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老人社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常州为例
2021-11-30赵小花
赵小花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由乡村向城市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目前常州市老龄化现象也较以往严重。截至2018年底,常州市老龄人口已达91.44万,比2017年增加 4 万多人,占户籍人口比例已达23.92%,超过全省平均数。政府日益关注老年社会教育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在《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号召。虽然常州老年教育已具有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教育需求。但这些研究仅限于户籍在常州的老人。从常州2019年末至2020年人口数据来看,全市常住人口473.6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385万人。户籍不在常州的约占1/4,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流动人口。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亦平稳上升,逐渐成为流入城市人口的重要部分。这些老年人群,就是我们惯常所言的随迁老人。在进行相关文献研究时发现,对随迁老人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一是年龄,即一般达到50岁以上;二是居住地变化,主要是从农村流入城市或城镇,当然也有从异地城市流入的;三是原因,要么是照看小孩,要么是依托儿女养老,亦或是其他原因等。综上,本文认为,随迁老人即由于种种原因跟随子女来到新的城市或城镇生活超过半年且年满55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与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成为老年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随迁老人是城乡老年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老年人特殊群体,在社会适应和发展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老年教育中,应作为特例进行考虑,这既是老年教育工作开展是否顺利的一大挑战,也是灵活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不仅关系到随迁老人群体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晚年幸福,而且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安定社会、促进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和社会教育民主化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随迁老人社会化的涵义及现状
(一)随迁老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既是个体社会化,也是群体社会化,是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古丁斯把“社会化”看成是一种社会性或社会特征在相互联系、交往着的人们中的发展。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把个人适应群体需要的感情和欲望的形成,称为“群体成员的社会化”,并认为这种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影响”和“社会控制”完成的。可以说随迁老人社会化是随迁老人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变迁而不得不进一步发展个体的社会性或社会特征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而言,社会是人类群体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人正是立足于社会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因此,所谓社会化,即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
随迁老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中国城镇中年轻的父母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无暇照顾孩子;家政市场供给不足、托幼机构良莠不齐、管理不规范、私立托幼收费昂贵,随迁老人应运而生。此外,中国80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让一部分老人为了自身养老问题,随子女迁入他地,多从原住地迁入城市或城镇,随迁老人亟需重新适应和融入社会。随迁老人社会化也可以被称为随迁老人城市化或城镇化,即随迁老人从原住地至迁入地后,通过主动或被动学习和掌握与迁入地相适应的知识、技能、语言、规范和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从而适应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并积极参与迁入地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建设的过程。
(二)随迁老人社会化现状
随迁老人的社会化水平高低,一般表现在随迁老人被动和能动选择城镇文化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等方面,具体表现在对迁入地生活常识掌握程度、居住在迁入地的情绪状态、融入迁入地社会生活等方面。就当前随迁老人的社会化总体水平来看,有待于提高。
1.随迁老人活动范围有限,信息缺乏。随迁老人总体来看活动范围比较有限,多囿于聚居的小区。一方面,年迈体力不支,行动不便,不能走远;另一方面,对城市交通路线不熟悉,限制了其探索外部生活圈的能力。随迁老人对城市的总体常识了解不多,很多老人不清楚周边有多少公园、多少菜场、多少家超市以及公交路线等等。
2.随迁老人情绪水平相对不够稳定。据多方研究表明,随迁老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健康受生活环境变迁,风土人情变换影响大。于晓娜在对山东省潍坊市随迁老人的研究中,发现随迁老人较普通老人群体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就常州市一些随迁老人聚居区的走访来看,随迁老人相对性格内向,特别是北部外省迁入的,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差异大,有的不愿言谈。个别家属反映,随迁老人情绪不够稳定,或因思乡情绪,或因代际沟通障碍,或因生活其他琐事,变得相对敏感,情绪较易起伏。
3.随迁老人融入社会生活有困难。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活动主动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活动的意愿、社会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来看,很多随迁老人融入迁入地社会生活困难,有的迁入10年,仍表示不能很好的适应城里的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代际矛盾、社交障碍;独立生存能力差,对子女依赖性强;对社交活动有一定的排斥行为;在内心深处依恋故土,并表示,如果有机会,愿重返原居住地。
