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滩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郑州模式研究

2021-11-29张孟芳张红娜

绿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滩区郑州黄河

张孟芳,张红娜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文明值得中原人民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地处平原的南部,河南省北部并且位于黄河的下游地段。黄河是一条被赋予了极重民族情怀的河流,它被尊为百川之首,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途经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山西、河南、山东最终汇入渤海,全长5400余km,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六长河,流域范围在北纬32°~42°之间[2]。自2010 年开始,政府重要战略思想的引导下,对于黄河滩区的生态开发和保护越来越重视,由此可以看出,黄河滩区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黄河郑州段概况分析

2.1 郑州段黄河滩区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河南区域的黄河滩区面积较大,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并且滩区的灾害较为严重,特别是水害严重,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河南段黄河属于游荡性河段,对周边及下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第二,郑州段黄河滩区的经济发展结构较为单一,滩区周围的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较低。第三,郑州段滩区安全建设进程有待提高,投资力度远远不够。据调查研究,自2003年以来国家对于黄河滩区的安全建设投资几乎没有,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讲,安全建设的重视度有待提高。第四,由于自身经济基础限制,加之政策性投资局限,导致黄河滩区郑州段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排涝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水利设施的基础较为薄弱,以至于黄河滩区郑州段的农作物产量较低。

2.2 黄河郑州段水文分析

第一,水位概况: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的印象致使黄河上游的水量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为含沙量第一大河流[3]。第二,汛期:夏季多发生暴雨,这种高强度的暴雨易造成泥沙流失,高强度的暴雨对下游滩区威胁较大。第三,水质:近些年来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导致黄河滩区周边污染严重,黄河水质污染加重,加之黄河逐年水位呈现下降趋势,下游用水量增多,以至于黄河流域的水质污染情况加重。

3 黄河滩区郑州段的生态保护建议

3.1 建立健全黄河滩区郑州段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努力做好黄河滩区郑州段生态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黄河滩区郑州段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政策;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保护工作各级岗位制;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目标[4],从流域尺度开展黄河流域综合性专门立法研究,是黄河流域实现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3.2 在黄河滩区郑州段生态环境明显脆弱地段建立“生态重点保护治理区”

首先,要结合中央精神进行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以国家第三次国土利用调查报告数据为依据,在黄河滩区流域内建立园林、水流、土地、矿产、湿地、生物资源和草原等相关自然资源状况基础数据库,统筹黄河滩区流域各个流域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主支干流域的利用、治理以及空间开发[5]。其次,要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试点工程。生态长廊的建立以及湿地公园群的建立是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试点的主要工程,以郑州段、三门峡段、新乡段、洛阳段的黄河滩区流域进行试点。最后,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保护是自然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结合河南正郑州当地实际,按照“先动手,后伸手”的原则,先在流域内谋划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蓝图。

3.3 在郑州荥阳市、惠济区建立“生态游览区”

3.3.1 建立惠济区黄河生态游览区

郑州市惠济区将以黄河滩地公园建设为抓手,加快流域生态修复重构,为黄河下游做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子、形成示范。主要围绕加快流域生态修复重构,黄河滩地公园整体工程力争2年内建设完成,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积极融入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带建设。重点抓好荥泽古城文旅融合项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黄河国家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工作。

3.3.2 建立荥阳市黄河生态游览区

2020年1月7日,荥阳市召开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体会议,积极谋划2020年工作。荥阳将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高标准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依托汉霸二王城、青台、虎牢关等遗址文化,加快推进楚汉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文旅项目,串联精品文旅路线,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要策源地和新的增长极[6]。围绕“中华源、黄河魂”主题,深入挖掘黄河文明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加快楚河汉界文化产业园、古柏渡飞黄景区等项目建设,打造荥阳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3.4 建立黄河滩区“生态示范区”

在整个滩区选择起步早、基础好、有条件的市、县、乡、村建立“生态示范区”。黄河滩区建立黄河生态保护区,特别是在污染地段比较严重的区域,先治理水质确保黄河干流的水质达标,对于污染严重的地段要先治理,从入口切断污染源;其次是加强对流域内及滩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重点保护野生天鹅、野鸭等野生生物[7]。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理:第一是要严格把控入河污染问题;第二是注重河湖生态修复;第三是进行湖泊湿地建设;第四是注重流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治理工程。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改善主要支流水环境质量。

4 黄河滩区郑州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1 努力做好强势特色农业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行动,加快生物创新中心建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发展现代农业园;快速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如种植业,种植业要围绕着特色农业的重心入手,建设高质量小麦、玉米、林园、果树建设基地,发挥河南省地理区位上的优势,建立特色农业产品示范区,通过农业示范基地的建立推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创新,完善绿色发展通道,大力推进黄河滩区特色农业发展新篇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升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水平,完成农业产业的快速升级创新。

4.2 大力发展高科技朝阳产业

创新思维涉足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选择新兴产业项目的主要落脚点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能源发展、互联网+领域,在这些领域内实施一些重大项目;对于传统产业要继续巩固加强,做出优势企业、主导企业以及代表性的企业,在保量的情况下提质,巩固提升持续更新装备,发挥相关行业的引领带头作用,发挥滩区经济发展优势。提升生态利用效率,利用好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待用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动力[8]。大力提升建筑业,致力于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4.3 加快滩区小城镇建设,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首先,形成黄河滩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政府的角色要回归,由过去政府的单一投资主体,转变身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是政府的首要职责,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要为多个投资主体的投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第三产业长期发展战略;以政府为指导,自主经营为原则,结合黄河滩区实际进行第三产业发展。滩区历来的洪水隐患,使得滩区内的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生活在贫困线下徘徊,农业农作物单一,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种植方式方法落后,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不完整,经济效益低。目前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主要依靠工业的维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

4.4 建设交旅融合的“特色经济带”。

依托资源优势,按照“绿色长城、产业廊道、休闲水岸”的发展定位,积极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培育起郑州巩义市、中牟县等建立黄河下游滩区相对独立、特色鲜明、交旅融合的“特色经济带”[10]。“立足产业基础,不断做优农业,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方式经营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11]。”

4.5 发挥黄河下游滩区中心城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示范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在促进黄河滩区郑州段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利用政策支持、资金帮助、项目引进、技术指导等,促使郑州和滩区共同发展,融合发展。对于黄河滩区生态建设保护发展是关系国民生产效率的重大的国家型战略,为了把这一战略贯彻落实好,要大力发展黄河滩区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提高黄河滩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带动力,把黄河滩区建设成为高质量、优势突出的的滩区经济圈,在此过程中中心城市多发挥的带头引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12]。现阶段,我国正在致力于推动地区经济和社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心城市在周围的城市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承载发展要素的角色。因此,要主动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以此作为推动黄河滩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重要方式和途经。

5 结语

黄河滩区对于黄河河道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对于黄河的防洪防灾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河滩区周围饿人民群众也伴水而活。因此对于黄河滩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是近些年来一直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黄河滩区郑州段的研究,对黄河滩区资源利用历史和现状得到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研究和调查,系统地分析黄河滩区郑州段的概况,并且提出能提高滩区的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建设和开发方法,望为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滩区郑州黄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河南省黄河滩区迁建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研究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黄河』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