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英语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
2021-11-30柳春波
农业英语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
作者:曹文娟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75461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政治、文化、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加深了交流。与此同时,国际之间农业交流也不断增加,农业英语翻译需求也随之增加。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问题,通过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全方位发展。但是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我国国内各项政策及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模式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为此,需要对农业英语特征有足够的了解、对农业英语翻译有正确的把握,将国外与农业相关的英文书籍正确翻译过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结合《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阐述农业英语特征、探索农业英语翻译技巧,并对农业英语翻译具体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农业英语翻译提供参考。
由曹文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的《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一书,主要介绍了农业英语的语言特征、中西文化差异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影响以及新时期农业英语翻译的特点,论述了农业英语语法中“词”“时态”“句子”的基础知识,对农业英语翻译的技巧进行了探索,阐释了农业英语翻译的指导理论及其应用,最后从多维视角出发,探究了农业英语翻译的实践。通过对《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进行认真研读,可以发现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巧用农业英语翻译指导理论,探索农业英语翻译新方式
农业英语翻译难点在于:第一,农业英语含有大量生僻字词,即使查阅辅助工具进行了相关释义的查看,在翻译时依然难以理解其具体含义;第二,农业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能用普通英语翻译的思维来理解;第三,专业术语翻译正确与否的考量。在翻译人员完成一篇农业文本的翻译后,是否对译文有正确的把握,哪里需要再次斟酌和修改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农业翻译存在的难点问题,《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这本书巧用农业英语翻译指导理论,探索农业英语翻译新方式。在本书第六章《农业英语翻译的指导理论及应用》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四种不同的指导理论在农业英语翻译中的应用。首先,“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该理论运用系统语法框架将语言层次和范畴的转换机制应用于翻译研究中,使翻译更加客观、科学,这对农业英语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顺应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连续选择的复杂过程,不仅是一般的语言选择,同时也是双语转换过程中多层次的复杂选择的过程。在进行翻译时,单个词汇需要根据不同语境在多种选择中选出最佳词意的解释;再次,“功能目的论”强调,翻译需要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并且从三者层次上来看目的原则高于连贯原则,连贯原则高于忠诚原则。在此原则下最大限度保证译文的正确性和连贯性;最后,“功能对等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一一对应,而是要求两种不同语言功能上的对等,该理论认为整篇文章的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次之。通过这几种翻译指导理论,翻译者在进行农业英语翻译时可以进行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提升农业英语翻译质量。
二、聚焦农业英语翻译实践,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英语翻译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国外先进农业知识的学习,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在农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可以翻译成英语分享给世界各国。因此,对农业英语进行准确实践是最根本目的。
在该书最后两个章节,从多维视角下对农业英语翻译实践进行了探究,并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农业英语翻译的具体过程。农业涵盖领域非常广泛,该书第七章从特色农产品、农业科技论文、农业电商英语以及农业旅游英语四个方面进行了农业英语翻译实践的具体阐述。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科技,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以及农业旅游。《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这本书所列举的这四个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贴近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提升、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八章则是通过列举具体农业英语翻译案例来对翻译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现代农业英语多元化发展研究》这部书对推广农业英语专业知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还为农业英语翻译人员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翻译策略,对农业领域工作人员了解国外农业科技发展、掌握最新农业发展趋势有重要的帮助。
(柳春波,昌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