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发展下长株潭老旧社区增量空间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1-11-29林海琼LinhaiqiongChenXia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长沙住房社区

林海琼,陈 湘 Lin haiqiong & Chen Xiang

(湖南工商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老旧社区是我国特殊的由当地居民与流动人口混聚居区,涵盖流动人口聚居、城市存量空间优化和后续发展的三大问题,将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它不仅承载着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而且保留了城市古往今来发展的痕迹。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在老旧社区改造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但由于粗放式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导致老旧社区出现空间资源浪费、原生文化破坏、不宜人居、功能单一、方案雷同、品质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想要保护性更新城市需要提出系统的、有机的改造策略。老旧社区改造应当综合考虑,避免单一元素夸大权重比,应该思考经济、生态、互联网、生产力、人的需求增长情况等多因素结构变化致使的空间转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宜的空间改造方式才显得更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田野调查长株潭老旧社区的改造现状和70年住房的演变历程,以“环境资源”为出发点,结合“人的需求”和“动态发展”推论改造困境的根本原因,探析长沙常住人口和住房建筑面积变化规律对增量老旧社区空间的推动作用,探索功能置换增量旧有空间的有效路径。

1 近七十年湖南省住房空间的演变历程

如表1所示,从解放初期至今,湖南省的住房形式随着时代特征与相关政策的动态发展而变: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时代环境限制,湖南省住房政策的以政府分配制度为主,多方管制为辅,主要住宅形式是面积小、低标准、低造价的筒子楼等。自1980年至1999年起国家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和住房公积金制度[1],经过房改政策力度地逐渐加大,房地产行业迅速兴起。2003年国务院又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从1998年的“有限竞争市场”转变为按“一般竞争市场”来对待,因此湖南省的住宅形式呈现日益多元化(见表1)。

表1 解放初期至今湖南省住宅形式的变化

相对于湘潭和株洲而言,长沙市是人口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市。1957年至2020年间,湖南长沙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呈现上升趋势(图1)。由于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推动了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资本介入后的商品房建筑面积快速扩张,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于2004年比解放初期扩大了7倍多,但在房价政策的限制下2006年缓慢减小后又开始扩大,于2014年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呈现缓慢减少趋势。2000年至2014年,长沙常住人口总数呈逐年缓慢增长,而自2015年起开放“二孩”政策缓解老龄化以来,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004.79万人,比2016年多了189.32万人。综上所述,结合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常住人口”和图1至图2可知,即使全年竣工住房建筑面积呈快速、持续扩大状态,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依旧呈减小趋势(图1),说明住房建筑面积的增长程度也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因此,长沙的住房建设应当从单纯增加住房建筑面积转为优化住房存量空间。

图1 1957年至2020年长沙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柱状图

图2 2000年至2020年长沙常住人口与全年竣工住房建筑面积柱状图

2 长株潭老旧社区改造困境的根本原因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中国湖南省中东部,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且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距离近,结构紧凑,交流频繁,高度融合,适合作为城市群老旧社区系统性改造策略的研究对象。本课题组对长株潭城市群的3个市7个区23个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共回收有效率67.00%的调查问卷134份以及拍摄574张照片和27段访谈影像),运用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以“由小见大”的总结思路和“由大到小”的阐述方式,借用维克多g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的“设计伦理”理论中关于“人”“环境”“资源”三者平衡和协同概念[2],结合李道增所著《环境行为学概论》中关于“人”“环境”“行为”三者关系理论成果探讨老旧社区改造领域的“相关利益者”“环境资源”“动态发展”三者内外部的矛盾及其联系[3]。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此文作者通过调研群众满意度、功能空间、消防安全、生态环境、文化艺术形式等具体范畴进行数据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然后,归纳社会、思想、文化等抽象范畴中的主要矛盾;最后,高度凝炼出老旧社区改造困境的根本原因,即其利益分配、保护性改造与区域后续发展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根本矛盾。

