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传承与 利用的实践探索*
2021-11-30陈娓娓杜建国
陈娓娓 杜建国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宁海学院,浙江 宁海 3156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包括文化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是振兴文化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传承发展优秀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本文以宁海前童古镇为典型范例,以社区教育为介入手段,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
宁海前童是一个古韵浓重、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江南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区,有近千年的历史。延续520年的元宵行会、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浙东抗战与解放的历史遗址,以及前童三雕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前童三宝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等组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前童地域文化,这些都值得保护与传承。
一、研究背景
(一)地域文化保护与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可以产生有当地特色的人文。地域文化的形成受自然环境、气候、地理以及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的文化自然而然会有不同的气质特征,在每一种地域文化中,都会形成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特性及社会制度,这一区域内的成员都高度认同这种观念或制度,并以其约束自己的行为。
地域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物态文化、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这一区域的自然景观和精神特征上,前者主要指山水风物、四时美景等,后者包括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宗教、法律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们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并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保护地域文化不仅仅要维护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更为迫切的是传承地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文化,让地域文化得到“活”的保护。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起源于农业文明社会的地域文化也往往带有显著的乡土特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这一高屋建瓴的指导方针同样可以作为地域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挖掘地域文化中物质的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护古建筑、延续原生态的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融合现代先进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紧迫而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推动本土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建立起对地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地域文化保护与社区教育的关系
北大教授厉以贤在《社区教育的理念》一文中认为,“所谓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体现社区发展的一种区域性教育活动的过程。”[3]。从本质上来讲,“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进行的、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形式”[4],故本文中将社区教育界定为本社区内各类教育形式的总和,即包含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整合性、教育手段多样性、办学主体多元性等特点,它是一个集合了各类资源因素在内的教育服务综合体,它面向本区域的所有民众,因此也更具有推广性。
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优势就在于其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本土性”、“及时性”和“适用性”。[5]社区教育与地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割裂的,地域文化也就是社区的文化,从某种意义来讲,乡土即社区,社区即乡土。一方面,面向本土的社区教育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社区教育,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最为广泛的传播。社区教育是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有力的保障,当地域文化转化融入成为社区教育的形态,才能有效地提升特色与品位,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利用。另一方面,地域文化是社区教育特色化、本土化发展的重要依据。社区教育也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为社区教育需要在某种区域文化环境中滋养和展开,又要实现教育的既定目标。地域文化是社区教育发展中必不可缺的资源,只有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社区教育才能深化底蕴,有效地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影响力,从而拓展内涵与外延。
二、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保护的实践情况分析
(一)介入的内容
地域文化包括了天、地、人三个主要元素,“天”即时间,是指历史文脉(宗族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地”是指物质遗存(自然景观、古建民居、文物古迹、生产和生活器具、古树名木等);“人”是指民俗乡情(传统节庆、地域饮食、民间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宗族精神等)。社区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介入地域文化保护:
1.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
(1)地域文化的调查研究。经常性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乡村老人记录其口述文化,查阅族谱、村志、县志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地域文化的脉络梳理。将地域文化按照物质遗存、历史文脉、民俗乡情等单元进行梳理,特别要注意乡土文脉的发展。
(3)地域文化的资料整合。编写乡村文化系列读本,编写乡村景点讲解词以及乡土培训手册,制作微记录片、微课,发表关于乡村的印象文章等。
2.地域文化的理论研究
(1)文化研究的课题推进。围绕地域文化进行理论研究,以课题研究推进地域文化的研究,完成课题、发表论文。
(2)地域文化的理念提升。根据地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乡村发展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的挖掘,提炼所在乡村的文化主脉、村俗理念。
