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肉山羊养殖现状及对策
——以四川省理县周天林肉羊养殖场为例
2021-11-30陈志远
王 娟 陈志远
阿坝职业学院,四川茂县623200
四川理县周天林肉羊养殖场,是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环境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肉羊养殖场。2017-2018年采取舍饲养殖,经过核算该肉羊养殖场年均纯收入106 350 元,其养殖效益远高于本地区同类型养殖场。为此,本文拟结合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肉山羊养殖现状,探讨本地区肉山羊养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养殖品种的选择、饲养管理方式的选择、养殖规模的确定、产品生产方向的确定、全面计划的拟定、成本的控制、营销方式的选取等问题,以期促进本地区肉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四川省理县周天林肉羊养殖场基本情况
周天林肉羊养殖场,场址在理县朴头乡朴头村黄土坡,在一块与杂谷脑河相对高差200 m 左右,面积约3 000 m2的独立平坦地段上面;养殖场海拔高度约2 100 m,属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环境区域。养殖场有可靠的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能够满足养殖场需水量;距红叶电站厂址仅数百米,三相电线通入场内,电源丰富、保证可靠;有一条500 m 左右的农用货车能通行的道路,直接连接干线公路,路况良好,交通便捷;场址与周边村庄保持500 m 以上距离,其间有河道、坡地隔离,地形相对独立便于防疫;周边5 km 范围内有大量农副产品,可解决养殖场所需的全部青粗饲料,羊场周边有数百亩可供放牧的草山。从以上条件看,该地址适合从事适度规模肉山羊养殖。2010年建立养殖场,饲养管理方式为全放牧养殖,饲养本地山羊;2011年从山东引入波尔山羊76 只,采用放牧养殖方式,至2012年底死亡74只;2013年从汶川引进波杂羊养殖至今,采取放牧补饲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年均存栏成年羊保持100只左右。2013年前全部亏损,其中2011年亏损约10 万。2014年后作为我们实施的“阿坝州农区适度规模肉羊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及优化模式研究”的项目点之一,实行放牧补饲加舍饲饲养管理方式,实现每年盈利,至2016年3年年均养殖效益约6 万元。
2017年周天林肉羊养殖场作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全舍饲肉用山羊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项目点后,我们对养殖场进行了简单改造,饲养管理方式采用舍饲养殖,周边草坡作为舍饲运动场地少量放牧,增强羊的体质。舍饲养殖按我们制定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过程进行,并在养殖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经过核算,周天林肉羊养殖场在2017-2018年经济效益为212 700元,年均纯收入106 350 元。
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肉山羊养殖现状
2.1 以本地品种为主
目前养殖品种主要有:①本地品种:藏山羊、汶川铜羊(成都麻羊);②引入品种:波尔山羊、黑山羊、简阳大耳羊、南疆黄羊等;③杂交品种:引入品种与本地品种的杂交改良后代[1]。其中数量较多的是本地藏山羊,主要分布在放牧条件较好、海拔较高的高半山地区;引入品种数量较多的是波尔山羊、黑山羊,分布区域集中在较低海拔的河谷地带。山羊数量约15 万只,其中良种羊及其杂交改良羊约5 万只。
2.2 以放牧方式为主
区域内肉山羊养殖主要是全放牧或放牧加补饲养殖,采取舍饲为主的饲养管理方式的较少。放牧补饲饲料主要是玉米籽、秸秆和盐,补饲量随意。
2.3 养殖的规模较小
养殖规模一般在100 只以内,在200 只以上的较少。
2.4 生产方向较传统
生产大羊肉为主,1.5 岁以上出栏较多,羔羊肉生产较少。饲养本地羊、放牧养殖为主的养殖场的出栏年龄大,而饲养良种羊及改良羊、舍饲放牧结合养殖场的羊出栏年龄相对小些。部分良种养殖场兼营种羊销售,种羊生产利润较高。
2.5 养殖效益不太高
养殖本地品种采取全放牧或放牧加补饲饲养管理方式的效益不高,但都能盈利,一般每100 只存栏大羊的年利润3 万元左右。养殖引入品种采取舍饲为主的饲养管理方式的效益差异极大,生产经营好的年盈利10 万以上,而生产经营差的年亏损超过10 万。
3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肉山羊养殖发展对策
3.1 创造养殖的基本条件
