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1-11-29万华颖

关键词:弘扬精神

万华颖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108)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在中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作出的决定,目的是加强国防工业建设,确保国家的整体安全。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这次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中国不均衡的工业布局,更是铸就了跨越时空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产物,深入分析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究弘扬“三线精神”的实践路径,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三线精神”的科学内涵

2018年10月,中宣部将内涵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回顾三线建设的岁月、总结三线建设的经验,“三线精神”作为三线建设时期产生的重要精神形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严谨地阐释,能够让我们从中汲取营养、获取动力,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一)力量之源: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艰苦创业精神

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大力号召下,三线建设者告别故土亲人,来到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三线地区,他们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钻研、不畏艰辛,怀着建三线工业基地的理想信念,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创造了伟大的三线建设历史。

三线建设者突破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天当罗帐地当床,雨水就是大澡堂”“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守山餐,伴山眠,风梳头,汗洗脸”,这些都是建设初期三线建设者日常生活的全部写照。尽管如此,他们的拼搏意志并未被消磨、前进步伐并未被阻挡,而是发出了“出大力、流大汗,誓为三线做贡献”的铮铮誓言,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马开建”的原则,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充分展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情壮志。

三线建设者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天无三日晴”的自然条件,三线建设者“水鞋、雨衣、电筒”三件宝不离身,“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面对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三线工程,他们久居封闭荒凉的深山峡谷,披荆斩棘、筑路架桥,从零开始、激情创业。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社会条件下,他们从不惧怕、毫不退缩,将个人物质生活置之度外,没有现代化装备就肩扛人挑,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搞建设。这种极度贫乏的环境更加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拼搏斗志,秉承着“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民用”的原则,始终将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抢时间、建基地、出成效。

三线建设者创造了一个个深山里的奇迹。没有轰鸣的机器声,只有响彻云霄的号子声。他们不等待、不依赖,顶住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建设,取得“先后建成400多个军工企业、80多个国防科研院所......攀枝花、绵阳、六盘水、十堰、广元、乐山、德阳、金昌、都匀、凯里、汉中、天水等60多个新型工业科技城市拔地而起,闻名全国”[1]96-97等成绩。这一个个奇迹,都是三线建设者创造性实践的印记,都是他们用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精神所写下的不朽诗篇。

(二)发展之魂:不讲条件、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2]144-145。面对西方列强的战争威胁和经济封锁,党中央迅速决策三线建设。在此过程中,三线建设者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国防工业和战略大后方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线建设者的奉献表现为不讲条件。他们怀着为国争光、为民谋利的崇高使命,展现了“任祖国挑选”“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精神风貌,将被选中支援三线建设作为一种荣耀。三线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以厂为家、以建设为事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不提要求、不求待遇、不计回报、不图名利,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

三线建设者的奉献表现为不怕牺牲。在三线建设这项浩大的工程与事业中,三线建设者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心,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和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始终怀着“三献”之心,横下一条心,豁出一条命,用汗水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践行了“抛头颅,洒热血,掏尽红心为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诺言,在党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三线建设者的奉献表现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三线建设者把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当作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入骨髓与血液中、贯穿到整个生命历程和实践中[3]。青春年少时,他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这里,默默奋斗、开拓热土,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支援三线地区发展的建设事业;白发苍苍时,他们依然留守三线,其子孙后代继续为三线地区发展奉献才华、心血和青春。这充分展现了“挖山不止”老愚公精神,一代又一代“三线人”,用青春年华谱写着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华章。

(三)成功之要:精诚合作、鼎力相助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线建设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中央举全国力量共同支援,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西南地区有序地大转移、大集聚和大重组[4],形成了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取得了前进道路上的辉煌战绩。

团结协作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帮带协作机制上。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决策之后,全国各地充分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在思想上精神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开展“好人好马上三线”的社会动员和资源调集过程中,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帮带协作机制,构建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一线省市配合支持、广大一线职工积极参与”的共建大格局。其规模之大、动员之广和行动之快,充分展现了“全国一盘棋,建设大三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三线建设快速启动、取得成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团结协作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多方支援机制上。为了大力帮助和支持三线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冶金部、铁道部、煤炭部、化工部等部门,共同合作、开拓进取,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国各行各业积极响应、鼎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支援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技术精英和政治骨干支援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汇聚了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

团结协作体现在微观层面的互帮互助机制上。数百万三线建设大军胸怀赤子报国之志,从松花江畔、黄河之滨、华东沿海等地,奔赴大西北、大西南安营扎寨,义无反顾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为了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目标,三线地区主要采取“迁建”“包建”“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坚持“三老带三新”(即老矿区带新矿区、老矿井带新矿井、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原则,呈现出技术、人员统一协作的大好景象。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增强三线建设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有利于用实际行动保障国家三线建设的成功实施。

