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本心的温暖记忆
——得闲家居品牌设计案例赏析

2021-11-29何绮玲HeQili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层板联邦设计师

何绮玲 He Qiling

创始人周安彬

创始人周安彬,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家具专业。在求学、从业的十余年间,始终坚持实践与探索在家居生活领域中。

获得了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德国红点设计奖、日本Good Design设计奖等多个奖项,从沉浸于工厂车间对材料工艺的钻研,到作为店员在家具卖场了解消费者需求,再到进入房地产企业对生活空间的研究与开发,种种跨行业的实践与经历并没有束缚其设计的发展,反而使其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不同的维度思考问题。对于探索产品、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思考更为内化而深刻的解决方案,也为其品牌设计之路奠定了基础。

▲ 晓园休闲椅

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周安彬先生提出“回归本我”,倡导由自身生活与环境出发,弘扬本土生活文化,以当代审美与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创造出真正属于大众文化价值认同,且能够惠及大众面向国际的设计。2020年,周安彬先生将其设计理念付之实践,迈入了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于广州创立了本土家居生活品牌“得闲Dak Haan”。

得闲Dak Haan

“得闲Dak Haan”源自于粤语,字面上解释为“有空”的意思,但实际上“得闲”的含义并不仅仅停留在时间的维度,更重要的是代表一种心态,一种闲然自得的状态。

“得闲”品牌成立于广州,在这个糅合了生活、商业、时尚的城市,生活永远被摆放在第一位,“得闲”也变成了人们的口头蝉。

“得闲”品牌则是倡导以生活为中心,摈弃一切繁复,注重内心与身体的放松,让生活回归“得闲”。

此产品系列的名称来源于设计师所生活的社区“晓园新村”。这是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社区,大街小巷弥漫着温暖的记忆,从小伴随设计师成长的老旧家具散落在街头巷尾,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社交载体,每次经过看到这样的社交场景,设计师内心都会感到莫名的熟悉感与温暖。

晓园系列所表达的是设计师回归自身的生活环境与经历为出发点,将一代人真正所生活与感受过的记忆温度,融入到当代的审美与生活当中。

晓园休闲椅和休闲沙发提取了“联邦椅”最具有符号记忆的元素——扶手与靠背相连的曲线。采用更简洁的设计手法,摒弃了原本繁多的线条与细节,将时代的记忆与当代的审美与生活方式进行完美的融合。

晓园休闲椅和晓园沙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1992年的初代中国原创设计“联邦椅”。

“联邦椅”在设计上提取了明清家具的线条;摒弃了繁复的工艺与细节,采用了宽厚的木料加上简洁大方的外形深受大众喜爱;在整体尺寸上精巧而舒适,尺寸符合当时的自建房与宅基地的户型需求;格栅状的坐垫与靠背也非常适合炎热的南方气候。“联邦椅一经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各地家具工厂也争相模仿,一时之间“联邦椅”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符号之一。

▲ 晓园产品系列

晓园休闲椅在工艺上采用了当代已成熟运用的实木弯曲以及3D弯曲技术,让椅子更具时尚符号。另外由于家家户户已经普及空调,坐垫与靠背不需要像“联邦椅”采用硬质的木条格珊,采用更舒适的海绵填充与皮革包附更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

在设计师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自己家和邻居家的茶几两侧都是一个弧形线条,他将这一最深刻的元素提取出来,在茶几原木木腿的内侧切割出一道弧度。即在外观上保持了具有东方的美感,又用了最少的设计符号与工艺将带有温暖记忆的“弧度”保存了下来。材料选用原木的初衷是为了保留木材原生的美感,让木材原本的裂纹与后续的“开裂”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追寻一种回归内心与材料本质的状态。

▲ 晓园置物架与晓园边几

玲珑架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外表下,隐藏了精巧的设计方式以及对工艺的极致要求,全拆装的结构却没有一颗木榫与钉子,完全依赖于层板开孔的斜度以及立柱斜度的完美配合。

当架子的层板从上到下插入立柱,层板到达完全贴合位置时便能够固定。三个不同方向的立柱则起到减少左右摆动的关键作用,从上至下逐渐加厚每层的层板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并与塔柱的视觉效果相呼应。

▲ 玲珑架与玄武椅

玄武椅以木材作为骨骼,藤编或面料作为皮肉,形成了有骨有肉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让椅子更符合舒适的座感体验,柔润的实木造型配合藤编的块面感,犹如龟甲般刚柔并济。

清风椅的灵感来自传统汉服宽大的衣袖造型,扶手仿佛清风拂袖过的优雅形态,坐上去拥有舒适的包裹感,椅子线条弯曲自然、轻盈、流畅,似乎能带人进入远离喧嚣与世俗浮华的意境中。

猜你喜欢

层板联邦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纤维金属层板成形极限测试的新试样设计
设计师访谈
一“炮”而红 音联邦SVSound 2000 Pro品鉴会完满举行
303A深圳市音联邦电气有限公司
设计师的存在
复合材料层板连接受弯钉载分配方法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连接孔挤压性能实验研究
20年后捷克与斯洛伐克各界对联邦解体的反思
联邦宪法法院60年——一个来自德国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