以上这些表现,在不同角度反映了随迁生活对随迁老人的社会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迁老人在不同层面上,需要提升“社会化”水平,而社会教育,则是随迁老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三、随迁老人的社会教育特点及问题
(一)随迁老人社会教育的特点
1.随迁老人社会教育必须考虑随迁老人社会化的特殊性。人的社会化包括被动和主动的社会化。随迁老人社会化属于二次社会化,不同于青少年社会化,作为成人,随迁老人的社会化需要更多的主动建构。此外,随迁老人社会化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随迁老人是脱离社会岗位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体制内的群体组织有一定距离,培养目标上由满足岗位发展需求转为满足社会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因此随迁老人一方面缺少来自工作单位组织的培训,另一方面缺乏整体社会化的人际环境。随迁老人社会化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般的社会教育来实现,它需要随迁老人主动选择和参与。随迁老人的社会化不仅是人类群体和谐发展的目标之一,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
2.随迁老人社会教育有助于促进随迁老人社会化。马克思主张社会教育应该发展人的社会性,以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为落脚点并始终实践着对社会性的追求。所谓随迁老人社会教育,主要指由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组织的,随迁老人参与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文化、生活常识、主流思想、时代热点以及技能培训等等。随迁老人社会本质上的特殊性要求加强随迁老人社会教育。随迁老人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提升随迁老人的社会文化;在教育形式上应加强群体的互动;在教育过程中则要提升随迁老人参与的主动性。
(二)随迁老人社会教育现状
就常州而言,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推进,老年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常州市拥有市级老年大学(老年学院)2所、区级老年大学7所,全市66%的街(镇)建立了老年教育学校,近50%的社区 (村)建有老年教育教学点,以市、辖市 (区)、街(镇)、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网络为主体,多种教育载体为补充。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常州老年教育总体上仍呈供不应求趋势。
1.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占老年教育比重低。就常州的一些社区、开放大学老年学院以及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中,老年人的参与比例较高。特别是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招生火热,各专业名额指标供不应求,可见,老年人的学习热情高涨。但调查研究发现,在众多老年学员里,随迁老人参与比例较低,大部分都是本地老人或退休老年人,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开放大学老年学院学员高达94.3%,而随迁老年学员仅占5.7%。无论是开放大学老年学院,还是社区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中,能够前来积极报名参与学习的,多数都是本地退休老年人,只有极少部分随迁老人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2.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社区随迁老人社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随迁老人由原来的城区普及到城镇。相对于城区随迁老人,城市化进程中的随迁老人,更是面临缺乏社会教育的问题。江苏省虽然已基本上形成了老年教育体系,但城乡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城市一级老年教育普及度较高,而在绝大部分老年群体集中的基层社区或农村,老年教育却得不到较好开展。由于受办学条件、人员、资金、政策等因素制约,相关服务严重缺失。区县、乡镇一级老年教育发展落后现象则明显存在。而在这些区县和乡镇的随迁老人的社会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3.文化程度越低的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比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设施的先进化,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对随迁老人而言,则加剧了融入城市生活的挑战。特别是文化程度低的老人,亟需提升生活技能和文化素养。然而在社会教育研究中却发现,越是这种类型的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的越少。主要是因为随迁老人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在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有40.3%的随迁老人学历水平是小学或者小学以下,33.9%的随迁老人读过初中,13.6%的随迁老人是高中或中专毕业,有12.2%的老人是大专或者是大专以上的学历。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随迁老人在社会教育中处于明显劣势。
4.缺乏经济独立性的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的层次较低。从随迁老人的流向来看,大多是从农村到城市。随迁老人在经济上,相对缺乏独立性。就目前而言,老年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财政补助还是比较有限,很多老年教育机构为了自身的发展,还是需要一定的学费标准。因此随迁老人在参与社会教育方面,主要参与公益性的社会教育,基层为主,数量有限。
四、随迁老人社会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现状,受多种因素影响,就随迁老人社会教育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一)内部原因
1.随迁老人总体上参与社会教育意识不足。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参与者,70%以上属于老干部和老教师等受教育度相对较高者,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学习愿望越低,参与意识越缺乏。未认识到社会教育的意义是居民的一种权益,对居民的生存、生活有重要的指导,对幸福指数的提升有重要的帮助。[10]
2.随迁老人对社会教育不了解。调查发现,有部分随迁老人有学习的愿望,但苦于对社会教育途径不了解,不知如何参与。主要原因是,随迁老人对所到地方人生地不熟,人际交往圈狭窄。访谈中,有的老人回答,“听不懂当地的话。”“搞不清社区活动。”“不了解老年教育机构。”等等,可见,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随迁老人对各级各类机构举办的社会教育活动不太了解,也限制了其参与社会教育。