(四)活力之基: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勇于创新精神

三线建设史就是一部创新实践史,从战略决策、组织实施到项目的科技攻关等各环节全过程,党和人民攻坚克难、敢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无处不在。因此,在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为引领的新时代,弘扬“三线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线建设本身就是思想创新的产物。三线建设是基于特定历史背景所作出的决策,既是巩固国防备战的需要,也是调整我国经济布局、开发西部资源、构建西部工业体系的总体规划。在我国历史各个时期均无例可循,它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创举,体现了党中央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胆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对党和国家“大分散、小集中”规划思想的创新实践。

创新也体现在科学科技上的不断突破。在没有任何外部技术和经济援助的状况下,三线建设者不等、不靠、不要,以综合利用为核心、科技攻关为关键,突破“地质禁区”建成成昆铁路,用普通高炉将“呆矿”变“宝藏”,推广应用统筹法提高修铁路、架桥梁等工程的工作效率,在全国首创立井柔性掩护支架、金属滑动模板等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正是依靠自主创新、锐意进取,三线建设者建立了包括核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电子工业等在内的完备国防工业体系,形成了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后方基地,与此同时,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和工业文化也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创新还体现在体制机制上的敢为人先。为了更加快速有效地推进三线建设,广大三线建设者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各级地方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的创新。针对以往闭门造车的设计原则,开创性地提出了“下楼出院、搞现场设计、现场调查、现场鉴定”的“技术民主”机制,为三线地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为适应市场化的潮流,广大三线企业充分发挥生产组织与管理的智慧,相继开展“军转民”“民保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探索,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新生、赢得发展。

二、弘扬“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线精神”深刻总结了三线大地形成的文化精华,科学提炼了三线人民赓续传统、砥砺奋斗和开拓创新的气度品格,是内化于广大三线建设者灵魂深处的重要精神信念,也是战胜艰难险阻投身三线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弘扬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体悟其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

(一)三线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永续弘扬和深入挖掘的精神资源

“三线精神”是由三线建设者的胸襟、情怀、志向等凝聚而成的,处处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利益,三线建设者们从全国各地齐聚三线地区,开展了以“加强战备、保家卫国”为目标的三线建设,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高度一致。三线建设者告别大城市来到穷乡僻壤之地,加班加点、日夜兼程,在三线建设的战场上毫无怨言、埋头奋战,创造了史诗般的三线建设奇迹,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公无私、舍生取义”的精神高度一致。三线建设者之所以能够聚在一起,数百万干部、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以及上千万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开展战天斗地的实践,就是因为团结统一理念早就扎根在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中,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团结则存,分裂则亡”的精神高度一致。面对三线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三线建设者攻坚克难、自力更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斗争,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精神高度一致。由此可见,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者们一心为公、不惧艰险、不怕困难、勇挑重担、艰苦创业的结晶[5]247,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展现,是中华民族意志品格的生动注脚,是我们必须传承弘扬和深入挖掘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三线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素材

“三线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奋斗精神和改革创新等理念内涵[6],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所铸就的革命精神谱系一脉相承,闪耀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光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着信念的生动诠释,是我们党把握大局、胸怀天下宏伟格局的具体体现。不同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三线精神”并非发生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而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所呈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弘扬“三线精神”,既能够宏观了解党在这段时期的发展历程,又能够微观展现三线地区的独有特色,有利于激活广大党员干部的集体记忆、强化情感共鸣。深刻学习、认真领会“三线精神”的科学内涵,走进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奋斗史,是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素材和生动案例,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感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立根铸魂、固本培元。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我们党在发展模式、国家治理、意识形态等方面迎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三线精神”,将思想动力转化为指导社会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起点上将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三线精神回答了三线地区发展的时代之问,是激励广大三线建设者们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密钥

三线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加强战备、保卫祖国,这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极大地发展了我国国防工业,优化了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实现了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开启了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伟大实践。三线建设者头顶蓝天、脚踏荒山、辛勤奋战、艰苦创业,经历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投资2 050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建设了几千个项目”[7],建立起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使得三线地区工业化水平得以迅速提升。随着国家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精准脱贫等重大战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聚集多方力量,三线地区经济不断取得新跨越、新发展。然而,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全面的解决,广大三线地区依然呈现出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在改革任务更艰巨、发展环境更复杂、斗争形势更严峻和人民要求更高端的新发展阶段,只有继续擦亮“三线精神”这把利剑,坚定前进方向、凝聚强大力量,唤起三线建设者的拼劲、干劲、韧劲和闯劲,主动对接国家现行战略,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转化为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的制胜基因,才能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才能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强化创新中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三、弘扬“三线精神”的实践路径

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三线建设已经远去,然而“三线精神”依然散发出独特的时代价值。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有总结历史、关照现在、展望未来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自觉,弘扬“三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伟大征途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做好三线研究,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正确评价。三线建设在壮大我国国防力量、改变我国经济布局和工业布局、促进西部经济全面发展、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不少人就经济论经济、就战争论战争,对三线建设的整个历史缺乏了解,甚至持质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三线建设是“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建设”,这未免失之偏颇。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阶段时,“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8]244,如此才能作出正确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才能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论断。因此,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应将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9],以客观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辩证的思维来评价三线建设,从而深化对三线建设历史和三线精神内涵的认知。

