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十二病方》中的“疾黎”考证*

2021-11-29石开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蒺藜本草

石开玉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2)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1973年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古墓出土的现存中国最古医著,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而抄录于秦汉之际,卷首列有目录,目录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故今定名《五十二病方》,现存医方283个,记载的病名103种,药名299个,其中载有疗蝎子螫伤的治方,文曰:“以疾(蒺)黎(藜)、白蒿封之。”[1]这是蒺藜被当成药物使用的最早医书记载。蒺藜原名蒺藜子,是蒺藜科蒺藜属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其花、苗、根也可入药。本药又名刺蒺藜,因与潼蒺藜(沙苑子)名中皆有“蒺藜”二字,故在有些地区将二者混淆,为了更科学安全地用药,本文拟对之进行名称、原植物、产地、采收和炮制、药用等几方面的考证。

1 名称考证

《诗经》中最早记载了蒺藜,称之为“茨”,曰:“墙有茨,不可扫也。”其注曰:“茨,蒺藜也。欲扫去之,反伤墙也。笺云: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昏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蒺音蒺。藜音梨。”[2]战国《尔雅·释草》有:“茨,蒺蔾。”郭璞注曰:“茨,或作薋。蒺,音疾。蔾,音梨。”刑昺疏曰:“茨,一名蒺蔾。”[3]《五十二病方》中记蒺藜作“疾黎”[1],疾与蒺上古音均从母,质部韵,同音通假。黎与藜均来母,脂部韵,亦同音通假。汉《说文解字·艸部》云:“荠,疾黎也,从艸齐声。”段玉裁注:“今《诗》《小雅》皆作茨,《释草》、传、笺皆曰:茨,蒺藜也。《易》曰:据于蒺藜。陶隐居曰:子有刺,军家铁作之,以布敌路,亦呼蒺藜。”[4]明《本草纲目》曰:“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5]

《神农本草经》以蒺藜子作为本品正名载录之,列为上品,并记有其五个异名,曰:“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6]因蒺藜为铺地草本,生于路边,蔓延、四散达丈许,又有刺刺人,人们行走必须主动避让,以防伤足,故有旁通、屈人、止行、升推诸名;而其芒刺梗棘凶利,似豺羽,故有此名。其后本草文献多沿用此,以蒺藜子为本品正名收录之,如南朝《名医别录》[7]《本草经集注》[8]、唐《新修本草》[9]、宋《本草图经》[10]《证类本草》[11]、明《本草品汇精要》[12]《本草蒙筌》[13]《本草原始》[14]、清《本草备要》[15]《本草述钩元》[16]等。

以蒺藜作为本品正名载录的始于宋《本草衍义》,文曰:“蒺藜,有两等:一等杜蒺藜……又一种白蒺藜。”[17]其后的本草文献也多以此名收录,如明《本草纲目》[5]《本草乘雅半偈》[18]、清《本草汇》[19]《本草易读》[20]《本草崇原》[21]等。

现代权威性本草文献《全国中草药汇编》[22]《中国药典》[23]也以蒺藜作为正名载录本品,而《中华本草》[24]《中药大辞典》[25]则以刺蒺藜作为正名收录本品并记载了其诸多异名,《本草释名考订》汇总了蒺藜的古今异名及各地的俗名,曰:“茨(《诗经》),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神农本草经》),荠(《说文解字》),即藜(《名医别录》),白蒺藜(《药性论》),杜蒺藜(《太平圣惠方》),白蒺藜子(《传信适用方》),刺蒺藜(《本草衍义》),土蒺藜(《御药院方》),休羽(《本草纲目》),旱草(《本草经解》),三角蒺藜(《本草求真》),三角刺(《中国药用植物志》),蒺骨子、野菱角、地菱(《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八角刺(《天海药材》),蒺藜蓇葖(《山东中药》),狗娃刺(《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硬蒺藜(东北、山东),蒺藜狗子(吉林、辽宁、山东、四川、山西),鬼见愁、鬼头针(江苏、安徽),蒺藜骨子、白吉利、草黄子、虎郎子、蒺藜角、血见愁、红花子(江苏),棱角、八角钉、蒺藜力、羊角刺、菱角刺(四川),三脚丁、三脚马仔、三脚虎(台湾),旱菱角、牛头刺(安徽),陀罗刺(甘肃),七厘丹(湖南),刺藜疙疸(内蒙古),蒺藜勾子(北京),拦路虎(山东)。”[26]

