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孔子》影片探究孔子礼学思想*

2021-11-30崔雪茹蒙燚垚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周礼礼仪孔子

崔雪茹 蒙燚垚

(1.西南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2.西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2010年由胡玫导演、周润发领衔主演的历史影视作品《孔子》展现了许多孔子的“礼”思想,不仅整部电影中各个人物在行为举止上体现了“礼”,而且展现了孔子关于“礼”思想的不断成熟的过程。在《孔子》影片中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因保护陪葬奴隶和堕三都与季孙氏结怨,后周游列国不得志,鲁国遇难请孔子回国,最后孔子回到鲁国病逝。整个故事虽然不长但是却把孔子周游列国的窘迫困境、强大的思想精神世界以及文人气节展现给了观众,同时也把儒家文化思想传递给了观众。

一、孔子哲学思想中礼的内涵及价值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礼是从周礼开始的。西周时期,周礼作为一种约束人们和巩固政治统治的手段而存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礼乐崩坏。孔子高举周礼的旗帜,意图借助周礼改变那个混乱的时代,实现大同社会。孔子在宣扬周礼的过程当中,对周礼是批判继承的态度,其中历经不断的修正和改进,为世人留下了一份更为完善合理的礼仪制度。

(一)礼的起源与孔子复兴礼的时代背景

从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礼”字最早出现于殷商的卜辞。据王国维的研究,礼的初始含义是指一种宗教色彩浓郁的祭祀上帝和各种神灵的仪式[1]。“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同时《说文解字》释礼:“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2]关于礼的祭祀起源在《孔子》影片中也有体现,孔子与三桓争论活人陪葬时正是筹备冬祭之礼的讨论时,孔子也是借助放生的雄稚来为漆思弓开脱的。由此可见礼的起源与原始的祭祀有关,后来随着礼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引申为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而后随着统治者的宣扬和教化才渐渐成为了全社会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

在周王朝一统天下的时候,礼治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无论是从政治上有助于周王室的政治统治,还是从个人或家庭上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和价值引导的作用,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后来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割据,弑君夺权的事频繁发生,周礼已经名存实亡。孔子成长于保存周礼比较完备的鲁国,从小受礼的教导与熏陶,并且对礼有深厚的兴趣,面对礼乐崩坏的社会状况,为挽救世间的百姓,终止无休无止的战争,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孔子主张复兴周礼。

(二)孔子礼学思想的内涵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仁的思想是居于核心的领导性地位的。但是孔子所提倡和宣扬的礼,事实上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仁是礼的价值引导,礼是仁的行为表现。

孔子对周礼的革新主要体现在援“仁”入“礼”,“仁”的加入使得“礼”的内涵丰富和充实起来[3]。“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左传·召公二十五年》)这里则强调了“礼”与“仪”的区别。如果一个人没有以仁德为核心的礼仪,没有内心的敬意,所谓的“礼”仅仅流于表象,这种“礼”与孔子所提倡的“礼”显然是不同的。“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不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礼记·礼运》)“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以上三句具体地体现了“仁”是“礼”的内核这一观点。没有仁义指引的“礼”,甚至没有执行的必要,不如直接省略。《左传·禧公十一年》中周内史过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敬”是“礼”得以存在的内核,没有“敬”的情感,“礼”也自然无法实行。所以礼仪一定是基于一种真情实感的敬意,如果没有这种敬意与情感,那“礼”就丧失了它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对宗族祖先的尊敬。殷商周代的各种礼典皆以祭礼为重,而在祭礼中,尤以祭祀祖先为重。李泽厚说:“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核心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4]《礼记·祭义》云:“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是故孝子临尸而不怍。君牵牲,夫人奠盎。君献尸,夫人荐豆。卿大夫相君,命妇相夫人,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这段话描写的是人们在祭祀先王或祖先前虔敬斋戒和祭祀时毕恭毕敬的情景。这种对祖先的尊敬在《礼记》的《檀弓》《丧服小记》《丧大记》《祭法》《祭统》等篇中处处可见。由此可见,古人祭祀祖先,真正做到了“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礼记·祭义》)。这就是《礼记·祭统》中描述的“祭祀之道”:“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这种至尊至敬的行为体现的不仅是“礼”的庄严肃穆,而且还有“礼”背后笃敬的情感与思念,以及由此情感所维系的尊尊亲亲的社会秩序。

