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价半月反弹超30%明年上半年或再探底

2021-11-30

北方牧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猪价存栏母猪

10 月份以来,生猪养殖经历了又一次探底。浙商期货研究员徐心澄表示,9 月份部分企业为满足三季度的季度出栏计划,集中出栏生猪,国庆节内提振的消费抵不过偏强的供应, 生猪价格不涨反跌。 国庆节结束后, 整个供需恢复正常, 数据转好的情况也初现端倪, 猪价因而走强。

但是,对于养殖户来说,这个猪周期的底部或许还未结束。

“从目前来看,生猪养殖行业已经出现了远超前两个猪周期的亏损。 我们预期明年上半年,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 一方面是以四年计算的一轮猪周期的见底时间, 因此有可能再度出现猪价探底的情况。 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有望形成一轮新的猪周期的上涨过程。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表示。

10 月20 日, 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表示, 生猪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 当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养殖场(户)出现亏损。

他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 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将难以扭转, 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生猪价格快涨快跌

在步入10 月份的猪肉消费旺季时,生猪价格却迎来新一轮下跌。

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9 月下旬之后,生猪市场加速下跌,从9 月20 日的12.63 元/千克下跌至10 月6 日的10.63 元/千克。

不过,随后生猪市场出现了快速反弹,并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反弹超过30%。

徐心澄指出, 这一次上涨是由多方因素决定,包括政策利好、情绪利好等,但根本原因还是基本面情况的转好。

“9 月出台了生猪产能调控的政策,10 月又开始了第二次收储。 虽然产能调控政策主要影响明年预期,且实际效果难定,收储体量仍然偏小,但仍然是难得的利好。 尤其收储折现货价格是14.6~15 元/千克,高于现货价格,算是对现货价格的一个提振, 也是此前生猪期货大涨的一个引导因素。 ”徐心澄表示。

此外, 之前猪价一直下行, 迟迟看不到底部,整个生猪市场没有信心,现在拐点出现,市场信心回归,养殖户挺价意愿偏强。

但徐心澄认为, 最主要的因素是基本面数据有所转好,而且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5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就因为养殖户的亏损而开始转折下行了, 但生猪存栏仍然因为惯性上涨,且存栏、出栏同增造成了糟糕的市场局面。 不过9 月数据出来后,生猪存栏量上涨速度逐步被抚平, 预计本月存栏量出现转折向下的拐点。 ”徐心澄表示,另外国庆后生猪出栏均重下降的很快,现在只有不到120 千克的均重,和五月份135 千克的均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意味着市场猪源供应以标猪为主, 大肥猪对市场冲击不复存在。

魏鑫指出,这次猪价反弹是季节性反弹,首先是全国各地气温从北到南在下降, 人们的肉类消费需求提升。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生猪前期出栏的节奏较快,在加速出栏的模式下,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但随着价格的反弹,市场认为四季度对生猪的需求会提升, 养殖户也考虑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压栏, 因此提振了生猪价格。

不过,对于养殖户来说,目前仍然处于全行业亏损的状态, 而且行业总体亏损远超上两个猪周期。

“从价格来看,目前生猪的最低价在10 元/千克附近,猪周期一般四年一次,前两个猪周期的低谷,一次最低生猪价格达到7~8 元/千克,一次在10 元/千克附近,但这轮猪周期的养猪成本比较高,首先是饲料价格明显上涨,其次是防疫成本提升, 据计算每千克大概有1 元左右的防疫成本,因此按照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计算,目前一千克生猪的成本在15.5 元左右。 ”魏鑫指出。

“强亏损”周期何时结束?

正由于全行业亏损, 因此这一轮生猪去产能也在持续。

招商证券最新的研报指出, 东北地区母猪产能自6 月起开始淘汰,三季度加速淘汰,预计四季度产能去化还将持续。 前期东北地区淘汰的主要是三元低效母猪, 近期开始淘汰经产母猪,带仔母猪淘汰较少,预计9 月份起生猪产能已出现实质性去化。

从他们调研的两家规模企业来看, 成本更低的规模企业目前维持着正常的扩张节奏,有新项目投产,母猪产能较去年略有增长,后期或将减少配置比例。 另一家规模企业主要是淘汰低效母猪,尚未补充后备母猪。 深亏后迫于资金压力清场退出的散户预计有10%左右。

徐心澄指出,目前来看,生猪养殖加速去产能这一现象是存在的, 因为当前供需明显不匹配,生猪亏损仍然严重。 政策、亏损都是促使养殖户去产能的一大因素。 不过,这一轮猪价上涨后,产能去化速度可能放缓,但对应的猪价反应要在明年5 月之后。

“目前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仍然是偏高的,浙江地区自繁自养户的养殖成本普遍在17~18 元/千克,可能四川、河南等地区的养殖成本略低一些,但也集中在15~16 元/千克以上,相较于现在的价格仍然是亏损的。 且确实小散户的成本较高,亏损更加严重。 ”徐心澄表示。

“从5 月份开始,生猪行业的去产能就开始了,现阶段随着价格反弹,去产能的过程有可能趋缓,但由于仍然处于全行业亏损的阶段,所以淘汰产能的趋势不会大的变化。 ”魏鑫表示。

不过他认为,大型企业每周都需要按计划出栏,因此在价格底部的亏损比较严重,小散户一年出栏2~4 次,亏损一般仅限于出栏这一批或者两批, 所以目前的亏损来说,并不一定是散户比大企业亏损更严重。 相对来说,小散户更为灵活,饲养方式也更多样,可以自行降低成本,大企业的人工、折旧、销售、管理等成本都需要计算在内。

在持续去产能的推动下, 是否意味着这轮“猪周期”的拐点将至? 对此目前市场的看法并不一致。

东莞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 一般猪周期的路径为 “猪价下跌——母猪数量减少——生猪供给减少——猪价上涨——母猪存栏量上涨——生猪供给增加——猪价下跌”。 一般而言,一次完整的猪周期需要3~4 年的时间。 最近一次猪周期从2018 年5 月开始,至今已有3 年5 个月的时间。

今年三季度末, 我国生猪存栏约4.38 亿头, 同比增长18.2%。 其中, 能繁殖母猪存栏4459 万头,同比增长16.7%。 与6 月相比,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有所下降, 下降幅度分别为0.23%与2.30%。 虽环比有所下降,但生猪与能繁母猪的整体去化时间较短, 且下降幅度较小,并且主要以去低效猪为主。 一般来说,能繁母猪存栏领先生猪存栏约10 个月左右,在能繁母猪去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 预计明年二季度生猪供给或见顶,猪价届时达到历史低位。

但徐心澄认为,2018 年猪瘟疫情直接打断猪周期后,本轮猪周期就变得不那么有规律,振幅也变得很大。

“目前来看,两个可能性。 一个比较乐观预判就是我们已经度过了猪周期的底部, 未来猪价会震荡走强,哪怕走弱也不会创下新低。 因为不仅目前产能数据转好,需求也有复苏的迹象。另一个比较悲观预判是这轮上涨结束后,明年5月后猪价会再度走弱,从而达到新低,成为真正的底部,从季节性上看这个也的确有可能。 ”徐心澄表示。

农业农村部指出,从今年6 月开始,针对生猪产能过剩的苗头, 已通过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

猜你喜欢

猪价存栏母猪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消费低迷供需博弈 全国猪价大致稳定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后非瘟时代生产母猪饲养关键点详解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