2 原植物考证

2015年最新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蒺藜的原植物来源是“蒺藜科植物蒺藜”[23]。东晋郭璞注《尔雅》“蒺藜”条曰:“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见《诗》。”[3]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蒺藜子”条说:“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8]宋《本草图经》载:“蒺藜子,生冯翊平泽,或道旁……黄白色,类军家铁蒺藜,此《诗》所谓墙有茨者。”[10]宋《本草衍义》曰:“蒺藜,有两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傍布地而生,或生墙上,有小黄花,结芒刺,此正是墙有茨者。”[17]明《本草纲目》亦载:“蒺藜叶如初生皂荚叶,整齐可爱。刺蒺藜状如赤根菜子及细菱,三角四刺,实有仁。”[5]今《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蒺藜的形态特征及生境道:“一年生草本,长可达1 m左右,全体被丝绢状柔毛。茎匍匐,由基部分枝,淡褐色,具棱条。托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对生,形小而尖,长约3 mm。偶数羽状复叶对生,一长一短,长1.5~5 cm;小叶6~14片,对生,具短柄或几无柄,小叶片矩圆形,长6~15 mm,宽2~5 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斜,近圆形,全缘。夏季开黄色花,小型,整齐,单生于短叶的叶腋间,直径8~20 mm,花梗短,长4~10 mm,有时达20 mm;萼片5,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透明;花瓣5,倒广卵形;果为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每分果有种子2~3枚。花期5~8月,果期6~9月……生于旷野田间、路旁、山坡或河边草丛。”[22]可见,历代古本草对蒺藜的原植物形态及生境的描述与今天类似。再比较《本草图经》秦州蒺藜图(图1)、《本草纲目》蒺藜图(图2)、《植物名实图考》蒺藜图(图3),所绘均与今《中华本草》蒺藜图(图4)相吻合。因此,历代古本草所载中药蒺藜(子)的原植物来源是今蒺藜科植物蒺藜。

图1 《本草图经》秦州蒺藜图

图2 《本草纲目》蒺藜图

图3 《植物名实图考》蒺藜图

图4 《中华本草》蒺藜图

然在古本草文献中,多有将蒺藜与沙苑子(沙苑蒺藜)相混淆的记载。《本草图经》在蒺藜条下记载了一种白蒺藜,文曰:“又一种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作荚,子便可采。其实味甘而微腥,褐绿色,与蚕种子相类而差大,又与马薸子酷相类,但马薸子微大,不堪入药,须细辨之,今人多用。”[10]其后的本草文献多承袭此说,将白蒺藜与蒺藜作为一类二种而记载,如《本草衍义》曰:“蒺藜,有两等……又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黄紫花,作荚,结子如羊内肾。补肾药,今人多用。”[17]《本草蒙筌》曰:“蒺藜子:多生同州沙苑,亦产近地道旁。牧马草场,布地蔓出。”[13]《本草纲目》曰:“其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大如脂麻,状如羊肾而带绿色,今人谓之沙苑蒺藜。”[5]清《植物名实图考》曰:“蒺藜,《本经》上品。《尔雅》:茨,蒺藜。有刺蒺藜、沙苑蒺藜,形状既殊,主治亦异。”[27]这些文字描述与今《全国中草药汇编》所录沙苑子的形态特征类似,如“多年生草本,高30~100 cm,通体疏被柔毛。根长而粗壮。茎略扁,较细弱,基部常倾卧,有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小,披针形;小叶9~21片,矩状椭圆形,长0.6~1.4 cm,宽3~7 mm,先端浑圆或微凹,有小细尖,小叶柄不明显。夏季开黄色蝶形小花,总状花序腋生,总梗细长,上部疏生3~9朵花,花梗长1~2 mm;花冠长约1 cm,旗瓣近圆形,先端凹入,基部有爪;二强雄蕊较雌蕊短,柱头有髯毛。荚果膨胀,纺锤形,长约3 cm,先端有尖喙,表面被黑色硬毛,里面具假隔膜。种子20~30粒,圆肾形,长约2 mm,宽约1.5 mm,厚不足1 mm,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光滑。两面微凹陷,在凹入一侧有明显的种脐。”[22]再比较《本草图经》同州白蒺藜图(图5)与《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茎黄芪图(图6),二者相类似,可见,古本草文献所载之白蒺藜,其原植物应是今天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R.Brown,其干燥成熟种子现作药用,药品正名为沙苑子(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而不作蒺藜用。

