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杂志2021年(第39卷)年终索引
2021-11-29
述评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1):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确认病原微生物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6
生殖检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241
再论定量测量程序质量控制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12):881
专家论坛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81
肿瘤标志物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的应用现状及建议
(3):161
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的实验室监测进展
(5):321
分子诊断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6):401
外泌体分子标志物检验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6):407
临床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性能验证与质量控制
(10):721
自身免疫病实验室诊断指标与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10):725
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进展
(10):732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0):738
核酸检测时代再议免疫印迹试验在HI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11):801
临床实验室HIV感染的筛查、确认及报告
(11):805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技术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1):12
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在诊断艰难梭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1):17
生殖检验
我国生殖检验现状的初步调查
(4):247
无头精子症的表型、遗传学分析与治疗策略
(4):252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在环状染色体携带者助孕中的应用价值
(4):257
低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患者冻胚移植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4):261
MiR-155及其靶基因MMP16在反复植入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4):266
不育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与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关系
(4):271
精子质量参数与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性
(4):275
精子DNA完整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4):278
精子DNA碎片指数在男性生育力评估及其疗效监测中的应用
(4):281
精液高黏稠性的研究进展
(4):284
精子线粒体功能检测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28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以组队模式考核450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人员技能的结果分析
(5):32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5):333
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临床性能评价
(5):337
自身免疫病实验室检测
抗组蛋白H2A抗体间接ELISA法的建立和临床初步应用
(10):744
汉族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原表位分布及其临床价值
(10):748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10):752
抗SSA、SSB和CENP-B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浓度分析
(10):758
“迈瑞杯”临检发展专栏
KDM2B调控FAK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细胞骨架排列中的作用
(12):886
HBV相关肝脏纤维化患者血清miRNA差异表达谱的建立及分析
(12):892
新生儿脓毒症无休克和休克关键基因筛选及验证
(12):897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ABCB1和CES1基因多态性对达比加群酯抗凝疗效的影响
(12):903
MALDI-TOF质谱在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
(12):909
基于血清AFP、AFP-L3和DCP水平的C-GALAD评分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915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患者抗缪勒管激素、抗β2 糖蛋白1抗体、蛋白C、蛋白S检测及意义
(12):920
结核性溃疡患者血浆CXCL9、CXCL10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12):924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实时荧光PCR解链曲线快速基因分型的建立与应用
(1):22
联合运用Triton X-100和多聚甲醛改善血液肿瘤骨髓标本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质量
(1):26
不同检测系统血肾素和醛固酮结果一致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分析
(1):30
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临床应用评价
(2):86
血清脂蛋白(a)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临床应用
(2):90
国产隐球菌荚膜多糖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价
(2):94
疟原虫厚血膜改良染色效果研究
(4):291
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
(5):340
双重过滤法联合MALDI-TOF MS快速检测尿液病原菌
(5):346
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序列标签位点-聚合酶链反应与二代测序检测的比较
(5):350
基于深度学习构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快速诊断模型
(5):354
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在筛查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热点基因突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6):412
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检测干血斑中谷氨酰胺、谷氨酸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7):481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与冯·克劳斯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结果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
(7):485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利福平及其在健康男性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7):489
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对血友病B家系F9基因行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9):641
应用流式细胞术辅助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骨髓侵犯
(9):646
酶法测定尿液草酸和枸橼酸的方法学性能验证及分析前影响因素研究
(10):762
α-地中海贫血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及应用评价
(10):768
临床实验研究
血降钙素原联合肌酐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1):36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1):40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ST11菌株的基因组学特点分析
(2):99
耐三代头孢菌素沙门菌的耐药基因分析
(2):105
1例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凝血因子Ⅻ缺乏症家系分析
(2):110
粪便性状及分析前标本处理方式对钙卫蛋白检测结果影响探讨
(2):115
婴幼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分布
(2):119
血清IgG4与IgG比率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123
不同病理状态结肠癌患者术前NLR水平分析
(2):126
超级增强子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3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165
常规临床检验指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联分析及诊断预测价值
(3):172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囊泡中miR-99b-3p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3):178
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胃肠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3):182
老年性白内障与MTHFR基因、同型半胱氨酸及B族维生素的相关性
(3):188
CCRL2、miR-211-5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3):193
哮喘患者IL-13基因Intron3+1923位点C/T、β2-AR基因R16G单核苷酸多态性及HLA等位基因频率表达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gE的影响
(3):198
miR-150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202
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白三烯D4及干扰素γ对儿童哮喘筛查及病情评估价值比较
(3):206
miR-2861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210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人巨细胞病毒miR-US4-3p水平变化及价值
(4):295
脓性渗出物中老兵诺卡菌的分离鉴定及文献复习
(4):30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白念珠菌分离情况及ERG5基因位点突变分析
(4):307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浆7种miRNA水平与脏器累及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5):358
1株产GES-1型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5):362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性分析及疗效评价
(5):367
宫颈癌患者宫颈上皮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5):370
粪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5):37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利妥昔单抗耐药与Smarcal1、PP2A-B55-α、PP2A-B56-α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6):418
1例Dandy-Walker综合征合并Xq28重复综合征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6):424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检测对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6):428
唐筛高风险和临界风险孕妇中非21/18三体染色体异常结果分析
(6):433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437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血清miR-335、miR-146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441
血清miR-21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445
miRNA-21-5P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6):449
血流感染患者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及其预后价值
(7):495
血清清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7):5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7):504
非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血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7):50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与尿微量清蛋白的相关性
(7):511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514
输血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8):561
