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
2021-11-30欧晓静毕亚琴
欧晓静,毕亚琴
(1.安徽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2020年9月,CNNIC发布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2]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社会,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3]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CNNIC的报告可以看出,媒介领域正在进行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科学技术推动媒介形式不断创新。当前的5G技术又给全媒体带来全新的发展,讯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如何利用全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全媒体”的特征
学界关于“全媒体”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所谓“全媒体”是指信息传播时借助不同表现形式,囊括所有媒介形态的多载体性,达到多屏合一的深度融合性,以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能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5W)。这一全媒体的内涵主要通过以下特征变现出来:
(一)“网状传播”的辐射性
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它们的受众群体及传播形式相对比较固定、单一,有自己固定的受众群体,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相反,“全媒体”的传播融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传播方式,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同时性的网状化传播,集中表现为不同媒体同时把信息传播给需求迥异的受众,从而完成媒体交叉、平台转换、渠道位移的全方位、网状化的传播模式,实现“全媒体”的全载体、全过程传播。
(二)“算法推送”的精准性
“全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转变了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了传播受众的精准化。精准化的服务不单单只是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更强调的是“靶向推送”、“定向推送”。精准化推送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受众的阅读兴趣、知识水平和浏览痕迹,计算出其兴趣落脚点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层次,从而决定为其推送什么类型、何等层次的信息,也称为“算法推送”。
(三)传播渠道的多元性
“全媒体”最基本的特征即是“全”,它囊括了所有的媒体形态,包含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种传播形式,使其传播渠道实现了多元多样性。比如,针对习惯于传统媒体的受众来说,可以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喜欢看纸质报纸的可以继续订阅报纸,喜欢看电视的受众,则可以保持对电视的青睐;针对偏好于新媒体的年轻受众来说,则可以继续畅享于网络的一片天地,不喜欢传统的纸质报纸,可以在网络看电子版的报纸内容,订阅相关传统纸质的APP,实现纸质内容和网络电子内容同向同行。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价值璀璨,意义隽永。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每一代人的不同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入脑、入心、入行,是一代又一代学者矢志不渝的追求。“全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平台,开拓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众范围、开放场域及精准定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然而“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也给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诸多挑战。
(一)“全媒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1.从“单一”传播到“网状”传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
“全媒体”融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引发了信息传播式样的变革。传统媒体中信息的传播采用“单一”、“线性”的传播方式,其缺陷是受众覆盖面小、传播速度慢;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虽发生了改观,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传播方式以“裂变性”传播为主要特征,但其主要缺点是传播信息内容的“无规则性”和“去中心化”。
“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优化了传统媒体的单一性传播和新媒体的无序性传播,纠正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中出现的失范现象,实现了“网状”传播,既扩大了传播信息的覆盖面,保证了传播速度,又实现了以圆心为中心的有序传播,从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
2.从“有限场所”到“无限空间”,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放场域
在传统媒体时代,只能利用报纸、书刊、电视等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传播的范围受限;新媒体时代扩充了其传播的场域,人们只要有网络,有手机便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收获信息。但由于新媒体平台中的海量性、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五花八门、“泛娱乐化”倾向严重,占据了人们零散的碎片化时间,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性。
“全媒体”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不是内容上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转化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强调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和创新,破除原有的沉疴旧疾,使其发展为具有“端网速度”、纸媒深度的新型媒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实现了从“有限场所”到“无限空间”的场域飞跃。
3.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准定位
“受众本位”是指以受众为传播过程的旨归和靶向,传播内容以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为主要目的。“传者本位”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传播者为传播过程的中心和指向,传播内容强调传播者的自身意向。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常从“传者本位”的角度出发,传播形式单一,注重传播的内容、深度和其权威性,弱化了传播的效果。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多元化,有微信、微博、报纸、报刊等载体,并在这些载体中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有微信息、微视频、微理论等,形式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可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但往往忽视了传播内容的深度性和权威性。
“全媒体”时代媒体工作者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既注重内容的深度性,又注重传播形式的灵活性,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根据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制作分众化、特色化、精准化的内容,从而满足部分小众群体的需求,做到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从“大水漫灌”式传播转向“精准滴灌”式传播,从“泛娱乐化”传播到积极向上的“内涵式”传播。以“学习强国”为例,它分为视频、广播、音乐、电视、要闻、思想、理论、会议、快闪等不同模块,而这些模块中又分为不同的小模块,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受众需求,可以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实现“精准推送”。
(二)“全媒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1.“碎片信息”诱发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性
“全媒体”的多而全,意味着人类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无限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纸媒、报刊杂志等电子媒体,以及以网络为支撑的新媒体,即媒介数量的大幅增加。数量扩充的同时也必然要求媒介质量的提升。但目前全媒体中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良莠不齐、质量褒贬不一,存在部分虚假歪曲信息、西化的社会思潮、娱乐化信息以及不求上进的亚文化现象,这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性。
2.“物论沸腾”的舆论引导难度大,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
全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交往实践,使人们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事件的围观者转变为积极的信息传播者、事件“当事人”。第一,从网络自身特征层面: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碎片化的、非理性的、博求眼球的信息和醒目的“标题党”,这些特征造成网络舆论本身的不确定性、煽动性和潜在极端性。
