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初广州市住宅室内设计“现代性”的实践研究

2021-11-29乔国玲陈天勋QiaoGuolingChenTianxu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广州市现代性世纪

乔国玲,陈天勋 Qiao Guoling & Chen Tianxun

(1.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2.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环境艺术教学部,广东广州 510310)

20世纪初,广州市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地理气候、商贸文化、人文历史的地域,不仅见证了西学东渐思潮和近现代民主革命,还见证了城市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与人文精神从守旧走向觉醒自立。广州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外贸易的唯一口岸,这里也变成了外来文化在中国交流的前线,可谓“得风气之先”。在这一时期,伴随着西方的建筑技术、材料、施工工艺、家居用品的大量涌入,以及大量华侨建的侨房,新兴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产生剧烈碰撞。广州新生活方式的建立经历了人们从“漠视、鄙夷、好奇”到“正视、关注、接受”的情感转换过程,人们的居住空间也是中西杂糅相处,这一时期的人文思想异常活跃、室内的居住形态也呈现出异常的丰富性[1]。本文希望对广州市特殊历史时期的室内设计的“现代性”展开研究,以期对当代的居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反思。

1 20世纪初广州市室内的特点

室内设计在当代来看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概念,但在20世纪初期明显依附于建筑艺术。20世纪初期广州城市建设时期,引进了大量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和室内家居设备,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商会建筑、宗教建筑、侨乡建筑等所培育的大量现代技术工人,再加上具有现代观念的留洋建筑师回国,这些条件逐渐引领并改变了传统民居的结构和空间布局,使广州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变革。西方文化和消费方式对广州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近代广州人的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融合中西文化的特征。社会风尚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改变,间接影响到室内设计[2]。

2 何为“现代性”

现代性可概括为两个层面:首先是文化与审美层面,在文化上注重批判、追求进步与创新精神,审美上倡导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其次是理性层面,提倡科学、技术,讲究效率。这两个层面使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反思的力量,也表现出对于未来开始出现的信念[4]。此文中的“现代性”秉承当代关于现代性的一般阐释,将着重从室内设计领域的文化及审美层面和理性层面,反思20世纪广州市在这两个方面所做的探索。

3 20世纪初广州室内现代性的精神文化意义

现代性在文化及审美层面是追求进步和创新,倡导和谐。20世纪初,在岭南地区的广州市室内设计上设计思想已经较多地表现出注重功能性的设计特征。

3.1 从文化层面上讲

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其他地区有着强大的辐射力。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精英们引领了现代文化生活的“启蒙运动”,在设计实践活动中融入感性的爱国主义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在“包容并蓄、融汇中西”的基础上,孕育了近代中国新岭南文化的精神气质,推动中国文化向近代形态转变[5]。现阶段可见的20世纪初的广州东山建筑和广东侨乡建筑透射出了浓郁的近代岭南建筑的人文气息。

3.2 就学理层面而言

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大变动、文化大冲撞的社会转型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广东新思潮中占据上风。在“西学东渐”思潮背景下,从官方到民间关于中西文化地位的争论层出不穷,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岭南地区近代室内艺术与美学文化的时代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同时也决定了近代广州居住审美文化,既不能在西方思潮面前无动于衷,又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抛弃,而是在这两种文化之间求得新生。为此,岭南地区居住空间产生了选择性吸收西方建筑技术、装饰艺术和美学的现象,对中国传统室内文化和美学批判性继承,努力探寻两种美学的契合之处,以期达到交融汇合[6]。对比同一时期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城市上海,因其文化、地理背景和主流思潮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20世纪前后上海居住文化和环境陈设在外来文化面前,基本上处于全盘接受和彻底“洋化”的现状。

