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
——以闽南古厝为例
2021-11-30吴升臻王晨钰邓锐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贵阳学院
文/吴升臻 王晨钰 邓锐(.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贵阳学院)
一、概述
闽南古厝是闽南先民将长期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情趣物化为建筑实体的生活实践,古厝不仅是研究闽南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其历史底蕴与文化底蕴也是研究闽南传统艺术不可多得的财富。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大一部分古厝面临窘境,或年久失修几近倒塌,或被迫接受不恰当的改造,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价值。只有少数得以完整的保护,但这类古厝常被视作珍宝型建筑加以关注,往往丧失原使用功能与社会脱节。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闽南古厝进行适应性再利用探讨,对闲置的古厝进行改造以延长其建筑生命周期,以便对古厝进行更好的保护。古厝通过适应性再利用设计,赋予其新功能,在不改变其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使其得以保存下来,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研究传统建筑的现实基础。针对闽南古厝的改造,从一开始就不是无中生有的艺术,而是对古厝所面临的严苛现状做出系统调研,并留有余地的以科学为指导的技术与活动。
二、相关研究综述
改造是对旧建筑最行之有效的保护。建筑史上许多著名建筑都曾被改造使用过,只要仍然承担使用功能,建筑就可以得到妥善的维护,不至于因闲置而加速消亡(王毅,1998)。西方国家对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研究起源于14世纪至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黄媛,2006)。从法国的风格性修复(restauro stolisco)到意大利的文献性修复(rcs'tautofilologieo);再从科学性修复(restauro scicntifico)到评价性修复(刘临安, 1996),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从未停止过。19世纪,历史建筑保护立法首次在西方发布;20世纪初,历史建筑作为一个地域文明发展史的见证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是多余的,主张以现代主义建筑取而代之,代表人物主要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开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观点;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全球化,历史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更受人们关注。美国国会1976年通过的税收改革法案对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提出优惠政策,以致20世纪80年代居住空间或办公空间作为废弃厂房、仓库新生的做法在美国不胫而走。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博物馆适应性再利用改造,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如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和巴塞罗那国家画廊的改造等。
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及普遍价值观差异的大前提下,西方国家对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并没有马上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郭泽文, 2015),很长一段时间“大拆大建,推倒重来” 的更新模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也导致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的文化危机,许多地区的历史正在逐步消弭。1922年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与中国营造学社相继成立,我国首次对历史建筑进行规范化保护,且首次以科学方法对历史建筑进行系统调研(王景慧, 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物保护法》中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对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较好的阐述(张韶伟, 2018)。我国最早系统研究历史建筑保护的学者(张松,2005)认为保护原有建筑是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基础,改造须尊重历史、融合自然、延续文脉,并且要以保护当地历史景观、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传承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目标。前面讨论了有关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大批海内外建筑师也撰文对“如何改造”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经典案例。但整体看,对闽南古厝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公众参与来共同达成目标。
三、适应性再利用的相关概念
(一)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概念定义
1.历史建筑(Historic Building)
该词首次在15世纪的意大利被提出,并于 19世纪后被用来对应受保护的建筑遗产进行描述。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也曾按照西方惯例来指称此类建筑遗产,后来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改称纪念性建筑,再后来称为古建筑(李嘉川,2008)。我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这类应受保护的建筑遗产以“文物保护单位”区分,但这种定义范围相对狭窄,受保护的仅是那些“珍宝型”古建筑,忽略了其他大量的反映地方历史人文环境与城市发展进程的一般性历史建筑。
