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韧性到转型韧性: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研究
2021-11-30梁珺濡刘淑欣
张 惠,梁珺濡,刘淑欣
(广州大学 a.公共管理学院, b.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 言
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对城市中自然与人为灾害进行有效治理,提升灾害韧性成为一项全球性挑战。城市灾害韧性的增强与城市中各个要素韧性的提升密不可分,其中,城市社区作为灾害响应的第一现场,具有管理、服务、保障、教育和安全等多项功能,提高城市社区灾害韧性是减少灾害伤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如何在灾害情景下维持社区的基本功能,提升社区灾害韧性,是城市社区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新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信息化提升基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以智慧化增强社区灾害韧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实现智慧城市整体目标——韧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层功能。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智慧社区是一个复杂子系统,社区中的人、物和组织是复杂系统的各要素,也是社区社会网络的各节点。实现韧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引导系统进入升级状态,而当系统的各要素得以充分响应和协调作用时,系统就能够被引导进入新的或更有序的状态。智慧社区有利于社区内部各要素的连接和整体效能的提升,为提升城市社区灾害韧性创造了必要条件。
现有文献主要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信息技术[2]、风险评估和管理[3]三个方面展开智慧社区与灾害韧性提升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智慧化手段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社区灾害韧性:提升公众的社会与政治参与能力,例如建立相关利益者参与的综合管理平台[3];优化通信系统,提升应急信息传递和输送的效率,例如众包数据和志愿地理数据的收集[3];智慧化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韧性评估机制[4],等等。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社区灾害预警、灾中响应、灾后恢复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社区应急管理系统的完善提供了依据。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的探讨,缺乏对社区中人与技术的交互作用的关注,以及智能技术与灾害韧性两者之间作用机理的探讨。本文将对韧性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将灾害韧性区分为“被动韧性(Passive Resilience)”与“转型韧性(Transformational Resilience)”,论证智慧社区对灾害韧性提升的促进机制,并对提升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之路径进行分析。
二、被动韧性与转型韧性
灾害韧性是人类系统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与过程。[5]目前对灾害韧性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认为,灾害韧性包含:(1)在灾害情境下维持系统基本功能的能力;(2)灾难事件发生后迅速响应和恢复的能力;(3)灾害发生后系统自组织、自适应、自我恢复的过程。随着灾害韧性研究的深入,对灾害韧性的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Sudmeier Rieux梳理现有文献后指出,学者们对灾害韧性概念的界定可区分为“被动韧性”和“转型韧性”两种类型,“被动韧性”主要关注灾害发生后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转型韧性”更加强调由于灾害发生所带来的系统更新与转型。[6]
“被动韧性”强调恢复,是指系统受到灾害的外力推动后,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被动改变,是一种及时有效地从危机事件中恢复的能力。“被动韧性”的核心在于受灾地区的各项功能能否恢复到事件发生前的“正常”或平衡状态。例如,Coafee和Bosher将韧性定义为社会单位减轻灾害、控制影响、减少干扰开展恢复活动的能力。[7]Plough等人将社区韧性定义为社区抵御灾害和冲击并从中恢复的持续能力。[8]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韧性定义为系统与其组成部分及时有效地从灾害和冲击中恢复的能力,包括其基本结构与功能的恢复。
“被动韧性”的核心是恢复系统在危机发生前的正常功能与状态,对系统升级、更新与适应性发展涉及较少,也较少着眼于系统的脆弱性。相比之下,“转型韧性”的视角强调以动态转变的视角提升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更能体现灾害韧性的本质和核心内涵。随着灾害韧性理论的发展,开始有更多学者认为灾害韧性过程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即一个以非线性、自组织、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为特征的系统过程。[9]在这一认识下,灾害韧性被定义为系统在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过程中,不断学习并吸纳能量以实现新的稳态,获取自身抵御能力升级的轨迹。和最初的韧性定义相比,这一定义更加强调“转型”“改变”“创新”和“进化”,而不局限于系统回到灾前状态的能力与过程。