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以及引导机制探究

2021-11-30董秀莹长春财经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舆情监测

董秀莹(长春财经学院)

■ 引言

在新时代媒体的影响下,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交流的主要载体,高校舆论情况与大学生网络舆情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校园舆情的生成,并影响着其发展。伴着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学生更喜欢选择网络的形式对社会的人们话题以及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学生俨然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考虑,不仅要加强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时效性,还要做好国家思想宣传工作。

■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

现如今,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平台,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反映学生实际动态和思想的风向标。目前,大学生网络舆论情况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一)网络舆情发展惊人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手机网民已达六亿多人。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逐渐增多,高校网民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截止到现在4G、5G网络的普及,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App越来越成熟,高校学生借助这些交流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这些App可以发文字、视频、图片等功能,网络舆情就如同“现场直播”一样。同时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这些学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特别是对网络技术有兴趣的学生,这大大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1]

(二)网络舆情极速社会化

开放、实效、互动这些都是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特点。有时大学校园里会出现一些热门话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话题是办学中学校的一些内部问题,但是承担起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高校很容易受到社会广大人群的关注。在网络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表达或者是阐述自己的意见,形成一种良性交流,这样可以促进高校稳定发展。反之,如果一些热门话题被他人恶意利用,就会立刻点燃舆论的导火索,并会迅速的进行传播,继而成为社会乃至国家观众的热门话题,致使原本学生网络舆情成为社会网络舆情,导致出现网络舆情危机。

(三)网络舆情领袖平民化

高校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身的看法的意见时,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但是主要包含的是后勤服务工作和教育教学方面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讨论、互动,主要表现在宣泄情绪、发表自身意见、求助解答,除此之外,在网络舆情的过程中不容易精准地找到舆论领袖,并且很难与其进行交流,造成大学对学生舆论情况的判断和研究十分困难。所以,网络舆情领袖平民化会给整个网络舆情带来不确定性,对大学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陈腐、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并没有遵循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原则,很难符合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新媒体突破了束缚,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技术学习所需知识。所以,各个高校需要做到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尽最大努力走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继而使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进一步借助网络技术教育学生。

(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

伴着新媒体的不断进步,优化过去舆论的环境,对学生群体有着直接影响。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和接收信息的主要方法就是借助网络技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最真实的想法,想要掌握其想法就要对网络舆情展开深入探究。所以,科学地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不断拓展覆盖面,传递正能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

(三)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

校园网络舆论与大学生网络文化息息相关,对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检测和引导,及时消除网络舆论,将一些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中。现如今,我们国家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应不断加强各个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沟通,使合作更加频繁,大学网络舆情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确保高校稳定的工作是学校每一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应做好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净化网络环境、推动高校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以及引导机制中的不足

(一)网络舆情判别机制不精确

我们国家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高校必须根据这一基本理论,科学构建大学校园在线舆情研究的判别机制,以帮助大学校园有效地改善内部网络应急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是我们国家高校需要优化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过程中的主要部分。特别是现如今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校园教育教学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但是就现在的校园网络文化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发现依旧有一些高校仍然选择过去的教育观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融入到网络教育的筹备大军中来,继而导致在处理网络舆情的工作和专业的优秀人才方面都很难得到有效发展,既没有对学生的网络舆情做到实时监测,而且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发生,还会使整个网络舆情消极化,继而阻碍高校校园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行。[3]

(二)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比较单一

近些年来,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新媒体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阻力。若高校校园依旧不选择科学的方式开展引导工作,极大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继而致使高校校园不能稳定、安全的发展。如今我们国家的各个高等学校尽管越来越重视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如不能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会大大阻碍高校校园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的策略

(一)整合人工与信息技术监测工作

通过资料可以看出,一些高校校园对于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在校园内部也没有构建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工作,这样的情况直接表现出我们国家大学领导层的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舆情监测的意识。想要解决这一情况可以选择互联网技术和人力进行同步监测,借助电脑自动检测系统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的预警。除此之外,还需要分配一些专业水平高的检测人员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继而使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有效开展。现如今,经常运用的监测技术为网络爬虫和文本挖掘这两种类型。因此,借助这种信息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帮助校园检测一些不良信息,继而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解决这些负面信息,确保高校可以安全、健康地发展。

(二)设置监测研判管理机制

如果想要使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检测工作和引导工作顺利运行,就应不断完善监管机制,这一机制不能受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在高校校园内部设置监测研判管理机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一些平台进行监督。这样的管理机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测研判:第一,高校校园内部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可以构建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员来让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第二,使高校校园网络审查筛选工作力度不断增强,继而提高网络舆情信息的合理性。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排查和分析,将对国家、学生、社会不利的信息进行上报和处理,同时要重视网络用户规范化管理,通过进行实名登记来把控网络舆情的信息源,继而不断优化监测研判管理机制。

■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大学校园网络舆情大大增加了管理层领导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也是现如今网络教育理念所实现的一大难题。校园网络舆论情况与校园整体的稳定发展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国家大学需要选择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以及引导机制,来阻止校园出现网络舆情不良事件的发展,继而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舆情监测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