其次,对行礼对象即对他人的尊重。孔子在谈及“六经”的功能时说:“恭俭庄敬,《礼》教也。”(《礼记·经解》)在他看来,如果做到了谦恭辞让、庄重严肃、尊敬他人,那就是深刻地理解了“礼”。“礼”就是让人遵循恭敬辞让的道德,一个人掌握了“敬让之道”,就可以“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礼记·经解》)。因此,《礼记·曲礼上》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古今中外,只有真正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此即孟子所说的“尊人者人恒尊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则指出:“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儒家还将“敬”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孔子曾告诉鲁哀公:“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爱与敬,其政之本与?”(《礼记·哀公问》)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敬”字,“敬”是“礼”之灵魂,是爱人、为政的基础。修身就是学会尊敬自己、尊敬他人;齐家就是学会尊敬父母、妻儿;治国就是学会尊敬臣下、庶民,对民众“如保赤子”;平天下就是学会尊重他国及其民众,具有“德服天下”“协和万邦”的品性和气度。礼主敬,敬乃和。如果一个人做到了礼敬谦让,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境界就很容易达到;如果人人做到了礼敬谦让,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谐的社会秩序就会成为现实。

(三)孔子礼学思想的价值和地位

《论语》中言“礼”的地方有七十多处,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学者对于孔子学说的核心到底是“仁”还是“礼”长期以来一直都有一些争论。[5]但毋庸置疑“仁”和“礼”都在孔子的学说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有着巨大影响。所以,“礼”不仅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之一,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儒家思想创立至今,“礼”与“仁”的思想无疑是贯穿始终的。

孔子所宣扬的“礼”,不仅仅是对于贵族阶层的约束,同时也是规范平民百姓的言行举止。孔子虽然出生于贵族阶层,但其年幼的经历则更多地偏向于普通人民的贫困生活,因此他也十分熟悉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他所提出的礼仪制度更多的是一种士大夫阶层的贵族性行为规范,以此来突出体现贵族与平民百姓的不同之处。但孔子的“礼”对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有着一定的约束力。孔子阐发的以“仁”释“礼”的礼仪观,不仅是指个人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行为规范,所以礼仪是上下贯通的,可见孔子所倡导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一种整体观,这是把道德信仰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的表现。[6]因此,孔子所说的“礼”绝不能单纯地从贵族的角度去看,这其中诸多礼节和行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也是具有指导性和约束作用的。例如在饭桌上,长辈没有动筷晚辈是不能先吃的,这一点展现了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之意。这样的礼节无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民众都是需要遵守的,因此孔子的“礼”文化具有广泛的内涵和深刻的价值意义。

孔子所宣扬的“礼”本质上是一种为了达到天下大同理想的手段,这也是“礼”的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孔子》影片中也提到,通过礼的教化,从而达到孔子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孔子的礼是为建立以仁为本体“讲信修睦”的“大同”理想社会服务的,其活动内容着眼于“仁”的外化和社会各阶层的尽职与约束。[7]礼治是“仁”的目标和内容。在孔子看来,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现恢复礼治秩序的政治目的,就是所谓“仁”了。“礼”的真正价值在于,借助于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在其内心构建一种礼仪仁义的核心价值观;然后借助于这样的一种价值观,终止频繁发生的战争割据和弑君夺权的行为;最终也借助于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引领世界达到孔子所认为的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二、《孔子》影视作品中展现的礼

(一)伦理观上克己复礼为仁

在孔子看来,仁是内在本质,礼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电影一开始就有众人在享用食物之前先彼此行礼,之后才开始用饭的镜头。而后孔子面见鲁定公,还未入殿就在门外行起了礼,进入大殿以后,即使鲁定公还没有来,仍然对着空位子行礼。这一镜头很好地诠释了孔子对于礼的重视,也同时展现出了孔子对鲁定公的尊敬之意。孔子强调礼是出于心中的敬,若没有心中的敬,礼也便只流于表象了。这一点在后续的情节,孔子为解救三桓的小奴漆思弓而与三桓争论周礼中的活人陪葬之礼中,有了更深一步的体现。礼的基础是仁爱之心,一味地追求礼仪却以伤害他人为条件,这就违背了礼的初衷。这其中所展现的也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批判性继承,孔子宣扬周礼,但并不宣扬所有的周礼,而是有自己的取舍与革新的,这是对于周礼的一种超越。同时也暗含了孔子所宣扬的礼并不单单是一种行为仪式,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指引。

