育形式。许多学校已经建立并发展成熟了公民教育网站,通过注册有效信息实现不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结论与反思

综合国内外有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虽然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备受关注,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但是在现实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无法系统地展示,也就意味着思政课的实效性欠佳。

(二)大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协同作用的体系,其中涵盖了一所高校的各个部门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专职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使得高职院校本身具备的丰富资源没有在思政实践课程中得到极大应用,降低了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三)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中,有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教育中所具备的天然优势,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以产教融合为契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但是未能形成一个可供借鉴的试点。

(四)通过国内外实践教育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高校注重以灌输为主的理论教学,国外的公民教育更加注重渗透和隐性教育。

(五)国外的公民教育理念和方式为我国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例如,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在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各自发挥优势的教育模式。

总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是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和功能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并且实践课程内容始终围绕教材展开,实践课程的形式是结合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的功能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这个主流观点上。国外大部分学者对于公民教育的功能、内容和形式的叙述与国内存在三点不同之处,第一,公民教育的功能旨在培养合格公民,相较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培育;第二,公民教育的内容更多以公民的社会化为重点,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浸润;第三,公民教育的实践环节实施场域更广阔也更深入,不局限于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更多的是组织学生系统参与到实际社会生活中。

猜你喜欢

学者公民思政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学者介绍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