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革命志士中的明德群落

2021-11-29陶旅枫长沙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同盟会黄兴明德

◆陶旅枫(长沙)

1903年3月29日,留日学生胡元倓在开明士绅龙湛霖、龙绂瑞、龙璋、黄忠浩等的支持下,在长沙城北的西园创办了湖南最早的私立新式学堂——明德学堂。日后,这所学堂管理规范,师资阵容强大,办学成绩突出,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我国近代三大私立名校之一。胡元倓一生矢志办学,成为名噪一时的近代著名教育家。

明德学堂的创办人,思想开明,以教育救国为主张。《明德学堂开办呈文》开首语“窃维生存竞争,愈剧愈烈,非兴学无以图存;非毁家无以纾难”,即强烈地表达了兴学办教育的救国主张。同时,明德学堂的创办聚集了一大批胸怀救国救民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的革命志士,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本就已经具有激进的革命思想,分别进行着各种反清革命活动。汇聚明德后,更是形成了一股革命洪流。他们以明德为据点、以教书为职业,进一步唤醒明德师生,奋力开展着推翻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活动。明德师生中的革命志士历史地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革命群落,他们在整个辛亥革命活动中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明德学堂因而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

一、明德学堂创办初期的师生范畴界定

就本文而言,明德学堂创办初期的师生主要是指从1903年3月29日明德学堂创办到1904年10月长沙起义事泄未发这一期间的师生。其中个别的还包括明德的创办人如龙绂瑞、龙璋、黄忠浩、谭延闿等;还有个别人物,后期执教于1913-1916年的北京明德大学和1919年-1926年的汉口明德大学,因其早期的革命性和后期的明德情结,如章士钊、李傥等,也纳入这一概念范畴。他们历史地形成了一个辛亥革命时期民主革命家中的特殊的“明德群落”。他们以学校为据点,以教书和学习为职业,真乃一群“造反”的“秀才”,自此也开启了他们日后职业革命的生涯。

二、前明德时期,明德初期教师的革命活动

明德创办初期汇聚了一批坚定的反清革命志士。他们深感国运艰危、民族垂亡,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社会责任感,探寻着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以自己的满腔热血从事着种种革命活动。明德早期这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教师大都有留日背景。他们的早期革命活动主要表现为发起和加入革命团体、编著革命书刊唤醒民众、酝酿回国组织革命起义三个方面。

1902年秋,明德早期教师秦毓鎏、张继、苏曼殊在日本发起组织青年会,这可以说是

在日留学生中发起的最早的革命性团体。他们“取少年意大利之义发起组织青年会,宣言以实行民族主义为宗旨”。1903年春,秦毓鎏等在青年会基础上组织发起拒俄义勇队,以“借此题目结成一个大团体,来灌输民族主义”。后内部告密称“拒俄”实为“革命”,受到清政府勒令解散。秦毓鎏等人不为政府的压迫屈服,于1903年夏发起军国民教育会。大家推举秦毓鎏起草立会意见书。“于是青年会同志便分别向各省同乡会大肆倡导革命排满的理论,由秦毓鎏起草意见书鼓吹民族主义,痛斥清廷的媚外虐民,义勇队员全都为之深受感动。他们更是联合了队员中革命排满意志坚定的人,先秘密成立学生军,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暗中重组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与义勇队性质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属于抵抗俄国侵略的组织,而前者则属于革命排满的组织。革命的端倪更加呈现。由青年会到拒俄义勇队再到东京军国民教育会,在这一系列的性质升级的革命活动中,明德早期教师秦毓鎏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是明德早期教师的张继、翁巩、苏曼殊、郑宪成等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继是青年会的发起人之一,翁巩是东京军国民教育会的骨干之一。

东京军国民教育会宗旨是:“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决定进行方法三种,一曰鼓吹,二曰起义,三曰暗杀。更推举同志返国,分省运动起义,名曰运动员”。秦毓鎏为该会骨干和主要组织者。后来成为明德教师的黄兴、陈天华被推为运动员,陆续归国。秦毓鎏、苏曼殊等先后回国讲学革命,各自肩负相当的任务,策划革命起义的进行。