根据上文对探索其根本原因或根本矛盾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性的假设演绎:以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差异化现状为起点,即以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各领域发展的进程不一致、不平衡[4],从而导致各地区各领域的相关利益者的获利不等,最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和谐、不平衡、不持续等问题[5]。由此形成一个粗浅的三者外部矛盾关系的正反馈闭环(图3)。同时,三者自身内部也存在矛盾:“动态发展”存在易突变、不稳定等内部因素[6],“相关利益者”存在不可避免、难以协调等内部因素[7]以及“环境资源”存在差异化、区域化等内部因素。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分析,长株潭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交通运输、流动人口密度、历史存留等相关环境资源差异大,造成后续发展速度不一致,利益分配不均,彼此竞争,对老旧社区需求不同,因此,对城市更新的看法与做法也大不相同。

图3 老旧社区改造中“相关利益者”“环境资源”和“动态发展”三者内外矛盾正反馈闭环示意图

综上所述,从本文认为长株潭老旧社区改造困境的根本原因为,在现阶段而言,环境变化过快导致人的需求急剧增长和旧有空间功能发展停滞或缓慢之间的难以协调的矛盾。

3 功能置换是解决根本矛盾的方式之一

本课题组对已改造过的长株潭老旧社区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9.7%满意,22.4%不满意,17.9%的居民依然认为社区中无改造。超过半数的居民对所处社区改造表示满意,但依然与不满意的居民一起对部分功能空间及其构成提出了问题。改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生存需求,但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些精神需求包括了对更高质量生活的期盼、对审美的需求、对地域文化的依恋、对自我的追求等。考虑到人们对小康生活的追求,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与探索存量时代。在国家盘活存量用地的政策下,为避免出现粗犷式、大规模式、拆除重建式地改造问题,全国各地老旧社区改造以有机城市更新理论为指导向“增量空间”转变。存量空间指是这个整体空间内的所有有形或者无形的资源,增量空间指的是增加空间的利用率,或者是改变空间的使用,从而产生比原来设计更有用处的价值。

结合上述提出的“相关利益者”“环境资源”“动态发展”三者内外矛盾闭环正反馈闭环概念。当人的需求和旧有空间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时,即在现存老旧社区空间无法满足功能增长(或减少)需求的情况下,引入“功能置换”的多种模式,通过添加新的功能元素(或减少旧的功能元素,或替换功能元素)来促进社区的自我调整,更新该区域的使用功能,整合该区域整体资源,从而达到解决根本矛盾的目的。功能置换是基于人的需求的一种轻型城市更新模式[8]。“人的需求”具有动态、个性化、规律等特征且“环境资源”具有差异化、区域化等特征,所以此文核心策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需求,根据改变功能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来增量老旧社区空间的措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选择与调整,即老旧社区的存量空间改造需要与时俱进和保持可持续更新。

4 功能置换是增量老旧社区空间的有效途径

长株潭城市群老旧社区改造的基本原则应首先解决百姓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打通下水管道、拆掉内部违建、清扫公共庭院,重塑建筑风貌、再现生活氛围),其次满足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打造“现代生活”的社区,讲述拥有故事的大院生活环境,让八九十年代特色的市井街坊热闹起来,找回曾经的年代记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下,探索功能置换增量老旧社区空间的有效途径应当立足于原有空间的特征,分析其复杂环境中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以有机理论作为引导,平衡利弊,综合考虑,使其起到关联各功能空间、激发旧城活力、完善用地功能、延续历史文脉[9]、优化公共空间设计[10]、循环利用资源等作用[11]。本文基于“相关利益者”“环境资源”“动态发展”三者关系内外矛盾闭环正反馈闭环概念,将功能置换增量老旧社区空间的有效途径分为以下五大类。

4.1 “一换一”或“多换多”单功能替换或升级改造

老旧社区原有居住空间格局小,且密集,基础设施少、卫生条件较差、可以作为主要的廉租房市场,满足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工人和规模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即满足城市扩张与持续发展阶段对廉价劳动力的稳定需求,起到了住房补位的作用,例如,长沙的望月湖社区、红旗区、国庆新村、朝阳新村等;其次,由于大部分老旧社区位于城市发展的起点,周围环境配套设施好,交通便利,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后可以改造作为白领阶层群体的长租公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量流动人口迅速进入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起到人口激增应急缓冲和提高城市容纳度的作用,例如长沙万科泊寓、青年旅舍、大学城学生公寓、天马小区等;且有一部分老旧社区建设初期为高档社区,房屋结构、室内外空间布局配套设施良好,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形式,同时老旧社区四通八达、人流量大、人员复杂,能够自发形成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公共空间,经过升级改造可以作为微观地域性特色活动社区,起到了丰富城市文化和民众乡情转译的作用,例如长沙轩辕街古着市场、湘潭茶馆麻将街、各地宗族之家和宗教祭祀分会、艺术校园等(图4)。无论老旧社区空间的“一换一”单功能模式还是“多换多”多功能模式置换都属于约等量替换,没有大幅度地更变人员数量、空间结构等,但一定程度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解决了在动态发展下老旧社区空间与功能需求难以匹配、协调的矛盾。

