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

2021-11-30石孟辉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金融

石孟辉

(农行沙河市支行,河北 邢台 054100)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了当前的主要趋势,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从生态环境、经济结构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对现有的农村进行改善,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要求。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它陆续颁布了不同的政策和条例,在农村开展不同的技术试点,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基层治理和信用文明的有效结合,通过智慧农业、生态旅游等理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提升人均收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也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从农行的角度来看,针对农民生活现状和经济水平的改善,应该在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一、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一)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概念

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就是指结合农村实际的产业结构,农行应该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解决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顺应乡村振兴视角下关于“三农”问题的要求,加强在金融供给方面的改革。对于农行来说,农村金融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商业性金融的代表,农行应该对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以及信贷等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说,农村金融供给改革是强调与城市金融制度的不同,农行在发展中应该制定全新的金融产品,在服务供给方面需要符合农村在人口和人均收入方面的特点,增强金融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多合适的理财政策。

(二)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从过去农村金融的发展来看,由于供给矛盾突出,许多多余的金融产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不符合农村发展的节奏,导致金融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对于农行来说,有数据表明,过去农村的网点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管理,金融供给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农村金融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反而导致金融机构的退出,存在多方面的矛盾。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的创新就是立足于当下的农村产业发展,以农民的角度作为主要出发点,将农村金融发展与金融产品供给联系在一起,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尊重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性,避免资金外流等现象。另外,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还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行也应该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农村经济体系结构的新格局。

二、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

(一)解决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农村金融供给改革是指以全新的角度对农村的经济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对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成分分析,包括金融服务成本、金融产品回报率等,从农民的需求上进行具体金融方案的制定,扩大原有的金融覆盖面,增强金融知识的宣传,解决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在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它需要对农民的年收入以及家庭环境等金融调查,将其制作成报告的形式,从而为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依据。另一方面来说,农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除了满足机构本身的原则之外,还应该根据农村的环境降低成本,选择适应性较强的金融产品,提高农民对于这方面的信任度,避免农村资金的外流,在各种政策的帮助下,可以直接建立不同的信贷标准,推进金融政策的落实。

(二)提升农村产业发展价值

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包含的内容较多,在各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深度的了解,农行作为主要的商业银行,为了加快各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落实,应该在供给改革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可以适当地放宽信贷政策,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应用,缓解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经济短缺的问题,激发农村在经济上的活力。另一方面来说,农行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除了信贷支持外,也推广了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包括保险、基金以及理财等,激发人们对于金融体系的认知,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做好各方面的风险保障,提升农村产业发展价值。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就现阶段的农村金融机构,就农行网点来看,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限制,它在数量和规模上并不均衡,而且没有宣传推广到农民心中,通过对农村金融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大部分农民对于金融并没有正确的认知,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甚至有些农民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息,将资金投入到“三无”小额借贷公司中,造成诈骗等后果,严重影响农民的基础利益。另一方面来说,在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金融体系得不到有效的完善,农民对于储蓄之外的金融产品并不信任,没有实现在品牌认知行的提升,在农行中办理的业务主要以存储为主,无法实现金融服务的灵活发展,这也就导致利益得不到最大化的提升,对于农行在农村的发展来说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农业产业风险问题大

针对农村金融来说,农业是其中的主要产业,但是从农业的现状来看,它与自然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农产品都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严重影响产业经济规模,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在信贷以及保险上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农行中的部分信贷产品局限性较强,在这方面获得的政策性投资与商业投资存在一定的矛盾,机构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这种风险大的金融体系下,农行的供给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如何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这是有关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措施

(一)增强金融知识的普及

为了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加现有金融机构的数量,扩大金融服务体系的规模,农行相关部门应该增强在金融知识方面的普及,可以定期向当地农民举办金融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实现金融信息的共享,促进农村经济的灵活发展。首先,农行在服务和宣传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在宣传单上将语言转变为漫画的形式,实现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增强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距离,摆脱刻板印象。其次,农行在网点的布置上也应该符合当地人均收入的现状,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服务态度,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耐心进行解答。另外,在金融知识普及的过程中,还应该整合现有资源,寻求当地政府的帮助,选择多样的宣传方式,借助网络技术,为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增加金融产品的多元化

为了实现供给改革在农村金融中的落实,农行应该立足于现状,将农村金融产品与城市金融产品进行区分,简化原有的操作流程,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角度出发,实现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农行在制定金融产品时,可以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联系在一起,将惠农政策落实在实际的金融产品中,为农民谋求更多的福利,降低在信贷上的抵押成本,适当放宽政策,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服务。其次,还可以构建全新的普惠金融框架,从客户层面来说,将对象范围聚焦于贫困和低收入客户,通过基础性的金融设施降低其中的交易成本,也可以与不同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的金融资助服务。

(三)引进互联网金融

在信息社会中,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帮助,在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农行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农村金融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创建不同的平台,适应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小型信贷服务,通过一体化的平台建设实现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农民在网络平台上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也可以加强对银行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来说,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下,也缓解了金融机构网点少、办事难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在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农行作为农村金融中的主要机构,应该立足于现状,对金融供给改革和制度创新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树立全新的目标,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普及,增加金融产品的数量,引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供给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君唯康的金融梦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P2P金融解读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