(3)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将课题研究成果以实验项目形式在社区推广,并将研究成果提交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
3.社区实践的深层介入
(1)组织社区居民的文化培训。开展乡村历史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开展旅游文化培训,让更多的人读懂乡村;开展特色技艺培训,让更多的人服务乡村。
(2)拓展地域文化的传播渠道。拓展地域文化传统的语言、文字和视觉的传播空间,建设乡村文化云,以互联网承载地域文化的传播形式。
(3)参与地域文化的活动策划。参与乡村民俗节庆策划、社区文化活动策划,参与政府开发规划。抢救地域文化,扶持乡土产业,邀请专家指导。
(二)介入的原则
1.大众性原则
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地域文化教育,组织区域内居民全员培训。首先,加大地域文化的报道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在中小学进行地域文化的教育渗透,增强青少年对乡土历史和文化的亲近感和接受度。再次,开展多层次的地域文化教育与乡土特色的培训,提高本土居民对地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认同意识,增强归属感。从而使地域文化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得到广大原住民的大力支持与维护,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阻力。
2.系统性原则
根据地域文化保护的客观需要,集合各方力量,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地域文化保护“人网”;做好乡村文物地标,制作景点线路、景点简介等,形成一张地域文化保护“地网”;进行乡村文物普查登记,及时建立与修正文物档案,建立“乡村文化云”,形成一张地域文化保护的“天网”。
3.科学性原则
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为前提,提醒当地政府增强文化保护的历史责任感,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聘请有关专家做好融保护、传承与利用于一体的合理的开发规划,并向有关专家提供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是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的核心所在。
(三)介入的形式
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传承与利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个体对个体的介入,多用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它可以是口耳相传的直接介入,也可以是身先垂范,在潜移默化中的间接渗透。
二是个体对集体的介入,即一对多的形式,一般采用学校教育方式进行,可以最大限度地 发挥课题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作用,将知识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这也是一种直接介入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员都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承过程中。
三是集体对个体的介入,采用多对一的形式,建立社区教育专业服务团队介入地域文化个案项目或个人,以完善的组织体系系统地分析、策划、实施地域文化个案项目传承保护和乡土艺人的培育。
四是集体对集体的介入,即多对多的形式,区域内民众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传统的节庆日、婚丧嫁娶等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获得对这些传统习俗的认同感,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四)介入的方法
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传承与利用的主要方法有:
1.开展多元化的乡土培训,提高社区居民(村民)的文化保护传承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地域文化传承与利用的氛围。
2.构筑立体化的保护网络,以全民参与形成地域文化保护“人网”,以文物地标形成地域文化保护“地网”,以“乡村文化云”形成地域文化保护“天网”。
3.制订合理化的开发规划,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为前提,建议当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做好融保护、传承与利用于一体的合理的开发规划。
(五)介入的路径
在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传承与利用的实践中,践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不断深入,探索一条“挖掘—研究—实践”的介入路径。围绕地域文化的挖掘,积极开展地域文化的实地调研、地域文化的脉络梳理、地域文化的资料整合;围绕地域文化的研究,积极推介地域文化的主题、不断提升地域文化的理念、及时转化研究成果;围绕社区教育的实践,认真组织乡村居民的文化培训、不断拓展地域文化的传播渠道、积极参与社区文化的活动策划。
三、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保护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冲击,有着显著乡土特色的地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变,地域文化随之也发生很大变动,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困境,社区教育虽然在介入地域文化保护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缺乏对文化的全面理解
发挥社区教育在介入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能够从政策、组织和物质等方面给予支持。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上还存在着短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经济轻文化,或者说是重物质轻精神。一年一度的中国百强县(市)评比,其全称为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众所周知,百“强”强的不是别的,而是经济,而经济也的确是国家的命脉所在,温饱足而知荣辱,在这样的指挥杠杆之下,政府常会片面地注重经济开发,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虽说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仍然常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现象发生,最终目的还是利用文化,让文化在变成金钱的过程中,渐渐失掉了文化的纯真。而且文化建设占地方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二是重精英轻草根。文化亦有精英、草根之分,《百度百科》中这样界定“精英文化当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现代以来,我国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初见端倪的则当是经济精英主导的精英文化。”[6]地域文化显然不属于精英文化之类,它是地道的草根文化,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草根文化是不入流的,而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这样的意识的引导下缺乏对地域文化传承人的关注,舍得花重金邀请“精英”来为当地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而一些民间艺人、手工匠人却不得不转行寻找新的出路,导致文化传承缺失。