第二,从网民媒介素养层面:网民的自身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以及对网络舆论自由权的异化理解,导致网络舆论物论沸腾,容易被错误的引导。
第三,从网民心理层面:网络自身的特征容易诱发网民“群体极化”心理倾向。“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便有某偏好,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好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4]这种掺杂极化心理倾向和混乱情绪的发泄现象容易造成非理性的声音愈来愈壮大,理性的声音愈来愈沉默不语的螺旋发展过程。若发生网络舆论却没及时加以引导,造成网络舆论如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形成网络舆论“疫情”,在此之后,再去疏通围堵控制,容易引发“塔西佗陷阱”,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从而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信息茧房”效应难破解,钳制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阈性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5]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未来的全媒体传播将是移动互联、万物互联的万物皆媒介时代。人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海量的信息即时传播、交互传播,随时接受信息。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加上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滴灌”式传播,容易自动过滤用户“不感兴趣”的信息,长此以往形成“算法推送”。
“算法推送”会放纵受众只浏览其感兴趣领域的信息,迎合符合受众价值观的意见,从而准确推送出符合受众品味的信息,这样受众便会固囿在自己的圈子中,与其他非其兴趣的部落或信息隔离开来,形成了网络信息的“茧房效应”。长此以往,受众的信息接受面愈发窄化,在针对性的信息推送中跌入循环往复同质内容的桎梏中难以自拔。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媒体”中广为传播,但若无法进入到受众的兴趣圈,也会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
三、全媒体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要让群众更好地掌握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理论宣传引导。基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面临的现实境遇,要在四个方面用“力”,只有借助这几个维度的“力”,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发展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主动吸收对方的优势方面,传统媒体吸收新媒体的技术应用和终端管理、平台管理以及话语传播方面的优势,新媒体吸收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方面优势,坚持一体化发展。一体化的发展也是破解“碎片化”信息带来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的良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媒体环境中的传播和宣传。习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3]全媒体时代需要传统媒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介质融合。在技术层面上,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维度融合。在终端平台层面上,实现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多屏融合。在话语传播上,实现“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也绝不端架子”的官话和大众化语言的融合。例如,《新闻联播》在2020年8月24日入驻快手、抖音,央视主持人一改往日在电视新闻播报中那种严肃、正式的话语方式,以一句“快手的老铁们,你们好”开场后,瞬间刷新了“中国政坛风向标”。入驻一天后,其播放量就破亿。
(二)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昔日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呈现出各类媒体“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在全媒体环境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丧失网络阵地的主导权。这事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要占领网络阵地,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形式和话语方式,以吸引受众“眼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效果,不仅在于其传播内容的循序渐进性和合理优化性,也在于其传播形式的丰富多彩和引人入胜。在全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图片、微视频、表情包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新时代的文化成果和思想理论,提升传播该理论的效果。其二,推动新时代主流舆论传播策略,以争夺舆论场上的主动权。全媒体时代,一件简单的事件一旦进入网络,经过网民的围观、评论及转发,都可能演变为一场全员关注、全程追踪、全息挖掘的舆情,使其从一件简单的事件演化为公共危机,从而引发网络民粹主义和网络暴力。我们一方面需采取“议题设置”的方法,把公众的注意力和问题焦点巧妙地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转移网民对该事件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守土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信力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制约和规范人们言行的重要保障。在全媒体时代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媒体法律法规。因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易使部分谣言、虚假信息、低俗信息在网络上滋生和蔓延。这些乱象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污浊网络空气,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借助法律法规来清理和整顿,才能解决网络中出现的失范现象。目前,我国已制定了部分关于网络媒体的相关法律,但总体来说,适用的范围不广,且系统性不强。要进行全面规范的网络治理,既需要对全局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又需要借助技术手段突破手段瓶颈,加大对违法情节进行量化和具体化考量,同时,要严惩危害网络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当然,还需要加大力度宣传科普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媒介和网络受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合理有度地利用互联网。
(四)大力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生力
全媒体环境下网民三重角色合一,他们既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又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民被低门槛的技术赋予了网络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可能性,使他们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重要群体。网民网络素养的提高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网民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与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息息相关,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越高,其理解与分析新闻资讯的能力越强,筛选与辨析虚假信息的能力也越高,反之亦然。
其次,提高选择新闻信息的能力。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海量且鱼龙混杂,网民要提高自身选择信息的能力,要具备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使用媒介的能力等。比如在网页上查找相关的信息,要选择正确的、官方的网站进行查询;在微信公众号上搜索相关资讯,也要进入官方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查找。
再次,要提高辨析真假新闻资讯的能力。网民对非官方媒介或朋友圈推送的相关信息要具有辨析和判断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和进一步的搜索查找多方面的信息来分析某些资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意识。
最后,提升编码信息的能力。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介形态纷繁多样,部分自媒体拥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甚至其影响范围广泛,这时要保持对网民自身话语权的敬畏感,要对自身信息生产者的身份担当起责任,不随便发布或转发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伪健康信息以及失范信息,不在互联网空间带来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失范。在信息生产和转发时实行自我把关,使自身的话语权受到法律、政治、社会、道德等外在因素的约束。
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在广大社会中得以彰显和发力,只有得到有效传播,才能入脑、入心、入行,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要认真分析全媒体的内涵、特征,解剖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利弊,从多个方面用“力”扫清这些顽疾痼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