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
2021-11-29王俭,王楠
王 俭,王 楠
(1.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锦州石化分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1)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创造性地培养国家未来人才工作的重要起点,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多样成长、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密不可分。新课改下,国家宏观调配教育资源,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前提是必须充分构建正确的民办教师职业认同,才能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增强教师职业认同对民办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认同对民办学校发展尤为关键。教师专业发展趋势越好,越能够保证民办学校培养目标的质量提升和扩大教育对象的数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鼓励民众开办民办学校。大力开设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据笔者调查,现阶段有的民办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还没有准确定位;有的对自己的教师专业角色定位很低,自认为只是知识的“灌输者”,没有把教师当作一份神圣的职业;有的民办教师对这份职业缺少热情,没有认真的态度对待教育;有的心中还没有“如何做好教师”的坚定意念;甚至还有的民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界定不好哪种行为可以体现出教师职业性;有的表现出“人在曹军心在汉”,对教育工作只是表面应付,课前备课没有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思考和逻辑梳理,精力投入不足,更多时间精力去追求其他职业给他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利益……种种这些,造成的后果是对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不仅错失提升专业发展的途径,无法实现教师专业价值,而且对民办学校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严重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向前推进的进程。因此,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增强民办教师职业认同非常必要,可谓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民办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一)教师职业角色认知差异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凸显教师职业的权威性。许多民办教师把教师当作工作而非职业,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把课本知识不加任何“咀嚼”直接“灌输”给学生;也有极少部分民办教师专业态度极其不端正,对待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敷衍了事,忽视调动学生兴趣。教案中缺少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进行有效巧妙的对接,只是对照课本抄写教育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知识点标题。这样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然是“呆板”的,而且也没有“焕活”知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教师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没有正确地认知教师职业价值,没有反思教师能为社会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宁愿坚持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教法,也不愿去创新和调整自我,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专业角色的矛盾与冲突。由于民办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偏差,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教师在学生面前成了“一切事物的权威者”,哪怕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会以否定的语气应对,教师自认为所说的一切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教师不是圣人,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素养都是有限的,也有可能不完全正确,在有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能反而比教师更加丰富。在这一点上就不自觉地有悖于《学记》里提到“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二)教师职业情感认同困境
深入民办学校,访谈民办教师关于职业情感认同问题时,很多民办教师无法清晰回答,甚至质疑自身职业身份。究其原因,他们的消极情感多来自社会外界对民办学校的评价,对于民办教师的评价,使民办教师感觉自己社会地位不高,向往有事业单位编制的稳定的教师岗位,认为只要拥有了“铁饭碗”的公立学校教师身份,就会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给自己带来荣誉和自信。他们还认为,公立学校丰富资源条件下,同事之间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职业情感,这些会促使其考虑教师专业发展。还有部分民办教师认为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促使他们职业倦怠情绪很严重,有时周末也被占用,身心俱疲,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抵触,甚至怀疑自己是入错了行,想方设法跳槽。再有,民办教师之间缺乏专业交流。优胜劣汰的学校管理模式使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大,导致其对教学生活的厌烦和疲倦,甚至压抑内心的情绪,也遮蔽了民办教师的创造潜力。
(三)教师职业认同意识淡薄
正是由于民办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教师职业定位思考,缺少对自我职业长远发展和追求价值的考虑,从而无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景。民办教师自身往往就困于繁杂、单调、复制的日常教学中,进而导致他们在教育工作中产生了倦怠情绪,这是需要社会、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四)教师职业行为的消极
有些民办教师虽然全面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师职业身份,对教师工作也充满激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完全履行教师的职责。比如,有的民办教师可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格外关心,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有的民办教师激情有余,可做起事来马马虎虎,责任感不足,一旦教学中出现问题,急于推卸责任。这些工作上的偏颇,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三、立足不同角度,提出差异对策
(一)从宏观角度上,国家制定的教育改革政策可保障落实到位
国家制定教育改革政策,把“教师”看作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核心因素,给予教师更多专业发展[1]。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相关《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认定条例》,以法律视角确定教师的专业地位,重视加强教师在职培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品德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应该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高质量教师为目标,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解决教师数量短缺问题,使公办民办教师享受同样的待遇,从制度上肯定民办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性,同时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现在国家开始大力提倡民办教育,但保障、评价制度不够完善,是教育事业现阶段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事情,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后的实施阶段保持长期稳定的监督管理。
