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符号学阐释
2021-11-30王梦
王 梦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天津 300270)
一、 缘 起
党的十八大至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严谨成熟的思想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2)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9-05-16(2).的原则立场,区别于传统国际政治中的零和思维,主张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一理念旨在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2017-11-10)[2021-03-23]. 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09676.shtml.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针对不断暴露出的现有国际治理体制弊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其科学性和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可。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曲折的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的携手并进,因此将这一“中国话语”转变成为“世界话语”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符号学开启了一种全新符号学模式,被视为人类现代符号学思想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所提出的“解释项”概念使符号表意突破了相对封闭的线性传播模式,成为一种随着时间、语境、认知层次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永无止境的意义延展行为,其探索的关于符号意义产生与传播的“再现体、对象、解释项”三元关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对外传播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二、 关于皮尔斯符号学
皮尔斯是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符号学家,创建了自己完整的符号理论,是美国符号学乃至世界符号学的创始者之一。在皮尔斯看来,“一切思想都处于符号之中”,(4)Hartshorne C, Weiss P.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 Peirc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1935(2): 308.转引自赵星植.皮尔斯与传播符号学[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82.而“符号是在某些方面或某种能力上相对于某人而代表某物的东西”,(5)王铭玉,孟华.中国符号学发展的语象合治之路[J].当代修辞学,2021(4): 70-85.任何主体间的观念都需要通过符号传达,一个主体必须将其想要表达的观念赋予到一个具体的符号形式之中,才能与其他主体进行互动和交流,可以说没有符号也就没有交流。皮尔斯确立了“再现体、对象、解释项”三元传播模式,将符合意义的生产与传播作为其符号学理论的中心视阈。三元关系中的“对象”是指被符号所替代的任何东西。“符号就是一个把某种外在的东西传递到心灵的载体”(6)Hartshorne C, Weiss P.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 Peirc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1935(1): 339.转引自赵星植.皮尔斯与传播符号学[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56.或者“某种我们能借助它而了解到更多东西的东西”。(7)Hardwick C S. Semiotics and Signific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harles S. Peirce and Victoria Lady Welby[M].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7: 31-32.转引自赵星植.皮尔斯与传播符号学[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56.“对象”施力于符号,符号对其作出回应,但符号与“对象”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符号并不一定是全方位的指代“对象”,而往往是摒弃了“对象”的部分特征,只将所替代“对象”的一个或几个层面表现出来。三元关系中的“解释项”则是对符号进行“认知、解释、感知和反映的过程和结果”,(8)卢德平.青年文化的符号学阐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4.左右着符号转化而来的意义。“解释项”的内容是解释者在对“对象”进行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符号的最终出现是解释者在“对象”与“解释项”间进行综合的产物。“它一方面连接的是它所再现的某个东西,另一方面也同时在解释者的心中产生一种效力或另一个符号,符号必须在这种三元关系中才能够被解释者视为一个符号。”(9)赵星植.皮尔斯与传播符号学[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56.皮尔斯对“再现体、对象、解释项”这组三元关系的重视,也就赋予了符号解释者在其中的主动地位。符号充满了解释者对所替代“对象”的理解和解释,是解释者对“对象”再生产的一种产物。一个符号是否拥有意义并不完全取决于所替代的“对象”,而是取决于解释者对所替代“对象”特性的认知。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对象”,但必须经过符号解释者的经验处理,将符号与“对象”进行匹配,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符号才能够成立。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表意过程,是现实存在的事物经过了解释者的思考和理解,最终通过“符号”这一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过程。对于皮尔斯来讲,是“再现体、对象、解释项”这一组三元关系共同回答了“什么是符号”:“对象”限定了符号,是符号的成因,“解释项”规定了符号的内涵与外延,决定了符号的意义。符号其实是一个传播的中介,通过自身将“对象”与“解释项”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动符号既是一个将“对象”及特性呈现出来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对象”及特性进行阐释化为“解释项”的过程。符号指代的“对象”是一个常量,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而“解释项”却是一个变量,是可以无限发展的。“解释项”会随着解释者自身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无限的发展,这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因此,符号的价值就在于意义的产生、传播和阐释,它决定了符号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的,需要存在于群体之间。
三、 符号学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