2.建筑生命周期(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建筑生命周期是指建筑从规划设计初始,经由使用与后期维护,最后拆解建筑本体的过程。物质寿命与机能寿命是建筑生命周期长短的两个决定性要素:前者是指建筑一开始营建时选用的材料、设计的结构与配置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充分维护前提下,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年限;机能寿命则是指建筑所被赋予的使用功能(如医院、办公楼等),一旦功能丧失,机能寿命也随之结束(陈维果, 2011)。
3.建筑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
使用功能的变更常常不定期发生在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是指保留建筑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使其符合新的功能需求。其本质就是建筑生命周期的有机协调:如果物质寿命衰退,可通过维护、改建等工程来延长建筑生命周期;如机能寿命衰退,可通过使用功能变更来延长建筑生命周期,使原有建筑能更好地应对经济、人文等不同方面的挑战。
(二)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价值探究
1.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观与循环经济是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观于1972年首次提出,其核心是以发展的科学观来应对事物,既满足当下需求,又不损害后世发展。起初是针对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后来随着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延伸到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等一系列人类活动中。循环经济意在通过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生产、流通、消费、废料产出等各环节之间建立物质循环利用体系,来实现再利用与节能减排,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与质量。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本质上就是通过对遗留下来的建筑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重新投入使用的过程,这与循环经济的原则不谋而合,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生态价值
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还直接导致了资源的重复消耗,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的消耗。一组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发现,美国境内65.2%的电力消耗量,3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13.6%的建筑垃圾产生量,12%的可饮用水资源消耗量,40%的全球材料使用量均来自商、住型建筑的使用(张娟 & 杨昌鸣, 2010)。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建筑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大约高达全球环境污染总量的40%~50%,其中建筑用电大约产生70%的温室气体,建筑原料的生产与建筑垃圾的处理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贺静,2004)。
3.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一直是历史建筑再利用重点关注的焦点。相较于拆除重建,适应性再利用有如下优势:(1)立项报批手续简化;(2)所需投入的建设费用低;(3)建设周期短;(4)所在区域不会因为重新规划而受到影响;(5)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人工、资源、时间等社会成本(贺静,2004)。除了上述优势外,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优势更体现在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上,能够为建设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原建筑中许多材料,如保存良好的木材、砖瓦、石材等废弃物等,都是可以直接再利用的,建筑中的木作、木雕就常常用来作为室内空间及建筑装饰材料,如格罗皮乌斯设计的萨默菲尔德别墅就采用沉船上的旧木料,美国建筑师爱德华则将废旧的木材应用到室内装饰。砖瓦、石材则是作为园林施工材料,或铺就园路、设置景墙,或用于建筑室内外装饰,如王澍先生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建筑外立面就是运用明清旧砖瓦来传达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
4.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的人文价值
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历史时期独特的人文环境绝大部分能够在该时期的建筑中得到记录,所以历史建筑不仅反映各个时代工匠的技艺,还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与当时遗留下来的文物一起作为历史的补充。建筑是建筑文化的记录:保护良好的既存建筑对学术研究意义重大,尤其对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如厦门市鼓浪屿,岛上不同风格的建筑林立,有西式的外国领事馆、教堂,伊斯兰风格的拱顶建筑,传统的闽南官式大厝,应有尽有。建筑是技艺传承的载体: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得以保存下来,一方面保存下来的建筑给后人提供继承技艺的机会,另一方面结合现代材料与施工工艺也给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支撑。
四、闽南古厝适应性再利用研究
(一)古厝的定义
