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族群、社会:作为媒介记忆的鄂伦春族纪实影像
2021-11-29岳筱宁
岳筱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鄂伦春族是我国“三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界处的大小兴安岭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们经历了定居、禁猎、转变生产方式等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学界对此高度关注并取得了有关鄂伦春族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对鄂伦春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以影像方式对鄂伦春族的社会文化变迁进行形象直观的记录,也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工作。初步统计,目前为止以鄂伦春族为题材的非栏目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纪实性网络视频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研究者自主拍摄的纪实影像,共有约70部(集)。其中既有严肃客观的人类学学术考察,也不回避对鄂伦春民族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的形象展示;既有对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环境中如何发扬光大的思考,也有对正在消失的文化的忧思;既有从文化视角对少数民族独特生活方式的观看与解读,也有从发展视角对其族群社会整体进步的展望与规划。这些纪实性作品多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下进行记录与表达,如实呈现鄂伦春族的社会行为特征与文化变迁历程,从个体、族群、社会三个层面留下了珍贵影像档案,具有不可忽视的媒介记忆价值。
一、 对鄂伦春族个体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
当代纪录片注重作为个体的人在宏大社会背景下的具体行为和故事叙述,以鄂伦春族为题材的纪录片也不例外。由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孙曾田于1992年摄制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主要跟踪拍摄了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的鄂伦春族老人孟金福夫妇的日常生活。孟金福是最后一代成长于山林中的鄂伦春人,尽管早在1953年鄂伦春族就已经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下山岭开始定居,但孟金福还是喜爱并坚守着山林里的游猎生活。片中细致展现了主人公夫妇山林生活的诸多细节,对他们的住所、衣食,特别是对主人公亲历的诸如供奉山神、做桦皮船、“风葬”仪式、萨满 “跳神”等民俗事象场景进行了极具媒介记忆价值的记录。
对孟金福夫妇日常生活细节的记录,是《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最具感染力的部分。片中孟金福用猎刀刮胡子,妻子丁桂琴煮肉、烤饼、用土法为孟金福治疗感冒,夫妻俩在水边与小野鸭嬉戏等诸多令人倍感温馨亦或忍俊不禁的细节,都成为难忘而永恒的个人生活记忆。通过摄制者与片中主人公生活在一起时的现场抓拍,真实的人物、环境与事件得以客观展现,鄂伦春族的山林生活典型细节得以完整记录。2003年,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组再次来到十八站拍摄,此时孟金福已经去世三年,丁桂琴孑然一人坐在门前,寂寥落寞的神情又一次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相濡以沫的老伴永远地告别了眷恋的山林,丁桂琴也不再愿意去山上生活了。《最后的山神》这份影像记录成为献给这个鄂伦春家庭的珍贵礼物。
以个人视角记录鄂伦春族日常生活的纪录片还有很多。这些影片有鲜活的细节,有典型的事件,在大众传媒领域颇受喜爱和关注,让广大观众认识、了解了鄂伦春族。作为当下的影像记录,这些纪录片见证了鄂伦春族个体日常生活的种种,必然也会成为日后对鄂伦春族曾经的日常生活细节进行追忆的重要影音文献。
二、对鄂伦春民族文化及其保护传承的
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杨光海先生于1963年完成的纪录片《鄂伦春族》,以质朴的黑白影像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真实记录了世代纵马扬枪、游猎山林的鄂伦春族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片基于对鄂伦春族社会系统的全面调研,在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审慎完成。影片通过对鄂伦春族人的个体家庭“仙人柱”、经济组织“乌力楞”“阿那格”和家族长“塔坦达”、氏族组织“木昆”和氏族长“木昆达”等具体形象的刻画,详细地描绘了鄂伦春族衣食住行、生计方式、婚丧嫁娶、习俗信仰等情况,对鄂伦春族游猎文化样貌进行了忠实记录,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影像,被多家博物馆收藏,成为有关鄂伦春族的经典影音文献资料。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鄂伦春人随着山林动物的移动而不断迁徙的生活情景。适用于这种游猎生产而出现的临时住宅“仙人柱”,以及扎抢和鱼叉等生产工具,在影片中均有细致记录。在交通和生产工具中,最具特色的是桦树皮船,影片真实展现了桦皮船的制作和使用。影片还记录了鄂伦春人在日常生活中制作和使用桦树皮手工制品、狍皮和兽骨制品、鹿哨的情景。如今,这些生产生活工具与手工艺品都成为博物馆里陈列的民族文化符号和非遗保护中心传授的民族传统技艺,要想理解它们作为活态文化如何存在于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中,就不得不在《鄂伦春族》这样的影音文献中寻找答案了。
201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守望鄂伦春》,将镜头对准了两位传承和保护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白色柱和关小志。影片通过关小志在黑龙江逊克县组织鄂伦春文化培训班、白色柱在阿里河参加鄂伦春自治旗春晚等事件,记录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不遗余力、全情投入的过程。在鄂伦春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困境的当下,他们保留着诚朴坚韧的民族情感底色,对后代言传身教,多方奔走,为族人创造更多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独特文化的机会。这样的记录不仅为当下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为文化变迁的特定历史阶段留下的一份媒介记忆。
同时,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高等研究院还对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摩苏昆传承人孟淑珍女士做了影像专访。孟老师讲述了她学习摩苏昆的艰难经历,阐释了自己对鄂伦春族史诗、民歌的深刻理解。通过口述影像展示非遗资料的同时还记录下了口述人的神态语气,更是对传承人一种精神气质的表达。此外,电视媒体的相关栏目也经常关注鄂伦春族的特色历史与文化,更多地从“异文化”展示的角度对鄂伦春族进行影像记录,对广大受众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媒介记忆价值。
三、对鄂伦春族社会变迁的重要实证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纪录片《秘境中的兴安岭》,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采访,关注的是定居后的鄂伦春族人的生产与生活,反映了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鄂伦春族人的狩猎、捕鱼、桦皮和兽皮制品等传统生计方式改变的情况,以典型的细节和场景展现了鄂伦春族人告别狩猎走出山林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鄂伦春族在传统生活方式离去时的惘怅,对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即将消失表现出了深深的无可奈何的痛惜。作品深切关注社会变迁中鄂伦春人生存状态的改变和本民族传统文化发生的变迁,既是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一种呈现与展示,更是一种观点鲜明的对少数民族文化影像化的深入思考。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完成了纪录片《鄂伦春纪事》。本片通过历史图片资料、鄂伦春自治旗发展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的口述、鄂伦春民族研究专家学者的访谈以及猎民目前生活现状的影像记录等形象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呈现内蒙古鄂伦春族的社会文化发展变迁进程。本片在表现禁猎带来的鄂伦春民族生存状态的变化及森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时,力求通过对猎民、学者和官方的多角度访谈表达多种声音,通过观点的汇集和交融反映了内蒙古鄂伦春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民族政策指引下进行的调整和解决。
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这样评价民族志影像的文献价值:“由于这些是正在消失的人类行为类型,所以我们需要以一种方式来保存他们:不仅允许他们的后代重新拥有他们的文化遗产,而且也将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及人类的潜能提供一个可靠的、可复制的、可分析的研究资料集成。” 如果说,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那么鄂伦春族纪实影像就是这个民族的相册。一个拥有如此独特历史与文化的民族,在剧烈的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中所经历的一切痛楚与欣喜、矛盾与希望,都值得被一一记录,郑重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