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卑微的人生》中的色彩与镜头语言评析

2021-11-30刘祖昊

流行色 2021年9期
关键词:观者诗意纪录片

刘祖昊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库罗夫(Alexander Sokurov)于1997 年,拍摄纪录片《卑微的人生》(A Humble Life)。导演长时间与老人共同生活,用镜头凝练出平凡老人一天的日常经验。她与屋内不同物体间重复互动,如缝制、烹饪、生火,每一丝都细致入微地被导演记录,环境中的寂静让每一个周围微小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影片没有将老人现实的居所替代,而是现实诗意的渐近线,以“一天”为时间轴,重构了老人的世界。从灰蓝色到绿色的冷淡色调,到慢而悠长的叠加镜头,再配合周围的自然杂音,使得观影人跟随导演节奏,自然进入与老人同在的“现场”,将老人与世界的关系,拓展至“我们”与现实的关系。

一、黑白色彩与现实风景交融

死亡,为索库罗夫一生敏感的话题。他迷恋于人在世与消逝之间的系列仪式,以及好奇与感叹人的孤独宿命。通过细腻的镜头表现,展示死亡肉体与痛苦精神。《卑微人生》(如图1)同含有对死亡和孤独的思考,体现在镜头对奶奶细致的刻画中。从开头的微弱泛着暖黄色的烛光到偏红色的月光,房间风景到门庭木地板的描绘,无不再现着索科洛夫式的典型视觉魔术。从细小微不足道的物件中捕捉,显现隐藏的高于物质的精神。在灰棕色静态家族照片和动态黑白独居情景描绘中,叙述索库罗夫眼中的孤独宿命。

黑白,这一单色模式开启了电影的默片时代,如今丰富的影片色彩眼花缭乱。而导演选取了最纯化的黑白色调,突出老人与周围杂音环境的日常生活。将简化的镜头语言,以纯粹的内容良好呈现。本片虽未拍摄现实之具象,导演却是在其中吐露了些许诗意,记录镜头跟随老人的生活节奏,产生不确定性的现实风景。为什么如此慢而悠长的镜头所构成的纪录片,却更能吸引观者的情绪?

图1《卑微的人生(A Humble Life)》海报

正如图片中的海报所选取的色彩与镜头,导演以老人岁月般的痕迹、双重意味的烟雾、单色镜头中的房屋等元素构成诗意叙事。影片评论者讲述该导演以 19 世纪的诗意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一副令人惊叹的动态老人“肖像画”,褪色的棕色、灰色和黄色代表着一个早已过去的世界的记忆,对话着黑白风景中现孤独居住的老人生活。黑白质感的画面,配合捕捉真实场景的痕迹感,在影片中多次呈现环境的细节,如门庭早已凹凸光滑的木质地板;紧实泛黄的榻榻米草席;还有众多细节中,能清晰感受到导演极其渴望观者看到老人及房屋的岁月痕迹。纪录片吸收着周围存在的各种杂音,以流动与静止的镜头叙述着仿佛永无停止的“现场”,影片充满了时间性与空间性。真正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相呼应,黑白调与现实景相融合的诗意感。具有过去,融合当下、未来的叙事成为我们当代现实生活的神话。色彩的缓慢变化,使老人的居所开门见山,观者得以窥见日常的卑微与反复的伟大。

二、单一色彩与环境音中的慢镜世界

前一个镜头切换至下一个镜头时,造成叠景重影是该影片重要的镜头语言。这般镜头似乎在其他纪录片中少见,是导演为影片内容服务表达的创意手段。几年来,导演定期穿越日本城镇、村庄。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聆听观察城市,阅读国家历史,为现实找到基点。《卑微的人生》影片的拍摄,导演温柔地观察住户松吉梅野,并和她进行深入对话和共居观察,以个人影片的形式记录全程。

单一色彩结合静止或移动速度极其缓慢的超长镜头是本影片的叙事节奏。月、房屋、大地、窗外世界成为周围世界的代表。将现实风景用精细的构思组合,在万般环境中凝练提取诗意在梦幻中游荡。这位来自奈良县的日本老人身上仁慈的沉默和她牺牲结束生命时的镇定,唤起了导演对梅野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本质,有一个纯洁人类的崇敬印象。其中自然和肖像的照片,老人的诗朗诵与日本民间音乐和柴可夫斯基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春雷声音伴随水滴声,鸟叫声、风声喝着屋内充满岁月感的关门声。一切声音与周围景色都宣示着老人的岁月痕迹,与她的平凡日常。镜头中的周围一直存在,连接着老人的过去记忆,周围自然,及现居年龄久远的居室。影片中的环境音像是要脱离现场,进入到银屏外的世界,首先出现的是主人公奶奶房间中的蜡烛与朦胧的光,随之导演的旁白与强劲的风声一同将观者拉入叙事。进入到夜色与房屋的全景画面。蜡烛的燃烧声刺耳,仿佛要冲破出银幕,揉杂入观者的电脑,进入到观者的世界。周围的环境音在寂静中无比响亮,以至于与每一次观看的现场融合,分不清外部与内部的时空界限,延伸至无限遥远(如图2)。

图2 重叠镜头与局部镜头影片截图

从导演的个人思考还是其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时刻吸收着外部空间的思考格局。所谓的外部性,其实如同导演对死亡、生存的思考,人与自然风景共在,并沾染影响了影片的镜头运用。在“对话”的叠景、周围的杂音、局部与全景的镜头中加以显示。室内昏黄烛光的下一个镜头是同色调朦胧的月光。时而飘起的灰白烟雾也成为切换镜头的必要与隐喻元素。镜头慢慢移动,风景随之变化,在单色寂静的画面空间中看见其他时空的存在。如夜景中的月光与树木在切换至下一个屋内镜头时,仍停留在画面的左上方,都是导演传递给观者的场所氛围想象。

尽管导演对构成松吉老人大部分岁月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调查,以及收集了这些日子的体验的身体,但我们无法将知识整合到她消耗的真正生命范围内。一个我们不太可能在银幕上看到的人物,部分是由于她真实的孤立生活,代表了他者的无限抗拒。我们被她的脸呼唤,在这里更是如此:她的话,是对男人的爱,他在无限的悲伤中继续着生活对她的要求,直到她平静地结束。

三、结语

亚历山大·索库洛夫的纪录片,是动态的、多样的、重叠的、囊括周围的、充满气味的。在自然现实的琐碎细节中,将绝迹的生活和日常生活提取加以不间断的诗歌意象。 索库洛夫在他的人物肖像中拍摄了如此意想不到的,极具偶然性的随意风景,作为作品中的抒情尾巴。打开观者的五感体验,思索身体体验所带来的联想与无可替代性。如同气味不能被记录只有靠参与与体验习得。由此,色彩与镜头语言也更加能激起身体的感知细胞,从而快速拉入共情现场。

猜你喜欢

观者诗意纪录片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端午节观龙舟赛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被耽搁的诗意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心中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