“厝”是闽南地区对“屋”的称呼,故闽南古厝即为闽南地区自古遗留下来的屋子,即闽南传统民居以及家族宗庙、寺庙等具有传统意义的传统建筑,其中以泉州地区的最具代表性。除了传统的官式大厝外,海归华侨还在故乡留下了兼具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和西式洋楼特点的古厝群。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对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其特点是: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反映历史风貌与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建物,且尚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于姗姗, 2010)。故本文研究的闽南古厝为闽南地区一般传统历史建筑。
(二)闽南古厝保护现状
闽南古厝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
就地保护,就是将建筑留在原地进行保护。国内外业界都公认,就地保护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其优点是在原有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下对建筑进行保护,能够使其原有的文物价值和所传承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缺点是遗留原地的古建筑一般面临三种命运,一是年久失修不适宜居住,最后破败不堪成为废墟;二是因城市更新对土地的需求而让位给新建筑;三是转手进入市场被交易。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有一半以上的不可移动文物毁于各类建设活动(桑振群, 马振翔, & 潘娟, 2017)。异地保护,就是将建筑整体搬迁到别处进行保护。一般的做法是先将建筑拆解为一个个部分并进行编号,再在异地将其按照原来的样貌进行重新组装。它的优点是单体建筑在新的场所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缺点是完全脱离了原始的自然、社会环境,可能会造成文脉的断裂,同时搬迁过程中稍有差池就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以发展传统街区旅游业为主的综合保护,结合了就地保护、异地保护与更新建筑,其中更新建筑是指根据历史风貌新建的仿古建筑。晋江市青阳镇五店市传统街区就是一个很好的闽南古厝群综合保护的案例,其中有81栋保留建筑,6栋搬迁建筑,43栋更新建筑。街区由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内部古厝的保护与对外的招商,通过对红砖厝进行适应性再利用获取的资金来维持街区运转(庄丽真, 2018),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厝养厝”的 理念。优点是古厝得到保护,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缺点是旅游业的兴起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古厝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三)闽南古厝生态价值评估
闽南古厝的建筑材料都是来自当地的乡土材料与生物材料,如建筑主材料的红砖以当地稻田土做坯,入窑后松枝烧制而成,石料则为泉州地区盛产的花岗岩与辉绿岩,木材则多为杉木。就连建筑辅料中的石灰——“蛎壳灰”也是来自当地盛产的海蛎壳烧制而成。材料的使用使闽南古厝无论是新建还是后期改造对生态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闽南古厝的建筑材料与建筑装饰构件很多都是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的,如拆除的花岗岩可以作为新建部分建筑的地基、围墙;木制的门扇则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品,保护完整者甚至经过处理后还能够继续投入使用。而像砖雕、石雕、剪粘等作品,则可以用作装饰物件或室内景观小品的构成要素。
(四)闽南古厝历史文化价值评估
不少现存的、保存较好的闽南古厝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不乏西洋式的番仔楼。且闽南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故闽南古厝对研究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再者,闽南古厝上丰富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以及剪粘作品也是研究乡土艺术的重要依据,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闽南古厝是闽南先民传承下来的宝贵财产,寄托了几代人的情感,更是海外侨胞魂牵梦绕的乡愁。古厝真实地反映了闽南传统的地域文化与审美美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如闽南人对于风水学的崇拜在古厝的平面布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闽南古厝因其所具有的文化认同作用,对城市文脉的继承至关重要,也具有还原一定历史风貌的价值。
(五)闽南古厝寿命延长可能性评估
就建筑的物质寿命来讲,闽南古厝的木结构若是长期风吹日晒确实容易腐朽断裂,好在屋顶的红瓦与木材上刷的桐油能够避免木材腐朽,所以对古厝的修缮将直接影响其物质寿命。另外,有许多学者对闽南传统建筑做了很详尽的研究,还有专门的工程队专门承接闽南大厝的施工,专门的建筑材料生产商生产传统乡土建筑材料,这对于闽南古厝的修复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厝由于面阔大,有时还伴有护厝,所以对其进行适应性再利用相对小型古厝更加的灵活;小型古厝的空间布局在机能上虽说不能够满足现代人追求的舒适居住方式,但仍可以通过使用功能的置换来延长其机能寿命,如改造成书店、小型展厅等。
(六)闽南古厝个案经济可行性评估
目前古厝适应性再利用个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人收藏,另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再利用模式,本节重点讨论第二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乡村意识到历史建筑的价值,并积极在保护中谋发展。而闽南古厝所具有的历史风貌价值正是“美丽乡村”新老面貌的过渡带,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当地政府首先对现存古厝进行评估,协助厝主对有保存价值的古厝进行保护与修缮;其次,协助厝主开发“以房养房”系统,通过古厝的对外出租,解决古厝修缮资金问题;最后,古厝新功能与乡村旅游概念相结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古厝作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常被改造成与其相配套的设施,如游客中心、餐厅、民宿等,由此可见闽南古厝个案经济可行性成立。
