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夜经济”发展的逻辑理路
2021-11-30辛璐璐
辛璐璐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横扫全球。受此影响,中国经济一度按下“暂停键”。伴随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各地陆续开启了复工复产的“快进键”,力争“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大如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天津、沈阳、长沙,小如衢州、舟山、大庆、昌吉等城市,都把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搞活“夜经济”作为重要发展举措。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国际港口城市,一向重视“夜经济”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承接新期盼新需要,思考如何推动青岛“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青岛“夜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夜经济(night-time economy)”通常指的是从下午6点至次日凌晨6点进行的社会、文化和商业活动,包括夜购、夜娱、夜健、夜读、夜展、夜游等消费项目。近些年来,青岛“夜经济”迅速兴起并呈快速发展趋势。
(一)青岛具备发展“夜经济”的良好条件
青岛是我国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兼具推进“夜经济”的硬件和软件。从基础设施来看,青岛已基本构建起了连接城市内外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系统,形成了密集、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可以确保市民和游客的日常出行所需。根据《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2015年),“2020年线网由11条轨道交通线路构成,全长470.4公里;远景年线网由16条线路及2条支线构成,全长807公里”[1],这将进一步串联青岛的各大商圈和主要景点。另外,青岛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设施在不断优化升级,可保证经济发展需要。从特色资源来看,青岛海岸线漫长、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可供游赏的自然人文景观,崂山、栈桥、奥帆中心、五四广场等景点享誉中外,青啤、青岛海鲜等美酒美食家喻户晓,中山路、香港中路、台东步行街等商厦酒店林立,能够满足各类人群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和旅游的需要。从消费能力和潜力来看,“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2],青岛是国民国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09亿人次。青岛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最近几年增长率均在8%以上,“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 484元”[3]。从公共安全体系来看,青岛已入选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区)名单,确立了“用市场化、法治化搞活青岛”的发展思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安环境稳居全国城市前列。从市民文化来看,青岛人民热情开放,乐与时代和外部世界接轨。
(二)青岛市委、市政府重视“夜经济”发展
青岛是国内较早对“夜经济”发展谋篇布局的城市之一。早在200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就开始围绕“夜经济”进行城市构想。例如,在东部商圈的佳世客和家乐福、台东商圈的利群商厦、中山路商圈的第一百盛、李村商圈的崂百集团百货大楼和维客超市广场、香港中路的各大商家延长夜间营运时间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并积极引导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商业街区和节庆活动。党的十九大后,青岛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市政建设和各类环境塑造,为青岛“夜经济”发展创造条件。201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全面提升夜景亮化及广告牌匾品质等“12个全面”,力争到2020年将青岛建设成“‘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更加美丽的海滨城市”[4]。青岛各区市随之陆续发布了各自的“美丽行动”规划,开展“美丽社区、美丽街区、美丽城区”建设。与此同时,在青岛城市管理局牵头下组织成立了夜景亮化提升指挥部,编制了全市亮化提升总体设计方案,以“塑山海景观、展历史建筑、显城市肌理、创文化活动”为主题。2018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夜景亮化提升行动。随着相关工程的推进,“东岸城区‘一带、一核心、四重点、十二线’,西岸城区和北岸城区同步提升的夜景亮化体系不断完善”[5],多个市民娱乐休闲、游客游览打卡的夜间标志性景观项目落成。在此期间,市政府专门强调了“夜经济”发展的四个重点方向,即促进餐饮业发展、发展夜间旅游、丰富夜间文娱生活、完善综合配套措施。2019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夜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具体任务、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围绕打造‘青岛购物’品牌,推动‘国际范、琴岛味、时尚潮’夜生活聚集区建设,形成‘购物休闲、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夜间经济模式”[6],繁荣和发展“夜经济”。
(三)青岛“夜经济”发展已取得优异成绩
