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陕西省袁家村发展经验探究

2021-11-30

乡村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家村全域旅游业

王 栋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我国旅游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需求多样化,传统旅游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旅游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导致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遭受挑战与危机。而全域旅游这一概念适时出现在旅游者及旅游从业者的视野中,并涌现出了一批如陕西省袁家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成功范例。如何打造一批全域旅游发展先进范例,进一步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全域旅游发展,迎接当下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挑战,迎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是当下旅游业应该正视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1 全域旅游的主要内涵

1.1 全域旅游的基本含义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并通过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旅游等各类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各种有形及无形的要素进行全方位规划与管理,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与模式。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业发展的新型态势,近年来逐渐被政府、旅游从业者、旅游者所熟悉认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被写入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18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从单一“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集群转变,从封闭的旅游循环向开放的“旅游+”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这再次明确了全域旅游在未来旅游发展中的战略定位[1]。

在2017 年10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类资源的综合载体,承载着生产、生活、旅游、民俗及集会等多种功能。各地应转变传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依靠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来大力发展农村全域旅游,实现农村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也是大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及举措。

1.2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积极意义

从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积极导向中不难看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积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旅游业在经历30 多年的发展后,不可避免地陷入发展瓶颈中。各旅游单位各自为政,部门利益至上,已经很难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齐头并举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域旅游的出现很好地整合了区域内的各类旅游资源及其他的无形要素,促进了各类旅游资源与要素的协调发展,是旅游业在新时代下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1.2.2 全域旅游是加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随着传统旅游业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旅游管理体制,亦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能适应新时代旅游者多样化旅游需求的管理缺陷。全域旅游发展强调“齐抓共管”,对现有的单一旅游管理体制是一次彻底的改革。从单一化的管理体制向着多样并举的管理体制迈进,也是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2.3 全域旅游是解决旅游供给不足的有效推手。传统旅游业的供给来自多个旅游部门,依靠旅行社将各部门的旅游供给连成一线的模式过于单一化,同时易产生利益分配不均,责任互相推诿等问题。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旅游供给呈现出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特点,几乎所有区域内的每个旅游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供给的要素。因此,只有从全域发展的视角出发,优化、整合旅游供给,才能不断满足旅游者日益多样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质量[2]。

1.2.4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剂有效助推剂。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要解决的问题也最为迫切。过去几十年中,旅游业的发展基本集中在城市,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等。广大农村丰富的旅游资源、传统的古建筑、新鲜的空气等,都是以往旅游业发展中被忽视的旅游资源。传统的旅游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后,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也是迫切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农村各种旅游资源的全面、协调发展,将山水田林湖草等作为新兴的旅游资源纳入旅游业的发展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进农村旅游业获得新发展,实现农村致富、农民增收,这在客观程度上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体现。

2 陕西省袁家村发展概述

在政府明确大力引导全域旅游积极发展的战略思路下,各地纷纷开展了全域旅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涌现出一批全域旅游发展的典型村镇。其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收获颇丰,实现了旅游收入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提高。2019 年7月28 日,袁家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只有400 多口人的袁家村,目前通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村集体资产已高达1 亿元。这源于袁家村转变发展思路,逐渐向环保、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集全村之力大力开发旅游业,创办民风民俗体验一条街。其目标市场主要针对城市消费群体,并为之提供舒适的住宿,以及颇具陕西关中农村风情的风味菜肴。

袁家村这个集民俗、饮食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小村庄,已经成为全域旅游的新“网红”。一家经营关中风味小吃的普通店铺,一天的营业收入可有上万元。袁家村的大力发展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其知名度也逐渐得以提升[3]。纵观袁家村的发展历程,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着力营造关中民俗文化,实现旅游产业链增值

