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11-30陈德云
陈德云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 九地质队,四川 成都 610000)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国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地质找矿工作是在资源开发的指导下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形成针对性的勘查报告,为固体矿产的开采提供技术支持。地质勘查中取得的数据对工程中后道工序皆产生影响,科学且合理的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有序的进行作业,不仅能够减少工程次数的变更,亦能实现建设资源配置合理化。倘若矿产资源开采效果较好,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此,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入手,对当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进,提升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质量。
1 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及内涵
1.1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矿产地质资源勘查技术涵盖知识面较广、复杂性较高。近年来,伴随我国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当中,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查对象的成分性能检测水平。目前,虽然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加上我国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对一些稀缺资源仍需借助进口的方式获取。故此,对我国地下资源的勘查工作便尤为重要,根据相关地理位置及资源存储量等信息来进一步制定开采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国矿山资源利用率。
1.2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内涵
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共生矿及矿山,其工作的主要任务便是对矿山的勘查位置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更为准确可靠的地质勘查报告,为后续矿产资源开采工作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涉及范围区域较广,在实际地质勘查工作中,倘若未对勘查目标进行明确,便会出现诸多不可控问题发生。故此,首先确定现场勘查工作任务后,便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当地位置信息及矿山地质情况对工作进一步规划,从而降低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施工难点,确保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勘查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产地质勘查单位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组建的,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地质勘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管理中的漏洞直接影响了勘查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更是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从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难度较大,应该转变传统的陈旧管理体制并加以创新,以此提升地质勘查工作效率。
2.2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水平滞后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勘查技术水平的滞后,直接对矿产地质勘查的功效效率、工作质量及勘查力度产生影响,无法满足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现代化工业发展需求。就矿地质勘查工作而言,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存在较高的风险系数,直接对矿产勘查结果产生影响,最终降低勘查成功率。
2.3 资金投入力度较低
伴随我国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储存增长速度也越来越慢,再加上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剩余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难度。但由于部分勘查单位在矿产勘查工作技术、设备等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导致所采用的勘查技术和手段创新性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化技术发展需要。另外,地质勘查工作的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国家财政是主要的勘查资金来源,直接导致矿产勘查工作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等,种种因素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产生影响。
2.4 勘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对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部分地区缺乏技术水平较高的勘查队伍,直接导致矿产勘查工作受到影响,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环境因素、薪资水平因素及工作地点因素等,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相关技术人才的加入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国大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皆是由原属地矿系统的队伍逐渐发展而来的,在早期的矿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当地质经验,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分析地质资料,这对勘查成果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目前部分矿产勘查单位忽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及勘查队伍建设,使之前总结下来的工作经验未得到有效传承。
3 提升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优化策略
3.1 建立健全的地质勘查管理机制
进行矿山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中,建立健全的勘查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勘查工作效率,亦能很好的调动勘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提升矿山资源地质勘查质量。例如: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以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标准及规范为依据搭建现代化地质勘查管理机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勘查工作能够有章可循。首先,矿产地质勘查管理机制需要对勘查过程进行明确规范,并对勘查工作以多维度进行动态调整监控,以期符合现代化矿产地质勘查管理要求,确保地质勘查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均在相应的管理机制下进行,实现矿产资源勘查管理精益化的伟大宏图。其次,不断转变管理模式及创新管理思路,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确保相关的管理制度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贯彻落实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
3.2 加大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力度
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对提升我国经济建设及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国家和相关单位应提升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及重视程度,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提升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强化勘查队伍建设。例如:将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基金及公益性地质工作进行有效结合,采取针对性措施,尝试转变矿产地质勘查投资主体,拓展资金渠道和来源,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吸引市场资金的投入等。
3.3 提高矿产地质勘查技术
使用先进的技术对矿山进行勘查时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对勘查数据处理方面的发展停滞不前,致使勘查工作的进步产生阻碍,故此,相关矿产勘查部门应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例如“甚低频电磁法,此种方法对一些老矿山的深部能够有效进行预测定位,实现深层矿产勘查的同时,亦能提升勘查的精准度。再者“X 射线荧光技术”能够高效的获取矿产元素的成分,相信在未来矿产勘查工作中有着较高的应用前景。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动态勘查测量工作,大大提升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效率。
3.4 建设专业化矿产地质勘查队伍
在实际勘查工作中,矿产勘查部门应选择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过硬的人员担任勘查工作。提升勘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提升勘查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亦能确保勘查质量水平。例如:矿产勘查管理单位应对勘查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及安全教育活动课程等,确保勘查人员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另外,建立责任制,提升勘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例如,对勘查数据与结果不准确的人员进行处罚,使其对自身岗位抱有敬畏之心及充分认识到地质勘查环节的重要性。同时,对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嘉奖,以此提升勘查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为其他人员起到表率作用。再者,相关矿产地质勘查部门可提高招收录入门槛,必须经过用人单位的技术知识考核方准上岗,以确保矿产地质勘查队伍质量过硬。
4 新形势下找矿勘查技术研究
4.1 地质找矿技术
地质找矿勘查工作技术的创新工作目标,主要是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整体效率和精确度,为了充分满足这一工作要求,需要对地质找矿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创新,以此可以更快到找到矿产资源到具体分布位置。进行地质找矿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矿区地质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勘测,同时还应注重对框体的检查及矿石存在的特点。运用电阻率中梯方法,可方便后续找矿工作的开展,以此提升找矿工作质量,另外,还应对共生矿和伴生矿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也可促进找矿理论形成及发展。
4.2 电法勘测技术
电法勘测技术原理是根据岩石间的电化学以及电磁学的特殊性对其展开研究,主要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及天然电磁场等原理进行分析,进而找寻不同的矿床。通过电法勘测技术找矿方式有很多,例如:运用电流法时,可对岩层的结构实际具有的电阻率进行探测,且将这些内容作为根据测定实际所需的电池,这能够很好的分析地质结构,比如说矿石大小、矿石种类等。
4.3 磁法勘查技术
从自然界角度来看,岩石受到地磁场状态的影响下会产生程度不一的雄性状磁场,与磁性之间进行叠加后可产生异常现象,勘测人员进行工作时,可通过此种异常现象进行测定,判断地质构造成分及分布特点等。通过磁法勘测手段找矿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制约性,例如:岩石和矿石之间必须存在很大磁性差距情况下方可取得更好效果,此时通过此类方法进行勘探铁矿时便有很好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地质勘查环节能够为后道工序的开展提供可行性思考,由此可见,地质勘查工作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尤为重要。故此,便要求相关勘查管理单位及时更新并完善勘查管理机制,加大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此提升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确保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效率,降低对矿产生态资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