借助自身优势与政府政策支持,青岛“夜经济”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从规模来看,青岛“夜经济”不断扩容增量,除了商场、超市、酒店、餐馆、酒吧、海鲜排档、露天烧烤摊之外,更多的书店、影院、体育馆、展览馆、健身房、美容院等也加入其中,从事夜间经营的商家持续增加,“夜经济”的内容与形式愈加丰富多样。值得注意的是,“夜经济”日益融入市民“夜生活”,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的一部分,愈发具有了“全民运动”的色彩。从效益来看,青岛“夜经济”多集中于与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增长作用巨大,推动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夜经济”通过多样的夜间经营项目延长了商家的营业时间,拓宽了它们的盈利渠道,提高了其商品和服务的销量。以2019年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在短短12天的时间里,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共接待游客352.5万人次,消费啤酒1507吨”[7]。同时,“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商业活动昼夜不停,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夜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带动了青岛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升级。从品牌效应来看,“夜经济”已经成为点亮青岛的一张新名片。除了1907音乐街,市南、市北、崂山等区的特色主题街区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国际啤酒节嵌入电竞、美馔烹饪、足球、音乐等多种元素后,更具魅力;台东夜市、栈桥夜市、香港中路夜市等也是网红打卡和竞相推荐之地。正因如此,在2019年末举办的“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青岛获评“夜间经济十佳城市”,台东夜市上榜“游客喜爱的全国十大夜市”。[8]从发展阶段来看,青岛“夜经济”正由“重量”向“提质”阶段过渡。在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后,日益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人本化,更加注重挖掘本地和本区域的文化内涵,提升“夜经济”的文化含量和层次,在兼顾美味、趣味的情况下,致力于琴岛风味和韵味的展现。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夜经济”面临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夜经济”的生态,青岛也不例外。疫情一方面直接给青岛“夜经济”的发展制造了困难,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暴露了其中业已存在的问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夜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供给侧”压力明显
“供给侧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可简单地被理解为对实际产出长期增长路径的决定因素的分析。这些因素一般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供给的规模和增长率、石油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技术变化的速度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活动的影响,如征税、补贴、转移支付或监管等。[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恰逢我国春节,这原本是“夜经济”创造价值的黄金时段之一。然而,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和政府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社会管制措施。社会流动性的降低,使得与“夜经济”密切联系的第三产业遭受重创。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人员聚集和人员接触受阻,且许多线下门店出于疫情防控需求被迫关闭,零售批发业、餐饮住宿业、文娱旅游业均受到较大冲击。[10]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调查分析报告,春节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2.8个百分点,呈现断崖式下跌。在新一线城市中,青岛经济对相关服务行业依存度高,疫情蔓延形势下承压巨大。大量的商场、酒店、酒吧、餐馆、电影院、体育馆、展览馆、旅游景点暂停营业,有些甚至遭遇了生存危机。复工复产开启后,除了规模化的企业外,大量小微企业和经营者面临资金困境,亟须打开局面。个别地方以疫情防控为借口,存在复工复产程序及务工人员返青受阻等问题,对营运者恢复生产经营形成了制约。2020年3月22日,青岛市通报了9起类似事件。当前的情况是,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商品和服务供给者承担着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经营的双重压力,各类市场主体在提供优质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同时,必须要确保安全的生产和经营。在“供给侧”,对安全的持续强化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需求侧”变化巨大
尽管“供给侧”的政策十分重要,但在不了解“需求侧(demand-side)”因素的前提下提供服务可能无济于事。[11]需求通常由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两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二者对买方实施消费行为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在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下降了19%,这对依靠消费支撑的“夜经济”构成了致命打击。青岛“夜经济”本就存在夜间消费时间短、夜间消费支出少、夜间消费地点人数分布不平衡、居民夜间消费次数少、居民夜间消费内容单一等问题。[12]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暴发,从两个方面限制了青岛居民的消费:一是直接抑制了人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出于防疫抗疫需要,大多数人宅家不出门,除了购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口罩等物品外,很难进行其他方面的消费;二是疫情在一段时期内大面积地暂停了正常的经济活动,以致很多人的工作和收入无法获得保障,基于长期考虑,他们选择多方削减不必要开支。前者可理解为疫情在短时间内暴发造成人们“无法消费”,后者则可理解为由于担心家庭收支失衡,人们“不敢消费”。