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监理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2021-11-30代恩磊
代恩磊
(云南金吉安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行业一直处于一个持续发展、持续扩张的状态,在建筑行业持续扩张的过程中,为规范建筑行业,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监理的工程监理行业也在高速发展中。高速发展势必带来从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具有资质的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良性竞争是提升企业能力、服务的硬实力的助推器,但恶性竞争却只会加快这个行业的衰败。当前工程监理行业在竞争中不断压价,打价格战,收费降低的同时,服务也大打折扣,人员素质、硬件设施、信息管理等方面都在缩减,该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并对监理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
1 监理行业的现状
1.1 收入普遍较低
由于市场恶性竞争,各监理企业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在参与监理项目投标的时候,基本都会采用“生存型”或“竞争型”报价,按现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1亿元的监理工程造价计算,工程监理收费基准为218万元,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恶性的竞争,为了拿到监理业务,监理企业不断压价,建设单位也想节约投资,最终签订的合同价格往往只能在120万元左右。而1亿元造价的房屋建筑工程,工期大致在1年左右,按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置标准》最低要求计,需要投入的监理人员至少为6名,总监理工程师1名,专业监理工程师2名,监理员3名计算。总监理工程师年税后收入约15万元,专业监理工程师年税后收入约8万元,监理员年税后收入约6万元计,加上五险一金和个税,监理企业单职工工资待遇一项上支出就近90万元。那么,为了确保一定的利润或是减少亏损,监理企业势必会采取几种措施:①减少人员投入;②降低人员薪酬;③采用劳务制员工。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监理行业就是为建设单位的项目进行管理,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一种服务,提供服务的主要是人,那么用工成本就是监理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监理行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选用素质较高的团队进行服务,势必会提高用工成本,那么监理企业的利润就难以保证,企业难以生存。真正优秀的职工定会不满足于这较为“微薄”的收入而转行。因此,就造成了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难以为建设单位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难以获得建设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1.3 信息管理杂乱落后
信息管理,作为监理服务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贯穿在工程建设的活动整个过程中,1套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得事半功倍,在已经进入数字化、系统化的今天,就监理行业而言,信息管理普遍还处于纸质化的阶段。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果不能及时的将各类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稍有不慎就是资料丢失、后补、造假。
2 可采取的措施及方向
2.1 提升自身实力
监理企业根据监理规范中“进度、造价、质量控制,合同、信息、安全管理和沟通协调”的职能要求,首先规范企业的各项规章、管理、考核制度,市场竞争中,必须依托规范的制度才能经营好一家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制定相应的具有企业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监理人员行为手册并加以推广,使得监理人员在工程监理的作业活动中采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监理措施。
(2)根据市场及项目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或引进相应的工作人员,监理工作是一项高智能且专业性极强的有偿服务工作,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就需要高智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技能、知识、管理协调能力的人才,根据所涉及的领域,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否则很难胜任工作。
(3)提升自身的装备技术力量,目前的监理工作中,由于监理收费低廉,企业利润极低,监理人员很少能配发相应的办公设备、专业检测工具等装备。但这些设备和工器具又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监理企业应从项目实际需求出发,合理的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有效促进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2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建设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国内较大的施工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在监理企业中较为少见。信息管理作为监理工作职责之一,所形成的资料更是监理的重要成果,更该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监理资料收集整理,监理企业或项目部在项目建设前期就相应的整理本项目最后需提交的各类资料目录,下设各类子目,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及时的往目录中添加完善各种内容,形成真实的、完备的监理资料。
(2)网签各类资料,在监理工作中,各类方案资质报审,工程验评资料、质保资料的签字也是主要工作之一,且总监理工程师可兼任不超过三个项目,不一定能及时的签认各类资料,就造成了资料后补,项目先行的现状,如果实现网签,那就可以及时的进行审批,使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3)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传统纸质资料的保管既占用场地又不便查找,若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不但便于资料的保存,更便于不同授权人员查找各类资料,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2.3 拓展业务范围
就当前形势来看,结合近年国家相关政策,监理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为建设单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项目监理服务,尤其是在当前市场需求更加多样性的大环境下。
而我国的监理企业大部分都只是从事施工阶段的监理业务,从事前期咨询、勘察设计、设备采购、招标代理及项目运营等阶段咨询服务的较为少见。使得项目前期阶段在可行性研究、图纸设计、功能策划等方面的完善性不够,导致项目到了施工阶段以后频繁的出现设计变更,工期不能达到预期要求而不顾一切的抢工期,从而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所以,监理企业可从此方面入手,树立更强的市场竞争观念、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积极的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及规模,例如将目前的工程施工监理服务,拓展为全过程咨询服务,从投资决策、工程设计、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等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服务。拓展服务的同时也就增加了企业营收,监理企业就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完善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企业增效、股东增值、员工增收。
3 结 语
监理行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但同时也需要各相关企业重视监理的相关职权和地位,对监理的工作成绩给以肯定和认可。营造更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不论是“工程监理”还是“全过程咨询管理”,这种为了工程建设而提供的“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始终会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监理行业的强大需要我们每一个监理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工作,需要我们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进取,推动监理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