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民众对中医的认知、态度、行为比较研究

2021-11-29关世杰

国际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受访者整体

关世杰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数据展示了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沙特和中国民众对中医的认知、态度、行为,以及这些认知、态度、行为与受访者对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对双边关系的评价、对中华文化的评价、对中国形象评价的关系,并就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提出建议。

【关 键 词】中医;国际关系;思维方式;中华文化;中国形象

一、研究背景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但近代以来受到西医的挑战,国内外对中医疗效的争议不断。2020年以来,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向全球展示了其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的潜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沙特(以下除特别标明之处外,简称“6国”)和中国的民众对中医的认知、态度、行为,以及這些认知、态度、行为与受访者对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对双边关系的评价、对中华文化的评价、对中国形象评价的关系。展示这次调研结果,有益于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

二、调查问题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问题

1.对中医的评价

(1)对中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包括是否知道中医这一中华文化符号,是否认为中医能治病,是否在就诊时选择中医。

(2)接触中医服务的情况。包括对中医服务的兴趣和接触情况,对中药品牌“同仁堂”的认知与态度。

(3)如何看待中医药名人和评价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包括对中医药代表人物——“医圣”张仲景、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认知和态度,如何评价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4)对中医思维方式的态度,主要是调查受访者如何看待中医所采取的综合思维方式。

2.对双边关系的评价、对中华文化的评价、对中国形象的评价

设置对双边关系的评价问题,以进一步探讨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是否受到两国关系影响;设置对中华文化、中国形象的评价问题,进一步分析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是否与对上述两者的评价相关。

3.其他相关问题

设置了受访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性别、民族、居住地、职业、信仰、所属政党等问题,除年龄和性别以外,其余根据不同国情设立选项,以抽取样本和进行人群分析。

(二)数据收集

2016年12月—2017年2月,本课题组经由北京益派公司,利用国际性在线调研公司光速研究公司(Lightspeed Research)样本库采集6国样本数据。2017年1—3月,益派公司利用本公司中国样本库采集中国样本数据。

2017年3月20日,益派公司将各国受访者所填写的原始数据交给课题组(美国1011份、德国1004份、俄罗斯1010份、印度1013份、日本1007份、沙特852份、中国1235份)。课题组对获取的数据进一步检验,改正个别错误。各国数据满足了构念①等同、测量等同、样本对等的要求,具有可比性。②

三、调查发现

(一)对中医的评价

1.对中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将受访者中知道中医的人数占受访者总数的比例设为知名度,得出中医在6国的知名度从低到高分别为:俄罗斯(84.8%)、美国(84.9%)、德国(87.9%)、印度(90.9%)、日本(93.3%)、沙特(93.8%)。其中,俄罗斯最低,沙特最高。中医在6国的整体知名度为89.1%,比在中国(91.8%)低2.7%。

去除不知道中医者,将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用喜欢率来表示(较喜欢、很喜欢的比例之和),从低到高分别是:日本(28.0%)、美国(43.3%)、俄罗斯(54.1%)、德国(56.9%)、印度(58.3%)、沙特(72.0%)。其中,日本最低,沙特最高。整体上,6国受访者对中医的喜欢率为51.6%,比中国受访者(87.6%)低36.0%。

去除不知道中医能否治病者,6国受访者心中的中医能治病率(较能治病、很能治病比例之和)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52.4%)、美国(54.8%)、德国(67.2%)、印度(74.3%)、沙特(76.0%)、俄罗斯(76.1%)。其中,日本最低,俄罗斯最高。整体上,6国受访者心中的中医能治病率为66.5%,比中国受访者(91.2%)低24.7%。

受访者是否喜欢中医和认为中医能否治病之间存在关联。是否喜欢中医受以下因素影响:是否方便(针灸方便但煎药麻烦)、便宜、环保、能治病等。对比显示,各国受访者对中医的喜欢率都低于认为中医能治病率,详见表1。