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如何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让人们走出家门,能消费、敢消费成了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当前,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类型、消费形式、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就青岛“夜经济”而言,一方面,消费者在追求放松感、愉悦感、获得感、满足感的同时,明显增加了对安全感的诉求,青岛市政服务热线“12345”每周都要处理大量市民关心的疫情防控相关问题,其中就包括询问主要消费场所与大型夜间活动的防控要求等。另一方面,线上消费则在多个领域取代了线下消费,成了青岛居民的替代选项。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13]宅家抗疫期间,青岛居民“云逛街”“云购物”的频次明显增加,并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目前,青岛居民对线上消费之商品或服务不满意的原因集中于“品质不如意”“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差”“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可见,消费形式和消费场域的变换增加了人们对“云空间”的品质要求,如何确保线上和线下消费一样,为用户带来满意的体验感变得尤为重要。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际参与急剧减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中国各类形态的经济都离不开国际主体的参与,这同时体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向上。一方面,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外生产者和营销商日益成为中国人民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主要供应者之一。例如,据美方统计,2007—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由131.4亿美元扩大到576.3亿美元,增长了3.4倍。[14]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将中国作为目的地,成为中国商品和服务的一大消费群体。例如,依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41亿人次,较2018年增长1.2%;其中,入境过夜游客6290万人次,外国游客3054万人次,分别增长3.6%和4.7%,高于入境游总人数的增速。[15]青岛位于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是东北亚航运枢纽、“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被誉为“东方瑞士”,享有“帆船之都”“浪漫之都”“啤酒之城”“影视之城”“峰会城市”等多个美誉,是外国企业和游客来中国经商和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2019年,青岛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8.4亿美元,累计有16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了333个项目,接待入境游客153.6万人次。外国企业和游客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社会就业的重要推动力,也极大地促进了青岛“夜经济”的发展。不过,由于2020年1-2月中国疫情严峻和3月后海外疫情蔓延,很多国家于外采取严格的限制入境措施,于内关闭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以减少人员流动,中国也坚决执行“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方针。青岛经济与全球经济联动,境内多家外企的本地业务和本地企业的对外业务受到疫情干扰,众多国际航班、旅游、住宿等预订被取消,外国游客数量相较2019年同期下滑严重,一些国际性的展览、赛事、节庆日也被病毒“暂时逼停”。青岛的“涉外夜经济”一度遭遇寒冬。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夜经济”的发展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从经济维度重塑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16]国际社会、世界各国、各个城市,甚至每一个人,都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青岛“夜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进行适度调整。
(一)树立新安全观
无论就“供给侧”还是“需求侧”而言,青岛“夜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涉及一个“安全保证”问题。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夜间经济中,犯罪学理所当然地认为:风险无处不在。[17]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使得传统的与社会治安相关的“安全”概念不再适用,格外注重降低因酒精、青年参与推升的夜间犯罪率并不能为城市经济与社会的运行创立新秩序,关于“安全”的认知必须要有所突破。突发疫情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遏制了正常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亦构成了某种程度的损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确保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有效运转,就必须保证各参与主体的健康安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性质,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有益处。尽管城市全体成员对获得集体利益有着共同兴趣,但他们“对承担为获得这一集体利益而要付出的成本却没有共同兴趣”[18]。