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方法理论框架

2021-11-30刘超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5期
关键词:矿产矿床成矿

刘超超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校,甘肃 兰州 730020)

1 概述

矿产预测是指应用地质学和矿产基础理论,研究成矿规律,分析矿产元素,综合矿产地质、矿产资源、物性、化探、遥感等预测要素。与预测相类似,提出了未来区域划分、勘探管理和工业油田探测的方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勘探水平的提高,我们进行了两项国家矿区工作,山地预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独立的、综合的科学。矿产资源预测可分为区域勘探和预测,其中包括广泛的目标区、数据库等。

1.1 区域矿产资源预测

区域矿产预测也成为中小型矿产预测,主要任务是为科学勘探和土地破坏规划的广泛目标提供服务。这是一个质量预测,而范围是偏远地区。另外,数量预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对地质成因、规律及典型储集点的研究,将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成矿理论、区域划分、地球物理勘探等提供地质信息综合预测模型,化探与天然砂砾矿产资源及相关案例分析、对比预测,为国土资源预测的填图和资源预测水平的计算提供指导。

1.2 勘探区退化预测

勘探区开采预测也可作为大规模开采预测,主要目的是寻找土地宝藏,因此将是勘探预测,在地球化学、矿物学和矿物学理论以及大地质构造方面,矿山侵蚀,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形成地质模型,对场地进行预测,并采用物理等综合方法对场地进行勘探、预测、挖掘、发现和确定。

2 理论基础

以地球动力学、地球动力学产状理论和一系列成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集电极系统综合地质预测系统。从科学的角度,总结了这三个理论基础。

2.1 地球动力学理论

地球动力学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其理论包括板块构造、大陆构造等多种理论。从矿物学的观点来看,通常被理解为动力学机制、过程和产物的理论反映了螺旋分解过程的相似性,例如,由于平流层转换,地壳不同部分的碎裂、造山作用、分散、聚集、碰撞,地壳的熔融等动力学过程主要影响沉积、火山、岩浆侵入、变质等地质特征,变形等主要地质特征是研究铅在地球上的动力学状态和侵蚀过程的基础。沉积物、火山和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的研究包括构造和构造两个方面,与大尺度变形构造密切相关。

为了反映地球动力学的状态和过程,近年来构造特征的表达已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区域地质图和一些重要矿区的矿产资源评价,构造特征的表达似乎更能反映构造特征。地壳块体的地球动力学发展因此,构造特征的概念被用来描述矿物的地质成因。

2.2 金属动力学理论

从描述性质到动力学过程,冶金学已被纳入地球系统科学。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地质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构造和动力背景下表现出构造、类型、规模。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及时空分布规律。目前,地质学家经常观察到这些规律,包括平流层动物的融化、渗透、分化、迁移和组成。在一定的地质和构造条件下,地壳的变化导致了矿石的堆积和沉积。近年来,根据地球动力学理论,国内外科学家对深埋藏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地质矿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沉积、硫化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广泛成矿作用。

2.3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生产序列是考察矿床赋存规律的四维空间理论,决定了矿床的自然组合与一定时期的某些地质性质有关,在一定的构造形势下取决于其地质作用。了解一些矿点的含量和结构,是成矿作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详细信息由矿化作用形成的一系列矿床,每个区域和代表地质环境的地质环境都有一定的成矿作用。地质研究所以及不同地区的发展、分布和形成有不同程度的时空分布局限性和内在因素,也有时间和地域特征。

在全球和区域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储集点具有一定的发育规律和连续性;早期成矿往往具有阶段性的重叠。

由于序列地质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重建或重建人力资源部随着成矿系列研究的不断深入,成矿系列理论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

3 矿产预测评价

固体矿产模型的一般地质信息预测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条线。综合地质构造、信息、成矿规律等资料,结合具体矿产资源研究成矿规律。