“转型韧性”的核心是通过适应和学习,从根源上消除社会系统中的灾害脆弱性,从整体上提升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转型韧性”强调主动学习和动态适应,是一种通过持续学习和创新来更新系统,从动态发展、非线性的角度为未来灾害风险做准备的能力。构建“转型韧性”的核心是从过去错误或无效的灾害响应中吸取教训,对系统进行创新和升级,消除或减少系统的灾害脆弱性。这里的灾害脆弱性指产生潜在伤害的特征,也包括允许这些特征在社会系统中被创造和延续的过程。[10]若灾后系统没有消除灾害过程中暴露的脆弱性,将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灾害韧性,系统也难以有效应对下一次危机。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演进与全球环境的持续变化,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凸显,社区韧性建设不仅需要关注系统遭遇灾害之后的可逆性及复原性,更需要在动态发展的环境中及时调节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主动吸取灾害教训和学习灾后经验,从根本上提升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适应性能力。因此,灾害韧性的建设需要强调“转型韧性”,通过提升社区的适应力、学习力和自治力来更好地抵御灾害、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最终实现可持续的社区发展目标。智慧社区的合理建设能够提升“转型韧性”,以下将对社区智慧化如何促进韧性的形成和提升进行论述。
三、社区智慧化对转型韧性的促进机制
智慧社区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将人、物和网络互联互通,改善社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满足居民社会和经济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实现共同福祉和可持续发展。[11]不同学者对于智慧社区的概念界定不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智慧社区有如下特征:(1)重视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2)整合协调各类要素资源;(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居民参与;(4)促进系统的优化升级;(5)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结合国内外研究,本文将智慧社区定义为: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满足公众需求,促进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优化社区整体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全球范围内的智慧社区建设最初以智慧能源为起点,关注能源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例如,日本的智慧社区建设以“电力”供给为核心,重点构造社区能源管理系统(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MS),强调去中心和多元化的社区电力供给,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在遭受外来冲击时能迅速恢复功能。[12]因此,智慧社区建设最初始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促进灾害韧性的提升。
在转型韧性视角下提升社区灾害韧性需要着眼于推动社会系统的自我更新与适应性发展。构建社区转型韧性的关键在于提升城市社区的自组织能力,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系统转型升级。智慧社区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泛在连接,推动社区社会网络联结,为社区自组织过程提供关键技术基础。社区利用智慧化手段并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促进社区各要素的相互响应和相互作用,因此可从连接、参与、适应与协作四个作用机制来促进社区灾害韧性的提升。
(一)连接:优化社区社会网络结构
社区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到社区内各主体间信息流通和合作互动的效率,影响着社区预防、抵御和响应外部冲击并从中恢复或转换的能力。灾害爆发过程中各主体对灾情信息有迫切需求,但在传统社区环境下,各主体间的连接难以完全打通,部分群体存在信息壁垒。因此,社区各主体往往难以及时把握灾害发展态势和预测其他主体行为,使得精准及时地获取与传递信息困难重重。例如在2013年雅安地震救援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参与救灾的社会力量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救援车辆堵塞灾区道路,阻碍了物资运输和配给的有效运转。[13]又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多例非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输入广州,引发非洲人聚居的越秀区矿泉街疫情爆发。[14]广州的非洲人群体由于信息壁垒和语言障碍,无法及时与获取疫情防控有关的政策信息,导致该群体游离于防控网络外,成为高危的风险集中爆发点。