3.随迁老人缺乏参与社会教育的能力。社会教育发现迅速,除线下社会教育,近几年,线上社会教育内容也得到开发。但随迁老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不够,在访谈中,有的老人介绍,“现在学习太智能,跟不上时代。”“不会上网。”“不会用微信。”“只有一部老人机。”等等,可见,随迁老人缺乏使用社会教育资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其社会教育的参与性。
4.随迁老人对社会教育内容缺乏兴趣。随迁老人的学习兴趣与一般老人有差异。一般的老人参与社会教育,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打发老年时光或继续让自己的余生发光发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选择社会教育内容时,是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这部分老人的学习内容倾向于高雅的艺术、文化,如书法、音乐、英语、舞蹈、瑜伽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很多随迁老人而言,似乎缺乏吸引力。据悉,真正能打动随迁老人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民间艺术和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如绣虎头鞋、做口红、肥皂等等。就目前社会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社会教育内容而言,对于随迁老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舒缓情绪、缓解压力或提升人生志趣而言,还缺乏针对性。
(二)外部原因
1.社会教育主体对随迁老人关注度、投入不够。社会教育发展快,就主体而言,呈多元化,如社区、行业、企业、高校、医院、培训机构等等。一方面,社会教育宣传不够,未能让随迁老人了解;另一方面,社会各主体对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的认识不足,在社会教育投入方面,力度不够。随迁老人社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随迁老人相对于一般的老年群体而言,在社会教育资源占有方面,明显不足,特别是线上教育资源的占有方面,处于劣势。就老年教育资源而言,目前的开发还不够,相对于其他年龄层次,还有很大的空间。老年教育的办学经费除部分来源于较少的学费收入外,主要依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拨款,其他来源渠道相对匮乏,这种状况让许多老年教育办学机构缺乏可持续性。就举办老年教育而言,普通高校也只占少数,社会其他机构,也对此关心不够,认为老年教育与自己关联度不大。
2.社会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由于年龄、地域、生活习惯的特殊性,随迁老人在学习需求方面,个性化明显,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差异较大。而目前老年教育主要是通过老年学校、社区大学等机构来开展的,教学形式多以面授为主,缺乏多样性,个性化资源供给不足,这与随迁老人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个性需求的群体特征是不相适应的。
3.社会教育参与条件局限。社会教育活动地点、时间比较固定,很多随迁老人没有法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对居民的个人基本素养,如知识水平、文化程度或语言有一定的要求,导致居民无法参与;还有的社会教育活动需要一定费用,随迁老人相对经济不宽裕,不愿意参与。对广大随迁老人的调研中发现,随迁老人之所以随迁,多是为了抚养孙辈,偶有空闲,忙于家务或休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社会教育活动。
此外,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还受到家庭条件支持的影响。家庭对社会教育的认识和对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支持,直接影响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的情况。总体来看,来自家庭的支持,还是不够的。
五、提升随迁老人社会教育水平,促进随迁老人的社会化
(一)加强政府、社会及各级教育主体对随迁老人社会教育的关注和经费投入力度
随迁老人社会教育不仅对老年自身,对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应带动社会多方社会教育主体关注随迁老人特殊群体,在入学门槛和办学投入方面,应有所体现。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创办社会教育机构,组织各类社会教育活动时,应重视随迁老人的特殊情况,积极主动的开展调研,开发各类平台,丰富随迁老人社会教育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的便捷性。
目前城乡一级的社会教育受到极大的关注,城乡随迁老人社会教育也应给以重视。相对于城市而言,城乡老年教育经费不足,已是事实。在扩大老年教育普及率,加强老年社会教育软硬件上,经费捉襟见肘,使得老年教育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政府应加强多元筹措经费的渠道建设,加大宣传,让各类企事业机构充分发挥余力,共同支持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随迁老人社会教育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
随迁老人接触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有社区承办的一些公益性活动。随迁老人对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教育信息不够了解,随迁老年社会教育不仅仅是由社区承办的,还包括各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创办的各类教育活动。总体上,应加强此类教育活动的宣传,不仅仅是通过社区宣传栏,还应有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拓展宣传途径,建立随迁老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推送最新的社区活动信息,鼓励随迁老人参与社区活动,让随迁老人接触到各类教育活动。
(三)加强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激励机制建设
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激励机制建设,应从基层做起,特别是社区教育。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对社区良性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社区应形成养老、敬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鼓励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形成学习型家庭氛围,对后辈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主办方,应加强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探索。
一方面,应加强随迁老人参与社区教育管理活动。在社区教育项目和内容启动前,给居民留下参与的空间。制定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相关规定,建立居民参与社区教育选课制度,并通过多种途径告知居民,征询居民意见,切实将居民群里的教育需求纳入到课程建设中。