(七)闽南古厝社会效益评估
闽南古厝通过适应性再利用得以保护下来,可以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古厝所具有的特殊色彩与丰富的立面元素,在现代主义建筑群中营造出具有差异空间的视觉体验,形成特殊的商业及文化氛围,促进衰败区域的复兴,实践证明这是增加产业价值的有效方法。古厝是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与技艺的载体,包含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粘的工艺,能够为后世学者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同时古厝的保护也促进了区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居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精神寄托。
五、闽南古厝适应性再利用一般设计原则
对闽南古厝资源的开发既是为了通过功能转换来获取经济利益,以实现“以厝养厝”的循环经济策略,也是为了对古厝进行有效的保护,加强闽南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研究重点探讨了闽南古厝适应性再利用的相关概念和设计手法,从适应性再利用这个视角入手进行研究,为闽南古厝保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希望能够为其他类似改造提供一个借鉴。
(一)保护优先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哪怕是古厝周边一些小的拆迁,实际上对于古厝的历史文化保护都是不利的。对古厝适应性再利用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开发为次原则,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古厝文化是闽南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独有的文化瑰宝,失去其本体就等同在闽南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事业上缺失了一块。任何时候都应该将闽南古厝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任何开发利用行为都应以不危及古厝及其原生环境为首要原则,要坚决杜绝对古厝进行无序开发与掠夺式利用。
(二)人本主义原则
室内空间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日常起居、生活、生产等活动,其品质关乎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人本主义原则是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古厝进行适应性再利用,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人”的入驻来保护古厝,所以使用者的需求与感受应置于首要位置。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对于室内环境的需求也反映在功能上和精神上(赵洳锌, 2013)。因此,古厝的改造应始终把人的需求放在设计的首位,把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作为设计的核心。
(三)环境整体性与地域文化表达原则
环境的整体性包括外环境与内环境的整体性:
外环境即是古厝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由于房地产的开发与居民的建筑热潮,古厝常独自屹立在现代楼群之中。环境的整体性原则即要求古厝与周围的现代建筑达到一种动态的整体性:古厝在装饰元素上可以结合现代建筑的表达方式;现代建筑也可以在立面添加传统元素加以运用。内环境的整体性常通过家具与陈设来进行地域文化的表达。由于闽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居民生活、风俗习惯会折射在传统建筑的风格上,室内装饰设计与陈设也别具风格。因此应当对闽南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抽取、组合,运用在室内家具、陈设的设计上,以此增加民众的认同感,唤起人们心中对于地域文化的自信心。
(四)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原则又包含了功能性与技术性:
古厝的传统空间部分已不能适应当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适当地改变原有空间的使用功能,使其满足人们在古厝室内生活、活动的要求。必要时甚至可以扩大使用面积,以适应当代人对空间功能的需求。
闽南古厝的营造技艺相对于现代建筑要繁琐复杂得多,在适应性再利用过程中难免要运用现代技术对古厝进行必要的修复,这就要求对古厝的结构与施工工艺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古厝进行适应性再利用。
例如现代设备在古厝中的运用,就要考虑到电源设置与安装等方面的问题。
艺术性原则即通过形、色、质、声、光等形式语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根据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丰富空间的层次,提高室内视觉效果的美感。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古厝进行适应性再利用也是为了缓解生态压力,降低因古厝解体所产生的建筑废料对环境的负荷。相对于推倒重建,对既存建筑进行适应性再利用,不仅在减少资源消耗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再者,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地域性自然材料,不仅能达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还可以令使用者产生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对年久失修不得不拆除的古厝,也可以将其剩余的建筑材料进行筛选,留下可再利用的砖石等运用到古厝的改造中去,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将原本的建筑废料变成新的建筑材料,是减少能耗、城市垃圾和抑制环境污染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