(一) “符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对于皮尔斯来说,任何客体都可以成为一个符号,因为任何一个客体的某一方面都可以成为用来指代他物的基础,即“符号是心灵上被某种东西所代替的某种东西”,(10)张彩霞.皮尔斯符号理论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2015: 102.这也是符号最本体的内涵。但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并不是全方位一一对应的,皮尔斯认为符号所应该发挥的是摒弃了其所代表事物具体特征之后的代表功能,这样符号才可以脱离依附的客体,成为不依赖于他物而存在的一种抽象的质或形式,这同时也决定了符号的生成需要“我们能够将其区分的某些品格”。(11)张彩霞.皮尔斯符号理论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2015: 89.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该理论之后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阐述,逐渐成为内涵丰富、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中国独有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经验。“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12)习近平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1).中国人民历来珍惜和平,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纷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国政府始终强调世界各国应该不分大小强弱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向世界不断展现着和平外交的魅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积弱积贫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到“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从“和而不同”的包容和谐到“人心向善”的道义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中华文化与历史融通交汇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理念区别于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的西方传统认知,从全人类这一整体性视角出发,将追求本国利益与兼顾他国合理关切相统一,也正是这一高识别性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旗帜和行动指南,完成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符号呈现。
(二) “对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任何东西为了成为符号,都必须‘再现’其他的事物,这种事物就叫作它的对象。”皮尔斯对“对象”的理解非常宽泛,认为它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一个复杂的事件,也可以是简单的状态;既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是一个部分;既可以是一个实际中的事物,也可以指虚幻的、想象中的存在。符号确立的前提是符号解释者必须能够完成符号与对象的匹配,也只有如此符号才能够成立,符号活动才可继续。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到2017年写入联合国决议,再到2018年成为我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中完成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对象”的匹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都“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山之巅,展望人类壮阔的发展前景,秉持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之正道,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大国担当”。(13)郑运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EB/OL].(2020-04-08)[2021-03-2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408/c40531-31664999.html.面对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度契合,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58-59.
(三) “解释项”——让世界理解的中国
“解释项”作用于符号阐释者,体现符号转化而来的意义和效果,即符号阐释者进行“认知、解释、感知和反映的过程和结果”。(15)卢德平.青年文化的符号学阐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4.如果说符号最大的价值是承载并传递意义,那么“解释项”关系的正是意义的输入与输出。一个符号需要表现“对象”以赋予自身意义,但这个意义却需要借助“解释项”的作用才能得以阐释,也就是说,一个符号的意义并非与“对象”直接发生关联,而是被“解释项”所限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正是新时代中共领导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自身发展历程以及当下国际形势的“认知、解释、感知和反映”的结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符号呈现,想要表述的远非只是其本身,更深层的意涵是要向世界传递“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58.的立场和观点;是要向世界表明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在“强起来”的道路上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为充满不确定的国际变局注入正能量,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兼济天下的大国胸襟和历史担当;是要向世界表达“当今世界充满挑战,前面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我们不会放弃理想追求,将以更大的作为,同各方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7)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2017-11-10)[2021-03-03].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09676.shtml.的目标与决心;是要向世界提供“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11-28].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的全球治理新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向世界所要传递的深层意义在皮尔斯看来属于“解释项”中的“意向解释项”,即符号发送者对符号的最初理解,而在符号的传播过程中,不同符号解释者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效力解释项”。“意向解释项”与“效力解释项”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是不对等的,而符号传播过程就是要在这两者间不断对话,最终形成彼此融合的“共同解释项”。当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对外传播中,就存在着“意向解释项”与“效力解释项”不对等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以期形成“共同解释项”。
四、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外传播的启示
(一) 加强沟通、增进共识
“解释项”是皮尔斯符号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正是因为引入了“解释项”,符号才可以随着解释主体经验的丰富而实现无限的发展,但“解释项”的无限发展并非随心所欲,而“应该归结为符号解释者所处的社会或共同体规范”,(19)卢德平.青年文化的符号学阐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9.也就是说符号活动即符号的表达、传播、接受和理解,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需要共同体的存在。“思想不是主要居住在个人的头脑里,相反是居住在我们用以交流的公共符号结构里”,(20)Waal C D. On Peirce[M].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01: 82.符号活动离不开共同体,如果没有交流,没有共同体之间的纽带,就不会产生无数的“解释项”,符号活动也就无法延续。因此,在皮尔斯看来,符号活动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群体性才是符号活动能够持续发生、发展并具备规律性和逻辑性的保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和践行同样离不开“群体性”的支撑,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将成为其构建的起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是中国人天下情怀和整体性思维的时代创新。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只有在获得普遍认可与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世界方案。我们需要不断以文明对话、交流互鉴来加深各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中国智慧的理解,提升各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熟悉和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加深对中国特色的认同与包容;我们需要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让各国知晓中国融入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和改变,了解中国对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坚定立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适时地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转换话语体系,不仅要“讲清楚”更要“善于讲”,让世界愿意听、听得懂,从而与我们形成更有效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二) 坚定立场、文化自信