所以,作为城市发展的“领航者和护卫者”,政府必须要担负起供应“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责任,以使经营者和消费者腾出精力,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青岛市委、市政府应主动增强供应“公共卫生安全”这一公共物品的能力,推动青岛“夜经济”朝着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目前,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决策部署,形成并保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领导机制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市各级财政筹集了数亿元的专项资金;2020年5月11日,市防控指挥部印发了《青岛市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就社区防控和服务保障、居民个人防护、学校防控、复工复产企业防控、公共场所防控、入境人员管理、重点地区来青人员管理、核酸检测服务等做出具体细致安排,并对各级疫情防控给出指导性意见。所有这些,为青岛的复工复产,也为青岛“夜经济”的重启与顺利推进,提供了安全保证和支撑。可以说,在疫情大考下,青岛市委、市政府交出了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基本摸索出了照顾人民群众需要、符合本地实际、与复工复产要求相适应的疫情防控机制。针对复工复产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暴露出的问题,青岛市委、市政府有必要对已有经验归纳总结提炼,对存在的漏洞查找、审思、解决,“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要有长期明确的组织安排、资金安排、程序安排、法律法规安排、科学的方案和预案,能够进一步减轻生产者和经营者身上的防控压力;要兼具韧性与弹性,既能保障以生产性活动为主的日间经济秩序,也能够保障以消费性活动为主的夜间经济运行,充分激发青岛的经济活力。考虑到青岛“夜经济”参与人员众多的特点、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和新冠病毒狡猾顽固的特性,有必要探讨建立针对“夜经济”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例行检测机制,秉持“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人物同管”的思路,早发现、早通报、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确保人员安全和物品安全,将个别疫情事件对“夜经济”的影响范围降到最小、程度降到最低。
(二)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地理存在,它是一个融合了多种行为体的“有机体”。在城市“夜经济”运行过程中,各行为体既是受动者,也是施动者,运行良好的“夜经济”是各方良性互动的结果。消费者的消费促进了生产者的生产和经营者的经营,其需求反馈则有助于生产者和经营者改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参与城市“夜经济”的各方,实际处于一种“共生”关系之中。新冠肺炎疫情打破或者弱化了“夜经济”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传统关系,改变了各方发生联系的条件、方式和内容。最明显的是,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的内容和侧重点与之前大有不同,消费者安全感和体验感的获得,需要各主体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互动。安全只有在主体间关系中才有产生的可能、存在的意义与发展的条件。[19]元治理理论(meta-governance theory)之于理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夜经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元治理”被称为“治理中的治理”,其格外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被定位为“元治理者”,是“同侪中的长者”。[20]政府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治理规则的制定者;与其他社会力量合作,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改善治理效果;掌控和发布信息,使政府与其他社会力量充分了解彼此;是社会利益博弈的“平衡器”,避免社会各阶层因利益冲突而损害治理协作。[21]城市“夜经济”发展融入城市夜间治理的进程,虑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未来的“夜经济”发展要协调推进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公共卫生治理、环境治理和网络空间治理等几大议程。因此政府不仅要履行好自身职责,还要从满足多元化诉求出发,调动更加多元的力量,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青岛市政府要扮演好元治理者角色,推动青岛夜经济朝着多方协同、善治共赢的方向发展。青岛市政府应着力打造融入各行为体的城市命运共同体,在“命运与共”理念指引下营造“以人为本、市委领导、政府引导、多元共治”的“夜经济”发展格局。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享有。一是将经济治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协调企业和经营者等,既致力于营利发展,也兼顾人民就业与市民生活,从根本上维系市民的夜间消费能力。政府应将稳企业与稳就业联系起来,将短期发放“惠民消费券”与长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衔接起来,做好“六稳”“六保”。为此,要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号召企业和经营者共克时艰,借助税收、信贷、补贴等多项政策帮助困难企业和商家渡过难关,围绕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群体做好救助帮扶、民生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城市居民工作权益。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首先职责是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只有本地居民生活幸福了,外来游客才会愿意到访并分享,优秀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一定是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22]二是坚持市政府主导,调动各方力量,做好夜间经济“放管服”工作。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管理服务职责,依法依规落实防疫、环保、质量、安全等各项要求,大到“夜经济”的整体规划,小到车流量控制、人流量控制、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垃圾清运、居民如厕、天气变化应对等,都要做好方案、做足预案,确保规范有序。