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一轴三维四驱” 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1-11-29尚丽平何霖俐

关键词:个性化专业课程

尚丽平 何霖俐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进入高等教育新时代,“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1]成为了教育者的共识。高校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直面学生群体的基础、个性与需求差异,在保证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元培养模式,成长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在此背景下,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实践方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在“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下,高等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普及化教育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加个性化,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态度与价值取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毕业去向等,都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不只是一个特定的领域技术,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这个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时代,必须适应并引领这个时代。高校要培养学生解决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才质量的现实需求。针对社会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脱节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规格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实现能力达成度的解决途径。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个性成长不相适应

目前高校面临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多样化不足,学生创新能力不够,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就此,普林斯顿大学形成了通识课、专业预修课、专业核心课、自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嵌入交叉学科课程组和跨学科选修等方式,以促进学科交融[2]。

国内诸多高校也推出了有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系列改革方案。清华大学推行“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全面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成长;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构建独具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通过推行各类实验班的方法,实施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条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融通的培养路径,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空间。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以学生为中心”要求不相适应

传统教学模式知识化、单一化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形成矛盾。新时代智慧教育积极倡导个性学习、协作学习和泛在学习,这对学习者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提供者,也是知识的导航者和引路人,还是学习社区的创建者和维护者。

对此,本研究提出以“课堂革命”为宗旨,积极推进个体自主式学习、群体协作式学习、以及师生互动支助式学习,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将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二、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心理学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主义并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管理学的协同学等为依据,从多学科视角,对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提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解决某一特定文化(特定环境)中被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或创造某种产品的能力”[3]。其基本结构认为智能是多元的[3]14,在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中都同时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分别是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韵律、肢体运动、人际沟通、自我认识和自然探索。每一种智能都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有人可能在某一方面甚至数个方面都具有较髙的天赋,而在其他方面则可能极为平庸,或水平低下;有人可能各种智能都很一般,但如果这些智能组合得当,就可以在解决某些问题或在某些领域极为出色[4]。该理论启示我们应该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直面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发现、展现和促进各种智能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学生能扬长避短,激发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个性[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应用到教育学领域,通常是指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培养受教育者在这些要素方面得以全面、和谐、自由和充分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反映了人的发展在基本范畴上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多元智能理论则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二者提供了我们观察教育目的的不同角度。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自然、社会、精神等素质共同提高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才可以按自己的天赋、特长、爱好,自由选择活动领域与发展方向。

协同学由联邦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其名称来自希腊语“协同合作之学”,主要从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去研究自组织机制[6]。该学说近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协同或协同作用,是其最基本概念,指2个或多个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为共同完成某个目标,相互协调、合作和配合的过程。该理论启示在人才培养中,应多方协同,形成合力。

教育是一种具有多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之间不是彼此独立,毫无关联,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逐渐向融合式教育发展,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协同,使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此外,教育的完成是多种资源、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资源整合、合作共赢,要求高校不仅在学校内部打破条块分割的壁垒,建立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机制,还要求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度合作,争取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优质的育人资源。因此,高校要树立一种大协同理念,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跨部门、跨院系、跨校企(所)、校地,多方面协调,相互交流与合作,彼此和谐统一,形成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以上理论,提供了看待学生个性差异的独特而积极的视角,指出了顺应和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思路和方向,明确了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意义和途径,提升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认识和价值。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一轴三维四驱”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协同学等,突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需求,近年来,西南科技大学突出产学研合作办学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特点,充分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主线,“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基于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为出发点,以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聚焦“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改革,构建了“一轴三维四驱”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以培养目标为“轴”,搭建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三维”并驾的课程平台,以“改革培养模式改革、革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建构师生共同体、健全教学运行管理与保障机制”为“四大驱动力”,护航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一)培养目标为“轴”,聚焦“三分”人才培养

树立“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个性特长为闪光点,一专多能为发力点”[7]的人才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培育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视野宽广,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落实“三分”理念,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和分流发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上的差异,进行分类培养[8];根据学生起点差异和发展需要,建立分层的基础课课程体系;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流发展,可实现跨大类分流和大类内分流。

(二)“三维”并驾,重构个性化课程体系

试行大类培养,促进相近学科专业间的融合,拓宽专业口径,科学重组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构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三维课程平台,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自主发展有机结合,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1.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统一规划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并在已引入MOOC平台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多种形式的优质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

打造“I系列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中,增加强调个性化教育的针对性的“I系列课程”[9]。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意向,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选择课程,积极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围绕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激发个人想象力,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灵感和创新能力,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由大类内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和各专业课程组成。学科大类课程按理工农类、经管类、文法艺术教育类设置平台课程。

各专业依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有关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要求,设置专业教育平台课程。[10]建立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优化相关课程,构建综合性、前沿化和少而精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个性化教育课程平台

专业培养和个性培养两条线并行推进,专设个性化自主学习选修课程模块。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微学分”模块,学生可选择教师开出的小型课题探讨研究、学术报告、开放实验项目设计、科技竞赛等若干短时训练项目,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四驱合力,护航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 第一驱动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个性化人才培养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科教、产教、校内、校际多方协同,共聚推进多元培养模式改革。

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依托学校重点学科、科研平台以及优势特色专业,积极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高水平教师团队、营造浓郁学术氛围与环境,重点突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产教合作,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实施“卓越培养计划”,汇聚行业、企业资源,在工程、法学、新闻传播、农林等重点领域,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模式。推行“产业教授”,百余名行业精英和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集智。

