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地质勘查找矿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探究
2021-11-30许飞兵
许飞兵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烟台 264004)
我国的国土资源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提高国土的利用价值是一件越发重要的事情。其中,找矿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国土的利用价值,而且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更好利用。因此,在地质勘查相关的工作中,注重对GIS的利用就变得极其重要。借助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找矿的时间,而且也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找矿工作的效果。
1 GIS与地质勘查找矿的概述
1.1 找矿
找矿,通常是指采用一些技术与方法,进行寻找矿床的工作。目前,常见的方法有地质方法,以及物探方法,还有化探方法与遥感方法等。
1.2 地质勘查
地质勘查,是指对地质相关的情况进行调研与研究的工作。岩石以及地层的构造,矿产以及地下水的情况,还有一些地貌等情况,都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与研究。
1.3 GIS
GI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理信息系统。在一些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施的辅助下,对一些地理相关的数据实施采集的工作,以及实施存储与管理,或者运算与显示等相关的工作。
1.4 原则
在利用GIS进行地质勘查的找矿工作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科学性的原则。只有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只有严格地遵守一些操作流程,并且实施全方位的考虑,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效果。只有坚持科学的精神,只有遵循科学的方法,只有坚持科学的指导理念,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相关的工作目标。
第二个,是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使用GIS技术的时候,通常对周围的操作环境有一个较为严格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以及可行性,才能够让该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进行方案制定与设计的时候,以及在进行相关的规划的时候,都需要严格地遵守可操作性这一原则。保障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一些方案或者设计的容错率。通过减少外部环境对该技术的干扰,进一步地加强技术运用效果。
在实际的工作中,当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GIS运用操作的时候,需要加强对这两个原则的重视,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便于进一步地强化使用效果,以及找矿工作的成果[1]。
2 地质勘查工作中的GIS运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调查的数据库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在信息系统方面,近年来了获得了更大程度的优化以及良好的升级。这种情况下,数据采集的相关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以及更加高效化。在数据的处理方面,以及在绘图工作方面,还有在解释功能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随着综合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GIS也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与综合化。在找矿工作中,GIS技术的参与,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的矿产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也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这对于促进找矿工作的良性发展而言,以及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具备积极的作用[2]。
3 GIS在地质勘查找矿中的关键问题
结合对矿产资源的分析,以及结合GIS相关的数据,能够显著地提高找矿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了不断地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3.1 提升数据信息的整体质量
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建设的效果优劣对于找矿工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不断地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从而改善与提升实际的工作效果。
在对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中,要注重保障相关数据的质量。在进行一些操作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一些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尤其是在比例尺的条件控制方面,以及在信息的精确度方面,都要做好相应的控制与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十分坚固的基础。
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物理性质的时候,还有在涉及到一些地质矿产的时候,以及在涉及到一些遥感地质的方面,都需要关注信息表现形式的差异,从而提升采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合理的划分以及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采集工作的难度,提升信息的综合治理水平。
3.2 合理地选择综合分析法
空间分析的模型,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性。模型质量的优劣,能够极大的影响GIS的使用效果。只有模型具备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够显著地提升找矿工作的预测成功率。也就是说,模型愈加合理,那么预测的成功率也就越高。空间分析的系统,具有很多的基础数据的操作功能。它不仅包括属性的分析,而且也包括空间的分析。另外,它还包括对二维模型的分析,以及对三维模型的分析。再者,它也包括相应的数据检索的功能。
工作人员需要多方面地考虑应用的需求差异,以及充分地考虑矿种的差异性,结合矿床类型的差异性,来选择适合的空间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实施预测模型的构建工作,从而进一步地优化GIS的使用效果。
3.3 注意专家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地质勘查相关的专家,在GIS相关技术的辅助下,能够获得更加高质量与高效率的处理手段,以及获得更加先进的评价工具。在此背景之下,专家需要加强对其工具性的认识与重视,以便于进一步地提升信息处理的效果。
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优势,对多源地学的信息实施集成化的管理。减少模型建立工作的难度,强化数据的分析能力。在科学的取舍工作中,合理地设计数据库。在一些实践与操作的环节中,对模型实施持续的优化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在实际工作中汲取经验,以便于持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对于优化GIS在找矿工作中的效果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3]。
3.4 加强信息标准的统一化
对于GIS系统而言,信息共享是其一个较大的优势。因此,工作人员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以便于保障信息共享结果的精确性。而且,在地质勘查的相关应用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相关规定下进行工作。结合行业的相关信息标准,以及结合国家资源部的相关规定,谨慎地使用相关信息。
在国土资源部的一些规定中,1:500000的比例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准。在数字化的空间数据库,1:2000的比例也正在建立当中。在利用GIS技术进行找矿工作的时候,利用统一化的信息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信息共享效率的提升,而且也能够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与基础性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而且也能够促进工作更加高效与高质[4]。
3.5 积极地完善空间数据库
在利用GIS进行找矿工作的时候,空间数据库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分析多源地学的信息时,以及在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查询工作与检索工作的时候,都需要充分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数据库不仅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极其重要的保障。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负责人需要积极地完善空间数据库,以便于提高其综合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GIS的实际效果,以及为找矿工作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数据采集阶段的重视,注重对信息实施科学的分类。在采集以及分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标准的运用。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一些信息的基本特征,完善数据库相关的设计。在充分地满足空间数据库的需求之上,充分地提升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3.6 注重工作试点的应用
GIS通常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该工作不仅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多学科性。因此,在使用GIS的时候,要加强对其进行试点的工作。尤其是在正式的开发系统工作之前,要对相关内容做好确认工作。
例如,在目标用户方面,在开发的目的方面,以及在一些具体的功能方面,都需要做好相应的确认工作。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来对系统的设计工作进行深化。
试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于地质勘查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在地学资料较为丰富的地区,以及在成矿地较为理想的地区,实施相应的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工作中,注意对相关经验的总结,促使GIS标准更加地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信息技术的更好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找矿行业与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进步。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中,GIS作为一种优秀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找矿工作中获得了有效的运用。在信息的采集质量方面,以及在信息的采集速度方面,还有在信息的处理方面,都获得优化与提升。
因此,作为地质勘查的相关负责人,需要加强对该技术的重视与掌握,并且不断地提高运用技巧与水平,以便于取得更为理想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