3.3 20世纪初是岭南建筑史和居住方式上特殊重要的时期

20世纪初是岭南建筑室内走向“自觉”的历史时期。从时间上看,岭南建筑的自觉与整个中国近代建筑的自立是大体一致的,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相继开办建筑系以及1936年勷勤大学创办《新建筑》杂志便是一个重要标志。《新建筑》杂志从第2期开始,每期杂志均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我们共同的信念: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该杂志为传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推动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当时国内唯一一份专门为宣扬现代主义新建筑而办的杂志(图1)。从宣传口号中我们就可以领会到“创造适合于技能性、目的性”的思想是“现代性”提倡的主要观点[7]。

图1 《新建筑》杂志

4 广州市室内“现代性”的物质层面与理性层面

20世纪初,外来文化逐渐深入岭南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当时国内大量出现室内有关的“家庭布置、陈设、装饰”研究,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但在艺术形式、家具造型、装饰风格方面的介绍比较丰富。如:雷圭元在1933年《艺风》上发表的设计效果图,在室内的很多细节形式上使用简洁流畅的几何形线条;钟熀在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钱用和1937年《广播周报》上发表《家庭布置及管理》一文提倡家庭要秩序化、整洁化[8]。1935年王国瑞撰写的《经济住宅设计》一书,对当时提倡的建筑空间和室内空间很多细节做了图例说明,另外在一些历史建筑中遗留的历史资料等一些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广州市当时室内设计中的“现代性”倾向。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时广州市室内设计的主要表现来进行“现代性”的分析。

4.1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室内空间灵活性变大

20世纪初随着岭南地区华侨对家乡的建设,为广州带来了新的建筑形式、技术以及居住空间的改变,对岭南建筑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室内空间有了更大灵活性,在室内设计上提倡形式追随功能。我们以20世纪初建筑师林克明设计建造的住宅为例来讨论当时广州市室内的空间布局变化(图2)。

基于以上方法,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层次分析结构。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对LP实施的影响,将准则层分为两层,建立评价系统模型。具体情况如图2。

图2 林克明故居地下层及首层与二层

广州市越秀北路394号的二层建筑是林克明于1935年设计建成。汤国华老师认为“林克明故居是广州第一所有防空洞的私人住宅”。故居建筑平顶带有弧形露台,地上二层,下面防空洞与河岸相结合,带有小花园和围墙,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空间布置是卧室、厨房、书房、卫生间等围绕中庭来进行,使得空间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东山洋房也开始有了卫生间、客厅、餐厅、生活阳台等空间的变化。东山洋楼,是广州城近代化历程中特定地域及特定时期住宅建筑发展的产物,可以称为当时中国的“模范住宅区”。该模范住宅区在观念上改变了中国传统聚族而居、聚市而居的生活模式,在当时的模范住宅区影响下,阳光、空气、卫生整洁等词汇被不断提及,并成为衡量新式住宅的主要标准[9]。而建筑装饰方面开始使用花砖(图3)、大扇玻璃(图4),可以透气的天花顶面和涂料等来装饰,居住空间的通风、卫生条件得到了提升。比如花砖又称手工水泥花砖,是一种用预制磨具再经天然色料、白水泥按比例拼砌,凝结晾干后即可使用的地面材料。20世纪初从欧洲引入广东,对当时民居的地面卫生情况和装饰有很大的提升。

图3 广州河南南华公司广告与生产花砖的设计稿及民居花砖

图4 大扇玻璃,具有独特岭南风格的花窗

在广州市南华中路保存比较好的潘氏私宅,为十三行洋行后人潘佩如所建(图5)。潘氏私宅洋楼是折衷主义风格,有大扇嵌花玻璃,天花顶面具有很有特色的通风换气功能(与同一时期广州沙面的莫伯治事务所,即原汇丰银行宿舍天花顶面处理的一样),室内布置得美轮美奂。

