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医学救援训练模式研究进展

2021-11-30余静严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

余静 严军

我国火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核泄漏及生物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也在不断衍生和发展,新冠肺炎、禽流感和埃博拉等疫病流行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医务人员及非医务人员进行灾害医学专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国家急救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等要求[3]。在目前开展的灾害医学救援培训方式中,并不是所有训练模式都能够被接受和普及,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专业有不同的训练模式,例如高原灾害救援训练、海上救援训练及火灾地震救援训练等。在不同场景下开展针对性灾害医学救援能够有效降低伤亡率,减轻社会经济负担[4-5]。我国目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灾害救援训练形式,笔者现针对国内外不同的灾害救援训练模式进行综述。

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灾害医学救援培训的模式及特点

(一)美国

美国目前有80支灾害医疗救援队(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DMAT),由专业医疗人员组成,在人为灾难、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中快速反应,提供医疗服务,减轻伤亡[6-7]。美军军事医学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具有以下特点:卫生教育训练体系层次分明,依托国民教育优势,各级卫生人员教育训练系统规范,重视预备役人员训练及发挥远程医学教育作用。开展的战伤救治相关课程主要有战创伤救治课程、联合行动医疗管理课程、外伤急救课程及院前外伤生命支持课程等。继续教育则主要是通过现场和远程教育方式进行创伤医学的培训,而培训的模块有:战备、一般管理、健康法与政策、健康资源分配与管理、个人和机构行为、法律与道德行为、临床知识和能力评估[7]。

(二)日本

日本DMAT在2005年由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MHLW)根据《防灾基本计划》发起设立[8]。日本DMAT在发生自然灾害、人为灾难等突发事件后的灾害急性期(48 h以内)可以开展训练有素、机动性好的医疗救治活动[9]。目前日本每年都会定期举办灾害医疗技术培训和DMAT培训工作,负责培训的主要是东京都立川市国立医院灾害医疗中心和兵库县灾害医疗中心[10]。日本灾害医学救援的培训主要特征是范围广、频率高、针对性强。由于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因此会经常针对地震、海啸、火灾等进行救援培训,其主要是采取模拟自然灾害来针对进行救援和自救的实战培训,其训练范围涵盖了处置医院附近或当地灾害的救援行动[9]。

(三)俄罗斯

俄罗斯的灾害救援主要依靠其军事救援力量,实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成为和平时期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俄罗斯是世界上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由于地处北方气候较干燥容易发生火灾和疫情。全俄防护灾害医学中心下设有专门的灾害医学教研室、灾害医学医技问题科研处、灾害医学卫勤组织等相关科室,专门开展和研究灾害医学救援教育和科研事业[11]。灾害医学救援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一般是军事医学院与全俄防护灾害医学中心的灾害医学教研室合作教育,一般合作期为两年。主要具备以下特点:贴近实战、重视军医医士的培养、鼓励学员参与科研活动[11-12]。各军事医学院的教员也多为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或车臣战争的救治人员,具有丰富的灾害救援经验。

(四)以色列

以色列国内的医师在发生灾害或战争时都有可能参加前线救援,因此必须具备独立院前救治的能力,并能够领导创伤救治小组。由于以色列参与救治行动的医师是军医、预备役人员和刚毕业的医学生,队伍组成比较复杂,刚毕业的学生又缺乏急救经验,因此要通过标准化训练培训这些医师的战创伤救治能力。以色列战伤救治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模拟、创伤处置培训和院前急救经验等[13-15]。

二、我国灾害医学救援训练模式的类型

(一)学历教育

目前我国对于医学本科生的教育基本都已设置了救援专业或救援系,更为专业地进行救援专业培训。但目前的救援专业是偏向于院前急救的救援,对于灾害医学的救援我国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暂时没有设立相关的独立专业,绝大部分灾害救援的知识和经验还是通过毕业工作后参加实际灾害救援获得,但这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参加。研究显示[16],普通医学生对专业灾害救援的知识需求更多的是危险现场逃生自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及创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目前在救援专业医学生的教育课程中,除了一般的临床诊断和救治的技术以外,只有少数的院校开展了救援管理与协调、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因此可能出现救援专业的医学生在技术方面掌握比较完善,而在实际管理和协调中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17-18]。