1903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东京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训练革命军的教官。包括后来成为明德教师的翁巩和郑宪成在内的14人,向孙中山宣读“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入学誓词,填写盟书,成为该校首批学生。

1900年秋东京留学生发起成立励志会。明德早期教师秦毓鎏、蔡锷等人参与发起,首先并无什么政治言论,后来随着同为明德早期教师的张继、吴禄贞以及陈独秀、沈翔云等人的加入逐渐演化为一个反清革命组织,吴禄贞、张继、秦毓鎏、蔡锷等均为该组织中的激进派,吴禄贞、沈翔云等还受到张之洞的“即行斥除”。吴禄贞、秦毓鎏、张继后在日本拜访孙中山,被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所吸引,加入兴中会。1902年4月吴禄贞回国,秘密宣传革命,次年5月与后同为明德教师的李步青、金华祝等建立革命小团体“武昌花园山机关”。

1902年冬天,后为明德教师的黄兴、杨毓麟、陈润霖(之后有蔡锷参与)与杨度等湘籍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游学译编》,开各省留学生自办革命刊物之先河。该刊阐述民族革命与种族革命学说,号召革命志士苟言教育者“不可不言革命”。作者大声疾呼:“革命者,今日支那民族最大之幸福也!”

1902年冬天,杨毓麟还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写成《新湖南》一书。作者以广阔的政治视野、通俗易懂的文字,探索了20世纪的时代特征,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统治中国人民的卑劣手段,论证了反清革命的必要性。此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很快“风行于世”。

1903年,后为明德教师的陈天华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猛回头》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质,《警世钟》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文章一字一泪,深刻感人。学生读之“如同着迷”,兵士读之“即奉为至宝”,“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

后为北京明德大学校长的章士钊,1902年5月,任上海《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革命言论。1903年9月将日本志士宫崎滔天所撰的《三十三年落花梦》加以节译,改题为《大革命家孙逸仙》出版发行。这是当时国内第一部介绍孙中山的着作,它的出版,对于人们全面了解、认识孙中山发挥了重要作用。此书出版后,“一时风行天下,人人争看”。8月他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又创办《国民日报》,并继续激烈地鼓吹革命。

1903年4月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在日本东京创办《江苏》杂志。该刊由明德早期教师秦毓鎏以及张肇桐、黄宗仰等主持,公开宣传革命,确立共和宪章,建立民主共和,批判保皇立宪。

后为明德教师的沈瓞民早年受康、梁思想影响,宣传救亡思想,被清廷列入“乱党”名单予以通缉。客居日本时他与孙中山、章太炎、陶成章、黄兴等交往,并参与筹组浙学会、光复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此外,还有一批明德早期教师在国内思想激进,从事一些反清革命活动。如黎尚雯曾与唐才常、梁启超创办时务学堂,主张变法,后参与唐才常自立军起义,有明显的革命倾向。周震麟早年与黄兴在两湖书院同学,视为总角交,开始接触反清共和思想,毕业后在宁乡、长沙办学,从事革命。

三、明德师生共同在校内掀起革命大潮

明德创办后,急需一批教师。具有留日背景的胡元倓办学,以“养成中等社会人才”“实行军国民教育”为己任,且始终认为“学校只要教员整齐,学生便乐于受教”,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人被聘请来明德任教。这些教师思想新而且如前所述都是清末民初动荡时代的弄潮儿。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校园气氛,可想而知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于是乎,“光绪末年的明德学堂……以鼓吹革命为校风,学生竞相研究所谓经世的学问,扺掌讨论的,不外国事如何腐败,清政府如何推翻,怎样进兵、怎样建设,种种问题”。

1903年夏,胡元倓到江浙沪一带去聘请教师,在上海章士钊处恰遇黄兴、张继等一批革命志士从日本回国,大喜过望,立即邀请黄兴等到明德任教。而黄兴也正谋求回湖南来建立革命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欣然接受了胡元倓的邀请。于是,黄兴、张继于同年秋抵长沙,任教明德。