之后齐鲁两国峡谷会盟,各式仪仗礼仪也与周礼中的相关礼仪相符合。后来孔子到卫国,面见卫国南子时二人讨论《诗》三百篇。南子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则答:“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又说:“《诗》三百篇中,许多关于男女情爱”,孔子则用一句话概括:“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这一问一答中展现了孔子认为“礼”的根本是“仁”,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求之以礼,情深而无邪念,都是在礼的约束下的行为,满足这种礼仪的行为所表现的则可以称作是“仁”。从这里面我们可以体会到“礼”的真正内涵就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体现了“礼”是“仁”的外显这一观点。“仁”是精神指引,“礼”是行为规范。符合“礼”的行为,就符合了“仁”的价值导向,就可以称作是达到了“仁”的境界。人要达到“仁”的境界,首先就需要用“礼”来自我约束,自我修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则强调了“礼”的重要性,没有“礼”的规范和约束,所有的行为就会脱离其正常轨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也表明若想成为君子,若想有仁义之心,则必须用礼仪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对“仁”与“礼”的关系,其论述是清晰的。儒家提倡的礼,是志于道、据于礼、依于仁的,即“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8]恭、慎、勇、直都属于仁德的范畴,然若未按“礼”去实现,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可见,唯有遵循“礼”的行为规范,才能够达到“仁”的层次,而后才能触及君子的境界。由此可见,“礼”的宣扬是使得“仁”能够得以施行和达到的保障,“礼”的规范本质上是为了“仁”的构建。“礼”与“仁”是相辅相成、相互维持的。

《孔子》的剧情中,孔子历经多年游学后回到鲁国,在鲁国门前行大礼,也是源自于内心的情感。所以当我们去分析“礼”的内核时,就会明白孔子所提倡的“礼”是一种基于“仁德”这种价值引领而施行的礼。后世批判孔子所提出的“礼”,批判的是只流于表象的“礼”,而不是孔子真正所宣扬的具有“仁德”精神内核指引的“礼”。从根本上来说,孔子终其一生在宣扬的并不是“礼”,而是“仁”的价值观。如果脱离“仁”的价值观去看“礼”的话,所谓的“礼”就仅仅只是一些繁文缛节,是一种形式化的、空洞的、流于表象的东西。那么此时的“礼”则已经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了,只是徒增众人的负担。

(二)政治上依礼治国的治国方略

在电影《孔子》开篇,孔子受鲁定公邀请,入朝为官。言谈之间,鲁定公称赞孔子任中都宰以来,中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见,孔子对于治国理政颇有心得。而鲁定公提出,可否效法齐国,孔子对曰:“齐国百姓受制于严刑峻法,如果人们不犯法,是因为懂礼义、知廉耻、有品格。选贤能,修信用,贼不做谋不用,人们不但爱护自己的子女,也爱护别人的。男人安本分,女人有归,‘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百姓安居乐业,方能实现天下大同。”可见,孔子对于治理国家主张采取德治(礼治)而非法治,使百姓因个人道德层面的“羞耻心”而守规矩,此为儒家思想对于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贡献之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篇》)礼的作用在于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人际交往时彼此恭敬、尊重、谦和,从而达到社会的“和”。通过礼的教化,百姓知礼、守礼、尊礼,则民众无僭越之心,安守本分,社会和谐,天下大同。此为礼对于百姓庶民的要求。

这一情节展现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惩罚他们,他们只会为了免于刑罚,而没有廉耻之心。若是用道德去引导他们,用礼仪去教化他们,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归顺于统治者。自古以来,民心所向者就是最大的赢家,无论是战争还是改革,只有赢得了百姓的信服,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同时在更深一层含义上也揭示了孔子所推行的“礼”的价值观和精神层面的意义。孔子希望从思想上和精神上让人民实现蜕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那个礼乐崩坏、战争割据的时代。

(三)君臣关系方面君主使臣以礼

《中庸》一书中,孔子答鲁哀公问政时有言:“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9]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在于能够选贤任能,而能否做到选贤任能,关键在于君主自身是否修身成仁。君主作为管理者,希望以君臣秩序管理臣子,以礼制规范约束百姓,就势必要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身。对于统治者而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令能够上传下达,畅通无阻,百姓对统治者信任服从,爱护拥戴,其根本就在于君主贤明且具有公信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统治者德行出众,便如同北极星一般,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支持和拥戴。因此,上至君主,下至人臣,都应该以高标准、高要求严格要求自我,成为人民的表率,如此便可实现政通人和,达到国家治理的最佳层面。此为礼之于君主的要求。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当中,儒家尤其强调礼维护统治、维持秩序的重要作用。“礼”作为“仁”的外在规范,要求下级对上级恭敬尊崇,不可以有谋逆之心。《孔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季氏家臣公山狃(历史上的公山不狃)意欲同孔子联手,驱逐三桓,谋权篡位。孔子以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坚决回绝。孔子一直主张恢复周礼,以周礼规范各诸侯国行为,令其严守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秩序。“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为人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守礼,是其崇高气节所在。另外,电影中另一个情节亦体现了儒家礼治这一思想。夹谷会盟上,齐侯倚仗国力强盛,欲羞辱鲁国公,孔子命弟子颜回以“鲁为公国,齐为伯国,依周礼,恭请齐侯下台迎迓”回绝齐侯,成功挽回鲁公,乃至鲁国的尊严。而依周礼,遵循诸侯等级秩序开展外交礼节,实乃礼之于国与国之间的规范和要求。而孔子任鲁国代国相以后,更是通过“隳三都”,拆除了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所建的不合周朝礼制的城墙,借此削弱“三桓”势力,改变鲁国“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这亦是孔子身为人臣对于君主的维护和忠诚,更是对于礼的坚持与恪守。“‘夹谷会盟’‘隳三都’这两个事件,正表现了孔子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向往和维护,体现了他希望在春秋礼崩乐坏的情况下,能够力挽狂澜,恢复旧有的礼乐制度,恢复西周时期‘亲亲尊尊贤贤’的封建等级秩序,从而结束战乱和纷争,恢复秩序和安定。”[10]