将看过中医、用过中药、扎过针灸或拔过火罐的比例设为在中医处就医率(偶尔和经常的比例之和)的考察因素,6国受访者相关指标从低到高分别为:美国(38.4%)、沙特(38.8%)、德国(39.0%)、日本(51.0%)、印度(58.3%)、俄罗斯(61.2%)。其中,美国最低,俄罗斯最高。整体上,6国受访者在中医处就医率为48.0%,比中国(96.1%)低48.1%。

将是否喜欢中医、认为中医能否治病与在中医处就医情况做相关分析①,6国分国别情况、整体情况和中国受访者的情况所构成的16对变量中,除沙特受访者是否喜欢中医与在中医处就诊为较显著相关外,其他皆为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083~0.413。各国受访者均呈现认为中医能治病率与在中医处就医率相关系数大,对中医的喜欢率与在中医处就医率相关系数小,说明认为中医能治病与在中医处就医率的相关性更强。

2.对中医服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医产品和服务进一步走向世界。本研究从文化产品消费者市场的视角,调查了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态度、能否接触到中医服务以及对中药品牌“同仁堂”的认知和态度。

6国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感兴趣率(较感兴趣和很感兴趣比例之和)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20.5%)、美国(40.9%)、俄罗斯(53.0%)、德国(54.6%)、印度(58.9%)、沙特(62.4%)。其中,日本最低,沙特最高。整体上,6国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感兴趣率为48.0%,比中国(75.4%)低27.4%。6国受访者的中医服务接触率从低到高分别为:美国(20.4%)、德国(32.0%)、日本(34.7%)、印度(37.7%)、俄罗斯(46.3%)、沙特(55.4%)。其中,美国最低,沙特最高。6国整体水平为37.3%,比中国(90.4%)低53.1%。

关于中药品牌“同仁堂”,6国受访者的知晓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12.7%)、美国(21.3%)、德国(30.1%)、俄罗斯(31.6%)、沙特(35.4%)、印度(56.5%)。其中,日本最低,印度最高,6国整体知晓率为31.2%,比中国(93.0%)低61.8%。6国知晓“同仁堂”的受访者,对这一品牌的喜欢率从低到高分别为:德国(10.3%)、日本(21.1%)、沙特(38.1%)、美国(40.5%)、印度(42.3%)、俄罗斯(46.7%)。其中,德国最低,俄罗斯最高。整体上,6国受访者对“同仁堂”的喜欢率为35.4%,比中国(77.1%)低41.7%。

3.对中医药名人和中国人健康状况的认知和态度

张仲景和屠呦呦是中医药界的代表性人物,受访者对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可以折射出其对中医的态度。此外,中医与中国人民健康密切相关,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这一刻板印象是否已经改变、这是否与对中医的态度有关联?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调查了受访者对中国人健康状况的认知。

6国受访者对张仲景的知晓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22.5%)、德国(24.6%)、美国(31.5%)、俄罗斯(38.2%)、沙特(39.8%)、印度(64.5%),6国受访者整体知晓率为36.8%,比中国(87.4%)低50.6%;对屠呦呦的知晓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21.3%)、俄罗斯(25.6%)、德国(26.4%)、美国(29.7%)、沙特(33.5%)、印度(64.1%),6国受访者整体知晓率为33.4%,比中国(86.3%)低52.9%。6国对张仲景的美誉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21.1%)、美国(40.3%)、德国(24.7%)、俄罗斯(52.1%)、印度(54.5%)、沙特(60.2%),6国整体美誉度为46.0%,比中国(79.9%)低33.9%;对屠呦呦的美誉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日本(13.6%)、俄羅斯(30.5%)、美国(31.7%)、德国(31.7%)、印度(46.7%)、沙特(61.1%),6国整体美誉度为38.8%,比中国(78.7%)低39.9%。

6国受访者中,认为中国人身体健康的比例最低为俄罗斯(37.1%),最高为印度(68.1%)。中国人中自认为健康的比例为56.0%,略高于沙特(53.8%),低于德国(61.5%)、美国(62.4%)、印度(68.1%),与6国整体水平(54.8%)基本持平。

以下将是否喜欢中医、认为中医能否治病、在中医处的就医情况、对中医服务的兴趣、对“同仁堂”品牌的态度、对张仲景的看法、对屠呦呦的看法、对中国人健康状况的印象设为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进行考察。

