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模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2021-11-3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李文轩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李文轩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动施教,学生被动接受,自主性、创造性都受到很大的束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反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持续地获得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自学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索尝试,感到受益匪浅,对学生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形象生动,任务设计合理有趣
任务设计对于学生最终是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创设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能够激发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渴望,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互动,达到快乐学习的良好效果。任务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同时能够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意识,真正使学生根据自己内在需要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教师要转变角色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协助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协商关系,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推动师生共同发展,做学生的朋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任务完成后及时反馈与评价
任务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刺激学生持续提升。除了教师积极评价,也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可以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交流辩论,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学生爱玩游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及时反馈自己的成果,所以在任务完成后,要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成果,并给予必要的点评。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利用多种驱动方式,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有效性。
(一)兴趣驱动
三年级是信息技术课的起始年级,在第一堂课上,问:“你知道信息技术课是学习什么的课吗?”答:“玩电脑的!”“那你喜欢电脑吗?为什么?”“喜欢!可以玩游戏!”,“玩游戏”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让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习任务变得轻松有趣,继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那就是把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在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把任务驱动变成兴趣驱动。首先,教师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点,什么样的任务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其次,任务目标要明确,设计任务时要有利于学生达成。最后,任务要有利于学生展现自我,突出个性化。
1.寻找兴趣点。在Flash 动画的教学中,兴趣点的寻找更加容易。比如在学习“形状补间动画”时,我以最简单的“长方形变正方形”为例进行讲授,任务练习时,我引导学生:“长方形还可以变成什么形状?请你来变一变吧!”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他们制作的作品精彩纷呈:圆形、球形、太阳、笑脸、灯笼……五花八门,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2.目标明确,任务易达成。所谓目标明确,就是让学生知道最终达成的效果是什么,学生自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3.任务要利于展现学生个性化。比如在Photoshop 图片处理课上,有一项画丝纱的任务,按照惯例是使用钢笔工具,“钢笔”需要调节笔的位置并适当拖动,调节不好就画不出所要的图形,较难掌握。一个学生独创使用画笔工具,“画笔”不需要调整,一次性就能够画成,简单、快捷,同学们对他特别佩服。对于教师还没有布置讲解的任务,他也能凭借以前积累的知识完成,对这样的学生应特别加以重视,要让他成为班级学习这门课的领头雁,有了他们的带领,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总体提高。
当然,兴趣点的把握、任务的设计,还要注意学生水平的差异,对于弱一点的学生要防止他们对课程失去兴趣,布置任务要相对容易,而对特别爱好的学生,要给他们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个人目标驱动
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要达成的任务目标,在设计上也要有所差别。
汉字输入的学习与练习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把它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利用个人目标驱动与游戏教学法进行分层学习,能够较好地实现。利用“金山打字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与水平,设定一个小目标,有些学生每分钟要达到30 个字以上才算完成任务,而有的学生每分钟只要达到20个字,甚至10 个字就算完成任务。小目标达成后,再提高一个档次,最终结果是全体学生都在进步、提高。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不只是看谁的速度快,还要看谁的进步大。这样一来,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投入练习中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式任务驱动
小组合作式任务驱动教学,是为了弥补学生个体认知的不足和技能的差距,通过小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相互之间能否合作学习,直接影响任务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将来学生走入社会需要具备的一项很重要的素质。
在PPT 项目制作的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式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先共同讨论作品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模式,有了初步的设计蓝图,再划分成模块,由小组内不同的学生分工完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初步理解、模仿,然后鼓励大家共享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遇到困难时有教师的指导协助,并提供一些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任务的进行与完成。
在创意编程的学习中,需要团队的智慧。首先将学生合理分组,每个小组按照分析的结果得到一项任务。其次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任务中的各项要求,完成任务规定的内容。最后将各小组的成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程序设计。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对他们设计的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尤其是那些有不同设计思路和使用不同方式制作的作品,其他学生还可以进行质疑,提出改进措施,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不仅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认清自我,摆正自己在团体中的具体位置,促使学生融入集体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存在的几个误区
(1)只要有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形式。(2)为完成任务而做,过程中没有乐趣可言。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学生不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他们又怎么会不断地成长为一个能够进行自主思考、终身学习的人?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体验到学习之趣,并乐在其中。(3)任务越多越好。任务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应做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任务适中。(4)任务分配不当。任务的设计和分配要考虑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存在个体差异。(5)完成任务即可,不需要评价和总结。任务布置后,应有相关指导和任务检查,完成后还应有对学生成果的评价、交流和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完成一次任务就有一次提高,一步一个台阶地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宗旨。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师生互动,打造平等、和谐、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