社会网络结构的优化需要各参与主体间进行高密度的信息交流,智慧社区为信息的及时获取和流动提供了基础。在复杂网络中,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没有直接联系的现象被称为“结构洞”。[15]在灾害治理过程中,某些社区主体可能由于信息壁垒没有与其他主体产生直接联系,导致社会网络中“结构洞”的出现,因此使网络各主体的整体行动脱节,无法形成有效的应急响应合力。若在“结构洞”中心位置嵌入一个充当桥梁作用的主体,则能够增加社会网络的信息流动率和资源获取量,从而提高网络的效率。[16]智慧化平台可以充当关系网络中“结构洞占据者”角色,将应急网络中的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使其获得足够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在智慧化技术的助力下,网络的紧密度得到提高,信息横向和纵向流动畅通,能够提高整个应急网络的运行效率,优化社会网络结构。例如,陕西新城区咸东社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辖区内设置了60多处“一键紧急求助”装置[17],居民在遭受到人身安全威胁、火灾、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时,迅速按下求助红点按钮,作为援助者的社区警务室会第一时间接收到居民的报警位置和报警区域的实时监控状况,及时展开救援。通过设置“一键紧急求助”按钮,灾害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得以顺畅流动,各主体被紧密连接,应急救援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参与:促进网络各主体的充分参与
社区灾害韧性的提升离不开社区社会网络中各主体的参与和交互。在灾害治理过程中,灾害风险的有效降低需要公共机构、私人组织和社区公众的共同参与。[18]一方面,在灾害发生时,公众最先受到灾害的影响和冲击,社区灾害治理的措施必须通过公众参与才能有效落实;另一方面,灾害响应过程需要聚合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社会资源,如果社会网络中各主体无法顺利参与灾害响应过程并协同合作,会直接影响灾害响应效果与效率。
传统社区灾害治理中,社区公众通常被看作是需要被救助的人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公众参与的沟通渠道并不顺畅。智慧社区能够为公众参与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和合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交互频率,将社区中的各主体组织起来形成不同功能的团队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灾害环境。例如,社区可以依据智能系统便捷、高效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通过共享信息、协调物资、提供合作机会等方式来促进各主体共同救灾。各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发布救援组织人员信息,提供种类丰富的参与渠道供大众选择,以大范围、高效率地吸引线上线下的公众参与到志愿者行动中,促进主体间的互动、交流和协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运用智慧社区平台向辖区居民群众和企业发送最新的防疫信息,促使居民进一步了解灾情信息,提高参与防疫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在社区微信公众号“幸福三孝口”内设置了居民“随手拍”功能,群众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上报疫情和咨询求助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置。[19]通过智慧化措施,信息在社区内实现双向联动,居民能随时随地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降低自身暴露感染风险的同时,协助社区防疫人员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智慧社区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协助各主体开展社区灾害治理,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互助,通过信息公开、促进合作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防灾减灾,减少公众参与成本,提升参与意愿,帮助社区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以推动社区灾害韧性的提升。
(三)适应:提升社区灾害学习能力
灾害学习是从过去发生的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消除导致脆弱性的根源,优化升级社会系统,提高社区应对未来风险与灾害的适应性能力。灾害情境中,各主体的学习能力依赖于开放的沟通渠道和系统内部清晰的反馈模式,以及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20]智慧社区能够通过推动网络各主体信息流动来识别脆弱性,以便通过灾害事件实现系统更新,增强社区灾害学习与适应能力。
智能技术能够增强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内部各主体对灾害应急经验积累效率,加快社区升级进化过程,增强系统适应能力。社区内部各主体在受灾过程中对新出现的各类模式进行选择和经验积累,并将这些模式转化成社区内部结构的改变,则可被称为“内部模型”[21]。在城市社区灾害治理系统中,内部模型是主体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前瞻性预测从而有效进行灾害应对的重要机制。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内部信息沟通和主体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速度加快,从而实现对灾害的科学预判和实时预警,社区可以及时改变其内部结构,调整行动以适应突发事件的要求。例如台风发生后,预警中心可将台风运动的轨迹、方向、范围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明晰台风发生过程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将精准化的预警信息发送给对应社区,社区则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通过内部信息沟通来调整社区行动。在这一模式下,智慧社区可以快速积累经验,选择有效的内部模型,剔除无效的内部模型,增强主体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灾害治理中,社区不可能提前设计好所有的措施、规则来应对未知、复杂和突发的灾害风险,但可以重新组合已有的“积木块”,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抵御灾害。[22]积木指从复杂事物中分解,并已被检验且可以被再次使用的元素。信息与通信技术是实现积木高效组合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辅助决策者从以往的灾害治理措施中,分解出被验证有效的管理机制、物资资源、技术手段等治理元素,协助他们重新组合灾害治理要素,最终形成一套新方法来应对新状况。同时,智慧社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和分析海量信息,制作出3D灾害地图进行灾害情境模拟,在虚拟的情境中,筛选出合适的治理元素并进行治理策略选择,降低了人工计算和分析数据的成本,提供多样化、合理化和精准化的灾害决策支持,辅助决策制定者进行可视化和高效率的灾害治理。