黄兴的到来导致了明德革命群落的催生。至1904年,一支阵容强大的革命师资队伍悄然而现。湖北志士吴禄贞、李书城、金华祝等来了;江苏无锡志士秦毓鎏来了;浙江奉化的王正廷来了;广东香山的苏曼殊来了;福建侯官的翁巩来了;浙学会派的沈瓞民来了;张继从河北来了;还有本省的陈天华、周震麟、陆鸿逵、杨毓麟、杨德麟、黎尚雯、仇道南、曾木斋、易宗夔……

这样一支强大的革命师资队伍,说他们为办好明德而来,还不如说是为缔造一个新的中国而来。他们的到来,使得本来开明,并旨在“非兴学无以救亡”、实行“军国民教育”“养成中等社会人才”的校园,带上了浓厚的革命色彩。一时间,革命的队伍在这里得到了壮大,国内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华兴会在这里成立了,开“内地革命之先声”的长沙起义在这里策划,明德学堂成为了国内极其重要的民主革命阵地,其历史地位无愧于“辛亥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之称。

在明德,他们以教书为掩护,大肆鼓吹革命,广泛联络,成立华兴会,策划发动长沙起义。黄兴等认为“鼓吹革命,人心易激”,“运动革命,非有言论鼓吹不足以动人”。黄兴等一批志士仁人来到明德后,在课堂内外,“时向学生灌输革命学说”,讲述天下大势和列强侵略中国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唯有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等事实和主张。“恒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教育学生”。黄兴、陈天华等就在明德学堂内大量印发《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新湖南》《血泪书》等革命书刊,面向全省、全国传发。黄兴就连给明德食堂题写的对联“劝诸君努力加餐,每饭莫忘天下事;看先贤画齑断粥,立身端在秀才时”,都带有浓厚的革命渗透。一时明德学堂革命氛围大增,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演讲会、讨论会,抒发爱国激情、鼓动革命。黄兴等常常利用课堂讲课的机会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有一天,黄兴在明德学堂上博物课,双手托了一个大面盆走进讲台,盆里放了一条活的鲤鱼,开口就说:“今天讲鲤鱼跳龙门。”他先讲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和它的科学道理,然后说:“鲤鱼终究还是鲤鱼,决不会成为龙的。只因造反的人,都想做皇帝,所以才捏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历朝历代都是赶走一个皇帝,又来一个皇帝,对百姓而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法国的革命党人就聪明一些,他们在革命成功以后,将政体改为民主共和,再不要皇帝了。”

黄兴在讲历史课时,也常常借用中国古书上的一些话,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例如,他在向学生解释“民权”二字时,就不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的话,而问学生读过《孟子》没有。他说:“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民权思想。”可见,黄兴当时还是很善于进行革命宣传工作的。

在黄兴等的灌输下,明德学堂一时革命氛围十分浓厚。明德师生纷纷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兹整理如下:

姚宏业:1903年入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第一班,就学于黄兴、张继门下,深受其革命影响,参加华兴会。1904年留日,加入同盟会。后愤世投江自杀,以唤醒国民。

宁调元:1903年入明德速成师范班,入华兴会,后留学日本,入同盟会,南社创立者之一。回国后参与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活动,参加萍浏醴起义。

魏宗铨:明德学堂第一班学生,受黄兴等的影响,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参加华兴会,发动萍浏醴起义。

陈嘉会:早期教师,后留学日本,1911年回国,随黄兴参加反清革命活动。

陈方度:明德初期教师,参加华兴会,1905年留日入东京陆军学校,入同盟会,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文斐:明德早期教师,1905年留学日本,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参加萍浏醴起义。

赵声:明德早期教师,后留日入同盟会,回国策动兵变,与黄兴一道领导黄花岗起义。

欧阳予倩:明德经正第一班学生,加入华兴会。1905年留日,倡导新剧。

胡瑛:明德经正第一班学生,华兴会重要成员,策划长沙起义,参加武昌起义。

李變和:明德经正第一班学生,加入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泄密后逃上海,入光复会。1905年留日,由黄兴介绍入同盟会。参加武昌起义。

阎鸿飞:明德小学1904年学生,参加华兴会、同盟会。武昌起义时,起兵岳阳。

黄一欧:明德小学学生,黄兴长子,华兴会会员。1905年随父至日本。14岁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最年轻会员。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

陈嘉佑:明德第一班学生,入华兴会。1905年留日,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武昌起义。