关中地区,一般指关中平原,其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连陕北高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省中部地区黄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原始文化十分深厚,保留至今的古代原始文化的遗址及流传至今的古老的神话传说都是关中文化的代表。这里还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故乡。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全域旅游也不例外。袁家村正是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关中民俗为底蕴,以乡村生活、农家乐、关中特色小吃和当地村民的参与经营为特点,把袁家村建设成为关中印象的体验式旅游景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体验和感受,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旅游供给不足的问题,既做到了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也实现了旅游产业链的增值。

2.2 建立共享机制,实现共同致富

为推动本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袁家村为全体村民搭建了一个创业平台——村民合作社。一方面,袁家村将村里的山水田林湖草都作为有效的旅游资源投入本村的旅游业发展中,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另一方面,村民合作社实现了村民变股民的身份转变。这既为实现旅游经济的乘数增长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机制,也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的村级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创新,推进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3 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

袁家村旅游模式的特色,均以创新为大前提。例如,让游客体验一碗面从食材加工到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这种现场版的真人秀本身就是旅游活动的一种创新。同时,袁家村通过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旅游环境,游客置身其中可品茶、听戏、休息,同时把村里那些年迈的老人安排在景区下棋玩牌,并做好卫生保洁。这样不仅为景区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民俗趣味,也成为游客围观拍照的一大亮点,从而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做出贡献[4]。

2.4 深挖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促进农村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而言,在经历了几十年传统的发展模式之后,面临如旅游者的需求多样化、旅游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对旅游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污染及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传统的旅游业主要经营城市,往往忽略了农村旅游的重要作用。反观农村的广阔天地,有条件整合和集中开发各类旅游资源,通过以点带面的经营和发展模式,将山水田林湖草空气等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体验。这与中国人民大学“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提出的“市民下乡”的旅游业经营新理念不谋而合,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大力发展农村全域旅游的同时,更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的收入差距,也能促进农村旅游经济和旅游业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同时减少旅游业带来的负面性资源消耗与污染。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精髓所在。

就袁家村的发展经验来看,正是紧握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不走传统旅游发展之路,而是深挖本村的旅游资源特色,举全村之力发展全域旅游,走精细化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将本村的民宿、饮食、风俗、集会、土特产和小吃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成精致的旅游产品,从细微之处见特色,进而将袁家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打造成全域旅游的示范点,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成效。

3 从陕西袁家村的发展经验思考如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3.1 要实现旅游全域化发展

在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号召的同时,各地应当因地制宜,思考当地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与亮点,推进全域的合理布局。要避免出现千城一面式的全域旅游模式,通过全域旅游服务的提升、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形成全域宜游的新局面。政府要成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总推手,在交通规划、景区建设、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总体规划,打造全域旅游的总布局。

3.2 要实现旅游供给品质化

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增加旅游特色创意产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不搞千域一面、千景一面,要推行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这就要求旅游经营者要在旅游产品的内涵上多做文章,避开产品的同质化,打磨适合当地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产品。

3.3 要紧扣旅游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要紧密联系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做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不能只注重全域旅游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文化内涵。要紧扣全域旅游的文化性来做文章,通过旅游这一经济行为,推广当地文化的特色与品牌,让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真正做到经济、文化并重,实现经济、文化、民俗共同融合发展[5]。

3.4 要推进全域旅游精细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如何将国家战略在旅游业发展层面上落地,是旅游从业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重心应逐渐从城市转移到广大农村地区,转变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和方式,避开“高大上”的旅游业发展误区和千篇一律的发展之路。要深挖各地农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特色,力求农村旅游资源的“新”与“奇”,并进一步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来统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市民下乡”这种旅游业新模式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全域旅游产业精细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将乡村打造成美丽中国的新名片,进一步将美丽中国的建设落在实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具体的样板示范作用,真正实现乡村振兴[6-7]。

4 结语

全域旅游是适应新时代下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旅游新发展理念和模式,也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普遍适用的理念和模式。陕西省袁家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为进一步大力推广和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旅游业发展的特色,进一步深化全域旅游发展内涵,提升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家村全域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