智慧社区的开放性、动态性促进了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增强了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作用。灾害响应主体通过对信息的鉴别和汲取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和适应环境进而更好地应对灾害。例如,公众可以通过社区灾害风险众包平台报告当地洪水事件的发生地点和情况。在分享信息时,公众对洪水威胁的意识随之增强,对洪水灾害的认识也会加深。灾害发生后,相关组织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并积累灾害应对的经验,从而改进相关措施以降低未来灾害风险。人工智能在获取巨量信息后,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创建有效的灾后学习机制,从多个灾害事件中进行总结学习,避免类似灾害发生。[23]例如,上海市杨浦区内城镇社区设有气象观测站,市气象和民政部门依据对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数据分析,综合考虑社区的房屋结构脆弱性和排水脆弱性,以及外来人口、老年人口和贫困人口的脆弱性等因素,对社区的雨涝灾害风险进行评级以及建立社区灾害风险地图。[24]这为社区对暴雨、短时强降水等采取防御措施以及开展防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数据,提升了社区应对雨涝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基于社区过去的灾害记录以及实时监控的社区环境和人口结构与特征,人工智能可以搭建现实社区模型空间,预测不同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相互作用下的各类人群和社区区域的风险程度,及时向灾害脆弱群体以及易受灾区域发出预警。通过物理空间向网络空间的数据流动,以及网络空间向物理空间的信息流动,社区模型空间和社区现实空间得以实现自我更新,抵御灾害的内在能力得以加强。
(四)协作:应急资源与需求的动态匹配
在灾害响应中,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通常使应急资源调度过程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应急资源动态配置要与灾情变化相匹配,要求决策者实时获取动态的灾情信息,全面掌控精准的灾害情况,根据灾民的实时需求,精准地匹配救灾资源。然而,在高度不确定的灾害情境中,由于时间、空间、人力资源的限制,应急网络各主体往往难以实现应急资源与灾民需求的快速精准匹配。
灾害爆发后,系统内各主体间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对于保证社区应急资源到位的及时性至关重要。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志愿团体等响应主体一方面需要及时准确的灾害信息以做出快速响应,另一方面需要与其他主体进行快速沟通与协调以提高救灾效率。灾害事件中面临大量人力、物资、资金的聚集和匹配问题,若各响应主体之间、主体与受灾社区间没有顺畅的沟通桥梁,则无法进行有效协调,可能导致严重的灾害损失。灾害发生后,灾情的变化会引发灾民和社区的需求变化,应急资源发放和灾民需求的不匹配可能会引发灾民的不满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应急资源动态配置需要让信息和资源在社会网络中快速流动,使网络主体及时获取需求信息以进行精准资源配置,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降低社区脆弱性。
智慧社区能够通过标识机制增强灾害发生时社区主体间的互动和匹配效率,从而提升社区灾害韧性。标识机制是指促进主体聚集、匹配、合作的引导性机制。[22]在灾害治理系统中,标识是决定救援效果、质量和水平的基础机制。在灾害救援阶段,灾民所处的环境充满未知性、复杂性和差异性,且求助需求数量往往较多,救援单位展开精准救援的难度较大。应急救援单位需要配备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在“黄金72小时”内迅速定位援助寻求单位并展开救援,时间紧,要求高。智慧社区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促使信息快速、高效和精准流动,增强各主体间的聚集、沟通和合作的效率,加快援助寻求单位与援助提供单位的匹配过程,[25]提高灾害援助与灾害响应的效率和质量。例如,2020年8月21日,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受大雨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识别灾区的驻留手机号码,迅速定位和发现被困灾民所处位置,协助防汛指挥部及时开展救援工作。[26]
灾害发生后,决策者可以从政府内部的大数据平台或社交媒体、众包平台迅速获取社区信息和资源需求,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提供信息和资源,实现应急资源与需求的精准配置。智慧社区的数据动态性和精确性让灾情信息能及时更新,从而分阶段或分类获取基层应急响应需求。在2013年雅安地震中,百度地图发布救灾动态地图,该图可以实时显示灾区物资需求分布和灾民分布等信息,成为灾区物资调配的重要参考。[27]从物资需求分布图可以观测到不同灾区的物资需求存在差异,通过灾区地图,决策者可以有效了解不同受灾社区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救灾资源,实现应急资源与需求的动态匹配。
