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某边坡大型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2021-11-29吴育新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3期
关键词:格构坡脚坡面

吴育新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队,广东 清远 511520)

1 概述

(1)工程概况。该边坡崩塌地质灾害最早发生于2013年,崩塌体主要由覆盖土层、强风化岩块及树木组成,堆积于坡面及坡脚,损毁部分坡脚楼房墙体,现已修复。2018年,坡体上部再次发生小型崩塌,崩塌体堆于坡面,目前坡体髙陡,局部发生剥、坠落现象,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该边坡属于在册威胁10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该边坡所在区域属于丘陵山区,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人为作用及特殊天气如暴雨条件下易诱发地质灾害,边坡威胁对象为坡下村民的安全。

(2)目的任务。在充分掌握边坡变形形成条件、活动规律、危害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经济、合理、有效地布设防治工程。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将隐患点实施一次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采用工程治理辅以安全监测,确保治理边坡范围50年内稳定和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坡脚人民日常生活的安全。①防治并举,消除隐患。边坡的崩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边坡的物质组成(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地形条件、降水、人类工程活动等。针对边坡的特点,在边坡坡脚位置的建筑活动必须严格规划,科学控制,抑制不利因素的发展,同时发展有利因素,达到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从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②设计合理、安全可靠[1-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以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为原则,精心布置,合理设计,力求工程技术措施可行,工程措施布置应与当地实际地形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治理工程必须安全可靠,彻底消除灾害隐患。

2 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该区域为山区县,区内东、西部和中南部三面环山,群山环抱,山岭广布,山脉走向呈东西向和北东向,海拔900m以上山峰有10余座,崇山峻岭,巍峨壮观,属中低山~丘陵地貌。隐患点所处次级地貌为残丘地貌,山丘低矮,形状浑圆,山顶标高约85m,坡脚平坦地带标高约32m,相对高差为53m,山体植被发育,种植有松树、桉树。

(2)气象水文。①气象。治理区雨水资源丰富,时有大雨、暴雨发生。年降水量在1510.1mm,平均2202.1mm,年平均降水日为143~213d。降雨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较长4~10月,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6~7月平均降雨最多,达713.34mm,占年降雨总量34.9%,夏秋两季降雨可达1648.62mm,占年降雨重量的80.63%。日最大降雨多出现在4~7月之间,日最大降雨量为640.6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110mm,最长连续降雨天数31天,最长连续总降雨量685.0mm,这一时间段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季节。10月~次年2月为旱季,雨量较少,12月份最小。②水文。治理区属珠江流域,河床较陡,平均坡降达4.82‰。据治理区测量年径流量,年平均产水总量17.8×108m3,丰水年为23.87×108m3,枯水年为11.89×108m3。水量受大气降雨量影响大,年际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匀,一般夏、秋季节降雨量多,河流水量充沛,遇暴雨溢满两岸,局部危害大量农田和水利设施。冬春季节降雨少,河流量锐减,少量溪流出现断流[4-7]。

(3)地层与岩性。边坡基岩主要为三叠系红卫坑组砂质页岩(T3hw)。该坡体岩层风化强烈,表层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Q)。

(4)岩土分层及特性。边坡基岩主要为三叠系红卫坑组砂质页岩(T3hw)。该坡体的岩层风化强烈,表层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Q)。根据现场钻孔揭露,治理区内岩土层按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残积层(Q4)和强风化砂质页岩(T3hw),各岩土层的分布和特征如下:①残积层(Q4)。粉质粘土:黄褐色、土黄色,可塑,主要成分为粘粒及粉粒,韧性及干强度高,为砂质页岩风化残积土。②基岩(T3hw)。强风化砂质页岩:土黄色、深灰色、褐黄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由砂岩碎块及粘土组成,局部含碳质,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可辨原岩结构,岩芯呈短柱状。

(5)地震。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治理区所在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区,区域地壳稳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中4.1.3,通过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和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表的查询,综合判定:场地类别为I1类。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和附录A.0.17条的,治理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

(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层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治理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含水层为坡残积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页岩裂隙中,为弱承压裂隙水类型,其透水强度及含水量与基岩的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变化幅度较大。治理区地下水主要靠降雨和地表滞水渗入补给,本区雨量充沛,可以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丰富来源,地表岩层(石)风化强烈,岩层(石)破碎,植被覆盖率>65%,降雨渗入补给条件和储水条件好,岩石节理、裂隙的发育有利于大气降雨和地表滞水垂直渗入补给;枯水季节地表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的补给途径较多。

