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
2021-11-30张微微
张微微
(通化市生态环境局通化县分局,吉林 通化 134100)
1 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认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经济产业建设,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建设水平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但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之从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增长方式却比较粗放,没有考虑到经济与环境的适应性,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环境安全形势异常的严峻。通过实际调查得知,近年来社会上的突发环境事件不在少数,并且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在逐渐恶化,具体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发生几率增加,加重了经济损失
根据近几年来的全球环境应急处理工作的相关研究表明,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其中一部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极其深远,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处理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具体的工作中,除了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大增加了后续环境治理、环境修复工程、伤亡赔偿等事项的成本,继而危及到区域的整体稳定发展。
1.2 形式多种多样,影响范围较广
通过调查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发因素,发现由企业非法排污导致的环境事件大约占据总量的16%;而因为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在总量上的占比几乎高达60%;此外,还包括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历史遗留问题等引发的环境问题。在这项调查中,石油化工行业、危险物品运输产业、冶金行业等是触发环境安全事故的关键导火索,而具体的环境事件大致涵盖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根据这一点不难推断出,目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种类多样,并且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全国覆盖的地步,所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1]。
1.3 危及生命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很多安全隐患的产生,如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等,这类问题不仅会增加事件本身的处置难度,严重的更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4 降低环境安全
当突然发生环境事件时,除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还可能损坏周边的交通设施、城市地下管道等的基础设施,继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形成一场持续性的危险事件,直接阻碍到整个城市的稳定安全运转,故而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加强基础生态环境应急建设、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已经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再加上随着污染源头越来越接近当代人的生活区域,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预防和治理突发环境事件的诉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若群众的基本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必定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群众性事件,直接影响到公共秩序。基于此,应深刻认识到当下基层生态环境应急工作的缺失,寻求切实可行的路径及方法使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尽早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维护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现阶段我国基层生态环境应急工作面临的困境
2.1 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基层生态环境应急工作的落实,需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先导,以确保管理人员迅速地解决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类问题,从而有效消除环境风险,提高区域环境应急能力。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未形成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在处置跨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的过程中,由于不具备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和预警机制,致使区域间的信息互动性较差,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不良迹象,只能在生态环境事件扩散至一定范围时才得以被重视,但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2]。
2.2 环境应急管理的法制不完善
我国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较短,与之相配套的法制建设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如今的实际工作所需。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当前环境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的缺失主要集中在风险预警、环境损害评估、生态及经济赔偿这几个方面,具体体现为法律条文不具备强烈的针对性,且管理较差的现象比较突出。如山西某一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煤焦油泄漏事件。对此,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的要求是:企业要尽早完成筑坝工程,以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正确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污染,但水利部门却认为在河道边开展修筑等建设行为与《防洪法》中的要求严重不符。由此可见,若不能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必然会面临极大的阻力,导致很多的突发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
2.3 环境应急预案可操作性较差
在突发环境事件治理中,为了实现第一时间的响应,往往需要提前制定好环境应急预案,以便将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但结合实践来看,目前基层单位编制的预案措施并不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过于注重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忽略了方式方法的灵活性调整,并且存在职责重复、工作流程复杂等的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另外,当下环境应急管理中普遍缺乏成熟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很多基层单位会原封不动地照抄上级预案,缺少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的环节,并且也没有锁定需要进行重点防控或治理的区域,导致预案措施与实际工作要求不匹配,无法快速有效地解决突然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现象同样会阻碍到区域环境应急能力的提升。
3 提高我国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3.1 加大环境风险排查和防范力度
在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应秉持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主要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识别隐藏的环境风险,由此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这方面,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其一,应对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实施动态化管理,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展开对区域生态的调查,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其二,应及时确定重点需要防范的区域、流域,全面地掌握敏感环境的实时变化,避免环境污染再度恶化;其三,要用全视角分析国内外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做好相关的资料采集和整理工作,从中总结出更适用于我国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的措施及方法,结合区域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从而提升区域的环境应急能力。在此期间,需要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信息、环境监测数据、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等进行详细地研究,确保能从中了解到突发环境问题是否具备季节性、区域性等的特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2 夯实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基础
想要提高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必须要把基础打牢。其一,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期间要根据频发的、造成恶劣影响较大的事件类型,确定所需物资的种类及数量,为相关部门处置突发环境问题提供坚实的后备支持;其二,要快速组建起高水平的应急管理队伍,成立专家团队,以便实现各类突发事件的科学应对,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应急管理队伍中应包括专业的事件调查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监测小组、应急救援队、紧急防控队伍等等,确保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项工作事务。而专家团队则需要负责整个应急工作的指挥和指导,为应急管理活动的实施提供更多专业上的帮助,保证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据可依;其三,应建立基于环境应急管理的技术保障体系,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以更科学先进的方式加快问题的处置。一方面需要编制专业性强的应急操作指南,明确重点管控的区域,设置科学详尽的突发环境问题处置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计算机系统作为技术支持,实施对环境应急工作的动态化调控,以尽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3 尽快建立起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站
先进完善的应急监测站,在基层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在现实当中,由于监测站的技术储备不足、设备设施的配置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区域的环境应急能力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提升。对于这一现象,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其一,要注重完善环境应急的法制化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保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与此同时,明确具体的环境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和技术标准,如针对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检测管、检测试纸的测定方法,都需要对其适用性、准确性展开对比确认;其二,要引入高新设备设施,并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3]。对于专业应急监测设备的选择,要以反应迅速、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为主要原则,逐渐形成更成熟的、功能齐全的应急监测设备室,方便迅速地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发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对试剂药品进行分类摆放,确保所有的耗品均在有效期内,同时定期进行设备仪器的检验校准,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持;其三,加强应急演练,不断增加应急管理队伍的实战经验,使其熟练掌握应急监测响应流程,以促进环境应急能力的大幅度提升[4]。
4 结语
想要提高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应详细了解到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不断总结当下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加强环境风险排查等途径来控制突发环境问题,进一步保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