(二)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对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的相关分析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基因之一,指头脑对进入大脑的信息加以编排处理加工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思维程序。人类的思维方法,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思维方式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属于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化的基因之一。文化基因则是文化系统中携带和传递文化特征信息的基本单位。季羡林说:“东西文化差异之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思维模式之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①中外思维方式既有共性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由于思维方式属于高度抽象的概念,本研究用两个问题调查了受访者对以下两种综合思维方式的表现是否赞同:第一,一种医学观点认为,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第二,在认知方式上,以综合性倾向对事物的整体作出反应,而不仅仅是对细节作理性的分析。

受访者对综合思维方式的赞同率(对两个问题赞成率的平均数)由高到低为:中国(94.1%)、印度(83.2%)、俄罗斯(79.2%)、沙特(72.6%)、德国(65.0%)、美国(60.8%)、日本(42.8%),6国整体赞同率(67.2%)比中国低26.9%。与此同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6国受访者整体上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与对中医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都显著相关,其中2个因素(在中医处就医情况、喜欢张仲景)与对中医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相关系数(0.152、0.249)与中国受访者(0.158、0.258)近似,其他6个因素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中国受访者。无论中外,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与对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显著相关。

在理解一组信息时的切入点方面,中国人喜欢综合思维,西方人喜欢分析思维。因此,在信息的排列组合顺序方面,中国人整体思维在先,西方人个体思维在先。中医是综合思维的典型体现,不仅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不单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且强调“天人合一”。现代西医以文艺复兴时期建立的人体解剖学为基础发展而来,认为现实的东西是有结构的,是可以分解的,因此非常注意量的特征和概念的精确量化细分。文化构成“珍珠链”理论认为,在国际传播语境中,文化成分像一串珍珠——文化符号、文化产品、民众与杰出人物、文化团体/企业、大众传媒都是显性成分,思维方式是隐性成分。把五个部分穿在一起的是三个要素——思维方式、信仰、价值观,它们是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隐性部分,像三股拧在一起的线,把各粒珍珠串在一起。①因此,对中医综合思维方式的态度是因,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是果。

(三)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国家双边关系的相关分析

人们常认为,一国民众对另一国外交政策的认知和态度,特别是对双边关系现状的认知和态度,直接影响对后者文化的态度。为从实证角度验证这一看法,本研究就6国民众对于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的中国与本国关系良好率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结果由高到低分别为:沙特(86.8%)、俄罗斯(84.5%)、德国(44.7%)、印度(40.5%)、美国(29.2%)、日本(3.6%)。6国整体水平为47.3%,比中国(21.2%)民众认为中美关系的良好率高26.1%。

将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与对双边关系的态度作相关分析。结果可以分为3种情况:8个因素与双边关系都显著相关(美国、印度),多数因素与双边关系显著或较显著相关(俄罗斯、德国、日本),个别因素与双边关系较显著相关(沙特)。整体上,6国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双边关系都显著相关,相关度最弱的是对中国人健康状况的印象。关于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和国际关系现实都显示,国家利益和人们的价值观是关乎对于国际关系态度的根本因素,尤其是国家利益更为重要。本次调查印证了双边关系影响了人们对于对方文化的态度。

(四)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对中华文化评价的相关分析

为探明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对中华文化评价是否存在关联,本研究使用9对褒贬对立的形容词,通过7级语义量表调查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评价。9项评价中,中华文化“没有吸引力的—有吸引力的”最重要,②因为有无吸引力实际上是有无文化影响力,是对中华文化印象的总概括。限于篇幅,本文只分析对中医的态度、行为的8个因素与中华文化吸引力的关系。

6国受访者认为中华文化有吸引力的比例由高到低为:俄罗斯(77.0%)、印度(66.7%)、沙特(66.2%)、德国(61.6%)、美国(51.8%)、日本(18.9%)。6国整体水平为57.8%,比中国(89.1%)低31.3%。日本、美国受访者对中华文化吸引力的评价位列倒数第一、第二。