曾杰:明德理化专科学生,入华兴会,策划宝庆、新化起义,事败流亡日本,1905年入同盟会。

彭允彝,1903年肄业于明德速成师范班,1904年留学日本,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反袁斗争。

章裕昆:明德第一班学生。后参加湖北新军,武昌起义时参加光复荆襄地区战斗。

李发群:明德速成师范班第二期学生。1906年留日,入弘文学院,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加萍浏醴起义。

彭国钧:明德速成师范第一班毕业,后加入同盟会。

张平子:明德第一班学生。加入华兴会、同盟会。著名报人。

周邦柱:明德第一班学生。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郭子奇:早年入读明德经正学堂,1904年留日,1906年由黄兴介绍入同盟会。

1903年11月4日,从不做生日的黄兴突然邀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吴禄贞、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周震鳞、翁巩、章士钊等聚会,给自己30岁做生日。实际上这是一次革命盛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对外称华兴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04年2月15日(农历除夕)在学堂旁边的明德董事龙璋的住宅,举行了华兴会成立大会。到会的100余人中,就有明德师生40余人:黄兴、吴禄贞、张继、陈天华、秦毓鎏、翁巩、周震麟、杨德麟、杨毓麟、苏曼殊、金华祝、陆鸿逵、易宗夔、陈嘉会、华龙、王正廷、柳聘农、郑宪成、李步青、熊子玉、傅熊湘、沈迪民、陈介、仇道南、舒翰祥、宁调元、萧翼鲲、欧阳予倩、周邦柱、成汉、何陶、杨时霖、罗英、杨笃生、潘昉、张平子、胡瑛、陈嘉佑、魏宗铨、李发群、姚宏业、曾杰、陈家鼎、阎鸿飞、黄一欧等。

华兴会成立后,会员很快发展到四百多人。总机关“华兴公司”设长沙南门外;在小吴门正街伍家井设“作民译社”,以“讲求实学,翻译新书为宗旨”,实为华兴会宣传联络机关;此外另设“同仇会”联络会党;设“黄汉会”联络军界;在上海设“爱国协会”、湖北设“华兴会湖北支部”等。许多会员分头到其他府、县开展活动,华兴会成为湖南革命运动的领导机关,并对湖北等地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会议决定以明德为基地,分派成员赴各地联络,立即行动,发动长沙起义。会后,宋教仁至常德、桃源,陈天华至江西,姚宏业至上海,宁调元至醴陵,魏宗铨至萍乡,胡瑛至武昌,分途联络。刘揆一等抓紧与会党首领马福益联系,决定在慈禧太后70岁生日时发动长沙起义。黄兴则在明德学堂组织人员,并在理化教员掘井觉太郎帮助下,在学校理化实验室制造起义用炸弹。

华兴会一成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宗旨,而且还有与前不同的革命方略、革命统一战线等。其革命方略是“一省发难,各省响应”。其革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军学界和洪门组织基础之上。这些提法无论是在民主革命理论上还是在民主革命斗争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之后的各次武装起义特别是对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一整套的斗争学说。

同时华兴会为日后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领导保障。之后,包括明德师生在内的革命党人在黄兴的领导下,前赴后继,积极筹划各地起义,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后明德时期,明德群落的革命活动

长沙起义事泄,明德革命志士纷纷败走各地,但他们从此掀起了一波波更大的反清革命浪潮。长沙起义流产后黄兴流亡日本,成为中国留日革命学生界的著名领袖。起义主要首领、华兴会的主要成员也纷纷来到日本。在日本,黄兴、孙中山晤面,决定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组织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明德师生为内核的华兴会绝大部分成员均加入同盟会,并成为同盟会的骨干力量。同盟会首批会员中就有明德师生19人:黄兴、陈天华、张继、秦毓鎏、姚宏业、舒翰祥、成巍、杨时霖、胡瑛、周邦柱、陈嘉佑、陈家鼎、罗英、宁调元、潘昉、萧翼鲲、何陶、汤铁樵、吴超澄等。黄兴代表华兴会同仁,把创办的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移交给同盟会作为机关报,改为《民报》。1905年ll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出版。

