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短波
2021-11-30
昆虫样无人机问世
最近,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以昆虫为灵感的无人机。这款设备重量仅为0.6克,相当于一只普通大黄蜂的质量。
据介绍,这款无人机的弹性也与昆虫接近,能实现每秒扇动近500次,可在受到撞击时立刻恢复。有望应用于众多工业、农业等场景,比如为农作物授粉、事故搜救或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机械检查。(王超)
摘自环球网
科学家撑开生命体遗传物质的“保护伞”
最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孔道春团队发现一个DNA同源重组过程必需的中间体——RNA-DNA hybrid,及一个必需因子——RNA聚合酶III。
该研究揭示了DNA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有望极大推进解决癌症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如将DNA重组的分子机理全部搞清楚,就可以改进并重组基因,并通过基因改造,延长人们的寿命,提升生命质量。(张双虎)
摘自《中国科学报》
我国首个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布
最近,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发布。该系统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实现了量子资源系统化管理、量子计算任务并行化执行、量子芯片自动化校准等全新功能,助力量子计算机高效稳定运行,标志着国产量子软件研发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常河)
摘自《光明日报》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有新技术
最近,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战略研究团队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修复植物油菜发现,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是影响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效果的重要因子,进而发现外源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可改变重金属镉(Cd)的迁移特征,是改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一种有效技术。(单文晴)
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网
界面催化“黑匣子”被解密
最近,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王勇教授联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嶷研究员、丹麦科技大学Wagner教授和Hansen博士等团队,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首次在原子尺度下一氧化碳催化氧化过程中观察到催化剂界面活性位点的可逆变化,并据此实现了界面活性位点的原子级别原位调控。
这项成果对今后设计更好的环境催化剂、高效稳定地处理污染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论文被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在线刊登。(柯溢能吴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