根据实验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3 地质灾害特征

根据勘查报告及现场调查,本次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属于山体北侧,主由于削坡建设房屋引起,拟治理边坡可见较多崩塌体堆积于坡面及坡脚,崩塌体主要由覆盖土层、强风化岩块及树木组成,未造成人员伤亡。经确定,崩塌为小型崩塌,其原因是削坡建房形成的陡立了边坡,治理区所处地带岩土体较松散,砂岩结构较破碎,工程力学强度较差,而汛期内佛冈县的雨水较多,在暴雨及连续降雨作用下,导致岩土体因浸水湿润而自重增加,强度降低,导致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综上所述,削坡建房是主导因素,岩土体特征是内在因素,强降雨为诱发因素。

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在区域上属于丘陵山区,均为人工边坡小型崩塌,仅造成少量经济损失,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灾情为小型;目前该边坡局部坡面裸露,坡顶局部土体临空,有再次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边坡威胁对象坡脚居民及房屋,受威胁坡脚居民人数约113人,潜在经济损失300万元,按照地质灾害险情分级标准划分险情为大型,发育程度强。

4 防治工程等级

治理边坡地段崩塌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有商铺、居民楼及酒店,地质灾害潜在经济损失为300万元,威胁人数为113人,根据《崩塌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11-2018)中6.3崩塌防治工程等级划分,本次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

5 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根据边坡的特征,本治理工程设计拟解决如下问题:①进一步减少坡体荷载;②进一步破坏边坡的滑移条件,阻止滑坡/崩塌的进一步发展;③边坡岩土体为残坡积土,遇水易软化,应阻止地表水入渗,疏导地下水排泄。

针对上述问题,相对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坡体进行清坡等减压卸荷措施,特别是对已发生崩塌段需进行坡面清理。②采用锚杆+格构梁作抗滑措施,阻止边坡的潜在滑动危险;③在相应位置设置截排水沟,最大限度将雨水、地表水引出影响边坡稳定的区域。

6 方案比选

治理方案一:根据勘查结果,地灾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规模为小型,治理工程设计思路主要对边坡分级削坡减载+锚杆格构梁+混凝土挡土墙的支护结构,有效地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并在格构梁内液压喷播植草绿化,同时在边坡上设置截排水系统,有效快速排走雨水,消除隐患。边坡分四级削坡,按不大于1:1.0~1:1.20坡率削坡,坡面采用锚杆+格构梁+坡脚挡土墙支护,格内喷播植草绿化。边坡施工12~15排锚杆,锚杆长度均为12~15m,采用φ28钢筋,水平间距2.8m,竖向间距2.0m,施工角度为15°,成孔孔径130mm。格构梁截面300mm×300mm,格构梁设计强度为C25。坡脚通长混凝土片石挡土墙,在坡顶设置一道截水沟,坡脚及平台均设置一道排水沟。

治理方案二:根据勘查结果,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规模为小型,治理工程设计思路主要对边坡在按坡面清理+挂网喷砼+截排水沟的支护结构,有效地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治理方案对边坡坡顶临空状态的坡残积层及坡面破碎岩体清理后,对坡面进行钢筋锚杆+网喷砼的支护结构,有效地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在边坡上设置截排水系统,在坡脚设置爬藤类种植槽,复绿坡面。边坡分四级削坡,按不大于1:1.0~1:1.20坡率削坡,锚喷钢筋锚杆长度12~15m,间距@2.0m×2.0m,杆体采用φ28钢筋;网喷砼厚200mm,挂钢筋网,混凝土强度为C25。本方案施工工期约5个月。

治理方案一与治理方案二在治理工程造价上差别不大,二者经济、技术可行、施工难度不大,治理效果、经济及美观方面,治理方案一要优于治理方案二。因此综合考虑,治理方案一,即削坡减载后,施工锚杆+格构梁+坡脚挡土墙+坡面绿化的治理型式方案是较优的,因此,确定方案一为本边坡治理方案。

7 工程治理方案

边坡按1:1.0~1:1.25分级削坡减载,设置三平台,平台宽约2.0m。坡面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施工12~15排锚杆,锚杆长度为12~15m,采用φ28钢筋,锚杆水平间距2.8m,竖向间距2.0m,施工角度为15°,成孔孔径130mm。格构梁截面300mm×400mm,格构梁设计强度为C30。在坡脚设置一道高2.5m的C30混凝土片石挡土墙,基底埋深1.0m,出露地坪面约1.50m,坡顶设置一道截水沟,平台及坡脚各设置一道排水沟。

8 结论建议

设计工况计算采用瑞典条分法,治理后,设计工况安全系数不小于1.15,校核工况采用毕肖普法,校核工况安全系数不小于1.05。经计算,设计工况为1.193,校核工况为1.120,该治理方案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格构坡脚坡面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辽西春季解冻期褐土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特征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软土深基坑滑坡机制分析与优化方案设计
风景园林施工坡面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N元素在陕北矿区采煤沉陷坡面土壤中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Thalidomide for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浅谈工程边坡治理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格构技术在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Overview of Urban PM 2.5 Numerical Forecast Model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