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及应对的3M-SPR 体系 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研究

2021-11-30周李承罗伟权杨建垒深圳海关广东深圳518000

口岸卫生控制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防控

周李承 文 哲 罗伟权 杨建垒 深圳海关(广东,深圳,518000)

2020 年2 月14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1]。 2020 年10 月1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通过,明确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海关纳入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生物安全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用于本法;第二十七条明确, 应当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监测网络,开展主动监测和病原检测,并纳入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传染病监测是国境卫生检疫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国家赋予海关的法定职责。 深圳海关承担海关总署全球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组组长单位职责,一直以来有效开展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根据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工作需要,结合已有工作经验,本文就推动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监测、 预警及应对的3M-SPR 体系,更好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展开研究。

1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对防范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的重要意义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的必然选择。

1.1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2020 年2 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2020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指示“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 2020 年9 月16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中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提出“要加强疾病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等[2]。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预警及应用体系,是落实习总书记最新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

1.2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必须之举

《生物安全法》 首次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提出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制度,提高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 其中,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作为本法主要内容之一单独成章,明确海关等部门应当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安全监测网络,并纳入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海关坚守着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的“国门第一哨”,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将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疫情防堵于国门之外,控制于萌芽之中。 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在“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上指出,要突出生物安全,构建完善口岸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有效防控疫病疫情输入。 因此,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是构建强大口岸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国门生物安全的必然举措。

1.3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是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的重要工作

2016 年8 月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当前,全球传染病形势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大流行,对全球人民的健康、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埃博拉病毒病、拉沙热等烈性传染病时有暴发,疟疾、霍乱等古老传染病死灰复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疫情此起彼伏。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海关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取得了很好的防疫成效。 随着未来全球经济生活复工复产的推进,各国各区人员、货物往来交易势必越发频繁,疫情跨境传播风险与日俱增[3]。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实现关口前移,防控传染病疫情传入传出,是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的重要工作。

2 深圳海关有效开展疫情监测预警工作

原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13 年开展全球疫情监测工作,2015 年成立专项工作组, 建立疫情监测长效机制。 2018 年机构改革,检验检疫转隶至海关,深圳海关承担了原深圳检验检疫局开展的疫情监测工作。 2018 年底,海关总署成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组,深圳海关承担组长单位,牵头其他直属海关与相关单位开展监测。 完善的机制有力地加强了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升了工作效能。

2.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将疫情监测作为重点工作纳入专项规划,明确中长期建设任务和具体目标。 分阶段制定每年监测计划,明确当年监测的信息来源渠道、网站范围、病种范围、重点传染病名录,以及具体开展监测工作的各单位分工机制、轮值监测机制、重大疾病专项监测机制等,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每周快评、每月详评、每年全评、专事专评的“四评”制度,形成常态疫情定期评、重大疫情随时评的工作模式,及时触发预警,指导口岸防控。

2.2 完善全球疫情数据库

对全球2008-2018 年11 年间共计50 万条疫情数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近10 年600 篇疫情风险评估报告进行采集、编制和录入系统。 持续收集近200 个传染病疫情数据、资讯和工具网站,涉及12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新冠肺炎、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106 种传染病的超过1 万条疫情数据,持续提升疫情监测的深度和广度。

2.3 研发全球传染病疫情监测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展示预警平台

联合相关专业公司,基于网络爬虫、语义精编及智能翻译等技术[4],研发全球疫情监测系统,自动抓取全球设定网站指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按照关键语义去重筛编及机器翻译后,及时形成疫情监测信息条,推送至相关人群。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传染病疫情本底数据库,搭建全球传染病疫情GIS 展示平台[5];实现重点传染病核心数据指标的GIS 展示功能。 此外,按照时间序列、空间分布、全球概况等维度,动态展示重点疫情暴发、流行过程[6],境外重点疫情流行地区与中国的通航情况, 包括口岸、航班数、航线图、中转国等信息。

