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干预对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的作用

2021-11-29朱贤桂

医药前沿 2021年21期
关键词:注射剂合理性不合理

朱贤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西 来宾 546100)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我国创新的新剂型药物,可利用现代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成人体注射用溶液,替代传统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利用率高等特点[1]。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成分复杂,且对工艺、标准、纯度要求较高,尚无统一标准,且受患者个体差异影响,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缺乏了解,也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频发,严重影响用药安全[2]。因此,为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采取药学干预十分必要。本文将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加强药学干预,并分析其开展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240 例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依从性差患者等。根据是否开展药学干预,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20 例,男性68 例,女性52 例,年龄25 ~79 岁,平均年龄(54.95±4.06)岁。对照组120 例,男性65 例,女性55 例,年龄26 ~78 岁,平均年龄(54.67±4.12)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指导,不进行药学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药学干预,具体方法:(1)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以及适应证,制定考核制度,考核合格后上岗;(2)加强安全监测: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强安全监测,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率;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反应,应立即判断是否与使用中药注射剂有关,做好记录并告知医师处理;(3)用药监督:由药学、医学专家组建监督小组,做好用药监督;(4)跟踪中药注射剂用量,每月统计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绘制用药走势图,若发现有超常使用情况,应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若属于异常现象应上报,对药物管理及相关制度进行改进,尽量杜绝用药不合理情况。

1.3 观察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护理效果,显效: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疗程、适应证、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等方面均合理,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效:用法、用量、疗程等方面中有一项不合理,但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效:有一项以上用法、用量、疗程等方面不合理情况,或出现不良反应。前两项合计为干预有效率。(2)对比两组患者的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率,例如恶心、心悸、皮疹、心律不齐等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 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2 例(恶心1 例,心悸1 例),发生率1.67%;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 例(恶心3 例,心悸2 例,皮疹2 例,心律不齐2 例),发生率7.50%,差异显著(χ2=4.67,P<0.05)。

2.3 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6±1.89)d,对照组患者为(11.08±2.72)d,差异显著(t=15.941,P<0.05)。

3.讨论

中药注射剂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具有起效时间较快、疗效显著,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从剂型上看,中药注射剂主要分为粉针剂、水针剂,均由中药单方或复方提取制成[3]。但随着其应用的增加,不良反应率也有所增加,导致大众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产生顾虑,分析其不良反应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药注射剂本身成分复杂,受个体差异、提取工艺等因素影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4]。中药注射剂是利用现代技术及方法从中药原材料中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与传统口服中药制剂相比,中药注射剂克服了其见效缓慢、生物利用度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等不足,实现了与西药注射剂相当的效果,且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更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均有应用。但由于中草药生长环境特殊,为纯天然环境,因此细菌污染问题很难避免,而一旦被污染的药物注入人体内,则会产生毒素,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在中草药生产、制作过程中,受工艺限制,也会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中草药本身成分较为复杂,而对中药注射剂副反应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除中药注射剂自身污染、制作、成份等问题外,药物滥用、使用不规范也是导致中药注射剂应用不良反应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确保安全性及合理性已经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在使用中药注射剂中开展药学干预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减少超适应证用药、重复用药等情况发生,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及不良反应率[5]。

本次中,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率为1.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应用药学干预临床效果良好,用药规范性、合理性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以往有研究显示,在中药注射剂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后,患者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住院费用、中药注射剂费用、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下降,也证实了其应用效果良好,与本结果基本一致[6]。在开展药学干预时,首先应开展系统的用药培训,严格规范考核制度,确保医护人员掌握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疗程、适应证、配伍禁忌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用方法,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以往有研究显示,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联用不合理5.20%、药物浓度过高3.20%、疗程过长5.20%、剂量过大5.40%、主治不符3.40%、溶媒选择不当4.40%等,可见其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集中于用法、用量、疗程、适应证、联用及配伍禁忌等方面,对以上方面加强干预可减少不合理情况发生[7]。有研究指出,实施药学干预后,中药注射剂应用不合理比例从26.80%降至2.20%,可见其干预效果良好[8]。同时,应加强用药质量监管,要求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分析用药情况,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整理、讨论、改进,从而强化合理用药[9]。此外,在用药时,还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尽量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在用药后产生直接性不良反应,应立即安排专业人员检测其唾液、血液、排泄物,做好调查分析,作为后续用药的参考。

综上所述,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加强药学干预可提高用药合理性及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注射剂合理性不合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