图4 湖南工商大学岭南校区旧厂改造书院室内实景图

4.2 “一换多”多功能综合改造

老旧社区作为城市发源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且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其单功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后续发展的多元需求,因此要增加居住、商业、教育、旅游、租赁等多功能空间结构等,起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延续原生文化等多方面综合治理社区的作用。以文化输出为核心改造成历史街道,例如长沙太平街、坡子街、西文庙坪、靖港古镇、湘潭城正街、南县厂窖镇改造等(图5);以艺术创意和休闲娱乐为核心改造成多元主题艺术园,例如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园、湘潭白石街道等;以餐饮、农贸、服装、娱乐城、古玩等为主题改造成商业综合体,例如长沙米粉街、文和里、株洲晏家湾古玩市场等;以青年创业为目的改造成创业就业示范街道,例如株洲何家坳社区等;以传播红色文化和党建为核心改造成红色旅游综合体,例如长沙岳麓山风景区、湘潭唐兴寺社区等;以教育养老等为核心建设民生社区,例如长沙红花坡社区养老中心、望月湖幼儿园、湘潭十八总社区养老中心、湘潭云塘学校等[12](图6)。综合治理老旧社区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13]是遵循有机更新发展规律下,在城市原有的城市机理基础上,对城市历史文化地段的形态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内容调适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长沙城市有机更新中心提出改造应集中表现在“留、改、拆”三个方面:“留”住历史文化沉淀;提质“改”道路、管线等公共配套设施等;“拆”破、旧、危、违法建筑等,打通“微循环”,增建完善基础设施、承载功能,例如长沙市天心区、开福区,湘潭雨湖区等有机更新项目。“一换多”多功能综合治理模式是最大程度利用老旧社区的整体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解决了在动态发展下老旧社区空间与功能需求难以和谐的矛盾。

图5 湖南南县厂窖镇外立面改造示意图

图6 湖南湘潭云塘学校改建示意图

4.3 “多换一”简化功能

随着城市核心发展点的迁移,老旧社区的发展由盛转衰,经济结构解体,多功能空间已经成为累赘,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或该地区政府无法做到城市全面发展的情况下,需要简化成以居住或者零售经济为主体单功能社区,起到历史资源保护和发展经济成本节约的作用。相对于长沙而言,湘潭和株洲的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若是急于求成,没有从“人的需求”“环境资源”“动态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去研究其旧有空间现状和适用该现状的改造策略,实际上不仅没有起到增量空间的效果,而且会出现浪费资源、文化破坏、千城一面、形式主义盛行、品质低下、各方利益损失严重的现象。在潮流审美的驱动下,多元文化被迫趋于单一,造成历史资源的浪费,例如长沙西长街落棚桥、海员俱乐部教堂、碧湾街、湘潭窑湾三层公馆、麻石街等历史文物建筑的破坏。“多换一”简化空间功能的模式意指该老旧社区在衰败的历史阶段中维持历史人文的延续下尽量避免盲目大规模地拆旧重建,而是采用维持现状或者循序渐进地改造方式,等待合适时机再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动态发展下老旧社区空间与功能需求难以持续的矛盾。

5 结语

此文是基于“环境行为学”和“设计伦理”两大理论的视角,总结出了湖南长株潭老旧社区改造困境的根本原因和后续发展受阻的根本矛盾,通过分析“人”“环境资源”“动态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三者之间内外矛盾正反馈闭环这一新概念,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认为“功能置换”是解决老旧社区改造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建立有机的、可持续的综合改造策略,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工程和设计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长沙住房社区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长沙之旅
社区大作战
走街串巷找住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眼中的长沙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