2.4 指导疫情防控

将疫情监测预警结果直接运用于疫情防控,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监测组汇编全球重点疫情风险信息,编制每日疫情日报,发送全国海关,提示全球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针对性指导口岸防控。 在发现萌芽性疫情风险时,能做到及时发现,最快预警,启动应对。 如2019 年12月30 日,监测组监测发现“武汉不明原因肺炎”舆情, 立即上报,2020 年1 月4 日起编制新冠肺炎专题日报,1 月5 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发出预警,指导全国口岸防控工作。 在2020 年下半年,香港连续发生第三波、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组追踪香港每一例本地病例、聚集性疫情,分区分级评估风险,绘制疫情地图,针对性开展深港跨境司机的流行病学筛查,实现精准防控。

3 建议

在2020 年6 月2 日举行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 要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 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这为加强监测预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文基于已有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疫情信息收集不够全面和精细、评估预警不够实时和高效、结果运用不够紧密和系统的问题,提出打造全球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多点触发预警、多场景运用(Multi-channel Surveillance,Multifactor Precaution,Multi-scene Response,3M-SPR)体系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多渠道监测 (Multi-channel Surveillance)机制

以全面、实时、精准为原则,充分利用信息跟踪、数据抓取整合和标准接口调用等技术,持续优化全球疫情智慧监测平台建设,扩大传染病疫情监测范围,纳入相关科学文献、社交媒体、网络舆情等信息, 多渠道监测获取传染病相关各种关键数据。持续深化与国内卫生健康、交通、市场、农业、气象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国际组织、各国疾控部门等的交流合作,建立多渠道的多元数据监测机制。 主要建设方式和渠道包括:

3.1.1 监测内容

包括传染病流行情况、病原体、相关症候群、相关危险因素、涉及病媒生物信息、防治技术与措施、相关防疫政策及实施情况等[7];影响传染病流行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候鸟迁徙、动植物疫情等,以及各国家/地区重大政治、经济、战争、社会活动,跨境旅行、贸易运输等社会学信息[8]。

3.1.2 人工监测方式

全国海关设立疫情监测工作组,选取专业技术骨干,通过网络监测、信息通报、查阅资料、主动调查等多种渠道,专兼职开展疫情监测。

3.1.3 信息化监测方式

优化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智能疫情信息监测系统,应用关键词筛滤、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自主搜索指定网站的指定主题信息,结合人工审查,实现疫情信息智能采集、筛选、整理、翻译等功能,提升疫情监测质效。

3.1.4 网络渠道采集信息

收集各国政府卫生部门、国际组织以及专业疫情网站信息,国内外权威新闻媒体网站信息,国内外专业监测机构网站信息,专业学术网站信息等。

3.1.5 通过境内联防联控机制采集信息

主要包括通过外交部门获取使领馆对疫情高发区国家公民发放签证信息, 境外染疫人员信息等;移民部门的口岸查验证件信息、出入境信息;教育部门关于来自疫情高发区留学人员信息;国资部门下属企业外派人员信息; 商务部门外派商务、劳务人员信息以及各地政府“健康码”信息、核酸检测结果、行程轨迹、集中隔离情况、社区隔离情况、医院诊治情况等。

3.1.6 通过境外检疫合作采集信息

主要包括世卫组织的全球疫情,签订合作协议相关国家和地区交换的疫情信息,境外哨点疫情信息等。

3.1.7 相关社会学信息

主要包括各种渠道收集的重要政治、 经济、社会活动;相关气候变化、环境监测、重大自然灾害监测数据;航运企业的国际航班购票信息预报、国际航班值机信息预报、邮轮售票信息等;旅行社购买出境游产品的人员信息;移动运营商疫情高发区手机漫游服务人员信息;互联网旅游网站购买出境机票或旅游产品人员的信息等;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网络数据;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境外支付数据;医药及医疗仪器销售企业售卖数据;医学检测机构检测数据等。