将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与中华文化吸引力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两种情况:在6个国家(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中国),8个因素与中华文化有吸引力都显著相关;在沙特,4个因素(是否喜欢中医、对中医服务是否感兴趣、如何评价张仲景、如何评价屠呦呦)与中华文化有吸引力显著相关。整体上,6国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中华文化吸引力都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对中医服务是否感兴趣(0.327)、是否喜欢中醫(0.283)、认为中医能否治病(0.277)。与中华文化吸引力相关度最弱的是在中医处就医的情况(0.122)。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医的态度是对中华文化态度的一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就要丧失其功能。二者相互影响,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有时候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对中华文化的态度相关时,两者互为因果。

(五)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与对中国形象评价的相关分析

2006年,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中国目前最重大的战略挑战都与其‘国家形象有关。”雷默在《淡色中国》一文中,引用了2004—2006年扬·罗必凯品牌资产评估机构(BAV)曾使用的“可靠可信、令人愉悦、有领导力、充满活力、颇具魅力、坚定不移、不断发展、有创新力”这8个维度来调查中国形象。本研究沿用了这8个维度来测量6国受访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颇具魅力”是对中国形象的总体评价,其他7项都是对该国形象某一方面的评价。限于篇幅,本文只分析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与中国是否颇具魅力(简称“中国魅力”)的关系。

6国受访者对中国魅力的认同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俄罗斯(67.2%)、沙特(65.1%)、印度(62.8%)、德国(62.3%)、美国(35.2%)、日本(9.5%)。6国整体认同率为50.1%,比中国(76.8%)低26.7%。日本、美国受访者对本国与中国关系的评价位列倒数第一、第二,对中国魅力的态度亦如此。

将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与对中国魅力的认同率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两种情况:在5个国家(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中,8个因素与对中国魅力的认同率都显著相关;在沙特,5个因素与对中国魅力的认同率显著或较显著相关。8个因素与6国整体认同率都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前三名分别为:对中医服务的兴趣(0.326)、是否喜欢屠呦呦(0.266)、是否喜欢中医(0.244)。

中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中国形象的一部分。对中医态度与对中国形象态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对中医的态度与对中国形象的态度相关时,两者互为因果,对中医的态度起决定性作用,对中国的态度也会影响对中医的态度。

(六)人群分析

去除不知道中医者,将各国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分别与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作相关分析,与性别、民族、地区、职业、信仰、政党作一元方差分析①。

1.各国比较

各国情况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6国整体情况中,只有年龄和性别的数据可以分析:年龄与是否喜欢中医、同仁堂、张仲景和屠呦呦显著或较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29、-0.053、-0.040、-0.085),年龄越小越喜欢中医,这显示中医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在认为中医能否治病、是否喜欢张仲景、对中国人健康状况的看法这三个因素上,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或较显著差异——女性的评价(均值分别为3.82、3.54、4.82)比男性(均值分别为3.74、3.43、4.71)更高。

分国别来看,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加以说明。两国在3个人群中不同:美国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4个因素显著或较显著正相关,在美国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中医越友好;在日本则相反,日本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5个因素显著负相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美国受访者分别在对中医态度和行为的4个和2个因素态度上有显著或较显著差异,日本则在各因素的态度上都无显著差异。两国受访者在6个人群(年龄、收入、性别、信仰、职业、政党)中的态度和行为相似。

2.单一因素比较

单一因素在各国情况多有不同。本文限于篇幅,以对中医服务是否感兴趣(简称“服务兴趣”)为例加以说明。6国受访者从整体上而言,年龄与服务兴趣不显著相关,性别与服务兴趣无显著差异。

6国之间相比,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服务兴趣大都显著或较显著相关(只有日本为负相关)。5国(不包括沙特)受访者的收入与服务兴趣显著或较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民族(在美国除外)、地区(在印度除外)的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兴趣无显著差异。不同职业、信仰(在德国除外)的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兴趣都有显著或较显著差异。年龄与对中医服务的兴趣在德国、俄罗斯、沙特显著相关,在美国、印度、日本不显著相关。隶属于不同政党的受访者对于中医服务的兴趣在德国、印度、日本有显著或较显著差异,在美国、俄罗斯无显著差异。①