另一方面,则应完善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激发居民参与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形成居民的良好学习氛围、个性品质和道德风尚。根据随迁老人参与情况,从多个方面做出奖励或表扬,如将参与社会教育的情况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对积极参与社会教育的优秀学员公开表扬、对为社会教育服务做出贡献的、参与社区教育组织的学员按贡献奖励,此外还有学习优秀小组评选、最佳作品展示等活动。
(四)加强对随迁老人参与线上社会教育活动的技能培训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不仅有线下教育,更有现实的直播课、微视频以及专门的教育网站,供老年人学习。如常州开放大学开发建设的“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站设有老年教育专栏,经常性推出各类老年教育内容,老年教育课程丰富,可随时随地在线学习。鉴于线下社会教育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所限,线上社会教育活动,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渠道,因此,应针对随迁老人的特殊情况,加强线上社会教育活动的技能培训。让随迁老人能通过移动和网络终端,充分的利用闲暇时间,享受社会教育,提升自我,增加幸福感。
一方面,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或招募热情有经验的义工加强对随迁老人的上网技能进行培训,学会查找相关学习平台,筛选学习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线上学习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则要借助各类媒体设备,将线上教育资源更新的情况发送给随迁老人,让随迁老人随时关注和了解社会教育活动,参与社会学习。
(五)加强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服务队伍建设。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与一般群体不同,在宣传教育和引导方面,需要专业且沟通能力强的社会工作者,主动积极的介入。
首先,各级各类机构应加强随迁老人社会教育服务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或招募热情有经验的义工,来调动随迁老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对服务队伍的语言,交往能力进行提升,做到充分熟悉随迁老人,愿意成为随迁老人与社会的耦合剂,提高社区老年团体间的交往深度和质量。
其次,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随迁老人的特殊性,一方面,加强随迁老人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形成随迁老人教育智库,加强随迁老人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心理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
2.加强随迁老人子女对社会教育的支持。为了让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获得家人的支持,应通过社区教育呼吁随迁老人子女明确随迁老人在社会交往、融入、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关注随迁老人社会教育作用,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解放随迁老人的时间,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体验城市生活的乐趣,进而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幸福晚年。
3.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社区工作人员应对小区随迁老人的社会教育需求和问题有明确的了解,主动积极的关心随迁老人,增强服务意识,对随迁老人在社区生活和活动中提出的合理诉求给予妥善处理和及时反馈,为随迁老人参与社会教育提供必要支持。
(六)加大随迁老人社会化教育资源开发和经费投入的力度
1.加大随迁老人的心理层面社会化资源开发力力度。随迁老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复杂的。不仅与社会教育及环境条件有关,还与自身的心理特质有关。从心理过程结构而言,主要包括知、情、意、行,即社会化常识、社会化情感、社会化思想、意志及社会化行动。
在随迁老人社会化常识方面,应加强地方风俗文化、人文地理、交通旅游等方面宣讲,以便随迁老人扩大对迁入地的了解;在社会化情感形成方面,则要从消极情绪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形成方面开拓专业的心理课程,形成专业的心理教育队伍;在随迁老人社会化思想、意志方面,应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和谐邻里文化,多宣传社会参与的意义和作用;在社会化行动方面,应多举办有利于提升随迁老人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
2.加大随迁老人其他层面社会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在随迁老人教育资源上,应提升针对性。社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随迁老人适应城市生活,提高生存能力,提升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能力。同时关注随迁老人的一般需求,加强生活调适支持、普及养生常识,丰富老年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满足随迁老人兴趣爱好,提升社会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除了开发适应性的课程,如地方话;生活技能课程,如做家务,创业就业;育儿类课程,如隔代教育;文娱类课程,如唱歌、舞蹈、旅游;还有美食、养生类课程等等,还应该根据不同社区随迁老人生活习俗背景及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活动,如随迁老人家乡戏剧、家乡菜、家乡手工艺品的制作等等。
3.积极创新社会教育形式。在教育形式上,要更加灵活。既有满足社会交往,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线下讲座,又有可以方便随迁老人灵活安排学习活动的线上视频等等;既有理论引导,又有体验操作;既有素养形成,又有技能培训;既有专业团队开发课程,又有随迁老人群体自建课程。总之,为更好的满足随迁老人的学习需求,社会教育主体应丰富资源的种类,特别是线上资源,不固定时间和地点,可以供随迁老人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来选择和安排。
综上,随迁老年人在社会转型期将长期存在,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响应和城市亲子教育的需求,随迁老人将成为城市老年人群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迁老人群体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加强对随迁老人的社会教育研究,有助于完善随迁老人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工作的质量。提升随迁老人社会教育的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随迁老人城市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随迁老人的社会教育需求也有特殊性,如何满足其社会教育需求,特别是后疫情时代随迁老人的社会教育又该如何进行,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