基于危险因素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子痫前期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8):566
13株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8):573
全球产KPC肺炎克雷伯菌的KPC分布与序列分型分析
(8):577
Notch信号调控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8):58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评估
(8):585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判断脓毒症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价值
(8):59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NK和NKT细胞功能特点及意义
(8):595
福建地区类孟买血型血清学特点及其基因突变分析
(8):601
凝血因子Ⅴ抑制物致多项凝血因子活性假性降低
(8):605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基因调查
(8):607
冬季发热门诊患者咽拭子13项呼吸道病原体分析
(8):611
C群脑膜炎奈瑟菌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分析
(8):614
环状RNA hsa_circ_002059在胃癌患者组织与循环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9):650
LncRNA NPSR1-A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9):656
FXYD3在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9):662
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9):668
外周血LncRNA MIR155HG、miR-155检测在肺结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9):675
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及临床分析
(9):679
外周血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与血清CYFRA21-1、CEA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9):683
1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家系并文献复习
(10):771
B(A)04亚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与其他AB亚型的鉴别要点
(10):776
血液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
(10):780
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基因组学特点分析
(11):810
纹带棒状杆菌耐药性及院内传播特征分析
(11):817
质谱快速鉴定联合直接药敏试验在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11):822
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1):828
1例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点及测序分析
(11):833
不同样本保存条件对鼻咽拭子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影响
(11):836
炎症性肠病患者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分析
(11):839
VIST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927
肝脏相关指标水平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2):932
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因子及Bcl-2/Bax的表达
(12):936
综述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成像技术在血型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43
IL-33/ST2信号与Treg在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128
抗sp100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研究进展
(2):132
circ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3):213
circRNA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
(3):218
液体活检在肿瘤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3):222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4):310
计算机辅助识别在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中的应用
(4):314
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5):376
人体呼出气的分析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5):379
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对细菌生物膜影响的研究进展
(5):386
microRNA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6):452
与儿童哮喘相关的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6):457
血浆微生物游离DNA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516
LDL-C、non-HDL-C和ApoB100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7):521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与血栓性疾病
(7):525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8):617
血浆细胞外囊泡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9):686
Ra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9):69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特征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10):783
β2-糖蛋白Ⅰ的多重作用及其抗体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0):787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预后研究进展
(11):841
血清尿酸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11):845
抗菌药物快速表型药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849
IGF受体检测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临床意义
(12):939
专题笔谈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12项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的解读
(11):853
实施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1):856
研究生园地
改良麦康凯平板筛查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性能评价
(2):135
致血液感染的活泼瘤胃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2):140
羧肽酶A4活化STAT3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3):226
3株临床分离产OXA-232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5):390
CYP2C19、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代谢的关联研究
(6):461
人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在膀胱癌的诊断、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6):466
LncRNA PiHL在奥沙利铂耐药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
(9):694
循证医学
基于mRNA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肺腺癌免疫基因预后风险模型建立与评估
(6):472
长链非编码RNAZFAS1作为肿瘤预后因子的荟萃分析
(9):705
基于TCGA和GEO数据库构建胃癌ceRNA调控网络
(9):711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肿瘤外泌体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9):716
结肠腺癌APC2基因表达及预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946
质量管理研究
我国心肌标志物检验项目性能规范的设定
(1):47
利用临床血常规标本富集血细胞在血液分析仪线性验证中的应用评价
(1):5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载脂蛋白E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57
利用EXCEL绘制多规则功效函数图及操作过程规范图
(1):61
品管圈降低大肠癌基因筛查粪便样本不合格率的应用
(2):143
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2):146
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sST2检测性能验证
(3):232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临床实验室性能验证
(3):237
月均值监控在精液分析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5):395
分析前因素对血液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影响
(6):470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自动审核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7):530
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7):534
提高POCT血气分析检验质量的管理实践
(7):539
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回顾性分析与评价
(7):544
临床微生物室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8):621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比对评价
(10):791
基于流水线的检测系统分析性能智能比对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1):859
CLSI EP06-Ed2与EP06-A在定量测量程序线性验证应用中的差异
(11):863
检验前环境因素对2种酶法检测血清CO2影响的比较
(11):868
基于机器学习和差值校验的识别混淆样本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2):945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检出hs-cTnT项目小偏移的实时质控方法
(12):950
调查研究
基于分位数回归建立tPSA、fPSA、fPSA/tPSA的年龄特异性参考区间
(1):65
广州地区0~7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1):69
健康人群尿液生化项目性别间差异及日内变异分析
(1):73
南京地区HIV/AIDS患者分枝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148
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特征分析
(2):151
A型和AB型红细胞表面A抗原类型调查
(4):318
1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细菌检测结果分析
(8):627
儿童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情况分析
(8):63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荧光核型与靶抗原不符的特殊情况分析
(8):633
海南省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8):636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分子标志物HLA-B*58:01、HLA-B*15:02和HLA-A*31:01在山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9):701
基于健康体检人群检验大数据建立血清尿素、肌酐参考区间
(10):795
检验结果注释性报告开展状况调查
(10):798
产品应用研究
迈瑞BC6800-PLUS血液分析仪8倍光学模式在低值血小板计数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7):547
经验与技术交流
浮动均值法用于评估血细胞参考区间
(2):154
外周血或骨髓肿瘤性NK细胞形态特征观察及其与反应性淋巴细胞的鉴别
(7):550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应对措施
(11):871
案例分析
1例少见V型PML-RARA基因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报告并文献复习
(2):156
侵肺戴阿李斯特菌致菌血症1例
(2):159
恙虫病伴骨髓嗜血现象1例
(5):399
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7):554
SERPINC1基因错义突变致遗传性易栓症1例并文献复习
(7):556
蛋白S缺乏致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7):558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星状丝孢酵母1例
(8):638
墨西哥假黄单胞菌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
(11):874
小斯莱克菌致颈部化脓性感染1例
(11):877
1例由生化检测“吸样错误”报警提示发现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1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