四、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属于受众调查,针对的是各国民众,而非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对于调查数据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解读。限于篇幅,下文以对6国受访者的整体数据与中国受访者数据对比为例,作出初步解读。

(一)对中医药界的启示

2018年3月,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就中医“走出去”答记者问时说,中医药海外传播发展态势良好,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医药国际准入还面临一些障碍,中医药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②本次调查得出的数据与这一观点相符。

1.提升海外民众心中的中医能治病率是关键

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核心问题是要让海外民众相信中医真的能治病。西医东传中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接受西医的根本原因是西医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海外中医诊所的不规范经营甚至违法经营现象对海外民众对于中医药有效性的看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宏柱教授认为,海外开办中医诊所的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合法行医资格的专业中医,另一类是不具备系统、专业的中医知识,更有甚者连正规的行医资格都没有的人。虽然这类人在海外中医人中只占小部分,但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国际形象”③。

2.中医服务供给未满足需求,可设法加大海外民众的中医可接触率

海外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感兴趣率(48.0%)比中国(75.4%)低27.4%,尚有提升空间;海外中医服务可接触率(37.3%)比中国(90.4%)低53.1%,大有提升空间;海外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感兴趣率比接触率高10.7%,需求大于供给,缺少中医诊所是原因之一。增办有行医资质的中医诊所,加大海外民众的中医可接触率,有助于满足就医需求。

3.中药品牌需改进美誉度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界知名品牌,但这一品牌在海外6国的知晓率、美誉度(31.3%、35.4%)比在中国(93.0%、77.1%)分别低61.7%、41.7%,都大有提升空间。同仁堂在海外知名度、美誉度均低,需努力完善企业和产品的信誉,改善美誉度后,再考虑提高知名度。通过良好的传播策略使美誉度和知名度达到协调发展。

(二)对跨文化传播研究者的启示

1.民众对双边关系的看法影响中医在海外传播

中医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不大,但无论6国民众对双边关系的看法是好还是差,与涉及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都显著相关(其中,对双边关系的看法与对中医服务的感兴趣率相关性最强,数值为0.255),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数据印证了民众对双边关系的认知和态度影响了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这带来的启示是,国际关系大环境对中医海外传播存在影响。

2.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与中华文化吸引力、中国魅力正相关

海外民众认可中华文化有吸引力和中国有魅力的比例(57.8%、50.1%)比中国(89.1%、76.8%)分别低31.3%、26.7%,都有提升空间。海外受访者对中医的态度和行为的8个因素与中华文化吸引力、中国魅力都显著相关。8个因素与中华文化有吸引力、中国有魅力互为因果。这带来的启示是中医传播者在实践上可以有所作为。

3.需找出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和中国魅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认为中医能否治病”应为关键因素;其次,相关系数越大,改进该因素对于中华文化吸引力和中国魅力的提升空间越大;再次,對于中医的知晓率或接触率越小,可提升的空间越大。最后,对中医的喜欢率或赞同率的数值越小,可提升空间越大。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8个因素中,对中医服务是否感兴趣与中华文化吸引力和中国魅力的相关系数排名都是第一,分别为0.327、0.326。对中医感兴趣率为48.0%,显示该因素与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和中国魅力的关系最为突出。认为中医能否治病是8个因素的基础,目前认同率为66.5%,仍然有提升的必要和空间。提高对中医服务的感兴趣率和对中医能治病的认同率是推动中医在海外获得认可需要优先考虑的两个方面。

(三)对中国对外传播工作的启示

1.中医能治病宜放在传播内容的首位

中医的有效性是中医获得认同的关键,从医学救死扶伤的宗旨来说,一个医学体系能否被人所接受,最重要的是其有效性。一般民众难以从科学性上理解中医学,只能通过其疗效的实用性予以评判。