利用现有的矿产资源模型,对研究所需的矿床进行了分析,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并利用探测和遥感技术收集了信息,并针对已建矿床的特点建立了预测模型,建立了预测模型。今后对预测区进行了初步预测,确定了该区的矿产含量。

3.1 区域矿产评价模型的建立

在综合地质信息图和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将矿产预测要素信息分为多个模型,建立了区域矿产预测模型。

3.2 预测方法研究

主要包括预测区范围的确定方法、优选评价方法、矿床数量的估算方法和资源量的估算方法。在mrras和morpas软件中确定矿区面积的方法主要是已知的。在确定了开采的优越性后,采用类比法、概率分布法、有序聚类分析法和变分分析法确定了成矿单元。边界带的确定方法是基于不同的岩土约束条件。

预测区段的优选方法是采用预测要素优选模型法、地质背景匹配法、非先验约束模型法、主观优先权、专家系统等方法,或者通过综合分析,在预测区内对其进行排序。

矿床数量估算方法:模型估算法、统计法、德尔菲法,即使可以采用航磁异常或地球化学元素异常耦合遥感异常分段方法。资源量计算方法:矿床模型概率分布法、地球化学元素丰度评价法、体积估算法,并根据矿床类型选择了矿床模型的综合地质信息定量预测方法。

矿石含量估算方法:元素估算法和质量度量模型估算法。矿物有望应用于各种方法。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矿石类型的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加以确认。

3.3 预测性能要求

根据预测依据和可靠性,预测资源量为334-1,334-2根据预测资源量的大小和类别,将预测区划分为ABC三区预测区按面积划分为1:2。矿产预测的结果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矿产预测,底图是一种开采规律。根据沉积规律显示预测要素和预测结果。

4 成矿规律研究与矿产预测

4.1 矿床规律与模型研究方法

研究重点包括:区域矿产特征及典型场地研究、矿藏模拟、系列成矿研究。区域成矿模式的建立与成矿预测。区域成矿规律以典型储矿点研究为基础,它是在特定的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受特定地质事件的发生所限制因素。对于同一类型,自然类型按成矿时代、地质构造环境划分,一方面,地质和成矿因素的调查是地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质因素的调查是典型矿床调查的基础。本文特别考察了火山作用,岩浆侵入和变质构造以及不同地质和矿物学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油田地质性质的管理,确定矿物结构的类型,检查空间形态、周期性、强度、成分、力学性质,矿物的运动方式、应力等特征滴状物本文研究了矿床的三维空间分布、成矿阶段和阶段等成矿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可能来源分析反映上述基本要素,明确显示成矿特征与成矿地质效应的关系,绘制相应的模型图。

4.2 区域金属成因特征研究系列

在分析典型储集点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储集点的空间分布,考察地质构造发育阶段与不同矿床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矿床与地质构造、区域地层、火山岩、岩石类型的关系,不同类型矿床的构造和其他特定金属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域成矿模式辅助测试系统区域矿产模型是区域矿产相互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表达区域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规律的综合实施。根据块状构造中单个矿物的组分,确定区域赋存模式;储集地点在地质构造中是由已探明的埋藏空间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一般反映了一些库区的主要特征。如果不同的矿床产于不同时期的拱形带上,有必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成矿模式,通常是矿产预测的基础。

5 结语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预测技术具有如下特色:

(1)在矿产预测中细化、深化地质构造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区调原始资料,针对不同矿床类型的成矿地质作用开展深入研究,解决了地质构造信息与矿产预测脱节的问题。

(2)在矿产预测中强调了充分应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信息,增加预测依据,提高预测的可信度。同时对科学应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物探资料进行半定量、定量解释,化探资料处理要求解决矿致异常和其他非矿致异常的判别问题,应用普通光谱数据提取遥感羟基矿物及铁染异常等。

猜你喜欢

矿产矿床成矿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欢迎订购202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欢迎订购2022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欢迎订购2021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欢迎订购2021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