三、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价值

(一)孔子礼学思想流于形式化的演变

虽说周公制定了周礼,用来教化民众,在中国开创了礼乐政治的先河。但是真正倡导礼治并且传承礼学思想,使得礼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则是孔子。他对礼的内容、价值等做了整理,而且还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使得礼学更加丰富、完善。[11]孔子继承了西周的礼文化,提出了中国伦理两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仁与礼,孔子“以仁释礼”,将“礼治”拉回到现实生活中。[12]孔子为仅仅流于形式的礼仪,注入了“仁”的价值核心。这是对于周礼的一种巨大超越,也正因为这一种超越,“礼”的规范和引领才能够流传千年至今。并且在历朝历代中,无论是对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还是对个人家庭的行为规范,“礼”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高的地位。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孔子拼尽全力为“礼”注入的价值内涵和“仁”的核心,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褪化。随着统治时间的延续,“礼”的内涵日趋淡化,其外在形式却日益琐碎,逐渐强化,抽去了内涵的“礼”其外在形式近乎僵化,逐渐演变成为了仅仅只有繁文缛节的琐碎仪式。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则把孔子的“礼”推向了极端,过度地去追求礼仪表象而忘记了其内在的情感表达价值,使得这些礼仪越发成为束缚人们的枷锁,而非孔子最初所希望的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宋明时期理学家程颐、朱熹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又把礼进一步推向了极端,让人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法。而这显然与孔子的初心是违背的,正所谓饮食男女,孔子对于人的欲望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孔子所提倡的“礼”只是对于欲望的一种适度的约束,而非一种无止境的禁锢。欲望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借助于礼仪加以约束,使得欲望能够得到正确的释放,从而达到既能满足个人欲望又同时促进社会和谐的境界。但是程朱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则显然违背了这一初衷,把对于欲望的禁锢推向了一种极端方向。此时的“礼”已经不再是一种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指向所凸显出来的行为,已经不是基于人们内心最真实情感表达的一种行为,而仅仅是一些流于形式的仪式和礼节。

一直以来,学术界所批判的“礼”并不是孔子最初所宣扬的那种“礼”,而是后来由于政治的统治演化造成的那种流于形式表象上的礼节。这样的一种礼节,没有感情作为基础,没有内心的尊敬,没有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引领。这样的一种礼节是无比繁琐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礼”的存在,并不能为世界、为个人带来任何好处,相反会因为这样一种枷锁而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孔子礼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毫无疑问,孔子所提出的“礼”对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礼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尚礼精神,中华民族就是尚礼民族,这就决定了中国与“礼”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厚渊源。礼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基本原则,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3]这就体现了“礼”既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纲领,又是个人理想的基本准则,也是道德评判与法律制裁的最终依据。《孔子》影片中所描述的春秋时期,因为孔子推行礼学而使鲁国强盛,齐国担忧鲁国强大威胁自己因此蓄意破坏,可见孔子所提倡的“礼”文化无论在哪个时候都是极具国家价值的。所以,虽然“礼”的施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在任何一个时代下,“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如今伴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人际关系状况日益紧张尖锐,这就启示我们通过孔子礼仪文化的宣传教育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4]党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内涵与儒家学说中的“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经历过五四运动对于儒家礼文化的全盘否定之后,针对于儒家的礼学思想,又经历了现代化的革新和取舍,现今的中国又一次把“礼”提高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挖掘礼文化的内涵,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礼记·大学》篇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礼学思想对于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具有指引意义,借助于这样一种礼的规范和弘扬,更利于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当每一个人都以这样的礼来约束激励自己,14亿人的共同奋斗,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危机与机遇的时代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论语·学而》中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以和为贵,用礼文化中“和”的价值观念作为处理社会关系乃至国际间关系的准则极具现实意义。[16]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国家之间有着矛盾冲突也有着合作互助,在这个时候,借助于“礼”的思想,能够使我们更加自如地应对国际关系。同时这里所谓的“和”,有包容、和谐、适中、恰到好处等意思。礼的运用要以和谐与恰当为最高原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的社会理想。[17]这样一来“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国际的关系,也有利于建设国内的和谐友好社会。

猜你喜欢

周礼礼仪孔子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