三是重眼前轻长远。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当前来看,一些传统地域文化对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作用有限,从而导致如今速食文化大有盖过传统文化的趋势。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在为这些速食文化提供便利,使得各种没有内涵的文化节泛滥成灾,却根本没考虑如何发展当地传统文化,殊不知这些经过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地域文化才是值得花时间去等待、去打造的元素,有朝一日它会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二)社区教育层面,缺乏有力的师资支持体系
这一层面我们可以用“请不到、请不起、讲不透、听不懂”这十二个字来概括存在的问题。
一是“请不到、请不起”。专业师资匮乏是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保护的一大难题,显著的乡土性特征决定了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理论研究以及传播,都需要有当地专业人士的介入,他们不但要熟悉地域文化,而且要甘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奉献,这类人即我们俗称的“乡贤”,而目前这样的专业人士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再者又有老一辈传承人因语言表达等原因,虽熟知地域文化某一方面元素,却缺乏教学传授能力,难以将其所知传承下来,地域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不能保证。另外社区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它所承担的任务不单单是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教育培训网络等等无一不是社区教育所要承担的职责。这就使得社区教育在保护地域文化上所能付出的精力和财力变得极为有限,所以即使请得到专家学者,也存在“请不起”的问题。
二是“讲不透、听不懂”。“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及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传统以新的文化意义。”[7]而社区教育在介入地域文化保护上,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大多只能机械地复制地域文化中的某种元素,不能将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深层内涵讲清讲透,导致了民众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且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很少去关注民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存在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度低等情况,使得民众在精神层面上得不到满足,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外来的专家对地域文化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准确,很难接地气,很难对症下药,致使“讲不透,听不懂”;另一方面本地土专家缺乏专业文化引领,对地域文化现象做不到有效地归纳与提炼,同样致使“讲不透,听不懂”。
(三)民众层面,缺乏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理念的变化,那些与现代生活不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正在被一代代的年轻人所摒弃。他们远离乡土,到城市谋求发展机遇,乡土不再是他们的“根”,家族的力量渐渐微弱,族规家法那一套宗族制度更是被当做封建糟粕而受到排斥,传统的仪式和习俗日渐淡忘,民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淡薄。作为地域文化传承者主体的人,对本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漠不关心,甚至出现不愿意传承的情况,势必导致地域文化传承的中断。
比如村史讲座、特色技艺培训等,感兴趣并参与的大多是当地的中老年人。一些当地民俗节庆活动很多年轻人似乎也乐此不疲,参与其中,但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仅仅将其当做一种活动,觉得有趣好玩,缺少仪式感、庄重感,光有表面的热闹,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再如很多从大城市淘金归来的村民,缺乏保护当地建筑工艺和文化景观的意识,将祖传的木结构老宅一拆了之,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洋房别墅,有的祖居或许刚好在旅游景区内不允许拆建,若政府不出资帮其修缮则任其倒塌。
四、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思考
乡村振兴之路不仅仅是经济的获益,还是乡村整体文明的进步。在社区教育介入地域文化传承与利用的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将以浙江前童古镇为例,加以阐述。
(一)处理好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除了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还应构建与乡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地域文化。
不同的文化会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作为农耕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至今仍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社区教育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影响扩大化,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寻找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在如今全域旅游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加大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发展休闲经济。前童古镇社区教育通过建立前童古镇民宿产业促进会、宁海县民宿产业培训中心等形式,推动打造了明清古居旅游、乡土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具有独特前童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为上木堂、前童驿事、鹿山别院等地域文化主题民宿出谋划策;开发木雕、根雕、竹编等民间工艺和前童三宝、前童麦饼(又名霞客饼)等传统小吃。
(二)处理好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关系
社会治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其实质就是特定的主体对社会实施管理,且此管理具备民主、参与、共治的典型特征。[8]除了法治、行政等治理形式外,在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地域空间里滋生的精神文化凭借其情感教化功能,对乡村社会治理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9]”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10]。
一是利用社区教育的整合力量,助推区域博物馆、教育基地、主题公园、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初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社会学习环境。