无论以任何形式传播中医,其有效性都应放在首位。在国内,以“简、便、验、廉”宣传中医药服务优势,这无可厚非,因为90.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医能治病。而在对外传播中,次序宜改为“验、简、便、廉”,因为外国受访者中只有55.6%认为中医能治病。讲好中医药的故事,核心是讲好中医药能治病的故事。这方面有很多精彩故事:苏加诺、西哈努克、李光耀等外国政要都曾和中医结下不解之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讲好中医所擅长治疗的疾病(内科、妇科、儿科、骨科等门类,心脑血管病、疟疾、艾滋病、非典等病种)的故事,无疑会提高海外民众认同中医能治病的比例。当下,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应加强网络监管,提高中医文化在网络平台上的“准入门槛”,杜绝不具备中医资质的人士在网上跨国传播虚假中医药信息的现象,使网上传播的中医信息专业可靠,以利于海外民众相信中医真能治病。

研究显示,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关于中医有效性报道的内容较少。例如,对2002—2013年《中国日报》有关中医文化报道的分析显示,在该研究时段内,有关中医功效和知识的介绍只有18篇(占13%),主要介绍了2003年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疫情过程中,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用中医疗法对患者进行了成功治疗,无一例死亡且保证了医护人员安全。此外,有关报道还介绍了中医在治疗艾滋病方面效果显著的情况。①2020年,中医在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有望成为中医进一步走入世界的良机,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

2.传播中医有关内容时宜将中医能治病和综合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综合思维方式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本质特征。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祝世讷认为:“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对象是统一的。为什么在同一对象上会分别发现不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不同的理论?在理论的背后,还有更加深刻的东西在起作用,这就是思维方式。中医与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更深刻、更本质的差异。”②钱学森在1980年8月写给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的信中说:“西医源起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解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西医的毛病也就在于此。然而这一缺点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到大约二十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③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革。西方传统的生物医学把复杂的生命现象仅仅归结为物理、化学过程是不够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学模式开始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转变。中医讲究天地人和、经络相通、阴阳平衡等理论,体现了综合思维,与新医学模式相契合。2010年12月,“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对针灸的认同实际上是对其背后综合思维方式的认可。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药列入2019版《全球医学纲要》,这是该纲要首次纳入中医学相关信息。①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传播中医的综合思维和治病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机遇。

海外民众对中医理论背后的综合思维方式缺乏了解。2016年,广东中医药大学李翊菲博士在英国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英国人对中国和中医的悠久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中医的基本理論缺乏理解,大部分人认为中医理论很神秘。比如仅有25%的受访者认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等理论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这些理论“很神秘、说不清楚”,接近25%的人对此不了解。②另有研究也发现,海外媒体“对中医治病的理念(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很少提及”。③因此,对外传播中医时将中医能治病与综合思维方式联系起来,有助于民众更深入理解中医。

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看,综合思维方式不仅是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从“地球村”的整体视角看待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环境问题、气候变暖问题、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治理问题),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传播好综合思维方式,宜对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的长处和短处作全面介绍。

3.对各国传播中医宜有针对性

在对外传播中,一直强调“内外不同、外外不同”。从本次调查来看,以美国和日本为例,不同人群之间的对比显示,两国既有不同点也有相似点。不同点表现为:在美国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中医越友好,在日本则相反。这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主张“脱亚入欧”有关。美国的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民众对中医的态度、行为中的部分因素存在态度上的显著或较显著差异,日本则都无显著差异。这与美国种族众多、地域辽阔而日本民族单一、国土狭小有关。相似点表现为:在受访者的收入与对中医态度、行为的各因素相关时,则都为正相关;两国受访者在中医处的就医情况与对中医服务的兴趣都为正相关;不同信仰、职业、政党的受访者在对中医的态度、行为的部分因素方面有显著差异。

从单一因素看(以对中医服务的兴趣为例),不同人群显示相似点多于不同点。整体上,6国受访者的年龄与对中医服务的兴趣不显著相关,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兴趣无显著差异。大多数国家的不同受教育程度、收入、地区、职业、信仰的受访者在与对中医服务的兴趣方面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政党的受访者对中医服务的兴趣有显著或较显著差异。因此,在向海外介绍中医时宜提高针对性。从6国整体情况来看,受访者的年龄越小,越喜欢中医、同仁堂、张仲景和屠呦呦,显示中医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我们对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应有充分的自信。

(责任编辑:林凌)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受访者整体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房价还会涨吗?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