1)饲料条件。饲草饲料资源是肉羊养殖的最基本条件,所在地草山草坡情况,农副产品数量、种类、价格是肉羊养殖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草山草坡是饲养肉山羊重要而廉价的资源,利用草山草坡进行适当放牧,结合舍饲来养殖肉羊,可节约养殖成本,是现阶段农村专业养殖的理想方式。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农产品,主要是玉米秸秆、小麦秆、酒糟豆渣等,近年随着产业结构向果蔬方向调整,秸秆数量下降,秸秆生产区域在相对偏远的深沟、半高山以上地区,而且生产地坡地多,秸秆收集成本增加。目前成都平原周边有大量玉米秸秆,通过青贮机加工成青贮块后作为商品出售,酒厂有大量酒糟出售,交通便捷的养殖场可利用运输果蔬的返空车运输青贮饲料,其到达养殖场的价格低于就地生产的价格。2017-2018年,理县周天林养殖场从邛崃县等地购入玉米青贮,经核算到场价平均为650元/t;鲜高粱酒糟,到场价300 元/t,鲜玉米酒糟到场价680 元/t。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草山草坡地势陡峭、植被覆盖度较低,且农、林、牧地交错放牧利用的条件差异大。江河主流和交通主干道两侧已作为生态重点保护的限制放牧区域,适合放牧的草坡较少,饲料以购买为主,本地生产为辅,饲养管理可采取以舍饲为主或全舍饲方式。高半山及江河支流深沟,植被覆盖度较高、放牧条件较好的可采取放牧舍饲结合的饲养管理方式,青粗饲料就地生产加工为主,外地购买为辅。
2)场地条件。理想的养殖场地应选择村镇边缘,不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但水、电、路三通,避风向阳,便于放牧出行的地段。传统选址多考虑放牧管理方便,水、电、路等达不到规模化养殖的基本需求,这种养殖场仅仅适合小规模放牧养殖本地山羊。规模化养殖场,场地同时要满足人、畜居住的基本条件,水源要稳定可靠,质量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电源是现代养殖场的必要保障,要有能够同时满足生活和饲草加工的三相电源;道路状况应达到中型农用汽车通过的基本要求。水、电、路三通缺一不可,一项不能达到基本要求都会给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增加养殖成本,甚至造成生产经营失败。山羊习性喜干燥,羊场选址要避开阴冷潮湿的地段,否则羊群疾病多发。茂县光明乡简阳大耳羊养殖场(顺明富养殖场),选址场地水、电、路条件均好,但地势潮湿阴冷,加之圈舍保温效果差,羊群疾病多发,冬季掉膘严重,在温度较低的2016年仅羔羊死亡率就达到79%(140/177)。
3)技术条件。养殖技术是养殖成败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小规模放牧饲养养殖本地山羊对技术要求不高,规模舍饲养殖、养殖良种羊时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羊场建设、饲料加工贮存、日粮配制、饲喂技术、发情配种到疾病防治等许多环节上都有很多学问,不懂技术很难取得良好的养殖收益。前文已述及,周天林肉羊养殖场的饲料和场地条件符合要求,但在建场初期技术条件较差,2012年引入良种波尔山羊饲养至2014年亏损严重,在得到技术帮助之后才实现了盈利。期间从事良种肉羊养殖的养殖户许多效益较差原因也在于此。汶川威州镇赵某军饲养黑山羊,以舍饲为主,从2014年至今一直亏损;小金县日尔乡维阿村范某春舍饲饲养波尔山羊2014年至今一直亏损;最典型的是小金县崇德乡海丰村邵某勇,2014年引入简阳大耳羊104只,采取全舍饲养殖,当年死亡大羊34 只,所产羔羊全部死亡,当年亏损十几万元。
3.2 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
阿坝州农区海拔高度跨度大,不同的品种,其适应性不同。从1 000~2 800 m 都有良种山羊引入。简阳大耳羊、黑山羊,从海拔1 500~2 300 m,随海拔增加适应性减弱,地区适应性变得较差;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能适应范围较广。在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可以选择黑山羊、简阳大耳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在海拔2 000~2 800 m 区域,可以选择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在高海拔区域最好是选择对高海拔有较强适应性的杂交改良羊。
3.3 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
就饲养方式而言,有放牧饲养、舍饲饲养、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阿坝州农区养殖户可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我们调查发现,在阿坝州农区肉用山羊养殖户中,生产效益好的都是选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究其原因,放牧能充分利用天然饲草资源,舍饲能合理补充放牧的营养不足。所以,我们认为在农区,肉羊生产可以选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而高半山规模养殖户要重视饲草不足的问题。至于选哪种饲养方式,养殖户可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若考虑采用全舍饲,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也要提高。就目前来看,采取全舍饲肉羊生产的养殖户不多,因其受饲养技术水平、成本等的限制,养殖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严重亏损。
