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和保证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的质量
2021-11-30杨静
杨 静
(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实验室分析,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实验室分析工作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优化。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就如何控制和保证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的质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控制和保证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过程中,控制和保证工作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管控工作质量,实质上就是为了降低和减少环境检测实验结果的误差,使其能够在合理的范围之中,不会有超出范围的情况发生,以此来有效地促进环境监测可靠性以及精准性的提升,进而将实际环境质量通过实验数据更好地反映出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举措加以处理和解决,从而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
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室分析工作中多方面内容进行管控,主要包括有:监督实验室正在进行的活动、相关检测数据的明确等。同时,对于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及可靠性,在具体操作阶段,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环境监测工作予以全面监管,以便使工作质量得到严格控制和充分保证。
2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控制及保证的具体内容
2.1 测定限、精密度
测定限,也就是对定量范围的两个极端(上限和下限)进行测量。一般而言,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将测定下限定义为:保证测定产生的误差在满足之前要求的情况下,选用有效且具体的预定方法,来对物质的最小浓度进行定量的测定。在我国《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明文规定,3.3倍的检出浓度为测定的下限[1]。当然,不同文件、不同国家对于测定下限的规定还有所差别。比如,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中,测定下限为4倍的检出浓度。在日本有关环境监的文件中指出,测定下限为10倍的检出浓度。通常来说,要求的精密度越高,测定下限超出检出限的数量就会越多。
2.2 检出限
检出限,其实就是一个衡量标准,是选用的方法在既定的可靠范围内,从零浓度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中一个最小的量,或者说是一个最小的浓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取得零浓度样品。因此,在实验室分析工作中,通常会用纯水来代替[2]。另外,检测机构不同,检出限估算方法的规定也有所区别。在实验分析中,估算方法不同,分析项目相同,但往往分析报出的检出限会有一定的差异,而这对数据统计不得不说是个大问题。
2.3 空白实验
在具体操作中,选用实验室中的纯水替代品,并采用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的空白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将可能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的不良因素予以消除,确保实验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3]。在空白实验完成之后,需要观察和分析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因素,看这些因素是否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是否会污染到样品。
2.4 平行双样
这里所说的平行双样,实质上就是将同一个样品等分成双份或者多份,并将它们放在同种条件下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平行双样测定,是为了有效地反映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并以此来检查同批测定结果是否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在对每批样品的每个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选用10~20%的平行样品。若样品的数量不足,那么要适当的增加对平行样品的分析。
2.5 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指的是主要用作对待测物的浓度或量,以及相应测量仪器的指示量或响应量之间定量关系表示的一种曲线。在具体的应用中,由于他们在实际制作和应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将它们分为标准和工作两种曲线[4]。在总体上来看,在对校准曲线质控的要求上,是为了对其进行绘制后,要予以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截距、线性及斜率等各个方面。并且,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借助校准曲线进行回归计算的时候,线性的规定范围千万不能超过。
2.6 进行方法比对
样品相同,可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实际研究中进行区分,一般会在试剂、样品适用性、仪器等几个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不同分析方法的合理应用,若分析结果十分接近,则说明实验室工作质量是完全有效的,自然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7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被作为环境检测系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被得以广泛应用。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能够对实验室的分析结果进行客观地评价和全面地考察。同时,能够为一些检测设备的整体性能提供测量结果,以便发现存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开展过程中,应提前作出相关规定。如使用的分析方法、参加比对的实验室数量以及结果判定的标准等等。另外,还应注意的是,样品的运输、储藏必须符合规定,以免样品情况不一,而造成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3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控制和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3.1 实验室间比对中操作性有所不足
由于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各区域间发展难以保持均衡,这也使得环境检测机构在仪器设备配置、各级人员配备以及检测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控制实验质量方面,若不能对以上因素予以充分考虑,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将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在实际的运用中,为了使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具有可操作性性,需要提前对各个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予以详细核实,然后根据核实结果提出合理的比对条件,并进行标准操作程序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个实验室的测试条件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使实验比对结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3.2 质量控制计划不够系统和全面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发现,我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比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控制和保证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控制方式及控制手段相对单一,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较为系统且全面的计划。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显著地提升。因此,为了有效地规避和处理这一问题,在后续工作的开展中,应尽量制定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并在实验室之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比对等活动,通过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探究,在进行数据不断累积的基础上,绘制出科学性的质量控制图,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实验室的分析水平。
3.3 实验室内质控员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在分析工作质量控制和保证方面,实验室中的质控员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经过实际调查发现,质控员的职能虽然有一定程度地发挥,但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实验分析工作中,质控员往往也会参与进来,参与分析的过程中质控员的身份有比较矛盾,这就好比在足球赛场上,既担任了裁判,又充当了运动员。这种尴尬的处境,难免会导致质量管控工作中,质控员缺乏自身独立性,进而在事物的判断上缺乏客观性,从而导致质控员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价值。在此问题的处理上,最好是质控员不要参与到分析工作之中,让其避嫌,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室进行专项管理。如此一来,实验室分析质量便可得到有效提升,自然得出的实验结果也将更加精准和可靠。
4 结论
总的来说,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工作质量的提高,对于实验结果准确性以及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作为相关部门应予以充分重视,并针对当前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保证工作中存在的些许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