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党课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意义及作用

2021-11-30张正祺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党课学生党员入党

王 爽,张正祺,田 怡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机械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染力和亲和力。微党课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种党教新载体,时间短且灵活、内容精且聚焦,既能当主讲又能当听众,使大家乐于参与,给人以启发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因此,我们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微党课,让党建在青年党员和青年团员中发挥作用,增强党性,提升政治素养。微党课是以促进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具体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平台。考虑到学生业余时间碎片化利用的状况,不具备全面和系统的学习状态,将党的历史、知识、入党标准及典型的优秀事迹和案例等以微党课的形式进行展现,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正向引领的效果。

1 微党课推广的重要意义

1.1 因时而异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产品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员更应该一马当先,义不容辞,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开展的方式和学习的模式进行多样化、灵活化、便捷化,将党的最新思想、动态、要求等及时向大学生群体宣传和讲解,让全体青年的思想和党中央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同行同向的效果,也才能在学生心中根植党为人民服务、敢于担当的宗旨。

1.2 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知识状况和思想政治状况是:思想积极、行动努力,但是学习能力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同时因为缺乏经验,容易被不明真相的言论和错误的舆论影响。要守住思想阵地,引导学生正确作出判断,需要高校运用正确的知识和方式进行思想的引领。微党课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时间短、内容集中的传播和引导优势,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微党课也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学习形式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1.3 社会风气的影响

目前社会风气浮躁,网络戾气严重,有些人追求以结果为导向,唯明星、富豪马首是瞻;在形形色色的观念冲击下,甚至产生了思想困惑和疑虑,理想信念淡薄,政治观念淡漠,有的甚至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拼命捞取名利。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离正确方向的严重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要以更鲜活的事例、更简短的时间、更丰富的内容、更贴近实际的原则讲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课“活”起来,真正使党课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并依据讲课对象、目标需求等差异“把准脉搏,对症下药”,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1.4 新时代党史教育的需求

传统党史学习呈现出内容广、专业强、理论深、站位高的特点,然而在快消时代,除了党史专业的学生外,党史在学习推广上有难度,传授中也呈现出费时、费力但效果不明显的特点。党史传播无明显朗朗上口的传播语境及可高复制的应用范围。而微党课以分解式、提纲式的形式,强化和吸引学生的认知,并通过典型人物、事迹、战役、诗词等将党的智慧、精神和优良传统有效传播,一方面解决了学生认知党史、了解党史和学习党史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将思政课程与党史传播形象化和灵活化,有效传播经典人物和历史。同时,随着网络思政日益被关注、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强化及课程思政的推广,高校迎来大思政时期,微党课“短、平、快”的特点,可以满足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学习的需求。

2 微党课选题的基本要求

2.1 突出党性原则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党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实践的升华。为此,“党课要姓党”,要突出教育内容的指向性,增强党的教育特色,与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党味”;多在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党的纪律上着力,突出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践行初心使命。同时,党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国目标,为此,青年党员同志务必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理解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内涵。

2.2 理论联系实际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给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路径,推动师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党员所了解熟悉,需要作更多的研究和思考。然而,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内容安排方面,存在政治性、理论性的内容较多、结合实际运用的指导不够细致、学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让党员在实践中无法体会到理论学习对于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得部分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新形势下,党课要注重典型教育,从工作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挖掘鲜活素材,一个典型树起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带来一份力量,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切实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同志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掘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爱国爱党不盲目,通过传播革命精神和党的制度,使广大党员深入了解我党作为工人阶级代表的合理性。

2.3 根系于基层群众

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具体包括:第一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第二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基层倾听呼声,吸纳建议;第三要合理处理群众的权益诉求,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困难、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为群众送温暖,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青年党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细胞,也可以坚持以点带面,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如每月党课讲一个红色故事,每月为支部志愿服务一次,每月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谈心一次,每月帮助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等。党课有了这些内容就有了血与肉,才能让广大青年愿意和我们团结一心,乐于做我们的知心朋友,在党课中汲取所想所要。

2.4 体现小而细的精髓

微就是小,微党课就是通过将学习广度剪小、内容剪精、时间剪短,达到时时开讲、人人能讲的效果。细就是深度要够,聚焦一个方面甚至一点讲深讲透,注重以小见大、知微见著。譬如用半个小时以内的时间来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既能体现小而细的灵活,又能用红色故事教育引导青年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营养和力量。小而精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成青年党员轮流主讲,全体党员当听众、参与讨论的局面,时间短且灵活、内容精且聚焦,既能当主讲又能当听众,使大家乐于参与,无需制度化就保障了经常化。

3 微党课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1 微党课可以促进增强政治本色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高校通过微党课的学习,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引导学生党员明确自己的政治站位和历史使命:我们是先进知识分子、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思想的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务必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其次,通过微党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党员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微党课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党员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提高政治觉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再次,通过微党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党员明确政治信仰,使我们在培养和发展党员、引领团员的时候,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利用简短、励志、明理的党的典型和先进案例作为支撑,可以让党课形式、讲解方式更能体现“党味”“党色”。

3.2 微党课成为强化组织建设的载体

学生的组织建设有2个主要的阵地,一是学生党支部,二是班级团支部。高校要加强微党课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团建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群体主流价值观和主流行为的主要引领者和带动者。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培养好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依靠。要充分发挥微党课在学生党支部中学习和引领作用,一方面,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班级团支部是团员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建团早期的许多领导人和共青团员后来都成为我们党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赵世炎、陈延年、任弼时、方志敏、关向应、王若飞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为此,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务必加强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引导和吸引优秀的共青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组织在开展活动时,要注重团员党性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发挥微党课对团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微党课将学习主题和内容紧密结合,可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成为党建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能促进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与教育发展有机融合。

3.3 微党课成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头雁效应”的平台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针对当代青年思想积极、行动果断,但又缺少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准确判断力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关键少数作用。微党课可以及时对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使党的精神和优良传统通过具体的人和事鲜活起来。微党课可以定期对优秀学生党员的共性特征进行及时总结和宣传,使广大群众、团员、党员相信共产党员是真正的先锋队、能够真正维护人民利益。微党课可以形成优秀案例合辑,为学生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提供学习素材,并由书记带头、全体党员参与,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的学习、讨论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党课中形成“来得了、坐得住、记得牢、用得上”的良好局面。微党课可以让学生党建活动处处体现有人组织、有人参与、有互帮互学、有交流沟通、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得党员“头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党员对支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3.4 微党课是联系基层的重要抓手

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过程,需要体现持续性和一贯性。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要做好入党前、入党中、入党后的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微党课的抓手作用。入党前,因入党积极分子人员众多,理论素养层次不一,党支部在运用传统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可充分发挥微党课易传播和便共享的特点,使积极分子形成讨论的热潮,实现“愿意来、愿意讲、愿意听”的目标,打造“你微了吗”“老时间、老地点、微起来”的打招呼方式,及“有内涵、有乐趣、有意义、有收获”的微党课局面,进而考察入党动机和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入党中,微党课可以发挥不间断提醒和便于学习的作用,帮助考察对象及时掌握入党流程和入党基本知识。入党后,微党课可以积极推进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全体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有针对性地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培训,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引导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进行党性的培养和固化,并指导党员如何结合所长为民服务。

4 结 语

微党课应用于学生党建工作中,便于各学生支部间进行信息共享、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各支部的全面发展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微党课“简单、及时、有效”的传播方式,也是党史学习方式的一种优化。学生党建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素材选用和播放,有助于党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培养、高校党建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党课学生党员入党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