图5 广州南华中路龙溪潘氏私宅

4.2 室内陈设的变化

中国传统室内的陈设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构成体系,比如广州市的传统陈设就结合了“三雕三塑一铸铁”,还有传统的图案、绘画、书法、织绣、家具制造等多种形式。主要反映精神方面要“明志”且适合生活实用,另外还可以消遣把玩。中国古人在悬挂字画、选用器皿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严谨的整体布局和古雅的审美情趣,使得室内空间在整体上呈现出典雅古朴的美学特征。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中西交流越趋频繁,广州市的室内陈设开始有了新的变化[10]。根据《旧中国杂记》中记载广州的海山仙馆室内有大理石的地板、镶宝石的吊灯、地面铺设天鹅绒或丝质的地毯、琉璃、灰塑、彩画等应有尽有,说明在建筑和室内的很多方面都开始有了变化。我们从对现存遗留的老房子和老照片来看,20世纪初室内陈设的现代化进度主要从新技术、家具、生活用品三个方面出现变化。

4.2.1 新技术

《广东百年图录》所载1925年左右广州市主要街道的街景图大部分都有电线桩,说明当时用电已经普及,在公共照明和室内照明部分已经有了很大改变。20世纪初广州市人家的客厅和画家潘达微画室桌案上的台灯,都是现代新式的照明方式(图6)。同一时期,电扇也开始出现在富有的市民家庭,留声机、电话也在少数市民家中开始使用。

图6 20世纪初的广州人家客厅

4.2.2 室内家具

20世纪初广州家具多采用老红木或柚木为材料,设计风格中西结合,西式结构、中式雕花,又或者西式的装饰图案应用在中式的家具上。在继承传统广作家具的基础上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传统家具装饰形式简化,材质也由高档红木转向普通的“白木”,另一方面,家具体积增大且式样吸取西洋家具的装饰风格,采用“西式中做”的手法,雕刻雄浑,曲线优美[11]。与此同时,广州家具开始大量使用彩色玻璃和玻璃镜,使用涡卷状的垂花幔纹和夹穗纹。西番莲纹样的雕刻装饰,出现了马蹄式、兽爪式等足式。在装饰和造型方面,沙发多采用真皮和西洋纹样的面料覆面装饰,柜类家具出现了顶部和底座可分离的“穿靴戴帽式”。广州增城凌鸿年故居中的家具种类比较多,故居室内的房间隔断、屏风等还是传统的做法,但家具就基本是西式化了(图7)。家具加工技术上从中国传统的木工加工方式开始采用西方的机械加工工艺,比如镟木的结构在家具的腿、楼梯扶手上的应用,如对西方建筑上柱形的模仿,像方锥式、凹槽式、弧弯式等,还有各式纺锤形栏杆、拱形结构也是“洋风”在家具上的一个投影(图8)。这一时期的家具既不是广作家具繁复装饰的延续也不是欧式家具的翻版,在设计形式上已经较多地表现出了注重功能性的设计特征。

图7 凌鸿年故居

图8 广州和平路侨批局的楼梯扶手与芳村伯捷住宅的楼梯扶手

4.2.3 室内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在20世纪初有了很多的变化,比如大部分广州市的富裕人家都有了钟表、煤油灯、电灯、电扇等,有些还通上了电话。1920年代广州市已经有5万多家庭用上了电,虽然时有电力供应不足等情况发生,但作为一种新的照明方式,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图9-图10)。

图9 民国钟表、台灯等生活用品

图10 电话和唱机

4.3 科学的室内空间布局

广州传统的室内空间具有明确的礼仪性,作为传统家居的代表西关大屋的室内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布置室内空间时,都按照相应的关系来安排。西关大屋的大厅是大屋的主体建筑,正厅后面是头房即长辈房,头房后依次是饭厅与二房。

20世纪初广州的室内布局也就是起居空间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古应芬去世后,当时政府为其建设的房子,房子采用当时最流行的西洋折衷式样,室内空间开阔,有大的玻璃开窗,室内楼梯等设计。室内布置不再是传统的礼仪“内外”格式,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现代城市人生活便利的陈设。建筑上的分区,也带来了当时广州人起居空间上的变化。原有讲究对称的庭院式传统建筑,被西式或半西式的楼房所替代,如广州东山的模范住宅区,这个住宅区对当时中国的新民居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