图5 《本草图经》同州白蒺藜图

图6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茎黄芪图

3 产地考证

最早载明蒺藜产地的是《神农本草经》,曰:“生冯翊平泽。”[6]冯翊是古代地名,东汉置,辖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泾河以东的洛河下游地区,郡府原设今高陵县,东汉末年移至临晋(今大荔县)。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蒺藜曰:“长安最饶,人行多著木屐。”[8]则南北朝时,长安(今西安地区)盛产蒺藜。其后的唐宋本草文献在收录本品时,对其产地均著录为“生冯翊”,如唐《新修本草》[9]、宋《本草图经》[10]《证类本草》[11]。《本草图经》《证类本草》中均有秦州蒺藜图,宋时的秦州指今甘肃天水市[28],则宋时蒺藜的主产地当为今陕西、甘肃一带。明代《救荒本草》在收录本品蒺藜时,对其产地除著录为“生冯翊”外,另记载曰:“今处处有之。”[29]清《植物名实图考》载蒺藜曰:“北方至多,车辙中皆有之……此物盛于西北。今南方间有之,亦不甚茂。”[27]可见,明清时期,蒺藜的产地已扩展至各地。因此,蒺藜是广布种,现分布于全国温带地区,长江以北最为普遍。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陕西等地,而云南、新疆、青海、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湖北、湖南等地亦产[30]。

4 采收、炮制考证

最早在《名医别录》中载有蒺藜的采收情况:“七月、八月采实,暴干。”[7]《本草图经》则指出蒺藜也可冬天采收,曰:“七月、八月采实,暴干。又冬采。”[10]今本草文献记述蒺藜的采收加工情况多为:在秋季当蒺藜的果实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大部分已成熟时,采割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碾去硬刺,簸净晒干生用或盐水炒用。

南朝刘宋的雷敩在《雷公炮炙论》中最早记载了蒺藜的炮制方法:“凡使蒺藜,拣净蒸之,从午至酉,日干,木臼舂令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日干用。”[3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补充道:“刺蒺藜炒黄去刺,磨面作饼,或蒸食,可以救荒。”[5]

现代本草文献规定蒺藜的炮制及其贮藏方法为:①蒺藜:取原药材,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筛去灰屑。②炒蒺藜:取净蒺藜,除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碾去刺即可。③盐蒺藜:取去刺的净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文火炒至表面黄色,取出放凉(每100 kg蒺藜,用食盐2 kg,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成品形如蒺藜,表面浅黄色,味微咸)。④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霉。

5 药用考证

《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对蒺藜的药用进行记载的医书文献,其疗蝎子螫伤的第四治方曰:“以疾(蒺)黎(藜)、白蒿封之。”[1]意即:蝎子螫伤后,取蒺藜、白蒿等量,一并锤绒,封敷在伤口上。其后的历代医药文献对蒺藜的药用多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载蒺藜“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6],意即蒺藜主治溢出经脉而未消散的败坏之血、腹中结块、喉痹、难产。长期服用,能使肌肉丰满、视力增强、身体轻健。《名医别录》扩展了对蒺藜及其叶的药用记载,并指出乌头可作为其使药(起协调作用)的特性,曰:“味辛,微寒,无毒。主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膭,可作摩粉。其叶,主风痒,可煮以浴……乌头为之使。”[7]唐代日华子记述蒺藜的药用曰:“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益精,疗肿毒及水脏冷,小便多,止遗沥,泄精,溺血肿痛。入药不计丸散,并炒去刺用。”[32]唐《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治疗“妇人乳肿痛、除热”的蒺藜丸方曰:“蒺藜子、大黄各一两,败酱一分,桂心、人参、附子、薏苡仁、黄连、黄芪、鸡骨、当归、枳实、芍药、通草各三分。上十四味末之,蜜丸。未食以饮服如梧子三丸,不知,益至五丸,日三,无所忌。一方无大黄败酱黄连通草,为散,酒服方寸匕。”[33]另载有治男子阴囊肿满、阴茎坚肿等症的外用蒺藜子汤方曰:“蒺藜子、赤小豆各一升,菘菜子二升,巴豆一枚(合皮壳),葱心青皮一升,蒴翟五升。上六味呋咀,以水二斗煮取八升,以淋洗肿处。”[33]北宋初《太平圣惠方》记载有“治风瘙痒”的蒺藜圆方,文曰:“白蒺藜一两,微炒去刺。秦艽一两,去苗。羌活半两。苦参半两,剉。黄芩半两。赤茯苓一两。细辛半两。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乌蛇三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右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蜜汤下三十圆。”[34]另载有“治妇人风瘙,皮肤中如虫行,及生瘾胗,搔之作疮,面肿心烦”之症的蒺藜散方,曰:“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三分。黄芩半两。细辛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苦参半两,剉。蛇床子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当归半两,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剉。莽草三分,微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右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34]至北宋末《圣济总录》[35]则汇总了此前蒺藜的药用配方,共列有蒺藜子丸方4首,蒺藜子汤方1首,蒺藜子散方3首,蒺藜贝母汤方1首,蒺藜汁方1首,蒺藜汤方1首,蒺藜苗汁方2首,蒺藜涂傅方1首,蒺藜浴汤方1首,蒺藜散方3首。元《永类钤方》载有以蒺藜、酸枣仁治“老人虚人风人大便秘”之症的蒺藜汤,曰:“蒺藜随多少,炒至赤黑色,去刺,取净三两,以酸枣仁一两炒令香,同为末,每三钱,水一盏煎,温服吞下。”[36]李时珍在《本草纲目》[5]中总结了前人对蒺藜子、花、苗的药用记载,并归纳出蒺藜子的药用医方多达16种。