校内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专业+跨越计划”,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辅修或修读双学位,通过“法律+”“西班牙语+”“经济学+”“管理学+”“软件+”等途径,丰富学生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校际联合,培养文化多元型人才。实施“跨文化联合校园合作培养划”,开展优秀学生到国(境)外学习的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和学位联授,努力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服务国家对外合作战略,招收尼泊尔、俄罗斯等29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全覆盖;形成“东部-西部-边疆地区”“985高校-受援高校-边疆高校”“汉族-少数民族”双向联合培养的校际合作新路径;采用“1+3”模式,通过本科高校、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合作,探索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第二驱动力:革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推行“四大课堂”。第一课堂,夯实通识知识,巩固专业知识,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能;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与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钻研、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的精神;第三课程,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主动适应性;第四课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通过慕课、资源共享课,利用手机等新媒体,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 第三驱动力:建构师生共同体

引导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变“听学”为“研学”,重构教师角色,实现“六个转变”,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味的“大先生”。积极探索有利于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打造“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建立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推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倡导以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科素养知识教学法、参与式和混合式教学,开放式实验、体验式实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在线学习、研究性学习、分组学习、合作学习等。

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一批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青年教学之星;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实施导师制,组建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创新创业导师队伍;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访问工程师”培养计划,实现教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协同;实施“大师论坛”“产业教授”计划,推动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集智。

4. 第四驱动力:健全教学运行管理与保障机制

实行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度,学生可跨专业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施行开放式的转专业制度,“转出无门槛”;实行学生自助式实习模式改革制度,逐年加大了实习经费的投入,鼓励学院开展自助式实习模式;实施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成长机制;建立学业预警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预警,建立学困学生帮扶机制,对已受到学业警示学生开展教育以及帮扶工作并建立跟踪和持续提高机制。建立学校、教务处、各学院三级管理,教学组织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两线并行,“管、办、评、督”适度分离、有机融合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通过全方位本科教学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四、“一轴三维四驱”个性化人才培养成效

(一)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

按照“强工升理精文”的总体要求,目前学校本科专业达到79个,拥有2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一大批专业入选五星级专业或进入全国排名前20%;建成核工程与核技术等5个培养军民两用人才的本科专业,1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

以“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为原则,有序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已有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专业5个,通过住建部评估专业2个,参加了四川省专业评估专业4个,实现了我校工科专业培养质量国际实质等效,带动了学校办学理念的跨越。

加快专业升级改造,积极探索了新工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教育部新农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新农科建设项目2项,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2个。

(二)完善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凸显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立了综合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采用“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校际联合”“军民融合”等模式,多方协同,推进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技术拔尖型、能力复合型、战略急需型和文化多元型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019年学校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了“基础稳、专业强、素质高”的大类培养体系。专业大类采用“1+3”(五年制1.5+3.5)两阶段培养模式。大类培养阶段实施统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专业培养阶段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各专业个性化培养方案。全校按17个专业类(含48个专业)和31个专业制定培养方案。

依托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优势特色专业,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校院两级创新实践班、拔尖人才培养班、科研训练班共29个;实施“产业教授”计划,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探索协同育人模式,百余名行业精英和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汇聚,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0余项,“设计思维驱动的工程创新人才校企三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形成了多种模式的双向联合培养合作新路径。

抢抓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机遇,推进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与20余家军工董事单位建立“政府主导,部省共建;军地协调,多方联动;协议约定,互利共赢”军民融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共建共享实验室47个,聘任董事单位科研人员300多人作为兼职教师。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为首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每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余项(国家级占30%),每年推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聘期学校4个项目入选年会展示项目,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大力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验,拔尖班达17个,创新实践班达14个,获批四川省首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1个,绵阳市军民融合人才培养项目1项。承办四川省大学生竞赛项目6项,建立学校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库,入库导师100余人。

(三)外引内建,教学资源实现优质化

一流课程建设实现突破。按照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积极谋划五类“金课”建设。28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等主流平台上线,疫情期间建设了325门SPOC开放课程。建成3门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4门省级应用示范课程,获批3项省级虚拟仿真项目。深入挖掘区域产学研资源优势,依托当地众多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大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现有本科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30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形成了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地域分布广泛、能满足各类本科实践教学活动需求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群。

(四)积极培育教学成果,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以破解制约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教学改革与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同频共振”。近五年,获批国家级教改项目16项,省级教改207项,立项校级教改项目900余项。

强化教学成果培育与凝练工作,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通过试点班等渠道进行成果的应用和提升以及示范推广。获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分两届共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102项,为培育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奠定基础。其中“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项目”经验受到绵阳市2017年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军民融合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已将其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上报四川省全创办。

(五)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围绕培养目标,完善质量标准,对人才培养、教学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均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从学生主选择专业、弹性学制、自助实习、学困帮扶、突出培养潜质学生成长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运行质量保障机制。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有序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显著。共评选教学名师24人,青年教学之星17人,每年组织各类教学比赛,并设立370万元的专项奖励,促进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竞赛二等奖2项、省级奖5项,2人当选四川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学生成长,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本科生共获得省级及以上项目20 000余项,共有3 000余人获得国家、省级等各类奖学金资助。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结语

西南科技大学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协同学等,突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基于个性、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为出发点,以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聚焦“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改革,按照“培养规格突出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突出创新教育、实践环节突出行业协同、素质教育突出个性成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一轴三维四驱”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以培养目标为“轴”,搭建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三维”并驾的课程平台,以“改革培养模式改革、革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建构师生共同体、健全教学运行管理与保障机制”为“四大驱动力”,护航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个性化专业课程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