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尼雅黑鸡鸡白痢的防治
2021-11-30张兴民
张兴民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鸡白痢是沙门菌属中对鸡群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原菌,该病原菌对各个品种各日龄阶段的鸡都有感染,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雏鸡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为重要的垂直传播疾病之一,严重影响雏鸡的孵化率和出雏率。近年来对于鸡白痢的防治主要措施是检测淘汰带菌鸡,净化种鸡群;对于一些养殖场没有条件净化或短期内无法净化的鸡群则需采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由于部分养殖场对抗菌药物的长期依赖和不合理用药,导致鸡白痢沙门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从而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采用多价染色平板凝集对和田地区采集的360 份血液样品全血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再对阳性样本进行PCR 确诊发现,7~10日龄的雏鸡感染率较高为59%,其中优势血清型属于D 血清群,到2 周龄达到死亡高峰期可导致鸡群的批量死亡,而在3 周龄后发病率明显降低,成年鸡为慢性或隐性感染。此病可经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垂直传播。
2 临床症状
鸡白痢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幼雏发病率高,一般于3~4日龄开始发病,病初表现口渴多饮,羽毛松乱,翅膀和尾羽下垂,缩脖呆立,闭眼嗜睡,无食欲,随后拉白色或灰白色的稀粪,肛门周围污染严重,发生“糊肛”现象堵塞肛门排粪困难。后期病鸡十分衰弱,蜷缩成一团,如不及时治疗,发病后1~3 d死亡。而成年鸡染病,通常为隐性感染,仔细观察可发现病鸡精神萎靡,减食,消瘦,贫血,白冠,不活动,绒毛松乱,垂翅,缩头,闭眼,怕冷,产蛋率降低,肛门周围有白色或黄色粪便,病程可延续数月,但死亡率不高,如不及时治疗,带菌传染,危及整个鸡群,大大降低成年鸡的生产价值。
3 病理变化
对不同日龄病死雏鸡解剖病理变化区别明显,1 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可见肝脏肿大,充血肝脏上有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点,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1 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肺脏上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坏死结节、盲肠膨大有干酪样物阻塞、大肠内有大量积粪。病情超过3 周龄的雏鸡除以上病理变化外,其卵黄吸收不全,呈污绿色或灰黄色,有的呈干酪样,部分病死鸡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4.1 西药治疗
鸡白痢沙门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土霉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不敏感。因此,临诊上使用5%丁胺卡那霉素饮水剂100 g/200 kg 饮水,同时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辅助治疗,用药5 d 后病情可得到控制,鸡群基本治愈。
4.2 中药治疗
黄芩(300 g),金银花(300 g),滑石(500 g),白头翁(100 g),葛根(260 g),黄柏(280 g),甘草(180 g),厚朴(300 g),制成粉剂,按日粮5%添加,连用3 d治愈率较高。
5 防控措施
5.1 净化种鸡群
挑选健康的种鸡或者从无鸡白痢的种鸡场引进种鸡或种蛋,建立健康鸡群。定期对种鸡群进行鸡白痢血凝试验,对检测为阳性的鸡进行隔离,同时用药治疗或者淘汰,从而建立无鸡白痢的健康种鸡群。
5.2 加强饲养管理卫生
切断传播途径,消除传染源,每天定期对鸡舍及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注意通风换气,重视雏鸡的饮水卫生,饲料配方要合理,添加一定量维生素A,不同日龄鸡不能混养,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消毒。在鸡场做好防鼠,防止其他飞禽进入传播病原。
5.3 利用微生态制剂或药物预防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蜡样芽胞杆菌、乳酸杆菌或粪链球菌等制剂饲喂鸡群,这些细菌在肠道中生长后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从而抑制沙门菌等需氧菌的生长。在雏鸡首次开食和饮水时添加庆大霉素,每升水20~40 mg,混饮2~3 d,或用链霉素按每升饮水30~120 mg 混饮3 d,可以有效预防鸡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