现代研究表明,蒺藜性味苦、辛、微温,归肝经,有小毒。蒺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全草含皂苷,皂苷元有薯蓣皂苷元、芰脱皂苷元、绿莲皂苷元、假叶树皂苷元(罗斯考皂苷元)、海柯皂苷元以及呋喃甾醇双葡糖苷。叶及果实含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山泰酚-3-葡萄糖苷、山柰酚-3-芦丁糖苷、刺蒺藜苷、紫云英苷。果实还含有甾体皂苷化合物,其皂苷元为薯蓣皂苷元、假叶树皂苷元、芰脱皂苷元、海柯皂苷元、替告皂苷元等,又含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龙胆双糖苷及维生素C,并含少量挥发油、哈尔满生物碱、脂肪油、树脂及硝酸盐。根含菜油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花含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薯蓣皂苷元、芰脱皂苷元、新芰脱皂苷元、山柰素、槲皮素、D-葡萄糖、D-阿拉伯糖、L-鼠李糖。种子还含微量生物碱去氢骆驼蓬碱与哈尔满碱;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叶及根含薯蓣皂苷元、芰脱皂苷元及绿莲皂苷元。蒺藜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蒺藜茎叶粗皂苷制剂可增强猫和兔的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并显示缓和的降压作用。蒺藜皂苷尚具有明显的抗心脏缺血作用;抗动脉硬化作用;抗疲劳和抗衰老作用;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性强壮作用;抗肿瘤作用;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和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降低血糖的作用;蒺藜果实的生物碱部分可抑制乙酰胆碱产生的离体大鼠小肠和蛙腹直肌的收缩,并有中等利尿作用。基于此,蒺藜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功能,适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病症[22]。

6 小结

蒺藜是一味常用中药,作为药名首载于《五十二病方》,原名蒺藜子,宋代以后文献多以蒺藜作为本品正名载录,现代文献以蒺藜、刺蒺藜两种名称作为正名载录本品。古文献中的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属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干燥成熟果实,宋代以后出现将白蒺藜与蒺藜作为一类二种的混淆记载,而白蒺藜的原植物是今天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R.Brown,其干燥成熟种子现作药用,药品正名为沙苑子,不作蒺藜用。蒺藜是广布种,宋以前主产于陕西,宋时扩展至今陕西、甘肃一带,明清时期则扩展至各地,现分布于全国温带地区,长江以北最为普遍。蒺藜的果、花、苗、根皆可入药,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其炮制方法主要有炒蒺藜、盐蒺藜两种。蒺藜具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功能,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症,药用价值较大。然而蒺藜含有毒的亚硝酸钾,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而发生窒息。蒺藜植物中毒后出现乏力,思睡,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脉数,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呼吸良竭,故在日常用药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蒺藜本草
少花蒺藜草的不同防除技术比较分析
中国本草学著作中有关梨的考论
又被蒺藜扎了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谁惹来的刺蒺藜
《本草博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