孔赐安在1935年发表文章《住宅设计》,他认为“设计房间时,最先要注意各个房间相互的位置……比如会客厅应在前面和大门相近,有客来便于引他进去。起居室应占住宅的中心地位,同卧室、餐室不可相隔太远。”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可以让空间更好发挥应有的功能,再如“寝室是夜晚休息的处所,应求安静……不妨在楼上”等。空间组织不仅很好地发挥了空间的功能性,也考虑到人的使用,当时广州的室内设计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例如客厅、卧室、餐厅、洗浴严格分开,家具的功能愈趋独立,分工更加明确[12]。原先常放在大厅的罗汉床、太师椅等需整体陈设的家具,逐渐不适应居住空间变狭窄后广州人对于实用实惠的需要。卧室成套家具大量涌现,多以西方风格为主,如大衣柜、床边柜、梳妆台和沙发等等,穿衣镜和新式的衣架已经普及。

差不多同一时期在广州建设的“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的教师住宅区的设计中,以郑校之设计的已种住宅中的功能类型较多,各种种类的功能都在设计蓝图上标示出来,书房为已种住宅必备的功能,在图纸中“儿童玩地”“柴房”这种特殊功能也在平面蓝图中出现,卧室还区分了子女住室及客房等,并且大的家具位置也都相应安排(图11)。已种住宅为20世纪初中山大学教职员住宅区中唯一的二层混合结构建筑,布局科学,最为现代,体现了早期岭南建筑师在现代建筑空间与室内空间中的探索,与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布局出发点已经完全不同[13]。

图11 已种住宅设计中的二层“骑楼”与已字第二号现外观

4.4 现代城市生活的开始

1922年的《一岁之广州》非常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广州市的各个方面的情况。1921年广州市开始治理水浸街问题,计划兴建大楼,规划了三所公园和模范村,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创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开始了。城市具有公共活动空间,市民开始关注室内宜居的生活、城市与农村分离。广州市民文化特色形成:注重消费、会吃重享受在那个时代已经开始是广州人的名片。广州城中有了公园、西式医院、电影院、百货公司等公共空间,私人住宅的空间设计与以往开始有了很大的不同,室内更加注重居住人的私人生活空间与隐私[14]。

5 新生活方式的转变

20世纪初西方各国因工业革命实现了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以倾销的方式改变了许多古文明国度,如远在东方的中国,打破了中国既有的社会与经济体系,迫使东方古国由封建君主制走向“现代化”。在西方的野蛮冲击下,文化的共融和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中国人近代生活方式。在生活用品中电灯、电扇等近代“洋货”,确实对改变当时上层人士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室内面貌的改观对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意义重大。从“现代性”的两个方面来看对广州20世纪初期的室内做了以下的归纳(图12)。

图12 广州20世纪初期室内“现代性”的两个层面

6 结语

20世纪初期广州市的居住文化最能体现出高度的中西交融,无论是建筑、居住空间、家具和生活用品,在西方文化涌入的时代,既要守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结合西方的先进技术。当时的大部分革新者都留过洋,对西方生活方式了解,同时具备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精神,因此自己对生活用品的审美要求在20世纪初这一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广州市现存的20世纪初期建筑考察来看,广州地区家具陈设和室内的审美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可以说老百姓平常的生活背后,反映出独特的文化和品位,沪作、京作、津作都受其影响很深。另外广州市的室内空间依据自己特有的地理条件和商业特点,在室内的应用设计上采取了一些本土化策略,对于研究现阶段的室内设计也有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20世纪初广州室内设计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出对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旧有形式的革新;在当代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室内审美的多元化、个性化演示了传统特色,并影响到现在的室内创作,包括到改革开放后广州室内设计在全国的辐射影响。

猜你喜欢

广州市现代性世纪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世纪赞歌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浅空间的现代性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