3.2 建立健全多点触发预警 (Multi-factor Precaution)机制

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全球传染病疫情、舆情信息等进行科学分析,结合疫情的危害性、传播性、人群易感性等特征,以及其他社会学、经济学因素等,构建科学、准确的多维多元风险评估模型。 分析研判疫情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编制输入性风险指数。 研究建立多点触发指标体系和标准流程,开发信息化平台,快速、智能判别潜在性、苗头性风险并自动触发预警,减少人为干扰和工作失察,提高预警的敏感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及时性。

3.2.1 异常数据自动预警

选取监测数据关键指标项,当出现异常骤升或骤降时,自动触发预警[9]。如某口岸单日发热人员检出数同比昨日增长100%,即自动触发预警,提示对方口岸是否存在疫情。 选取关键业务指标项,当出现风险关注项目时,自动触发预警。如旅客申报有A地旅居史,疫情监测风险显示A 地暴发埃博拉病毒病,则自动触发该旅客风险预警。

3.2.2 监测数据阈值四色预警

选取监测数据关键指标项, 获取连续监测数据,编制移动平均线[10],指标数据上下浮动超出移动平均线(阈值)5%蓝色提示;10%黄色提醒;20%橙色预警;30%红色警示。

3.2.3 监测数据风险矩阵模型预警

选取监测数据关键指标项,按照“发生可能度”“危害性”进行赋值,根据业务需要编入“风险矩阵图”,系统自动比对关键业务数据的变化,按照“风险=可能×危害”的评估方法,自动计算多点业务指标的风险发生值,自动分级预警[11]。

3.2.4 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暴发预警

监测到某地暴发不明原因或新发传染病后,自动对比数据库中的历史疫情信息筛选去重,抓取传染病症状、传播力、致死率等关键信息,同时提供暴发国家与我国的航线交通往来[12],发布风险提示。

3.2.5 专家评估触发预警

基于系统内部各业务专家库,当监测到相应业务关键指标异常波动时, 可自动调取专家开展评估, 当3 名专家联名或1 名高级别专家做出预警时,可启动专家组联合评估机制,开展评估。

3.2.6 多途径的预警结果应用

根据触发、评估的结果,发布的预警信息,对外用于发布公告、警示通报、水空运系统布控、入境人员布控、联防联控警示、口岸健康宣教、旅行健康提示等用途。

3.3 建立健全多场景综合响应 (Multi-scene Response)机制

将疫情监测、统计、预警等各种信息通过GIS、AR/VR、全息影像等模式予以可视化、动态、智能展示[13]。 通过各种方式在多种场景予以应用,做到疫情及时响应,快速处置。

3.3.1 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按照“每周快评+每月详评+每年全评+专事专评”的“四评”制度,对应编制评估报告,指导疫情防控使用。

3.3.2 编制疫情流行及输入指数

对传染病的核心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包括临床分型占比、致死率、重症率、治愈率等疾病特征,传播指数R0、病例增速、病例数的同/环比运算等流行病学特征,航线数、航班数、往来人数,以及检出率、发现率等跨境传播特点, 研究确定评估指数模型,对照相关指标,将疫情流行情况、输入风险进行指数化的编制,直观、清晰地展示疫情流行及输入情况[14-15]。

3.3.3 全维度GIS+3D 智能展示

基于结构化疫情风险数据库,综合时间、空间、疫情情况、航线、公共卫生状况、医疗资源情况、检疫要求等各类风险因子,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多维度展示全球传染病流行状况、变化趋势及口岸防控信息[16]。

3.3.4 口岸精准布控

根据疫情监测预警信息,分析明确需实施重点检疫的高风险人群、交通工具等,下发风险布控指令,在口岸精准布控拦截,针对性排查检疫,消除疫情跨境传播风险。

3.3.5 全国口岸指挥调度

在海关已有运行管控中心的模式上,建立全国口岸卫生检疫指挥调度平台, 整合疫情监测及预警、精准布控、口岸拦截、业务预警、检疫处置、后续监管等业务环节, 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的数据处理、口岸监管、决策调度、快速通报、专家评估、重大疫情协同处置、联防联控等功能,打造全国上下一体的可视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指挥调度平台。

猜你喜欢

传染病预警防控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