黄兴是辛亥革命武装反清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以黄兴为首的明德志士,向清朝专制统治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冲击,为推翻几千年君主专制铺平了道路。明德志士在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彪炳千秋、昭著日月。

1906年12月4日,萍浏醴起义爆发,这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斗争。

这次起义坚持了近一个月,清政府动用数万军队镇压,起义遭到失败,起义者先后被杀达万人。明德学生刘道一、魏宗铨、宁调元、李发群、胡瑛、文斐等领导、参与、策应了这次起义。刘道一、魏宗铨被捕牺牲,宁调元、李发群、胡瑛被捕。刘道一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同盟会第一烈士”。萍浏醴起义震动了长江沿岸各省。特别是它的檄文,鲜明的反映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第一次举起了“中华民国”的旗帜,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05年12月,同盟会杰出的革命家和宣传家陈天华,为抗击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在东京大森湾激愤投海自杀。1906年3月,同盟会骨干明德学生姚洪业,在上海办理中国公学过程中,因官绅阻挠,忧愤自沉黄浦江。陈、姚忧国自杀,在湖南学生和各界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同盟会湖南分会黎尚雯等冲破清方官吏的层层阻挠,于1906年发动长沙学界、军界一万多人公葬陈、姚于岳麓山。日后,1911年8月6日,明德教师杨毓麟因痛感黄花岗起义失败,在英国利物浦海口投大西洋自杀。他们谱写了明德校史和辛亥革命史上唤醒民众、“蹈海蹈江三烈士”的悲壮篇章。

公葬陈、姚是同盟会湖南分会成立后领导青年学生和各界群众对清政府的一次政治大示威,也是湖南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的一次正面交锋。毛泽东指出:“这次毕竟将陈、姚葬好,官府也忍气吞声莫可谁何,湖南的士气在这个时候几如中狂发癫,激昂到了极点。”明德师生黎尚雯、宁调元和禹之谟一道组织了这“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

同盟会成立以后的10次武装起义,黄兴几乎无役不与,而且总是身先士卒,视死如归。

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及明德师生赵声、柳聘农、陈方度、黄一欧(黄兴长子)、蔡蒙等领导和参与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

最后在武昌起义中,黄兴、刘复基、胡瑛、陈嘉佑、陈果夫、陈方度等明德师生在战斗的第一线组织起义。各地响应的明德师生有谭延闿、李燮和、阎鸿飞、章裕昆、秦毓鎏、潘昉、黄一欧等。

1913年“二次革命”发起时,明德师生中有黄兴、张继、秦毓鎏、章士钊、李发群、柳聘农、彭允彝、陈嘉会、杨德麟、陈润霖、陈方度、文斐等领导和参与。

自在明德创立华兴会之后,黄兴成为了辛亥革命武装反清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以黄兴为首的明德志士群落,向清朝专制统治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冲击,为推翻几千年君主专制铺平了道路。明德学堂无愧于“辛亥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之称,明德志士群落和明德学堂在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彪炳千秋、昭著日月。在明德学校建校110周年时,笔者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金冲及教授谈及这段史实时,金老感叹道:“先有明德,后有民国。”

(陶旅枫,1967年生,湖南宁乡人,长沙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政协湖南省委特约文史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湖南近代教育史和辛亥革命史。主要著作:《明德学校史》《明德人轶事》《明德墨迹》《击蒙御寇——湖南教育抗战史》等,参与主编著作《湖南人与辛亥革命》《中国历史名校优良传统丛书·长沙市明德中学》等。)

陈嘉佑诗 书法 熊成文

陈天华警世钟 书法 石云端

仇鳌诗 书法 蔡德林

敬录黄一欧先生名句 书法 黄柏禹 周烨

敬录黄一欧先生名句 书法 黄柏禹 周烨

敬录林觉民与妻诀别书 书法 吴丽琴

龙璋诗 书法 唐果

秋瑾诗一首 书法 张良平

谭人凤诗 书法 廖德宝

谭人凤·武汉国庆日纪念歌其一 书法 石云端

恭录吴禄贞烈士诗 书法 陈丽雪

猜你喜欢

同盟会黄兴明德
游黄兴公园
黄兴:具有真知远识的政治家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谢明德
黄兴:为“亲人”奔跑的“小幺妹”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