“信念”与“怀疑”同样是皮尔斯频繁提到的一组概念。“信念”是指一个共同体中人们真正为之赞同并愿意照其行动的命题,它调整或掌控着行动的方向,为符号活动提供原则。人的行动会因为“信念”的缺乏而受阻并随之进入一种不平稳的状态。原有信念状态的改变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人们会通过“消除怀疑”,逐渐确定新的信念,以重拾信念状态。而能够“消除怀疑”一方面在于“新信念”本身的强大,具有“旧信念”无法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在于在遭遇“怀疑”时对“新信念”的坚守,在坚守中使“新信念”得到检验,最终化为一种“共同信念”被接受。
传统的全球治理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根本原则,过度强调国家利益至上,以“国家中心主义”为主导,表现出极大的“利己主义”和“短视主义”,无法有效破解“三大赤字(即: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这一“原有信念状态被打破”的背景下提出的,将“国际公平正义”作为首要取向,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大力倡导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观,确保各国在国际活动中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视角出发,强调“共商共建共享”,致力于在不同制度、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间相互合作、承担责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1)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N].光明日报,2020-11-02(5).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开创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来,虽然被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22)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2017年10月30日第72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即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通过的“关于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两份决议都写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思想。2020年11月6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表决通过“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被写入。其科学性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但正如皮尔斯指出的,“新理念”确立之初往往会伴随“怀疑”,当处于怀疑状态时,人们会进一步寻求更多的信息去验证,以期消除怀疑,树立新的信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同样需要经历“消除怀疑”这一过程。我们要以高度文化自信为基础,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作为,感到中国的诚意,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出路,从而最终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三) 循序渐进、践行发展
皮尔斯认为符号活动的最终目标在于寻找真理。所谓真理并不是某个时期内、被某些有限个体坚持的信念,而是一个可以被永恒坚持的共同信念,是阶段性信念的升华,是最高级别的信念。寻找真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释项间发生转换的过程,“前一个解释项预示、启发着后面的解释项,并对后面的解释项起到规范和调节的作用。同时,后面的解释项也离不开对前一解释项的回顾和参照”。(23)卢德平.青年文化的符号学阐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5.解释项就如此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直发展下去,而其无限性也就决定了符号活动必然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需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接受事实的考验,直至被人们普遍认可并将其付诸行动产生效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着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建设为先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方面,以生动的实践向世界诠释着中国发展模式的独特性,为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另一方面,努力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的主体作用,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合作之路,更是一条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沿线各国通过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和多样化人文交流活动,在不同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的差异中,找到共谋发展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彼此间的相遇相知、互信互敬,促进沿线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从而形成由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再到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层层递进和升华。今后,“一带一路”倡议也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持续不断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休戚与共中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结 论
当下仍然严峻的国际疫情形势,再一次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宏大政治意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话中所指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24)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EB/OL].(2020-03-12)[2021-03-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3/12/c_1125704243.htm.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5)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9-22)[2021-03-23].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世界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以强有力的实践效果,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尽早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