我国目前的救援医学的学历教育仍然为传统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缺乏灾害医学救援实践课程,这种课程在实际救援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ited nations disaster assessment coordination, UNDAC)入职培训课程中有一项长达48 h不间断的模拟演练,其入职相关课程设置不仅要求学员有较为专业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还要求学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要通过考核。参考UNDAC的课程不难发现,其针对在灾害救援中不同的职位进行了不同课程的设置,这使队伍在救援过程中分工更加明确,反应速度更快,救援效率更高[19-20]。

(二)继续教育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是防灾救灾、降低损害的根本保证,掌握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条件。相对专业的学历教育,我国的灾害医学救援培训班大部分开设在继续教育课程中,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及部分单位开展了体能训练等[21]。由此可见,我国继续教育中关于灾害救援的培训并不规范,尤其在基层单位中,对灾害救援的重视程度较弱。目前我国基层单位对于灾害救援的培训方式主要为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灾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等[22]。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

三、灾害医学救援训练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灾害医学救援各种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但许多学者已开展大量研究。现阶段主要采取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对灾害医学救援进行训练,其中护理部分主要针对人群为30岁以上的护士,学历也全部在本科以上[23]。部分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程、多学科交叉课程和灾害救护能力提升课程等,每一阶段都设置了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培训两个部分[24-25]。理论课程主要通过多媒体讲授、案例分析、灾害现场救援视频播放等方式提升学员对灾害现场和环境的认识;急救能力训练则通过高仿真模拟人现场进行教学示范和情景练习。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受限于时间和地点,只能在室内训练教室进行操作培训,而学员对灾害环境的认识则是通过视频观看等,并没有实际体会灾害现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样使得学员只接受了单纯的计数训练,并没有进行心理素质和对现场复杂环境的评估训练。并且我国不同的地域对灾害医学救援培训的需求也不同,根据文献统计报道[26-27],海口市医护人员对台风灾害救援培训的需求远低于厦门市,说明医护人员对灾害救护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临床工作劳动强度大,还肩负其他医教研等工作,导致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受限[28]。

有研究指出[29],医护人员对灾害医学具体内容和救援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存在广泛缺乏灾害医学知识的问题。另一项灾害医学培训的调查中发现[30-31],仅有大约1/3的医院接受过灾害救援训练。在参加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救援培训班的医护人员和医疗单位中,大部分医护人员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中高层干部,甚至有50岁以上的救援队员参加培训班,年龄因素是影响医护工作者对灾害救援知识掌握和实践的重要因素。学历、职称等因素也对灾害救援知识的掌握产生了较大影响。提示在救援队组建和管理中应重视年龄层次的构成,探索针对不同学历、职称水平设计相应的综合性培训方案,以助于提高救援的整体水平[32]。根据多项对专业医护人员的培训调查研究发现[33],我国灾害救援的队伍中并不缺乏专业知识技术过硬的人员,缺乏的是既掌握灾害医学救援的专业知识技术,又能参与灾害医学救援的管理与协调、信息技术及灾难救援体系建设的人员。因此,在以后的培训方面,加强灾害医学救援的管理与协调方面培训和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总结与展望

我国关于灾害救援培训起步较晚,各地区普遍存在医护人员对灾害救援的认知不足的情况,迫切需要开展灾害医学救援的教育及培训。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及灾难救援经历等是救援队员的灾难医学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关于我国的灾害救援培训方面,可借鉴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培训模式和组成管理经验,提高紧急医学救援队灾难医学知识现状水平,并着眼于不同环境、条件、灾害事件,从理论、技能、实战演练等多方面加强队员应急救援能力的科学规范化教育培训。

加强救援医学人才培养对我国灾害救援医学体系的完善和灾害救援医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培养大量的灾害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灾害救援体系、提高我国的灾害医学救援能力。

猜你喜欢

灾害医学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紧急救援
《安徽医学》稿约
医学的进步
3D打印大救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