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2021-11-30江丽丽

园艺与种苗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户经营

江丽丽

(旌德县旌阳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安徽旌德2426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第3部分专列第5条,就“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行了决策部署,要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尽快实现农村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道路,必须强化农村农业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保障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从而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道路上来,参与建设、分享红利、增收致富,聚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基于此,笔者以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为例,通过对当地小农户的发展现状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总结出相应的促进对策,旨在为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参考。

1 小农户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状况,“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在当前和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家庭经营都会是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面,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基本现实。第3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户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要改变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格局,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因此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不能忽视小农户。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过程不可控,监督成本高。当今的农村人口可以划分为以下3类人:①“真农民”,是指常年住在农村,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其中还包括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不便外出,收入来源于务农和打零工;②“半农民”,是指户籍在农村,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今后也不会再务农,收入主要来源于城市的打工收入;③“假农民”,是指户籍在农村,但早已在城市安家的人,包括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员,考上大学并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以及一些在城市经商做生意的人,这些现象在山区小县格外突出。

从旌阳镇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情况来看,全镇共确权家庭承包经营农户5 050户,确权耕地面积1 691 hm2,其中土地流转面积875 hm2,2019年底经营耕地面积规模在0.67~2.00 hm2的主体有62个,2.00~3.33 hm2之间的主体有25个,3.33~6.67 hm2之间的主体有15个,6.67 hm2以上的仅8个。由此可见,小农户在山区仍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大军。所以探索小农户现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所面临的问题

小农户具有合理分工、精耕细作的优势,更加适合动植物生长规律及生产周期,是适合农业生产的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生产能力、市场能力、合作能力乃至政策能力等方面,传统小农户仍处在弱势地位,并在生产特征、运行规律和运营机制等方面,与现代农业均存在显著差异,如经营规模狭小、抗风险能力弱、科技推广成本高等,具体表现在:

2.1 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小农户农业生产规模一般较小,耕地面积不大,多数是以家庭承包土地为主,极少数会流转一些闲置土地,且较分散。另外受地形及耕地面积的限制,无法采用现代化机器设备进行耕作,生产工具与方法比较落后,在劳动力、资金等诸多方面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低,收入空间提高不大。

2.2 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1)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信息不对称,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影响产业布局。

(2)缺少进入市场的渠道,导致产品滞销,丰产不丰收。

(3)小农户农产品销售多数依赖中间商,而中间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往往压低农产品价格,当农产品市场不景气时,更容易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小农户,从而导致小农户难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却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小农户与规模大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相比,具有天然弱势,因此,更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从产品种植、销售、加工、信息获得等方面给予支持。当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小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由于很多原因的制约还亟待增强,对小农户农产品销售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的服务更少。

3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对策

3.1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扶持政策

扶持小农户,必须强化政策设计,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有效性,让政策的雨露惠及广大小农户,表现在:①产业发展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申报晋级、政策扶持、项目倾斜等要与带动小农户挂钩,把带动小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重要依据;②落实惠农政策,要稳定现有对小农生产的普惠性补贴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等区域特色农产品(例如灵芝、茶叶、烟叶、特色果蔬)的支持性保护补贴、适度规模户补贴等政策;③健全小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探索完善小额信用信贷,扩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解决小农户筹资难的问题;④建立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制度,拓宽小农户农业保险覆盖面;⑤改善小农户的发展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引导、扶持小农户以现代理念经营农业、从事农业、获利农业。

3.2 加强小农户改造升级,培育适度规模经营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非农就业收入的不断提高,从事农业意愿的日趋下降,农业粗放经营甚至直接将土地抛荒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太小的农业经营难以应对市场竞争,农业产业安全形势严峻。因此,“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要改变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格局,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还需处理好小农户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倡导“三权分置”,鼓励小农户按户连片耕种、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股份合作、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方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保障,既可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到位率,提升小农户的生产水平,还可推动农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是符合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3.3 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推动多种模式合作化

目前旌德县以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微型合作社及小农户,发展势头强劲、产品畅销、增收显著,要将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其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使小农户通过合作、联合获得更高经济收益、更强的竞争能力,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鼓励适度规模小农户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特色、优势产业的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成立产业联合体、协会(如灵芝协会、小籽花生协会、天山真香茶产业联合体等),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品牌建设,推动多种联动模式合作,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不仅带动了小农户增收,还降低了小农户市场竞争劣势,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又稳定了产业发展,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2020年,旌阳镇通过老强水稻专业合作社引导小农户签订的166.7 hm2优质水稻生产订单、石芳斋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等,主要是通过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小农户选准产业机会、对接市场需求、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发展能力。

3.4 创新服务内容,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还是要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支持鼓励小农户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引入更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方面通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现有的结构不合理,配置不齐全,一人兼多岗的用人机制,完善农技推广网络体系和创新服务模式;利用现有农技人员,制定引人政策,吸引更多农技青年加入到基层实践中来,如何引人才和如何留人才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同时还应加大对现有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培养更多专业化“三农人”;另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和沉淀农村实用型人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能手等各类人才的提升培训,发挥其对小农户的“师带徒”作用,传递现代市场信息、传播现代生产技能,及时解决小农户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生产理念、生产技术、生产经营模式等诸多方面应给予支持,通过服务可从农产品生产、质量把控、市场推广等方面提升小农户市场竞争力。

4 小结

总而言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核心是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要做到摒弃“亲大农、远小农”的倾向,以家庭农户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道路上来,参与建设、分享红利、增收致富,聚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户经营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现代农业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