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系统性急救护理的应用
2021-11-30刘旭
刘 旭
( 大连市急救中心 , 辽宁 大连 116021 )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近些年来交通事故致伤越来越多。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若未及时有效救治,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对患者实施合理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选取我急救中心收治的112例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探讨系统性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急救中心收治的112例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患者均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指数为3-7分[2]。对照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20-59岁,平均(38.52±1.56)岁;颅骨骨折24例,脑挫裂伤18例,颅内血肿14例。观察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20-59岁,平均(38.51±1.55)岁;颅骨骨折25例,脑挫裂伤17例,颅内血肿14例。2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出车,以最快速度到达车祸现场。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实施合理救治。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急救护理,包括:(1)建立系统性急救小组,各个成员明确自身职责,采用岗位责任制,按照各自职责应对突发急救,并进行有效配合。(2)救护车进入车祸现场后,需及时评估周围安全性,将伤员快速转移到安全位置。对患者头部损伤及生命体征进行评估,确认是否存在其他损伤,快速判定病情,通过GCS实施昏迷程度评估,注意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明确肢体活动、病理反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急救,如心跳呼吸停止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若循环障碍,需及时开放多条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注意对液体量合理控制,预防导致脑水肿更为严重;若合并四肢、骨盆等骨折需及时进行固定。(3)转运途中不可停止抢救工作,需立即联系院内做好抢救准备,到达医院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及时抢救。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对比2组院前死亡情况,通过电话回访对比2组院内死亡情况。
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经SPSS020.0系统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救治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16.25±2.63)分钟,短于对照组(23.69±2.58)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死亡情况对比:观察组院前死亡1例(1.79%),院内死亡2例(3.57%),死亡率5.36%;对照组院前死亡3例(5.36%),院内死亡7例(12.50%),死亡率17.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伴随现代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由于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越来越多,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为严重。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在男性青壮年群体中比较常见,导致患者、患者家庭承受较大负担与压力。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在发生后,病情较危重,而且病情往往会快速变化,导致其病死率较高,因此需采用急速有效的救治,使之更具有科学性、时效性。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通过系统性急救护理,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预防患者死亡。通过系统性急救护理的实施,可使程序急救流程得到明显优化,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使患者得到更为及时的救治,并提高存活率,预防并发症发生。整个系统性急救护理过程,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使之工作更具有效率,可与医生进行快速配合,无需被动等待医生医嘱,在整个护理过程可保持较高的积极性、预见性,可提高护理效率。而且患者可在系统性急救护理中得到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对于医护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系统性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抢救时间,预防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