3.4 确定适宜的养殖规模
养羊场的养殖规模是指由饲养的羊只数、场房设备、放牧地、饲料地等生产资料及资金和劳力等要素确定的生产能力。没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效益,但其养殖规模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客观地分析、充分的论证、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度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在目前生产管理水平情况下,建议一般养殖户肉用山羊养殖规模以年存栏量100~200 只较为适宜,待取得较好效益后可再扩大生产规模[2]。
3.5 明确产品的生产方向
1)种羊生产。目前阿坝州农区肉羊品种的良种化程度还很低,随着规模化、专业化肉用山羊养殖的兴起,饲养管理方式的变革,养殖者对良种的需求更加迫切,加上生产销售种羊利润较高,成本降低,种羊经过高海拔风土驯化,比外地种羊能更好地适应本地环境,预计未来十几年内,种羊市场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看好。
2)羊肉生产。羊肉生产分羔羊肉生产和大羊肉生产[3]。羔羊肉是指12月龄内的羊肉,大羊肉是指1周岁以上的羊肉。在国外,又将12月龄之内4~6月龄的育肥屠宰羔羊称为肥羔。目前阿坝州农区的肉羊生产大多是大肉羊生产。本地羊在2~3 岁出栏,改良羊在1~2 岁出栏。由于羔羊肉肉质鲜美,前往阿坝州来旅游的游客尤其喜欢烤全羊羔羊肉,烧烤羔羊肉,手抓羊肉等。羔羊肉市场需求量大,因此,羔羊肉生产是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肉用山羊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
3.6 制定全面的管理计划
制定全面的管理计划在羊场生产管理中尤为重要。主要包括:饲料计划、生产计划、财务收支计划等。
1)饲料计划。为了使养羊生产在可靠的基础上发展,养羊场应该制定饲料计划。肉羊养殖对青粗饲料的需求最大,但青粗料不便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生产季节性又强,若能就近收购、生产、加工是最好的。另外也要对饲料的采购、质量和数量进行管理,防止养殖过程中断料或是浪费。
2)生产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生产计划:肉羊场资产,羊群结构数量,生产能力,资金等;分析现有羊场组织,包括分析现有生产业务种类及其之间的互补、互助、互相矛盾情况如何,各种生产因素的配合运用是否已达到最经济;找出目前羊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充分考虑羊的种类、数量与饲草饲料资源和供应能力的配合,产品产量及其价格与各种费用的合理估算,盈亏情况[4]。
3)财务收支计划。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建立物资、产品进出、验收、保管、领发等制度。做好财务预、决算以及财务执行情况。
3.7 做好成本的合理控制
做好生产成本控制,比如饲料成本控制等。生产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要占到一半以上,若就近有大量农副产品的地方易于降低饲料成本。条件允许、交通便捷、离成都较近的地区可利用外运果蔬的返空车辆到成都平原周边购买打捆青贮包,解决冬季补饲问题,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5]。目前本地区的劳动力工资较高,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是劳动力成本控制的关键。在卫生防疫开支方面,调查发现不同养殖场的开支差异很大。良种羊纯种养殖场和舍饲饲养管理方式的养殖场开支最大。在防疫开支中,大多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性开支却很少。卫生防疫成本控制关键是控制疾病发生,手段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6]。
3.8 采取灵活的营销方式
随着养羊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营销方式也要变得多样化。目前肉羊销售主要通过中间商或是自行销售。近几年阿坝州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增加,因此养殖户在自行销售或是和中间商、合作社合作销售的同时,可结合本地旅游消费市场来进行羊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