要在明确责任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主要负责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各项事务中部门间的协调;政府要充分调动摊贩、商家、市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力量,以多行业的“自治委员会章程”“经营公约”配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夜间区(市)长”“夜间片长”“夜间街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同政府管理人员,以广大市民和志愿者助力打造独具青岛特色、富有海滨城市风情的“夜经济”;可考虑政府牵头,成立“夜经济”领导小组或建立吸收各方代表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青岛各市区的“夜经济”工作。
(三)与时俱进
如何跳出“夜经济”发展的传统窠臼,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推动其不断提质增量,一直是各界议论不绝的话题。“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经济业态,一经提出各级城市竞逐效仿。尽管每个城市拥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但是依然难以避免低层次、同质化的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经济业态相对单一与需求多元化的矛盾、经营季节性较强与需求常态化的矛盾、优质项目缺乏与需求品质化的矛盾、文化特色不足与需求个性化的矛盾、配套服务不够与需求全面化的矛盾”[23]。在国内外疫情冲击下,一方面城市“夜经济”固有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其在风险中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可借此寻求突破,打造“夜间经济的3.0版本”。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塞哈斯(Andreina Seijas)指出,城市在封锁与“新常态”之间的过渡中可以确定3个基本阶段:解决,指涉及筹款和搜集有关疫情影响的信息的策略来缓和危机短期影响的解决方案;重新开放,是指地方政府和商业机构采取的旨在促进城市商业活动健康安全地重新开放的措施;重新构想,是以“新常态”为契机,重新思考我们在城市中分配夜生活和娱乐活动的方式。[24]很显然,目前中国城市依然处于从疫情时期向后疫情时代的过渡期,抓住机会对城市“夜经济”进行重新构想正当时。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夜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考虑“供给侧”“需求侧”和“国际侧”的客观实际,围绕激发活力、强化动力、增强韧性、提升层次谋篇布局。一是青岛“夜经济”发展要不断寻求新动能,从模仿、赶超向塑造方向转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带动产业创新,丰富“夜间经济”的形式和内容,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助推“夜经济”发展。要开动脑筋、转变思路,深入探讨“线上夜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力,打造“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缔造“智慧夜经济”+“安全夜经济”。二是青岛“夜经济”发展要辅以城市治理创新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推行政府流程再造。青岛市政府要同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领导、引导、统筹、协调、平衡、服务、创新能力。以政府工作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提高工作的决策、推进、落实效率,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适应社会治理形势新变化,综合运用德治、法治、自治等手段,发挥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等专业化优势,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25]三是青岛“夜经济”发展要着眼布局“内循环”,生产环节补短板,分配环境重公平,流通环节提效率,消费环节扩内需。在国际参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着重挖掘市内、区域内、国内的生产和消费潜力,为“夜经济”加油助力。在2020年5月推出的《韧劲中国——中国经济复苏城市排行榜》中,青岛2至4月的复苏指数在17座GDP万亿元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二。[26]这就与青岛市委、市政府逆势而起、积极作为,迅速调整战略思路密不可分。四是青岛“夜经济”发展既要有烟火气,也要加强文化嵌入。除了夜间的食、游、购、娱之外,体、展、演、读等商品和服务应强力打造,优化供给。提升青岛“夜经济”的文化层次可从嵌入“青岛老品牌”、融入“青春之岛”的精神气质、体现区域文化特征、整合文化空间、文化联动胶州湾、加入科技元素等方面着手。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夜经济”的发展不仅发挥着传统意义上的丰富城市经济形式、带动城市文化振兴、改善城市形象等作用,更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激发消费潜能、促进经济复苏、推动灵活创业和就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维系社会稳定等功能,对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极具战略价值。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进青岛“夜经济”,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面对“供给侧”的压力、“需求侧”的变化、国际参与的减少,青岛市委、市政府需要进行更多的战略思考,深入调查研究和了解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兼顾近期、中期和长期考量,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对策。应将青岛“夜经济”的发展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结合起来,寻找思路,不断开拓积极作为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