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大班绘本教学活动《跑跑镇》为例
2021-11-30福建省福鼎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李晶晶
福建省福鼎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李晶晶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幼儿、教师、文本之间多元对话的过程。对话式阅读是指以图画书为阅读素材,教师通过提问、问题反馈及增加相关信息的描述等形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师幼对话、幼本对话和幼幼之间的对话,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思考,逐渐将幼儿由学习中的倾听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进而提升幼儿的学习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探索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文并茂的幼儿绘本,不仅反映了幼儿生活,而且也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幼儿园教学中,绘本能开拓幼儿想象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现在幼儿早期阅读学习的重要书籍,对幼儿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以大班绘本教学活动《跑跑镇》为例,谈谈这一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
一、创设互动情境,导入对话
3—6 岁儿童语言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其思维具体形象,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根据教材内容,运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幼儿创设有趣、多元的互动情境,形成师幼有效互动,更好地激励幼儿融入阅读情境,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实现儿童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有趣的互动情境
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功能创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跑跑镇》阅读活动中,活动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扉页的图片情境将画面上的人物制作成动画的形式,以动画“跑跑镇”导入活动,教师边出示动画边提问:“有一个小镇,镇上的居民喜欢做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跑来跑去)。”通过动画的形式,让画面内容从平面变为立体,将“跑跑镇”直观地呈现在孩子的面前,激发阅读的欲望,同时也让幼儿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与情境中开启阅读之旅。
又如在师幼共同阅读的前几页中,“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增添动画的音效,制造“咣”相撞的声音,将无声的静止画面变成生动有趣可视可听的动态画面,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多维阅读,创设自主的互动情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大班早期阅读《跑跑镇》活动中,通过师幼共读、猜想变化、自主阅读、迁移拓展等多种形式的阅读策略,创设幼儿与文本交融的阅读情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阅读中进行阅读思考、猜想验证、分享交流。活动一开始,我出示汽车和梯子的画面,引导幼儿猜猜汽车和梯子相撞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孩子们通过猜想,发现这两种物体相撞变成了消防车,孩子们感到非常好奇和有趣。接着黑熊和白熊相撞、女孩和鱼儿相撞,师幼通过集体共读这几组图片并引导幼儿讨论互动,引发幼儿大胆猜想后,教师让幼儿自主阅读,理解“跑跑镇”中其他两种物体相撞发生的变化。引导幼儿边自主阅读边与同伴大胆交流自己的猜想,自由发表意见,在与同伴的交流对话中理解文本内容。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对话
对话式阅读教学要以幼儿为主体,使其参与到活动过程中,与教师和文本内容进行对话。针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的特点,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阅读经验,教师围绕绘本所体现的主线,创设具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巧妙地设计提问,引导幼儿融入阅读情境中,激活幼儿的学习思维。
(一)围绕目标设计问题
根据《跑跑镇》绘本内容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两点目标:(1)对两个物体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感兴趣,并能大胆想象。(2)大胆创编并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围绕这两点目标,按照故事发展情节,我提出“相撞了以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等问题,使幼儿产生好奇心,为引发幼儿继续阅读绘本内容做好铺垫。
(二)问题要精练明确,具有指向性
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具体明确,有指向性。不可太多、太杂,含糊不清,否则幼儿会不知如何回答,答不到教师需要的点上。如在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时,我抛出问题“谁和谁撞到了一起,它们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大胆想象,说一说、猜一猜这两种物体碰撞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变化。这样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提问,能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有效地与文本发生对话,提高幼儿阅读有效性。
(三)问题要有开放性
在提问中,教师应抓住绘本内容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开放式的问题,给孩子更多想象、推理和判断的空间,激活幼儿的思维,大胆猜想自己所“阅读”出来的故事,激活与文本的对话。在活动的最后,我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跑跑镇上还会有哪些新朋友?这些新朋友谁和谁撞到了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呢?”这样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并充满不固定性和不确定性,可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想象富有创意和特色的表达。当然,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支持、回应或进一步追问。如当幼儿说出轮子和盒子相撞变成汽车时,教师引导幼儿:“为什么会变成汽车?从哪里看出来了?”“跑跑镇居民还会变出什么?”教师的追问拓展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使幼儿融入阅读情境中。
三、创设游戏情境,深入对话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随着《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不断深入实施,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课程游戏化。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多的说教讲解和单纯的阅读书本比较枯燥、无趣,而结合绘本设计游戏情境,能让活动过程充满趣味性,提高幼儿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主体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创设游戏与文本相互交融的阅读教学情境,进一步深入幼儿与文本、幼儿与同伴的对话。
《跑跑镇》绘本本身具有很强的幽默性,教师可以挖掘绘本中的游戏元素 “跑跑、碰碰、变变”的故事情节,结合大班幼儿善于模仿、能和同伴合作的年龄特点,创设孩子世界中的“跑跑镇”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玩、跑跑、碰碰、变变、说说的游戏中探索和想象两个事物组合后的奇妙现象,感受绘本的有趣和幽默。活动中,邀请全体幼儿随机抽取胸卡,扮演跑跑镇里的角色,在音乐声中寻找想要组合的朋友。当幼儿找到朋友时,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互相碰一碰或互相拥抱,并用语言“××,哒哒哒,××,哒哒哒,咣——”,在快乐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感受互相碰撞、想象变化的体验,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游戏的情况灵活调整,让幼儿与同伴交换卡片重新寻找朋友,探索不同的组合变化。在课后,我们还将跑跑镇融入幼儿的生活,搬上了小舞台,玩碰撞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组合了各种奇妙的碰撞变化,如男孩和蜘蛛碰出了蜘蛛侠、轮子和鞋子碰出了溜冰鞋、小女孩和小鸟碰出了天使、手表和铃铛碰出了闹钟……有趣的游戏形式拓展和延伸了绘本的内容,也丰富了孩子的认知和经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通过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营造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本互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引发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及能力。同时,“对话式阅读”这种教学模式也能有效体现幼儿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真正激发幼儿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