加大三线精神的研究力度。联合各省市地区组织部、宣传部等机构,整合高校、各级党校、社科院等科研力量,建立一支党性原则强、文史功底厚的专业研究队伍,加强对三线精神的基础研究,通过系统整理、组织讨论,形成具有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另外,也要加大对三线精神的系统研究、专题研究,着力深化对西南、西北等地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精神的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如“六盘水精神”“攀枝花精神”等,力争做到三线精神研究的品牌化、特色化。同时,还应重视应用型研究,加强与政府部门、三线企业、普通群众等的交流合作[10],积极发挥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

增强三线精神研究的解释力。通过举办高峰论坛、开展专题调研、交流经验,在史料搜集与整理、研究视野与方法、理论与思想等层面进行延伸[11],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为推动三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另外,也可以通过构建三线建设数据库,拓宽对三线历史的研究,逐渐实现包括档案材料、口述资料、学术文献等资料的开放,共享包括当时政府的宏观战略决策思想与方针政策、精神文化、军工企业的优秀成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12],不断完善“三线精神”的学术话语和理论体系。

(二)用好三线文化,保护工业遗产建筑

推进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大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是承载“三线精神”的物质载体,具有历史的、科学与技术的、建筑的和社会的多重价值[13]。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提出的“保护利用三线建设项目遗迹”要求,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群、工业遗址等的保护开发力度,创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14]。组织力量对三线工业遗产建筑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入册,以此摸清家底。同时,制定保护三线工业遗产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创造性地做好三线建设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整合三线资源创新红色旅游。结合中西部自然环境良好、民风淳朴的特色优势,将自然资源与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文化相结合,以“三线军工文化”为主题,整合三线老厂房、山洞等资源,打造集“吃、住、游、乐、购”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另外,也可以打造一批具有三线历史意蕴的公共休憩空间、文化产业园等,打通具有文化历史创意的旅游产业链,用历史烙印、文化标签和城市符号留住人们对三线的专属记忆,更好地弘扬、体悟三线精神。

构建多元化三线建设博物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重要场所,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还是塑造记忆的重要空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以外,可以试着探索建立三线社区博物馆,由社区退休三线老人担任志愿讲解员,开放展示文献资料、文艺作品,追忆三线建设的先进人员、典型事例,实行社区居民自建自管模式,让社区博物馆融入居民的生活,增强居民对三线历史的认同感、获得感,将三线文化用活、传开。

(三)讲好三线故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推出优秀文艺精品。立足对三线建设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不断丰富内涵,围绕三线建设题材创作影视作品、编排舞台剧、创作歌曲,充分利用节庆仪式、影视会展、文学作品等方式,加大对三线文化的培育,推出具有三线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三线精神代代相传。

加大媒介宣传力度。推行全媒体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抖音等新媒体,用微言微语微视频对三线历史、先进人物等进行报道,传播三线声音、讲好三线故事。创新网络传播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多角度、立体化地将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事件、代表人物、理论著作等素材展示出来,将网络打造成为宣传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重要阵地。

做好社会普及教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突出重点对象、面向人民群众,采取“固定+流动”的方式,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流动宣讲,用群众视角、百姓语言讲述三线故事。组建由三线建设者或理论专家构成的宣讲团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将弘扬三线精神纳入和贯穿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讲述重要成果、重要人物、特大事件等方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抓好三线教育,切实加强党性锻炼

形成多层次的师资队伍。构建专兼结合、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选调或招选水平高、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邀请各省市县(区)委党校专家、党政机关干部、三线建设亲历者等作为兼职教师,讲述三线历史、弘扬三线精神,全面了解三线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增强党性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

打造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编辑出版三线建设相关专著、汇编三线建设的资料档案,将其编入党性教育体系的教材中,丰富党性教育的内容。在党史学习教育体系中设置“三线建设”专题,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划之中,以三线建设的经验和先进事迹为重点,按照不同培训任务、培训主体分类教学,开发、储备一批有关三线精神的精品课程,形成主线突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解决好“一阵子与一辈子”的问题。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现场体验式教学模式,将三线建设的物化遗存变为“教科书”,变成鲜活生动的大课堂,组织党员干部观摩体验,增强教育培训的体验性和感染性,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触动心灵。采用专家访谈式教学模式,挖掘本土的真实故事,通过与三线建设者的访谈交流,在问答中了解那段历史,使得党员干部接受党性和理想信念锤炼。开展实地调研式教学模式,通过对三线地区实地考察,了解往昔、对比发展,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确保教育培训不虚不空、有实有效,凝心聚力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结语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15]。“三线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淀着党的光荣历史传统,是我们党从未停止奋斗脚步的见证,是我们党宝贵精神财富的彰显,必须充分发掘好、研究好、运用好。习近平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16]2006。立足百年新起点,我们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关键、统筹发展为原则、开创未来为目标,善于从三线建设奋斗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和力量,大力弘扬“三线精神”,继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唱高调、不讲空话,向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昂首挺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猜你喜欢

弘扬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涵养科教自信 弘扬文化自信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