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30刘陶怡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5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刘陶怡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上海 202162)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是指在预算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为了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高效性,在编制、执行、考核、评价的全过程中贯穿绩效目标设定、跟踪、评价和结果。但是,在事业单位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对预算绩效评价精神认识不足、新预算法实施滞后等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审视和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与资产使用的责任、使用和权利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纠正和调整项目管理的方向,形成联合的可行的决策。同时,也是衡量整体运行能力和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提升管理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避免浪费

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过去的重视预算执行,转变为现在的关注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考核也是保证事业单位开展高效工作的前提,是事业单位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预算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对下一年预算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和调整,以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加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精细化

新的预算法全面实施后,事业单位要求建立跨年度的项目预算,需要科学设置预算执行进度以及执行标准,还需充分掌握跨年度项目的未来发展规划。这说明事业单位要完善大规模预算绩效考核,保持一定的年度或中期规划空间。财务部门要通过与各个部门的有效协调,适当结合目标预测、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的程序与方法,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紧密联系,全面提升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对预算绩效评价进行细化处理,尤其是重大项目,细化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绩效目标的可行性。

(四)预算绩效评价是监督和鞭策事业单位、优化运行机制、提高管理透明度的有效手段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管理涵盖了事业单位的各个层次,是对每位职工的约束和单位运营的有力监控。通过预算绩效评价,还能够发挥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作用,优化运行机制。预算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跟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的重点也从增量资产转化至存量资产,这就对资产配置与资源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考量资产存量,提升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不断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管理透明度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工作人员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意识淡薄,再加上目前缺乏完善的制度,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违规和不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还存在大规模的资金浪费等现象。另外,监督机制不到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自我评价能力欠缺,虽然预算法的出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意识淡薄

受传统经济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多预算单位只重视预算编制和预算分配情况,但是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缺乏科学的认识,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都比较淡薄,甚至有些领导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定义为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合理,对绩效评价的理解存在重大偏差。他们认为这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缺乏各部门共同协作的理念,导致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缺乏责任感,对项目缺乏及时跟踪和监控,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更不能及时改正,使得整个考核评价过程流于形式,与考核评价的真正目的相去甚远。

(二)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不规范,仅仅停留在静态考评管理层面。一是评价方式只关注表面是否完成预期目标预算,缺乏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不关注资金使用是否高效,方式机械死板。这样势必会导致公共资源分配失衡。二是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统一标准,指标单一,导致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主观性太强,造成考评过程缺乏公平性,评价方案无法有效实施,预算考核评价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此外一些特殊项目专业性强,操作复杂,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会导致预算考核评价流于形式。三是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指标种类、权重设计有很大差异,定性指标远远超过定量指标的考核,合规性指标多于结果性指标,这就会导致绩效考核评价变为总结分析,影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从而影响后续决策的科学性。

(三)监督机制不到位,问责机制尚未形成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是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绩效考核评价本身也需要被监督,但是目前关于绩效评价的监督实施并没有到位,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具体的法规依据和详尽的操作办法,缺少对考核结果的全面性评价。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评价只停留在对资金申请、审批、使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监督,未体现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高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导致预算考核评价缺乏约束力,资源利用效率差。自从推行预算绩效管理以来,虽然各事业单位都在强调绩效问责的重要性,但绩效问责制度尚不成熟,没有真正形成,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处理方式仅是提出调整、完善的建议,未与经济责任人的责任挂钩,也未与职工激励机制挂钩。

(四)建立预算绩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难度大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评价制度,以保证考核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由于每个事业单位在单位性质、发展规划、重点领域、资金用途等方面千差万别,单纯地依靠共性指标无法完成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但是个性指标的建立工作面广,专业复合性强,对于好多事业单位来讲是难以突破的工作点,这样就导致难以建立事业单位自身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对策

要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水平,需要解决思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单位领导要加强重视,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符合本预算单位特色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当然也离不开相应的监督指导和问责机制。

(一)增强和提高对预算绩效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要提升思想认识,动员全体员工强化绩效考核管理意识,组建一支预算绩效评价的队伍,呼吁全员参与,鼓励员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预算绩效评价的顺利实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围绕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能,注重预算资金的投出产出比,全程跟进资金的执行实施,重视预算过程执行的实际效果,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对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避免评价的随意性。

(二)提升预算评价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构架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基础,科学的指标又是评价体系的关键,所以选定科学的指标是重中之重,这些指标需具备全面性、有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这些指标中既有共性指标,还要有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个性指标,形成既统一又有区分的科学、规范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个性指标多属效果类指标。由于不同项目和部门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因此需要结合部门的职能设置项目的绩效目标。

(三)加强和完善绩效评价考核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绩效评价考核的真实性,才能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首先,要依据不同的工作形式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做到对全体员工全面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的监督。可以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根据考核内容,要充分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工具针对各个部门、各项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绩效分析,建立反馈和整改制度。其次,为了增强问责的权威性,政府相关管职能部门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保证绩效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绩效问责落到实处。同时形成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评而不督,应在物质待遇、职务晋升、职业荣誉等方面有所体现,真正把绩效评价落实。还要重视媒体和公众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中的作用。

(四)加强多元化考核评价格局,培育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价力量

预算单位是第一责任预算考核绩效评价主体,除此之外,还要培育和构建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多元主体协同考核评价的崭新格局。可以从绩效目标评审、实际绩效跟踪、开展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咨询等方面规范社会机构第三方参与绩效考核评价的条件、标准和程序。重点项目中可以积极引导专家、学者参与到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中来,为绩效管理工作保驾护航,发挥智库作用,增强评价结果的专业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预算管理的要求日益严格规范,各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系统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预算单位要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放在预算管理的核心地位,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中的指导、分析作用,提高预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