把前童小学旧校舍改造成“正德堂”,布展前童族人清白为官、造福百姓、舍生取义等事迹,开展廉政教育。根据前童古镇人民历来向往光明,勇立时代潮头的村族特点,发掘前童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整理以“三伯一秋”为代表的前童族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事迹,在浙江杭州起义总指挥童保暄故居上筹建“童保暄纪念馆”;发掘前童古镇革命老区资源,在前童老街上整理出来20个台属共产党活动点及与其相关的革命故事,命名“红街”。这些都为区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学习平台。
二是利用社区教育研究力量,挖掘整理前童乡贤文化,提炼塔山童氏“大义为先,勇于担当”的宗族精神,为社会治理提供文化导向与精神引领。
前童古镇发展历史上,“周急扶颠”的童潢,“济世以善”的童尚孙,“仗义疏财”的童贤母,散财分粮、开渠凿砩的童濠,慷慨解囊拯救乡邻的童时用,“与其避贼而生,不如杀贼而死”的西乡团练,“愿一身当之”、“为民为国不为名”的童保喧等等的故事,利用“石镜讲堂”等平台进行宣讲,让越来越多的前童族人感受他们的先祖逢天灾人祸、家族民族危难关头,义字当头挺身而出,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献终身的家国情怀,很多人被震撼了,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心向往之,无形之中进行了一次次灵魂的碰撞与精神的洗礼。
三是发挥社区教育的调解力量,有机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有关原理,帮助乡镇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既知民情,又通民意,且与区域村民与村组织没有利益纠葛,值得各方信任,在社会调解中具有独特优势,是一支难得的社会治理辅助队伍。这些年来,社区教育通过情、理、法的有机运用,成功地化解了“白岌海塘群体上访事件”,与上访村民代表签订息访协议;有效地协调干群关系,推进鹿分村大院拆建和古镇文化街区建设;为破解童保暄故居建设难题,社区教育又受镇政府委托,深入群众,化解积怨,理顺关系。
(三)处理好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广大乡村百姓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包括了对物质性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对非物质性地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11]如果说物质建设是“美丽乡村”的躯壳,那么文化建设就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壳再好看也只是个皮囊而已。地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留住乡愁、记住乡愁的根本所在;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地域文化也因此而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前童古镇的房屋建筑有着分明的层次,古镇外围均为现代建筑,与一般的乡镇并无什么区别;中间区是白墙黑瓦的仿古建筑,楼层高不过三层;核心区则是一片旧居,即使有些因年久倒塌或焚毁而重修,依然是修旧如旧:高高的墙头、雕花的廊梁、不重样的石窗、石子铺就的大道地,再看看头顶四方的天空,走入前童的游客会觉得自己恍如穿越了时光隧道。正因为有了社区教育对地域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成果,协助政府进行规划,才有了这样的一个格局,也才吸引了游客流连的目光。
前童古镇家家门前小桥流水,水系的来源可追溯到明正德三年。时年前童大旱,童濠力排众议,带领族人修凿杨柳洪砩,引白溪水入村,三年乃成,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又让溪水绕村而过,形成八卦水系,方便村民日常用水。但这水也曾经变成过臭水沟,很多村民还考虑是否把家门口的水沟用石板给盖了。美丽乡村建设重新给了浚水活力,经过整治,溪坑鱼又重新回游,活过来的水系又成古镇一景。
方孝孺命名的前童八景“塔峰晓日、鹿阜斜晖、石镜寒泉、双溪钩月、梁山鹤唳、龙吟石泄、孝女湖莲、学士桥柳”等特色景观正在考证中,有朝一日这些景观的面世必定会给前童这座乡村带来更多的美丽。
(四)处理好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
文化传承强调的是文化在代际之间实现传递和承接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再创新,这是一个一代接一代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说明文化传承本身就具有可持续性特征。而且 “文化中的活和死并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文化中的要素不论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在对人们发生‘功能’时是活的,不再发生功能时还不能说‘死’,因为在生物界死者不能复生,而在文化界或人文界里,一件文物或一种制度的功能可以变化,从满足这种需要转而去满足另一种需要,而且一时失去功能的文物、制度也可以在另一时又起作用,重又复活。”[12]文化的这种特征要求我们在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其可持续性,持续性发展是保护的有效手段。贫穷和生态恶化是公认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阻力,它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让地域文化处在“活态”的保护与传承状态中,扬弃落后的、影响环境的传统生活方式,将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融入当地当前的生活,并加以继承和发扬,让传统地域文化和现代社会有效对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前童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元宵行会始自明正德五年(1510年),为庆祝杨柳洪砩工程的竣工而举办。此后前童全村年年闹元宵举行会,各房族的鼓亭、抬阁浩浩荡荡走遍塔山童氏居住的村落,就这样世世代代流传了五百多年经久不衰,并经过多次演变而历久弥香,它传承着古镇的人文历史,包涵着童氏族人亲近自然、欢庆丰收的喜悦,以及追思先人、颂扬英雄、传承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的文化信息。根据地方特色和传统习俗创造并且传承下来的前童古镇舞蹈,有碾后街舞、婚庆摆酒舞、船灯舞、龙灯舞、狮子舞等。这些舞蹈曾一度失去传人而中断,后经抢救性发掘,又重新展示在大众面前,而龙灯舞、狮子舞等则被引入前童中小学课外教育,让传承从娃娃抓起。
前童古镇有160多个台式四合院,这些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居,都是集砖雕、木雕、石雕于一身,“三雕”在风格上以细腻为尚,却包罗万象,飞禽走兽、花果虫鱼、山水风光、人物文字无不栩栩如生,其图案绝没有一幅雷同,堪称一绝。每一个雕塑可能都蕴涵着一个故事,它是一种文化和熏陶,是童氏信仰和文化的传承。“前童三宝”制作工艺独特,有着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仍经久而不衰,当是童氏始迁祖从他处带至前童,祖传的做豆腐手艺包含了21道工序,浸泡、磨浆、滤渣、点卤,一点都敷衍不得。近年来,“前童三宝”已成为宁海饮食文化中一张亮丽的明片,不光由于其口味的独特,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浓郁历史价值。前童镇党委政府也积极扶持传统工艺,打响了前童三宝、三雕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品牌,让这些非物质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这过程中,社区教育在发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挖掘乡村文化独具魅力和吸引力上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如今,前童社区教育面临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在创新中传承,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采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进行集中、安全的保存和数字化保护,为政府出谋划策,让村民最大程度共享乡村文化资源。让“前童还是前童人的前童”、“前童还是前童样子的前童”、“前童还是具有前童灵魂的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