决策者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收集、整理和分析灾民的需求信息,编制实时更新的灾区地图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参考,实现应急资源和居民需求的精准配对,调配物资和人力以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受灾社区居民的需求能够得到精准满足,社区灾害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重建有足够的信息和资源支持,有助于降低灾害应对和灾后恢复过程中的脆弱性,增强社区灾害韧性。
四、基于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路径
(一)顶层设计
智慧社区的韧性提升需要完善顶层设计,通过统揽全局,综合考虑规划要素,推动社区灾害治理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的关键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建立科学的策略,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任务或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以便集中有效资源并快速高效地实现结构优化、功能协调、资源整合和其他目标。[28]以提升灾害韧性为目的的智慧社区顶层设计可以从完善信息分类分级管理和社区个性化智慧规划两个方面入手。
信息是社区防灾减灾决策制定的基础,通过信息规划,加强信息管理,打破政府与社区间的信息壁垒,把社区纳入灾害信息系统中,能有效提升灾害韧性。从全局视角进行信息规划,改善灾害信息管理的总体架构,以解决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作和应用集成方面的问题,例如界定信息分级和使用权限,梳理好各部门和各层次间信息采集、使用、维护、核查的职责,重视社区层次的减灾信息应用。建设数据整合共享机制,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扩大信息下放和授权的范围,尽可能把社区纳入整体灾害信息系统中。首先,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收集数据,如环境传感器检测到马路淹水量高度,实时将数据传输到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类和分析数据,社区根据需要向平台申请获取信息的权限,以便及时获取可用的信息。其次,出台公共数据开放方面的法律,增强政府数据开放的程度,提高数据开放的质量,赋予社区更多获取数据的权限。社区各参与主体在获取充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业务特点充分发挥功能,从而实现社区赋权,社区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自主性,最大程度上达到资源有效集中整合、社会网络优化和参与主体功能协调的目的。通过对信息管理的重视和完善,社区上下信息断层的现象得到有效解决,社区能够及时共享信息资源,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不同社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必须要关注社区特性。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需要结合社区资源禀赋特点,关注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口结构等特征,搭建统一的数据和服务平台,收集、整理、录入和分析每个社区的特性、风险和致灾因子,根据分析结果重点建设相关防灾减灾设施、加强应急宣传教育和制定对应应急预案等,实现社区个性化智慧规划,有针对性地降低社区灾害风险,以便及时、有效地应对灾害,提升社区灾害韧性。
灾害韧性提升的首要目的是减少因灾伤亡的人数,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基于人口结构和特征来进行信息规划,以降低社区脆弱性为核心,有针对性地为脆弱群体提供保护措施。社区的信息规划需要根据社区人口特征有侧重点地制定策略,关注信息壁垒问题,让脆弱群体更加便利地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通过灵活地制定与调整针对脆弱群体的信息传播渠道、传递范围,来实现脆弱性的消减。例如,以老年人群体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城市老旧社区往往存在数字鸿沟的现象,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知识水平等可能会限制其接触和使用新媒体的机会与能力。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不能加强这部分群体的防灾减灾能力,反而在信息接收和利用方面造成障碍,使老年人群体可能在灾害预警、响应和恢复过程中的脆弱性增加。因此社区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发布,除了新媒体外,利用广播、上门通知等便于老年人接收信息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再如,大量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中村和城边村社区有较大几率存在“信息壁垒”的问题。外来人口尤其是外国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差异使其融入社区难度大,与当地社区居民互动交流、获取信息存在困难。因此社区需要在信息宣传语种、服务项目设置上更加多样化,引导其顺利融入当地社区。
(二)技术环境
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需要技术准备度高的技术环境,一方面推动覆盖全社区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社区新型基础设施,以便社区全方位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来实现社区灾害治理,推动社区常态化灾害治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融入便捷的服务设施和工具到公众生活中,当灾害来临时,能够为社区家庭和个人提供精细化、智能化的应急响应服务,并根据脆弱群体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智能服务。通过这两方面着手来建设技术准备度高的技术环境,推动智慧设施融入社区空间中,有效提高社区灾害韧性。
