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胎盘植入MRI及超声诊断对比研究

2021-11-30李文艳肖叶玉刘燕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征象肌层磁共振

李文艳,肖叶玉,刘燕飞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800)

晚孕期妊娠胎盘植入作为一种产科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如果产妇出现妊娠胎盘植入,可能会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例如产后出血、子宫感染、子宫穿孔等,对产妇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妊娠期胎盘植入情况应当尽早发现,尽快进行有效治疗,对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具有关键意义,随着当下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磁共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诊断过程中为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选择磁共振对妊娠期胎盘植入进行诊断,通过多方位的检测,能显著提升诊断效果[1-2]。故本文为探究妊娠期胎盘植入MRI及超声诊断差异,选取我院72例疑似产前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20年6月间72例疑似妊娠期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年龄为27~39岁,平均年龄(32.4±3.4)岁,孕周32~40周,平均孕周(36.4±2.3)周,孕次2~5次,平均孕次(3.4±1.3)次,所有患者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妊娠期胎盘植入,患者以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在进行常规检查之后,进行磁共振以及超声检查诊断。

超声检查:使用PHILIPS G4、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仪,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小腹,对胎儿以及子宫情况进行检查,选择二维超声,如果发现异常,切换超声强化检查,对血流变化情况以及胎盘和后间隙、内部回声等情况进行探查。

磁共振检查:选择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系统,扫描范围:耻骨下缘至宫底位置,选择相控阵体部线圈,进行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多层面检查,采用BTFE、T1W1、DWI、T2W1序列进行顺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参数调整为:层厚5~6 mm,间隔0.5~1.0 mm。

1.3 观察指标

对超声和磁共振检查诊断率进行分析,以手术和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超声诊断标准:胎盘后间隙消失,后方有实质性血流和血窦情况,动脉血流情况表现为血流湍急以及紊乱情况。子宫壁异常回声,血流丰富,部分区域子宫肌缺失甚至完全中断。正常胎盘在MRI T2WI图像上胎盘边缘光滑,两角呈锥形,胎盘母体面的基底膜表现为连续的低信号影,胎盘与子宫肌层界面可见正常的血管流空低信号影。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标准:(1)T2WI上胎盘内低信号影带:低信号带的面积与入侵深度正相关,具有高的敏感度(86.7%),组织病理学表明,T2WI上的低信号带可能是由于频繁出血和梗死导致的纤维蛋白沉积所致,具有此征象的病例7例。(2)子宫胎盘界面局灶性缺损:子宫肌层局灶性缺损是第二常见MRI征象,敏感度可达90.6%,子宫和胎盘的分界模糊,胎盘母体面基底膜正常低信号不连续,符合此征象5例。肌层变薄是非特异性征象,在正常妊娠晚期,肌层也会变薄。(3)胎盘与子宫交界面多发迂曲血管影,胎盘内血管分布走行迂曲的程度与入侵程度有关,多认为直径大于6 mm的血管有意义,需要与正常血管相鉴别。具有此征象6例。(4)子宫体积的不规则增大、变形,异常子宫膨出:子宫块状突出或膨出,被认为是由于胎盘植入一侧的子宫肌壁,符合此征象3例。异常子宫膨出发生在穿透性胎盘植入时,特异性高,但缺乏敏感性,DWI序列是评估异常子宫膨出的常见序列(b=1 000)。(5)胎盘内信号不均匀:是非特异性指标,正常胎盘在MRI上呈均匀等信号,但随着正常妊娠进程,胎盘信号越来越不均匀,尤其是在妊娠晚期。重度胎盘信号不均匀才是诊断胎盘植入的重要指标,符合此征象7例。(6)侵犯邻近器官和膀胱帐篷样改变:大多数的穿透性胎盘植入有此征象,膀胱是最常受累的器官,膀胱呈帐篷样或海冰样隆起改变是穿透性胎盘植入的特异性指标,符合此征象1例。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行t检验与χ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经过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磁共振诊断率显著高于超声影响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胎盘植入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并发症,按照胎盘植入的子宫肌层深度可以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以及穿透性胎盘三种[3]。粘连性胎盘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对子宫肌层的伤害较小,植入程度较低,所以在部分手术中,胎盘可以自行脱离,残余部分在宫腔当中,需要人工脱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工脱离在某些情况下会损伤子宫肌层。穿透性胎盘因为胎盘组织进入子宫肌层,甚至穿过子宫肌层到达浆膜,对子宫肌层的危害最大,且植入深度较高,无法自行脱离,针对这种情况,只能进行手术治疗[4]。然而引发胎盘植入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和患者的年龄、前置胎盘、宫腔镜检查史和子宫手术史有关[5]。近年来,伴随着子宫手术率的上升,胎盘植入率呈现直线上升情况[6]。妊娠期胎盘植入患者因为缺少临床典型表现,没有得到有效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最后严重影响了妊娠结局[7]。所以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与手术当中,病理检查依旧是当下金标准,但因为术后脱离的胎盘组织受到了损伤,或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考虑,选择尽量保留子宫的治疗原则,这使得手术和病理学检查难以进行,所以目前应当选择更敏感、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高的诊断方法,依旧是临床诊断妊娠期胎盘植入的困难之一[8]。

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等特点,能显著评估胎盘植入深度,其缺点在于成像时间较长、成像序列复杂多变,并且价格昂贵,对患者容易造成经济压力。超声分为二维灰阶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二维灰阶成像特点为实时监控、动态测量和价格低廉,彩色多普勒呈现特点在于能够对子宫和胎盘血流量进行检测,但是可能会因为胎动、呼吸伪影而严重影响成像的质量,并且观察区域狭窄等缺点。在检查过程中,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妊娠期胎盘植入的效果并不理想,但与MRI检查共同评估胎盘植入情况,有互补作用。由于超声具有无创、价廉的优势,它是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最先常用技术,MRI作为超声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当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时,MRI可以发现超声不能发现的征象,进一步诊断胎盘植入。超声和MRI同时应用可以更多发现诊断胎盘植入的征象,这无疑也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伴随着当下磁共振的不断普及,其在晚孕期妊娠胎盘植入的诊断当中,显著提升了诊断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9]。同时,磁共振能进行多切面的检查,不需要使用造影剂,也不会出现伪影等情况,无放射性辐射,对于患者来说也不会引发不良反应,所以,针对晚孕期妊娠胎盘植入诊断当中,磁共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下公认的有价值的MRI直接征象总结为:子宫形态局部突出;胎盘信号入侵肌层;胎盘和子宫交界模糊;直接侵犯盆腔内组织器官等等[10]。尽管妊娠期诊断胎盘植入的主要手段是超声和MRI,但是同样也存在假阴性的可能,特别是当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的时候。近年来,因为MRI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严重程度准确性较为理想,还能观察到其他合并的病变情况,例如胎儿颅内发育情况和颅内出血等,所以,MRI作为妊娠期胎盘植入的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本研究中,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了,在妊娠期胎盘植入诊断当中,MRI表现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磁共振应用于妊娠期胎盘植入诊断当中,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平面多方位的成像方式,图像伪影少,能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且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征象肌层磁共振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