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30贾绵绵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

贾绵绵

(河南省正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600)

在当前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越来越被国家重视,但仍有许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对存在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促进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良性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本质都是归国家所有的,它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自己占有和使用的,还包括了单位管理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资产。国有资产是政府运行的保障,是政府服务效率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助于促进资产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对于其履行其社会职能,促进资产整合和共享,避免资产闲置和浪费都有十分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提倡过紧日子,更应物尽其用,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产,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节约财政支出。

(二)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国有资产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还包括其所管理的用于社会公众的资产。所以科学的管理国有资产,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对于国有资产的庞大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从源头上保证资产安全,提高社会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足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在购置的时候按规定程序审批就行,登记、管理都是财务部门的事。未能认识到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之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因此,对配置国有资产的合理性、节约资源能源、促进资产升值、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等方面的价值认识不清。

其次,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关资产管理的知识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只是被动僵化完成相关工作,没有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往往只重视购置,而忽视日常管理及资产的处置。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

政府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有些仅在同级财政部门设置国有资产管理科室;有些单位内部未设立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岗位,仅由财务人员兼任。因为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不能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造成资产购置、登记、领用只有一人负责的情况,增加了资产流失的风险;此外,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松懈,缺乏严谨的定期清查和核查,存在账实不符现象。

(三)资产管理制度与实际脱节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更重视业务工作,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从网络上找一些相关条文敷衍了事,未能与单位实际相结合,没有因地制宜根据单位基本情况、根据各类资产的不同,制定易于操作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在资产的购置、使用、清查、处置等环节均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购置时超标购置或资产闲置等情况。此外,有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缺陷,导致权责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资产管理账实不符,账目不清,资产有闲置浪费的现象,制度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国有资产管理不科学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不紧密。国有资产的购置缺乏计划,在预算编制时往往不能对资产配置做出合理预判,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通常是根据业务科室的需求去直接购置。

其次,未能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实物资产堆放随意,未建立台账,不能按规定定期盘点,经常会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资产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未能落实对资产的使用责任,导致资产维护不当或长期闲置。此外,未能树立资产保险意识,对于需要投保的资产,未能及时投保,不能有效地防范资产损失风险。

最后,政府部门缺乏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剂制度和程序。同类资产,有些单位资产闲置无用,有些单位却需要重新购置,导致双向浪费。对资产的清理处置落实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流失。

(五)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在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环节相关人员都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配置的是否超标、使用是否得当,处置是否合理,均未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奖惩措施。例如,有些单位缺乏对外投资业务的监督控制,未能从立项、决策、实施都进行严格的动态追踪管理监督,对不按相关规定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缺乏追究具体业务部门和人员责任的依据和措施。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普及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财政部门的政策、要求,提高认识,加强资产管理意识,营造国有资产管理良好氛围,从而带动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人参与资产管理工作。二是加强专业性培训。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网络课程等,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人员进行探讨,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讨论,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充实学习内容,促进工作更好开展。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设置

国有资产由政府部门统一设置管理机构,对各单位资产统筹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资产管理部门或岗位,保证人员编制,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承担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清查、处置等相关工作,分解落实责任,具体化操作规程,为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对不同种类的资产按其性质不同,分门别类地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实物资产,应在制度中明确归口管理部门,明确资产的使用、保管、日常维护责任,并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应定期对账,对发现不符的查明原因,并详细规定处理措施。对外投资业务,则应着重明确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项目的追踪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以防投资失败或亏损。

其次,建立流程管理制度。从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全生命周期动态追踪管理。在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配备的标准、报批程序,均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的责任、对资产的维护管理、资产定期清查等都要有章可循;在处置时,需处置资产的范围、处置原则、残值收入等都要有明确规定。

最后,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梳理资产管理工作,发现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并注意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完善制度,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更加实用,更加完善。

(四)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量

首先,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清查单位资产的情况,增强预算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避免不合理的资产采购,使预算管理工作与资产管理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从而提升资产管理的质量。

其次,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单位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录入规范、及时,资产管理报告严谨、真实,信息利用安全、高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再次,加强对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建立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比如货币资金业务,应加强对出纳人员管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并且不得由一人办理资金的全过程,以保证货币资产的安全;在实物资产的管理中,资产的购置与验收、保管与清查,实物管理与账目管理均应相互分离。

最后,政府部门应建立资产调剂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整合与共享,单位需购置资产时,严格按照规定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应优先通过调剂解决,可以最大化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避免浪费。

(五)增加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建立国有资产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位绩效管理挂钩,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其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资产的流入、流出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管控。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审计,对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不定时进行第三方审计,以便更客观的发现问题,促进国有资产管理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地强化管理人员意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制度的建设,用更科学的管理理念,增强审计的监督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物尽其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