信息技术能为社区灾害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物质载体。首先,社区需要建设覆盖全社区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消除公众使用智能化设备的准入门槛,提供宽松和顺畅的技术环境。其次,社区需要依靠信息基础设施形成数据收集端点网络,足够密集的网络可以覆盖社区整个区域,确保从多个来源收集数据,以此辅助灾时的社区应急决策。最后社区需要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和智慧化治理。利用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构建连接各部门的统一数据和服务平台,[29]协调各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促进精准治理,提高社区应急治理效率。
智慧社区发展的本质是为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高效应对灾害风险的威胁。当前社区中智能设备数量充足、种类丰富,但居民认可度不高,不符合便利、亲民的要求。有的智能设备操作复杂,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使用;有的设备多而无用,没有满足居民真正的需求,无法融入到社区灾害常态化治理中。因此,社区需要充分听取社区居民建议,把握社区居民构成特征,发现社区应急治理的不足,提供真正亲民、便利、实用的应急智能设备和措施。例如,灾害来临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只需要呼叫便能求助的智能语音求助系统,让居民能够便捷、快速地求助,接收到求助信息后,系统便会提供逃生建议、呼叫社区工作人员或自动报警,帮助居民脱离危险。又如,社区智能机器人在灾害发生后自动收集公众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和需求,为居民提供购菜、买药等服务,联系社工进行情感援助,保障居民灾时的正常生活,以增强公众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此外,社区智能设备的建设还需要特别关注脆弱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重视他们在灾害情境下的特殊需求,完善社区无障碍服务设施。例如,为脆弱群体提供室内智能识别系统,识别人走动、体温和室内声音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即启动自动报警功能,保障脆弱群体的安全,还可以通过建立脆弱群体数据库,评估脆弱群体对于各类灾害风险的承受力,以实施相应的应急保护措施。从信息技术覆盖社区实现精准治理和基于公众需求来推动智慧设施融入生活两方面着手来构建技术准备度高的技术环境,将信息技术融入社区空间,从而高效地推动社区常态化应急响应能力的提高,并有效保障灾害发生时居民的正常生活,增强社区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治理模式
智慧社区的灾害转型韧性提升需要增强社区自组织能力,实现社区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社区仅靠单一行政力量无法有效应对和化解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灾害风险,社区面临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不足的状况。[30]通过对传统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结构的更新,将居民、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等各利益相关主体纳入灾害治理网络中,形成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可以增强社区内部的自组织能力,提高社区转型韧性。
社区自组织是社区横向社会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承载着最广泛的社会联系。通过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可以促进社区成员自发地开展集体行动,动员各主体参与到应急治理中。灾害来临时,不同身份、职业的社区成员相互合作和互动参与,能够加速灾害全过程中的信息与资源流动,从而提高社区应急响应效率。提高社区的灾害响应能力,需要在平时建立起固定的社区成员平等协商、对话合作平台,如应急议事会、应急管理委员会等,引导居民、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到常态化社区应急治理中,培养社区自组织的能动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以便在应急响应时能够迅速发挥作用。
实现社区多中心治理模式,需要将规则制定权与执行权分配给有限且独立的治理主体,不断发挥各主体的治理优势以形成强大的合力。[31]基层政府是社会网络中的核心主体,也是社区应急治理的领导者,发挥统筹、指引和协调的作用,可以适当地为社区自组织提供专业和经济支援,促进社区灾害治理更加高效有序。社区场域中街道办与社会组织、公众等多主体进行协同和沟通,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应急网络系统。在应急治理中整合各方力量,在核心行动者的引领下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应对灾害,推动社区灾害治理能力的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人,智慧治理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参与。通过构建社区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辅以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技术准备度高的技术环境,社区能够更好地在灾前预警、灾中响应、灾后恢复和学习的灾害全过程中不断提高社区的灾害转型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