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2021-11-30潘金袁博张一凡陈艳王敏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水平危险

潘金 袁博 张一凡 陈艳 王敏

(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西安 71005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至今仍不明,可能是外源物质引起的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血性腹泻、腹痛、便血、体重减轻和里急后重等[1-3]。UC一般起病缓慢,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研究显示,UC患者常发生心血管事件,不仅增加了UC的临床治疗难度,对患者预后也将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5],血液呈高凝状态,将进一步导致肠道缺血性病变,增加UC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既往文献报道UC合并CVD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死率[6],因此研究UC患者CV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九医院2016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8例U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旨在探讨UC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208例U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112例,女96例,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5.56±4.81)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2014版欧洲炎症性肠病的预防、诊断和管理的循证共识中的UC标准[7],均经纤维结肠镜检和病理学检查确诊;(2)纳入患者意识清楚,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依从性较高,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检查;(3)纳入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或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患者;(2)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或结核患者;(4)活动性内出血患者;(5)过敏体质患者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合并肠梗阻和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患者;(7)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8)同时接受其他研究者;(9)按是否发生CVD将这208例UC患者分为单纯UC组(n=133)和UC合并CVD组(n=75)。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患者入院病历,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既往史情况。吸烟定义为:每日吸烟≥10支,连续1年以上,分为吸烟和不吸烟两种;饮酒:不饮酒,少量饮酒(<40 g/d) ,中量饮酒(40~80 g/d) ,大量饮酒(>80 g/d),分为饮酒和不饮酒。血压测量,以mm Hg(1 mm Hg=0.133 3 kPa)为统一测量单位,测量前30 min禁止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和饮茶等,静坐5 min后坐位测量血压,均选择右臂测量,测量时袖带下缘距肘窝2~3 cm。收缩压或舒张压分别以测量仪Korotkoff第Ⅰ音和第Ⅴ音消失音为主。连续测量3次,如任意2次测量值差>5 mm,让患者休息10~15 min后重新测量,取3次测量平均值为最终测量值。

1.2.2 心功能检查

患者入院后采用Philips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和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

1.2.3 实验室指标测定

患者入院后次日晨空腹采集肘正中静脉血10 mL,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D-二聚体(D-Dimer,D-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血尿酸和血清肌酐,使用希森美康CA50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试剂盒均购自南京聚力生物医学研究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如各组均满足正态性且两组间方差齐,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若以上条件不满足则考虑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性,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参考年龄(<65岁=0,≥65岁=1)、高血压(否=0,是=1)、糖尿病(否=0,是=1)、高脂血症(否=0,是=1)、LVESV(≤45 mL=0,>45 mL=1)、LVEDV(≤100 mL=0,>100 mL=1)、NT-proBNP(≤200 ng/mL=0,>200 ng/mL=1)、LVEF(≤60%=0,>60%=1)、TC(≤5 mmol/L=0,>5 mmol/L=1)、TG(≤2 mmol/L=0,>2 mmol/L=1)、LDL-C(≤3 mmol/L=0,>3 mmol/L=1)、HDL-C(≤1.3 mmol/L=0,>1.3 mmol/L=1)、PT(≤11.6 s=0,>11.6 s=1)、APTT(≤33 s=0,>33 s=1)、TT(≤16 s=0,>16 s=1)、FIB(≤3 g/L=0,>3 g/L=1)、D-D(≤0.35 mg/L=0,>0.35 mg/L=1)、IL-1β(≤7.5 μg/L=0,>7.5 μg/L=1)、hs-CRP(≤10 mg/L=0,>10 mg/L=1)、TNF-α(≤30 pg/mL=0,>30 pg/mL=1)、Hcy(≤1.75 μmol/L=0,>1.75 μmol/L=1),采用逐步回归选择法筛选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差异均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腹痛154例(74.04%),腹泻165例(79.33%),黏液脓血便177例(85.10%),里急后重161例(77.40%),发热45例(21.63%)。

2.2 UC患者发生CVD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08例UC患者发生CVD 75例,发生率为36.06%。UC患者CVD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UC患者发生CVD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UC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UC合并CVD组LVESV和LVEDV值与NT-proBNP水平高于单纯UC组(P<0.05),LVEF值低于单纯UC组(P<0.05),见表2。

表2 UC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2.4 UC患者的的脂代谢变化

UC合并CVD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单纯UC组(P<0.05),HDL-C水平低于单纯UC组(P<0.05),见表3。

表3 UC患者的脂代谢变化

2.5 UC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UC合并CVD组PT、APTT和TT显著低于单纯UC组(P<0.05),FIB和D-D显著高于单纯UC组(P<0.05),见表4。

表4 UC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2.6 UC患者的炎症因子以及Hcy水平变化

UC合并CVD组IL-1β、hs-CRP、TNF-α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单纯UC组(P<0.05),见表5。

表5 UC患者的炎症因子以及Hcy水平变化

2.7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UC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

对上述统计学有意义的自变量进行赋值,采用逐步回归选择法筛选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1.689,P=0.013)、高血压(OR=1.988,P=0.001)、糖尿病(OR=1.850,P=0.009)、高脂血症(OR=1.885,P=0.004)、FIB(OR=1.782,P=0.019)、D-D(OR=1.624,P=0.007)、hs-CRP(OR=1.542,P=0.029)、TNF-α(OR=1.654,P=0.007)和Hcy(OR=1.644,P=0.021)是UC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UC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UC是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20~30岁人群[8-10]。近年来UC患者发生CVD的报道越来越多,故临床上逐渐将研究重点聚焦于UC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既往文献报道CVD危险因素包括性别为男性、年龄增长、遗传、吸烟、酗酒、左心室肥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营养不良、贫血、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等[11-12]。

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危及生命。高血压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累及中、大动脉,导致冠心病的发生[13]。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心脏供血,导致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的发生。另外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经病变会导致心率变异性差,甚至可能导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严重时患者可能发生猝死。高脂血症与CVD风险紧密相关,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脂质易沉积在内膜,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导致CVD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及脂质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增加,且高龄患者血液黏度增加,动脉硬化血栓更易形成,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65岁、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UC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表明高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导致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4],本研究与其结果大体一致。

活动期肠道炎症能激活凝血纤溶级联反应[15],FIB是机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也是影响血浆黏度的主要成分,其水平上升表明血液凝滞性增加[16-17]。D-D可直接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其水平上升表明体内存在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或处于高凝状态[18],本研究结果显示FIB和D-D高水平是UC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FIB和D-D高水平下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动脉斑块更易形成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TNF-α是机体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可引起动脉僵硬和内膜增厚,还可导致斑块病变不稳定,促进血栓形成[19-20];hs-CRP介导的炎症反应贯穿于CVD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在预测CVD的发生以及评估CVD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高水平hs-CRP不仅可加重心肌炎性损伤,还可导致内皮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21]。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的含硫氨基酸,具有内皮毒性作用,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血液循环。Hcy还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凝血因子,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此外,高Hcy水平将导致脂肪、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促进斑块钙化[22-24]。近年来高炎性反应水平和高Hcy血症被普遍认为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亦显示hs-CRP、TNF-α和Hcy高水平是UC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FIB高水平、D-D高水平、hs-CRP高水平、TNF-α高水平和Hcy高水平可能对UC患者发生CVD有一定影响,故而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和Hcy水平对于降低临床UC患者CVD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回归分析纳入样本量偏小,对于UC患者CVD发生的确切病因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高水平危险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效果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喝水也会有危险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拥挤的危险(三)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