(二)从中观角度看,学校应转变理念、创设文化体系和搭建平台
1.强化学校管理理念和完善领导机制。民办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把教师看作平等的、独立发展的个体,改变原有的校长一人负责制的领导机制,设立全员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让每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投入情感,使他们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可借鉴企业管理的办法,设立教师目标管理体制,使教师在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激励,积极发挥主动权,参与学校管理,使他们把教师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与学校目标认同结合起来,使管理目标符合每位教师的认同。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福利、奖金等方面的方案,通过教师的参与,促使教师发自内心地参与到学校建设,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最大限度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纠正民办教师职业认同,采取灵活的“坐班制”,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的课余时间钻研学科,不断研究学习新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与实践来“充电”。在管理过程中,学校不能因为职务、年龄差异,肯定一部分人的贡献而否定另一部分人的付出,必须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成绩要做到及时给予肯定激励。
另外,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某些民办学校以绩效和教师目标责任为依据来考核教师,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也并未找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认同,这样势必会带来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对民办教师的专业认同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制定多元的激励机制,譬如可以建立奖金、外出学习、进修培训、公开课评优、竞聘高层次职位等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2.积极构建校园文化认同体系。期望民办教师提升职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文化同样也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软实力。教学授课可以体现教师自身价值,是教师职业认同的本质属性。对此,民办学校应该把对校园文化认同与教师利益、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办教师对教师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一部分原因是民办学校的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学校文化新论》一书中,作者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核心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2]因此,民办学校必须构建校园文化认同体系,使民办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条腿”一起向前迈进。
3.搭建教师合作平台。合作交流是教师职业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民办学校必须定期不定期组织教研,使不同学科教师学术思想相互开放、相互借鉴、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交错、相互融合,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三)就微观角度而言,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找准教师职业角色定位。在深化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急需发展的新形势下,现代社会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化、现代化时代。世界迫切需求具有创新理念、先进技术等优势的人才。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进一步要求民办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职业角色,成为学生教育的指导者、帮助者、知识的创造者、学生个性发展的发现者、学生创造能力的推动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重新认同,成为了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发展方向。因此,民办教师必须随时代发展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角色进行反思和完善,找准教师职业角色定位,努力实现教师职业角色定位的转变[3]。
2.激发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意识。既然是要教书育人,绝不能只挂在嘴边,而要用心付诸行动,要经常自觉思考、自觉感悟、自觉创新、自觉记录,达到民办教师职业主体意识的升华。除此之外,民办教师教学之余,还要记录梳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时常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改对学生成长的新要求。如果自己对学科专业有独到的见解或新想法,可以记录下来,寻找资源亲自去实践,进而观察新想法是否可以推广。尽管民办教师日常工作很忙,但这样可以量身定做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目标。通过激发专业的主体意识,创新教学方法。
3.培养教师的专业认同情感。民办教师对自身职业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投入感情、激情,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与同伴关系相处融洽,是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虽然他们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承担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各种压力,但只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遇到学生和家长不理解时,积极面对,理性审视和反思,具体问题分类找主要原因,然后解决问题,那么大家一定会认可教师的价值。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其他教师是如何自我调节的,取长补短,进而实现专业认同。民办学校不能只看重利益,应依照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认同和交流。
4.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要想提升民办教师职业认同,必须让教师自我感觉专业的重要性,对教师从事教学职业的角色定位、感悟。教师要有这种经常反思自我专业责任的意识,任何有关职业的发展都依靠自己主动,而非来自外界强加。凯尔克特曼提出了教师“专业自我”的概念,他认为,“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指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的效果。”[4]营造教师自主创新氛围,使教师主动自觉地投入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锻炼发散性思维,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措施,改进教师职业认同,促进民办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